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题“命题出错”现象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中考论文,批评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尽管各地都十分关注中考语文命题,尽管各地大多以命题小组的形式来组织中考命题人员,可是由于不少参与命题或者主持命题的人员基本上没有受过严格的中考命题方面的技能培训或者说试题研究方面的培训,中考语文试题的命制往往不讲规范,不够准确,甚至出现明显的错误,给考生带来一些危害。
以现代文阅读命题来讲,就有如下一些不能保证质量的命题现象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拟出错题;第二,答案有误;第三,题干冗长;第四,设问刁钻;第五,选文荒诞;第六,袭用二手文、三手文;第七,不考查阅读能力但使劲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第八,选文篇幅极长但试题极少;第九,选择题的误项直露无遗……屡见不鲜。
本文以2012年中考阅读试题中的例子进行说明。如某省阅读试题:
塞缪尔·厄尔曼
①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
②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20岁的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③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⑤一旦天线落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20,实则垂垂老矣;然而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即使80高龄,行将告别尘寰,你也会觉得年轻依旧,希望永存。
17.本文第①段中“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属于下列复句的()项。(2分)
A.并列复句
B.假设复句
C.条件复句
D.因果复句
18.本文中“花甲”是指人六十岁。那么,文化常识中“_____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2分)
19.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3分)
20.下列语言特色符合本文的一项是()。(2分)
A.朴实无华,不加雕饰
B.委婉含蓄,小巧静谧
C.凝练诗化,旋律高亢激越
D.诙谐幽默,口语化
21.文末是作者对我们的希望,更是对我们的告诫,请写出你的理解。(4分)
这份试题共设13分,题型杂乱,不讲题序,不分主次,语文概念运用不准确,基本上淡漠了对阅读能力的检测。第17题直指语法知识的考查,不仅对日常课堂阅读教学进行误导,也对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考查的标高进行误导。命题者拟出的第20题的参考答案为C,但“旋律高亢激越”不能准确地概括与点示选文的“语言特色”,可以说第20题没有准确的答案;如果没有答案,就是一个错题。这种选项拟制不准确的试题,不论在考试时间上还是得分上都能对考生产生危害。第21题是典型的浮在文章表面的试题,并不能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说,这样的试题不是规范、准确的有考查力度的阅读题,它出现在省级命题的试卷中,可见命题水平的低下。它浪费了阅读的材料,更浪费了广大师生在中考复习中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又如某省的中考阅读试题:
感伤是一种情怀
秋天就是这样蛮横,用湖南话叫“霸蛮”,你不想让她来,她还是突兀地到来。甚至不给你一点先兆,先是夏天的炎热,马上就变成秋天的凉爽了。
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的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一感觉到秋天的凉意,就好像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的,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的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慨。
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现在才觉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你看啊,千山鸟飞绝,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头,在白茫茫的雪中垂钓……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又是怎么的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的情怀,用那么形象的四句表达出来了。
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位。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的感伤来传染别人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自己遇到感伤的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我的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的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是很多的,并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感伤,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的胸襟呢?小肚鸡肠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哪里还操得了这么多的心?所以,天下没有房住的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的人记住了。
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愁”“离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这些字眼。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又是多少人内心的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的感伤,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
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位相伴的艺术营养。西方画家凡·高,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在贫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终饮弹自尽……每当看到他的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笔下那个垂着干枯乳房的弃妇的抽泣。我曾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阅读了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川端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来探讨人生的感伤。日本文学本身就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的。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上学的时候,我把“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当做傻瓜。现在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忧,或许真的有一天,天塌了,大家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这种感伤,好像是所有“先天下之忧”的人所共有的素质。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感伤的情怀,人人都悲天悯人,社会早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
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乏感伤情愫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凡人只能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少的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多的是小情绪小哀愁,少的是大悲悯大苦闷;多的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的是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当我看到秋天的来临,感慨的只有自己命运的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余韵。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伟大的人类的情感。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4分)
20.作者怎样看待杜甫的感伤?对“杞人”的“忧”作者有什么独特的理解?(4分)
21.文章在论及感伤的文化艺术汇总的作用时,列举了词、绘画、小说等作品,这些作品汇总的感伤是如何感染读者的?请简要概括。(3分)
22.根据文章结尾段填空。真正的感伤是____。(2分)
此试题的选文《感伤是一种情怀》是一篇抒情文,是一篇杂文,是一篇引用了丰富例证的文章,读起来给人以比较美的感受。但它不是以“立论”为表达目的的议论文,它没有所谓的“中心论点”。对这份没有“中心论点”的文章,出题者却非要从“中心论点”的角度来为难考生。不仅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还要追问考生“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让所有的考生在分数的压迫下勉强答题。这样不仅害苦了广大的考生,还让语文教师在这样出错的试题面前觉得难堪。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选文:从本文的文体特点看,不但不宜提“中心论点”,即使从本文各个段的表达角度看,“中心论点”四个字也是站不住脚的。试题的答案说,中心论点是“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位”。实际上,第5段以后的“例证”都不能支撑这个“论点”。文中所列举的一些内容如“离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等等,很难说与感伤到“众人”有关,“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怎么也说不上是什么“感伤‘伤’及众人”的。
另外,第21题题干中所用的“感伤的文化艺术汇总的作用”“这些作品汇总的感伤”都是不准确的、贻笑大众的说法,作品中难道还有“汇总的感伤”吗?
这种不懂文体特点随意设问、杜撰“术语”的命题“手法”,就是连日常检测都很忌讳,可是居然也出现在了省级的中考命题之中,实在是匪夷所思。
类似上述命题现象的地方还有不少。再如某市的中考阅读试题《感恩母亲节,回首略谈孝文化》,选文表达水平很差。思路杂乱,东拉西扯,语言表达缺乏分寸,连文章标题都繁琐难看,全文读来让人味同嚼蜡。文章谈不上有什么“中心论点”,也谈不上什么“本论”,但就这样层次很低的文章,也被选来用于设计出所谓的“中心论点”“本论结构”阅读试题为难少年学子,可想考生们在考场是如何艰难地“啃”读这样索然寡味的文章。请看这份试题中的一个题:
20.第⑥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下面是选文中的第6段:
下面就是命题人的答案:
举例论证。(1分)运用人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一系列道德失范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患上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原因是人们违背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两条约定的观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
选文中的第6段佶屈聱牙,即使是成人读来,也有一些句子让人半懂不懂。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不是“举例论证”?它有没有表现出“举例论证”的特点?它就是参考答案中所说的“一系列道德失范的事例”吗?其作用就是答案中所说的内容吗?这些都需要推敲,都需要再审视。像这样的设题,如果说不是命题者轻率下笔的话,就可以说是命题人把握不准、勉强凑合。
中考语文命题,是极严肃的事,是关系千家万户、无数学校的大事,不可有半点的疏忽大意,更不能有重大的错误出现。纵观历年中考语文命题,错讹之处时有出现,命题质量似乎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不可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出现类似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命题人员语文素养的问题,有的地方连试题答案都做不准确;二是不少命题人员不深入教学,不了解教学,更不了解初中毕业生的实际状况;三是国家曾经有过的试题评价活动不复存在,没有对各地命题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与资质审查。希望参与组织、参加中考命题的人员珍视机会,为广大师生着想,为语文的尊严着想,少出差题、错题,减少、杜绝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命题出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