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在抗旱排涝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完善农村水利建设,对于支持精准扶贫,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现状及完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精准扶贫;水利建设;现状;对策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水利建设不仅仅是农田灌溉,而要综合发挥水利养殖、抗旱排涝、农田灌溉、生态保护、生活供水等功能。要发挥这些功能,必须对传统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维修,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水利设施研究,科学规划,严格施工,强化监督才能保证水利建设的质量和功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一些农村水利建设不但没有发挥出综合功能,就连抗旱排涝最基本的功能都没有发挥出来,遇到暴雨时既危害农田有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是有些偏远山区的水利建设处理瘫痪状态。
1.农村水利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国家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国家逐步把目光从工业发展转向水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上来,我国的农田水利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投资力度不够,虽然实施了南水北调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但是对局部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研究力度不够,造成这些地方的水利设施年久未修,已经到了无法使用的地步,而地方财政预算纳入水利建设的资金又是杯水车薪。二是虽然国家对有些水利设施进行了投资,但是监管不力,没有认真研究该水利设施是否有维修的必要和意义,只是盲目的投资,由于监管不到位,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建设成效不理想,造就了一些豆腐渣工程,还未发生效益就已停摆。三是各级政府忙于抓社会经济,赢得功绩,造就一大批面子工程,对水利设施查看、巡视不到位,后期维护经费跟不上,也就放松了对水利设施的管理,造成水利设施无法发挥作用。
1.2农民积极参与水利建设的兴趣不高
农民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存在这些方面的原因:一是水利建设的综合能力没有发挥出来,无法带动农民致富,因此感到水利建设没用,仅仅是抗旱排涝,久而久之也就失去自觉维修的兴趣了。二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水利建设需要资金才能实现,而资金往往应用在建设和开发上面,一个项目建成运营后基本就没有后期维护费用。这种情况延误了水利维修,加剧了水利设施老化程度。三是农民自觉性差,若不遇到干旱和涝灾极端天气,感受不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则根本不可能站出来自觉自发地进行水利建设,甚至还存在故意破坏水利设施的现象。
1.3缺少农村水利设施有效的维修和管理
我国有些农村水利设施处于瘫痪状态,就是由于缺乏了有效管理。一方面,维修资金、运行经费短缺,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的资金与经费无保障,管理单位发展滞后,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工程基本都是公益性工程,自身没有经营性收入,而县、乡镇和村各级财政预算支付能力不高,因而工程自身经济呈现恶性循环的局面。新背景下,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山区的农民外出打工,谁还愿意呆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正因为没有了农业生产,那么谁还去关心水利设施建设,这都是一一相关连得。从这种情况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
2.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具体完善对策
2.1多元投入,拓宽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渠道
农村水利建设还需要合理配置各方面的资源,多元化投入,积极拉拢用水企业和用水者协会等方面的资金。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和需求,积极向上级申报水利项目,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激起农民群众新建水利工程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引导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加大对水利设施的管护力度,同时也鼓励企业积极对水利工程进行融资。
2.2鼓励农民参加农村的水利建设
大部分农村的水利工程有着量大、面广的特点。有很多地方已经进行了一批农民自建自管项目的建设,并且成效很好,所以各地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成功经验,加大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充分利用好农村的劳力资源优势,按照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的思路,确立以承包确权为核心的经营制度改革,明确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既可以节省财政投入,也可以保证工程的实用性和长效性。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项目的组织领导,协调好部门关系,建立专门负责管理、维护水利工程的领导小组,落实责任领导,让水利建设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挂钩,以此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2.3进一步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
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是水利工程得以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我们因从以下措施着手:第一,加强沟通和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农村水利建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在规划水利工程前,成立转班深入农户对当地老百姓的建设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在征求农民意见的前提下,采取科学手段确保农村水利建设的有序实施。第二,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这可以借鉴一些地方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通过颁发“水权证”,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经营权承包到农户,把水利工程变成农民的“责任田”,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强化广大农民群众自身的责任意识。同时,还需要建立起真正符合于现阶段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实行农业供给侧改革,让水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保障已建工程设施持久的发挥效益。
2.4政府应积极研究和部署,鼓励农业生产
在新背景下建设水利设施,事实上是很难的,因为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同,国家对基层的水利建设不可能一刀切的规划管理,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稳定和鼓励农业发展,巩固和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将更多的农民吸引到土地上来,从而减轻城市压力,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所要研究的问题,所要部署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包括土地租赁、承包、入股等形式,政府加大农业投入,通过这些流转形式和国家的投入,将部分农民吸引到土地上来,这样农业才有发展潜力,才有发展前途。二是积极指导农民对作物的选择,结合国家的供给侧改革,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使得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积极开拓市场,扩展农作物销售渠道。只有农民看到了土地的希望,农民才会愿意和自发的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农民对水利建设也就有了渴求的欲望,那么农民也就会自发的进行水利建设管理维护。也只有农民从土地中得到了利益,那么也就会自发自觉的进行农业生产发展思考,那么水利建设的综合作用才能用到点子上,农民才会积极配合进行水利养殖、水利生态保护、水利观光旅游农业发展,这才是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水利建设。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地区要想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积极开展农村水利建设项目任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基于此,广大农村地区理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与设施的科学管理,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为水利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革,构建出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水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得以持续进行,让水利设施的良性运行得以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大江.安徽省太湖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J].科技展望,2016,(06):81+83.
[2]王威.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6,(05):213.
[3]傅裕.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科技视界,2015,(13):283.
论文作者:杨华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水利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农村论文; 设施论文; 农民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