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运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论文,环境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的持续发展要想成为可能,就必须协调好人、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环境能否维持自身的平衡与良性循环,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延续和发展。
一、无计可施还是有所作为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日益发展的通讯网络将地球上的居民紧密地联系起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地球空间之狭小,地球在人们的意识中慢慢演变成为一个村落。住在这个地球村落里的居民们面对着工业社会的推进,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的日益贫乏和枯竭、环境的急速恶化、人口的爆炸等等现象,发出了阵阵感慨。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的运行前景人们提出了种种预测,许多未来学者基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建构了截然不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发展理论。悲观论者声称人类若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人类的毁灭;而乐观派们则对人类的前景充满希望和信心。
悲观论者的论断反映在“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的预测报告中。他们认为增长与极限始终是一对不可缓和的矛盾,要避免这种局面,就必须使人口静止下来,限制资本的增长。但是我们知道,要在短时间内使人口增长绝对停止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按照他们的悲观估计,人类只能走向毁灭;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的关系永远不可能走向协调。悲观论的立足点是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矛盾运动看作是一个单向的、直线的、简单叠加的过程,否认了矛盾的对立同一性,从而否认了它们走向协调的可能性。
罗马俱乐部学者米都斯在发表了他的名著《增长的极限》后的20年,最近又发表了新著《增长的新极限》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人类发展的三种方案的曲线组,认为在第三种方案中,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按照这种模型发展,约到2030~2040年,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峰值,并且在此以后世界人口总数能够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只要人类节俭地耗用资源,保证充足的食品,爱护大自然,那么人将依靠挖掘自己的智慧来生存和发展。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不是无计可施,而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二、一种新的价值体系:多元一体
人类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必须时时刻刻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资能量交换,人类要发展必须借助于资源的帮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能否正确处理人、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影响到整个人类的未来前途和命运。要完成这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首先我们要对人与自然、人与资源、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多元一体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为人们理性地看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多元一体价值观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扬弃与超越
长期以来,人类在自然界中以万物主宰、万物之灵的地位自居,将人摆在一个与自然界相对立的位置,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利用,而忽视了人与自然资源的同一性。这种旧的价值观强调一切自然资源、一切人之外的生物体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人类。由于人类多种物质需求日益膨胀,人类自身生产的无节制进行,他们对自然界的掠夺在一天天加重。这种肆意掠夺,疯狂开采的后果是导致了一系列生态恶果:水土流失、森林消失、河流污染、气温变暖,人类已经开始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付出沉重的代价。究其根源,这种旧的价值观本质与核心就是将人与自然界人为地割裂开来,将人、自然、资源看作是三元对立的矛盾体,并且将人看作大自然的征服者和主人,而没有认识到人也是最直接的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在方法论上是片面的和形而上学的,按照这样的价值观来指导人类的行为,其后果必然是生态危机以及人与自然界矛盾的激化。
多元一体价值观是建立在对人、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全新认识基础之上的科学方法论与世界观,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扬弃与超越。它摒弃了传统价值观中所包含的“天人对立”、“自然资源无限”、“人类中心”等观点,是人类对自身、自然、宇宙万物理性思考的产物。多元一体思想将人、资源与环境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处于同一个系统中不断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生态元;世界就是由人口、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多个元素整合而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在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这种对立的关系往往是表面的和暂时的,如果以一种发展的、动态的和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这种对抗,就会发现组成世界的这些元素其本质应该是和谐的、统一的。每一种生态元都有着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它们一起促进着共同体的发展与更新。在中国传统自然观中也随处可见这种主张人——天——地(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思想,如“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反映出一种朴素的自然唯物观和社会历史观,这是先贤们对人与自然关系反复思索之后的领悟,也是多元一体价值观的历史发端。在这种多元一体结构中,人类的定位既一般又特殊。一般性在于人与自然界其它一切生命体一样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不应该凌驾于其它一切生物之上,他也应该遵循大自然运动中的一切规律,而不能为所欲为。特殊性在于人是一种有理性、会思考的存在。人类擅于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改进自己的行为。人类与其它生物体应该是和谐发展的,而不可能是绝对平等的,因为人的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改变自然的能力,既可以建设,又可以破坏,甚至可以毁灭地球,而这是别的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人类要特别处理好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将人、资源与环境三者导入良性发展轨道,使人与自然日益走向和谐。
2、多元一体运动模式分析
随着历史长河的演进,人、资源与环境三者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几次争转弯,第一次是当狩猎资源和采集野果的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需求时,人们开始依靠农业来维持生活。这个时期,人类对资源的掠夺、对环境的破坏并非那样严重,因为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还十分有限。第一位的需求是生存需求,而生态需求十分淡薄,人、资源、环境的三元矛盾并不明显,没有纳入人们意识之内。第二次是发生在十八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矿物资源。这段时期也是当前主要发达国家进行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工具理性日益膨胀,人类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目标,根本没有考虑到资源对于人类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因为人们的破坏和掠夺而丧失了其自身的平衡与和谐。这一时期,人、资源与环境三者的矛盾才开始显现出来,但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人类由于经济的短视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矛盾的日益迫近,甚至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繁衍。第三次急转弯就是今天,昔日作为文明进步标志的工业烟囱正在变成污染和落后的象征,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愈积愈多,人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突然明显地凸现出来,并一天天走向激化,迫使人们不得不正视现状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时候人类从前发展阶段走向了高发展阶段,生存与发展需求逐渐会被生态需求取而代之,开始注重追求生态目标的增益。回首几千年来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是在人类由野蛮、混沌走向文明的过程中产生的,人类的发展的需求拉动这种矛盾向上。如果说目前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人——天——地关系的紧张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发展需求以及人的经济短视和弱视带来的,那么这些矛盾也应该并且必然将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人类的进一步走向成熟和理性而趋于缓和。可以预见三元矛盾终将走向三元一体,对抗终将走向统一。三者的关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目前一时的对立并非意味着永久性的抗争,三者的循环会实现由恶性向良性的转化,最终形成相互补充,互为增益的发展态势。
三、战略的转变:可持续发展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人类发展经历了“传统发展战略”、“变通发展战略”,到今天全世界的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人类应该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可持续发展主题思想是“能够持续无限地发展,而不破坏其依赖的环境、经济或社会基础,不减少后代享用资源的机会,保证其至少享有和我们同样的生活质量”。(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包括人口、经济、社会、自然、科技、政治、信息等诸多元素的人类未来发展的远景规划,它是一种积极的高于我们时代的未来思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发挥观念上的首创精神,合作意识、公平意识、主体意识、全体意识是象征未来社会发展的精神主题。
1、合作意识
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没有破坏的发展”,必须打破南北世界的地缘政治和两极分化,贫富国家实现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沟通与合作。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在认识上尚未达到共识,在行为上也缺乏一致。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发达国家指责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欲望,低效率的资源利用给全球的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灾难, 因此要求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开支在GNP 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着发展、机遇与挑战时,又往往不愿意将过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在环保问题上,并且认为目前全球生态恶化的主要祸首是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和义务。要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停止这种生态政治的争端,双方在互敬互谅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合作。富裕国家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效率,减少能源的使用,使较贫穷国家有可能使用较多的能源和资源,而不会引起不可接受的环境影响,不同国家可以根据各国在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开展有益的环保活动,为全球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行作出各自的贡献。可喜的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建立起了许多有关的国际组织,各国也达成了许多的一致意见。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建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并制定了行动计划21,美洲、欧洲等十二个组织成立了可持续发展研究会,还有全球专家论坛,全球环境立法论坛等进行环保等事物的研究和讨论。合作意识慢慢走进了人类的心灵世界。
2、公平意识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均等的发展,它充分体现着一种公平意识,这种公平既包含空间维度上的公平,又包括时间维度上的均衡发展。空间上的公平是指同代内的区际间的均衡发展,此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彼地区的发展为代价。而现在有的发达国家却依仗其优先的经济地位将各种污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比如将染整等污染性极强的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洋垃圾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合理的,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要求,最终将使全球受害;时间维度上的公平是指代际间资源的均衡分配和环境共享,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这要求妥善处理好短期经济行为和长期生态可持续的矛盾。
3、全球意识
人类意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个体意识、集团意识、阶级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阶段。全球意识是人类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为了摆脱困境、战胜危机必须树立的一种思想意识。地球上的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地球之小,认识到人们是共同生活在银河系同一星斗上的居民,必须共同维护这个星球的安全与发展。全球人们的命运因为生存的环境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整个人类的需要必须通过协调一致的国际行为加以解决。树立全球意识是二十一世纪新人要求具备的首要精神,包括认识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经济、科技与生态也是并生共存的。全球意识倡导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呼唤人类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运行。
4、主体意识
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未来社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明天的人类必须具备鲜明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这种主体意识并非强调人在自然界中的优先地位,而在于强调要为人类潜力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人的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要求都得到充分的满足,人成为一种精神解放、意志自由的主体。这种主体意识是一种能动的,有意识地干预和规范客观世界和自身变迁的主观倾向,既重视现代人的发展,又为未来人的完善留有广阔的空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人的异化将成为历史,世界的主流将以人为中心,国家、民族、社会都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类的未来不再是难圆的梦。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二十一世纪挑战的理性抉择,这决不是乌托邦,只要人、资源、环境能够实现多元一体的良行运作,只要人类在科学研究,公众决策、经济发展中将合作意识、公平意识、全球意识和主体意识贯穿于始终,那么人类将会面对未来永远露出灿烂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