浅谈“互联网+”时代下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论文_邵玉青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论文_邵玉青

邵玉青

山东省鄄城县古泉街道办事处 山东鄄城 2746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乡镇农业经济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应该结合好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引入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企业的发展思路,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程度,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式;存在的问题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我国的核心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式。如今,信息科技发展迅速,我国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也逐渐进入信息时代,农业生产实现了飞跃性的进步。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对“互联网+”时代进行了简要阐述,分析其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具体方法。

1概述

所谓“互联网+”,是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实现对实际经济体的生产要素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将网络信息的各类优势,融入各行各业的生产中,进而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增长。“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就是基于这个背景出现的,其将现代化科技融入农业发展中,借助信息科技的创新性对现有的农业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更高的经济利益,推动新型的农产品朝着系统化、产业化、智能化、全面化发展。其重要的发展模式一共有3种:其一是生产模式的革新,通过在农业生产中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生产的目的,通过互联网对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等进行重新整合处理,提高其利用率,进而推进农业生产趋向于合理化模式。其二,是销售模式的革新,借助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线上销售的模式,还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有效推广,行之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利益。其三,在于经济活动的沟通交流上,网络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方、代理方的交流沟通,进而实现农产品更好的销售,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2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缺乏一定的标准化

我国土地面积比较广阔,所以农业产品的种类也是丰富多样,而要做好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就要做到农产品的细化、量化以及标准化。而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并没有一定的细化标准,导致了大部分的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农产品销售。如在进行肉类销售过程中,对于肉类的身体部位以及肥瘦比例没有一个具体的细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认知。

2.2缺乏互联网销售人才与网络设施

虽然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得到一定的普及,但是在农村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比较缺乏精通互联网的人才,导致了我国农业经济不能够快速的结合互联网技术,推动自身的发展。并且在农村,也缺乏一些比较基础的网络设施,大部分的农村区域都没有被网络信号所覆盖,导致了网络技术不能够有效的进行传播,从而影响了农业经济的网络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农业生产模式比较单一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比较单一,这是由于当地信息闭塞的原因造成的。由于当地农业缺乏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使得生产效率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浪费。并且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农业产品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大部分的农业生产企业不能够引入比较先进的农业运营管理理念,导致了在与国外的一些农业生产企业相比,处于弱势地位。

3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乡镇农业经济问题的改善措施

3.1建立多形式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电子商务能够缩短生产和消费的距离,既发挥迂回经济的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又缩短迂回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消费的距离。电子商务对农业经济的“增加商业机会、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缩短营销周期、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依赖、全天候商业运作”等优势对传统农业产业转型与升级作用巨大。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能够推动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转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但是受传统销售方式的约束,农产品存在“难卖”的问题,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收集和价格发布,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依托农业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为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拓宽客户群体、改善服务质量、优化销售手段带来了重要影响。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建立电商平台时应当注意人才的选拔、管理模式的选择以及技术需求。农民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建立电商平台。首先,如果原有基础较为稳定的互联网优势,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张和转型;第二,可以将传统批发市场转型为农产品电商平台;第三,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打造垂直农产品电商平台,并且逐步扩张品类。

3.2最大程度整合农业资源

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提高其实际利用率的最佳方式,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资源整合至关重要。基于“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背景,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现有的资源信息汇总并分析,就某个区域而言,对其区域内的土壤条件、水源情况、温度变化等条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有效且全面的信息检索,对自身生产条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对当下农业市场的发展状况也要慎重分析,最终通过数据的整合,实现对为了市场走向预测以及生产量的规划。

3.3加强农村互联网设施建设

要实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互联网的使用是基础,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很不完善,基本上沟通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借助网络实现农业经济的提升。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要着手研发创新,制定出符合偏远农村使用的网络客户端,使其具备一定的网络基础[4]。另外,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网络建设的投入,建立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加大力度对农民的网络使用能力的培养,使其真正意识到网络所带来的好处,为“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3.4加强农民综合素质提升

“互联网+农业”模式对于生产者自身素质要求很高,借助互联网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之前,应利用网络技术先对农民的素质进行有效提升。许多地区农民长久以往地进行体力劳动,自主提升意识不强,并且自主学习能力也有限,所以,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农民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及时更新农业生产知识,有条件的可以成立农民培训小组,给学习意识相对较强农民提供学习机会,进而通过自我提升,实现整体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组建“互联网+农业”的专家团队,对农民开展指导工作,提升其互联网应用意识,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我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应该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引入“互联网+”的发展理念。针对农业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做好农产品互联网市场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标准,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朝着“互联网+农业”的方向发展。并且还应该要加强农业企业互联网队伍的建设,从而全面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文“.互联网+”时代的农业研究——评《“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中国实践》[J].新闻与写作,2017(11):117.

[2]马志刚“.互联网+”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运行中的探索[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8).

[3]许文博.浅议“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机遇[J].上海蔬菜,2017(1):11-12.

[4]丁培轩.“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农家参谋,2019(11):2.

论文作者:邵玉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论文_邵玉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