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宏观环境的政策思考_人民大学论文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宏观环境的政策思考_人民大学论文

关于营造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宏观环境的政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政策论文,世界一流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08)05-0001-04

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世界一流大学固然应当有一流的生源、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等,但其最本质的表现首先应当是对本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作出杰出贡献,否则是不可能被视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当然,世界一流大学还应当在某几个学科领域站在世界学术前沿,拥有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学术影响力。

一、中国人民大学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命名组建之初就被当作新中国“高等学校的榜样”予以重点建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的新中国建设干部”,被誉为“干部的摇篮”,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点大学之一。“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话和做出批示,积极主张恢复在“文革”中被迫停办八年之久的中国人民大学,他说,“人民大学是要办的,主要培养财贸、经济管理干部和马列主义理论工作者”;“自然科学固然重要,要搞好,社会科学也很重要。文科,光有中国人民大学还不够。北京大学文科是有基础的,搞好文科是很有必要的”。从中不难看出邓小平同志对在新时期办好中国人民大学,办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

进入新世纪,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人民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大学在新世纪创造新的成就,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成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高度重视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08年3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又对人民大学作出了“发扬传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重要指示,为学校在新时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以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高举“发展、创新、和谐”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科学定位,真抓实干,实践“人民、人本、人文”,“大师、大楼、大气”,“真情、真想、真干”的18字发展经,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实事求是地走出了一条“特色强校、内涵提高、质量第一”的发展道路,在开拓奋进中取得了历史性的显著成就。

学校狠抓学科建设,按照“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发展思路,通过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使重点学科、特色学科进一步凸显,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狠抓校园建设,以空前的资金投入和建设规模进行校园规划和建设,五年新增建筑面积远远超过了以往50年的总和,3000余户教职工通过置换政策喜迁校外新居,校内教学环境在若干方面初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狠抓队伍建设,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得到全面优化,63.4%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良好师德师风得到进一步弘扬。狠抓制度建设,按照“三级架构、两级管理”原则,理顺校、院、系等组织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当前条件下尽可能的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各项规章制度。狠抓提升国际性,已与世界上41个国家和地区的153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教师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大幅度提升,留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其中攻读学位者已达1240人,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上述措施和做法,进一步奠定了人民大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地位。目前,人民大学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名全国第一;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论文数量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在连续九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人民大学获选22篇,占全国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157篇)的1/7,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连续五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建国以来,人民大学共培养20多万名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改革开放以来仅毕业研究生就已达近3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3651名,博士研究生5619名),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截至2007年底,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22329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和研究生规模大体达到1:1(人民大学是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之一,早在1986年,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即已达到2.6:1,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二、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在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学校自身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支持。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

教育优先发展,重点在发展,难点在优先,关键在行动。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仅有教育系统的高度重视是不够的,要让全党,尤其是省部级领导、省部级单位统一认识,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彻底摒弃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等错误认识,处理好教育发展、经济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并把思想认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真抓实干地去践行教育优先发展。

2.进一步增加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将“985工程”制度化、长期化

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财政性经费的三个增长,使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最迟在2012年达到GDP的4%,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1%左右。同时,积极调整财政拨款结构,适当降低目前专项拨款的偏高比例,增加综合定额类一般性拨款在高等教育财政总投入中的比例;高等教育新增经费投入,应主要用于增加学校基本支出。在加大财政性投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数量因素,更要关注质量因素,在增加生均拨款标准的基础上,还应考虑重点学科、博士点等因素,增加基本拨款。

“985工程”是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举措,实践证明是一项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根据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增长情况,应持续增加每期拨款额度,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纳入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此外,也要重视公平投入,注重公平竞争,不同高校的同一类型重点学科,应该按照统一的拨款标准予以支持;特色或特别重点学科则可以重点支持。

3.进一步改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环境

建议国家切实大幅度提高高端人才的薪酬待遇,为高水平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科研环境。改变高校教师在职期间收入水平低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平均水平,而退休后保障性收入赶不上公务员退休待遇的不合理状况,确保教师在退休后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关系到高校员工切身利益和队伍长远发展的改革措施,要深入调研,慎之又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严格教授评聘标准,充分体现教授应有的学术地位、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适时修改《教师法》中外籍人士不允许担任我国教师的规定,为提升教师队伍国际性增加新路径;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晋升机制和淘汰机制;完善教师业务进修制度,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建立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制止无序流动和恶性竞争。

4.统筹考虑科技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我国现行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两张皮”的现状,既造成了相当程度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又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也影响了我国高校同世界一流大学的可比性。建议国家统筹考虑科技体制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科技的发展规律,符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要求的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化解乃至消除我国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这一体制性障碍。

5.进一步正确处理好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进一步扩大和正确规范高校在招生、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使用、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修改《高等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建议不再使用“部属高校”、“省属高校”的概念,代之以“国立大学”、“省立大学”等,进一步凸显高校的法人地位;逐步减少名目繁多的“项目导向”、“评审、评估、检查”和“全过程管理”,为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潜心治校治学创造更好的条件,恢复宁静校园。而大学在获得充分自主权的同时,也要严格自律,规范自身办学行为,真正履行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此外,应发挥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针对不同高校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联合会组织,协调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例如,可先考虑成立旨在促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研究型大学联合会”。

6.大力提升学校国际性

提升国际性是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改善高校提升国际性的政策环境,为师生出国进修、访学、举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提供方便,在护照管理、审批等方面简化程序;要加大对涉外学科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强教师队伍的国际性水平,大力支持高校创办外文学术刊物。人才培养方面,在大力推进公派留学研究生计划、继续扩大留学研究生规模的同时,考虑到国内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而国外高校积极争夺中国优秀生源的现状,应完善研究生派出的培养方式,适当提高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比例,使更多优秀学生获得国内学位,以避免新一轮优秀人才流失现象的出现,保证我国公派留学研究生计划发挥应有的效果。

7.重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文社会科学在促进本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介绍本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文社会学科应该也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学科,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应该也能够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有着统一的国际评价标准,而人文社会科学由于其特殊性,既不可能按照理工学科的国际评价标准,也不能按照由西方主导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判和建设,我们应当借鉴他山之石,努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在这方面,重要的是在于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对于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也在于能够成功地经常与国际学术前沿进行沟通、交流和对话,以图逐步拥有我们自己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国际学术影响力,而不应该是妄自菲薄、一味逢迎、自我矮化。

其次,从国内看,要摒弃目前实际存在的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制度性歧视。例如,自然科学方面有院士制度、国家级三大奖项,而人文社会科学没有院士,没有一个国家级奖项。从创新型国家的三大支柱看,自然科学方面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领域有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却只有充其量相当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级别的重点研究基地。这些制度性歧视背后蕴涵着不同的社会评价和制度导向,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也是极为不利的。

8.大力宣传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世纪之交的十年,我国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使我国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性一步。要引导各种传媒,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报道,帮助人们理解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利益以及高等教育要“重点建设、带动全面”的政策,从而为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赢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所有这些都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深化改革的要求具体化为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政策。

收稿日期:2008-08-10

标签:;  ;  ;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宏观环境的政策思考_人民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