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长鹿原地和迁地保护现状

海南省长鹿原地和迁地保护现状

一、海南坡鹿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朱宜君[1](2021)在《海南坡鹿的运动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海南坡鹿(Cervus eldii hainanu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濒危级保护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附录一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海南坡鹿历史上曾在海南岛广泛分布,但如今其野生种群仅栖息于海南省东方市的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当前,保护区内海南坡鹿的种群数量在200~300只左右。2019年3月到2020年9月,我们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GPS项圈监测技术开展海南坡鹿的运动生态学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坡鹿佩戴GPS项圈,记录坡鹿的位点信息等数据。然后利用Arc Gis软件计算海南坡鹿的运动距离,分析其在释放早期的运动特征,旱季和雨季的运动能力的差异;还通过与降雨天气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分析坡鹿运动与天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个体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比圈养个体更强。本研究为释放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5头海南坡鹿佩戴GPS项圈,研究分析野生个体(3头)和圈养个体(2头)释放早期对新环境适应的运动差异。释放早期定义为海南坡鹿释放后的旱季内(3至6月份)。释放后每30 d作为一个时期,比较坡鹿每个时期的运动速率、扩散距离和累积利用面积,以及每天的活动节律。圈养坡鹿的运动速率和扩散距离到第四个时期都显着增加,它们的累积利用面积也是持续增加的,说明圈养坡鹿释放后持续进行扩散探索。野生坡鹿的运动速率释放后没有显着变化,扩散距离到第三个时期显着减少,它们的累积利用面积也是减少的,说明野生坡鹿经过最初扩散以后返回到原初释放地。圈养坡鹿释放后每天的活动节律由开始的白昼活动高峰模式转变到晨昏活动高峰模式;野生坡鹿释放后的活动节律一直是晨昏活动高峰模式。(2)坡鹿在旱季和雨季的运动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坡鹿在不同时期的运动能力也显示明显的个体差异。本研究为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1头坡鹿佩戴项圈,研究分析坡鹿在旱季和雨季的差异,以及坡鹿个体在不同时段的运动能力。佩戴项圈的坡鹿有7头的分析结果显示坡鹿在旱季和雨季的运动速率有显着性差异;而且坡鹿的运动速率也存在个体差异,坡鹿在旱季的运动速率最大能达到每小时运动130米,最小每小时运动30米;在雨季的运动速率最大能达到100米,在雨季最小能运动27米。(3)海南坡鹿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活动节律,即在早晨和黄昏活动,中午休息的活动节律。我们的研究认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原因,在对其他有蹄类的活动节律研究中显示有蹄类的活动节律受温度和觅食风险影响形成了晨昏活动的节律,而在大田地区的海南坡鹿基本不受大型食肉动物的影响,但是大田地区地处热带,白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温度较高的原因促使坡鹿形成了晨昏活动节律。在我们的研究中,坡鹿表现出了一定的夜间活动能力,这可能也与白天温度较高的原因有关,白天坡鹿为了躲避高温,觅食活动不足,所以会在夜间进行活动以补充白天觅食不足的情况。(4)海南坡鹿的运动能力受降雨影响较小,坡鹿在降雨天气的运动能力要略小于未降雨天气的运动能力。降雨会打断坡鹿的觅食活动,有研究表明坡鹿在降雨天气会躲避在灌木和乔木下避雨,而在未降雨天气坡鹿进行正常的觅食和其他生命活动,所以坡鹿在降雨和未降雨天气会显示出轻微的的运动差异,这也是坡鹿为了适应环境做出的适应性改变。坡鹿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其运动能力也显示出个体差异。

张燕美[2](2020)在《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前进的步伐,社会经济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然而环境的恶化却发出了警告。显而易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绿化质量越来越重视,极度希望找到一条通向大自然和连接心灵的路,从而获得刺激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开始注重绿道的建设,以此来提高城市的宜居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和促进经济增长。部分发达城市的绿道建设水平成效显着。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绿道建设未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注重城镇化的发展,并未从绿道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如何在设计道路的同时,更有效地构建绿道网络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海南省东方市为研究对象,深入规划绿道网络,同时对存在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试图完善如何促进东方市绿道网路的规划与旅游资源的相互统一。本文借助绿道线路规划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案例研究、统计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东方市绿道线路规划展开研究。文章首先界定了绿道的相关定义、特点、分类、功能、基本组成,并介绍了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相关理论。其次,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国内外成功典型绿道网络实践案例及指导意见。再次,对东方市城市市区、市区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等的绿道线路进行分析和研究,实地调查东方市现存绿道现状、现存旅游资源现状,以东方市旅游产业规划为出发点,在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绿道的各种功能,所有景区景点均以绿道连接,构成绿道网络;遵循规划原则,运用适宜性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并选取相应评价指标,并对旅游资源和绿道线路进行评分,同时根据绿道选线原则和上位规划确定发展节点以及绿道线路,分析东方市高程图、坡度图和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拟设路线。最后综合分析评价,形成城区、乡野、生态区绿道网,并制定出东方市两轴绿道、八大组团以及特定的昌化江滨河绿道网络总图。

吴军,符家诗[3](2012)在《简述海南坡鹿资源保护研究现状》文中指出海南坡鹿是珍稀的热带鹿种,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岛,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保护海南坡鹿,对于保护我国鹿种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海南坡鹿的起源与进化、栖息地选择、保护与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期为海南坡鹿科学、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楼暨康[4](2012)在《海南坡鹿Ⅱ类MHC基因cDNA的分离》文中研究说明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是泽鹿(Cervus eldi)的一个亚种,仅分布于中国海南岛。由于捕猎和生境破坏,海南坡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一度只剩下不到50只。经过30多年的就地与迁地保护,坡鹿种群已经超过2000头。但由于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效应,坡鹿的遗传多样性有可能很低,抗病能力和生存能力堪忧。MH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脊椎动物的多基因家族,编码多种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呈递抗原多肽至T细胞,从而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哺乳动物Ⅱ类MHC由DQA、DQB、DRA和DRB等多个功能基因组成,编码负责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分子。由于MHC与抗病能力直接相关,所以是反映种群遗传多样性和评估生存潜力的良好指标。本文分离了一只海南坡鹿个体的Ⅱ类MHC功能基因的cDNA全长,为位点分离打下基础。本文分离了2条DRA基因的全长,2条DRB基因的全长,2条DQA基因的全长和2条DQB基因的全长,以及另一条DQB等位基因的一段。经比较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序列高度相似。还通过SSCP带型复原证明DRA和DQA基因的cDNA都已经拿到。另外还获得了DRA和DQA基因的2号和3号内含子。

王丽冰[5](2010)在《野放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的行为格局与生境评价》文中认为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属偶蹄目鹿科鹿属,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中国海南岛。坡鹿主要生活在亚洲热带地区,国外分布于印度、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虽然历史上,坡鹿在海南岛上分布广泛,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已使海南坡鹿的分布范围急剧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以致濒危。自1976年大田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成效显着,并在3个不同地区建立了野放种群。其中,猴猕岭保护区是海南坡鹿野放数量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鹿科动物野放种群。迄今,对野放海南坡鹿种群的研究尚无先例,因此,加强野放海南坡鹿食性、生境、行为、种群动态、特征等的研究,为保护野生坡鹿,加强科学管理,制订相关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1 0月~2009年9月在猴猕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瞬时扫描取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野放海南坡鹿的行为格局和生境选择与评价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应用Arcview GIS 3.2、SPSS17.0、Excell等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放海南坡鹿的集群与社群分离猴猕岭野放海南坡鹿各组群的出现频率和群大小:发情期,混合群的出现频率(73.82%)和群大小(9.47±4.02只)最大,而非发情期,雄性群和雌性群的出现频率则上升。发情期与非发情期各组群的集群平均大小差异显着(|U|=130.00,n1=n2=6,P<0.05)。社群分离指数平均值为0.09±0.06,发情期较低,非发情期较高。2、集群大小和类型对海南坡鹿警戒行为的影响猴猕岭野放海南坡鹿集群大小对采食百分比有极显着影响(F8,002=119.343,P<0.001)。集群大小对群扫描百分比有极显着影响(F8,002=26.374,P<0.001)。各组群采食与警戒存在极显着的负相关性(雄性群:R2=-1.000,P<0.001;雌性群:R2=-1.000,P<0.001;母仔群:R2=-1.000,P<0.001;混合群:R2=-0.975,P<0.001)。3、野放海南坡鹿的生境选择野放海南坡鹿喜欢次生热带雨林和草地;选择郁闭度和灌木盖度低而草本盖度高的生境;选择低海拔、坡度平缓、半阴半阳、下坡位或山脚平地、接近水源、人为干扰小的生境。4、野放海南坡鹿的生境评价猴猕岭野放海南海南坡鹿最适宜栖息区域的面积占10.17%,适宜海南坡鹿栖息的区域面积占28.29%,一般栖息生境占20.50%,不适宜栖息生境占41.04%。

董德[6](2010)在《海南坡鹿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仅分布在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带,保护区面积仅为1314公顷。2000年保护区内坡鹿数量达到1000余头,已经超过了保护区所能容纳的坡鹿数量,坡鹿过度采食,已经造成了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的退化演替,对保护区内退化的栖息地进行人工改造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利用火烧兼耕耙、耕耙、砍伐、控制四种处理方法对退化较为严重的落叶季雨林群落进行改造,通过处理前后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植物种类、草本植物密度、高度变化等指标来衡量哪种处理更经济有效地改善坡鹿的采食生境。结果表明:1处理前后物种数量比较处理后各组物种数均显着增加,变化最为显着的为火烧组,其次为耕耙组,控制组变化最小。2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的比较各组在处理前后多样性、丰富度均有显着提高,多样性与丰富度的变化趋势相同,而均匀度与多样性则呈相反的趋势,砍伐组多样性呈现出小——大——小的趋势,而耕耙组与火烧组均为波动下降趋势,各组均匀度除砍伐组与多样性趋势一致外,其余趋势相反。3生物量处理前后各组生物量均有显着提高,控制组生物量变化最小,而砍伐组生物量涨幅最大,草本植物数量所占比例也最大。4密度、高度对比在选取的5种草本植物中,四种植物的密度最大值出现在砍伐组,一种植物密度最大值出现在火烧组,并且5种植物的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了7月份。6-9月份为植物高度增长最快的月份,9-11月份植物的高度增长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结论:火烧组与砍伐组是本次试验中较为理想的处理方式,砍伐组快速的提高了物种丰富度,而砍伐+火烧+耕耙则将原本的落叶季雨林群落改造成了坡鹿最为喜爱的低平地热带草原群落,是一种适宜长期利用的改造方法。

张琼,曾治高,孙丽风,宋延龄[7](2009)在《海南坡鹿的起源、进化及保护》文中研究指明坡鹿是世界濒危物种,三个亚种分布在东南亚大陆,仅海南坡鹿种群分布在中国海南岛。2003年,国际社会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将海南坡鹿引入泰国亚种原分布区,重建已经绝灭野生种群的建议。在此种情况下,明确海南坡鹿的起源、与其它亚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水平对有效保护坡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线粒体DNAD-loop区490bp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比较分析了海南坡鹿、泰国亚种和缅甸亚种共35个样本的序列差异。我们所测的样本中,总共发现4种单倍型。所有21个海南坡鹿样品共享1种单倍型。利用最大似然法(ML)、最大简约法(MP)、邻接法(NJ)和贝叶斯法(Bayesian)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海南坡鹿种群与泰国亚种的关系较近。但是,二者也发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海南坡鹿与泰国亚种的遗传距离均值为0.026。我们推测海南坡鹿可能是在更新世冰期(69万年前)通过陆桥由东南亚大陆迁入中国海南岛。我们的结论说明海南坡鹿的遗传多样性很低,并且已独立进化很长时间。因此,我们不支持将海南坡鹿引入泰国亚种的原分布区,重建已经绝灭的野生种群的设想和建议。我们建议将海南坡鹿与泰国亚种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进化显着单元(ESUs)进行管理。

刘飞[8](2009)在《哺乳期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昼间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研究》文中指出本项研究观察并探讨了哺乳期海南坡鹿的昼间行为节律。行为学观察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文昌保护站(19°49′N,110°55′E)进行,采用随意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逐日观察了坡鹿的摄食、反刍、休息、移动、站立、警戒和其它7个类型的昼间行为。研究结论可作为海南坡鹿的保护和科学管理重要的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哺乳期幼体行为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龄),第二阶段(2-4月龄),第三阶段(5-6月龄),利用非参数估计Kruskal-Wallis H test统计检验表明: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幼体摄食行为差异极显着(χ2=13.893,P=0.001),休息行为差异极显着(χ2=12.695,P=0.002);反刍行为差异显着(χ2=7.045,P=0.030);运动行为差异不显着(χ2=1.528,P=0.466),站立行为差异不显着(χ2=4.442,P=0.110),警戒行为差异不显着(χ2=3.180,P=0.204),其它行为差异不显着(χ2=5.462,P=0.065)。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与月龄相关性分析表明:摄食(r=0.964,n=6,P=0.002)、反刍(r=0.977,n=6,P=0.001)呈极显着正相关;休息(r=-0.938,n=6,P=0.006)、其它(r=-0.949,n=6,P=0.004)行为的时间分配与月龄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运动(r=-0.382,n=6,P=0.445)、(r=-0.666,n=6,P=0.149)、站立(r=-0.429,n=6,P=0.397)、警戒(r=-0.666,n=6,P=0.149)的时间分配与月龄之间不相关。(2)哺乳期海南坡鹿按性别、年龄分为4组:成年雌体、成年雄体、亚成体、幼体,结果表明,幼体有两个摄食高峰,分别出现于9:00-10:00,16:00-18:00;亚成体与成年雌体有相同的3个摄食高峰,分别出现于9:00-10:00,11:00-12:00和16:00-18:00;成年雌体有4个摄食高峰,分别出现于上午9:00-10:00,11:00-12:00,14:00-15:00和下午16:00-18:00。4组坡鹿的反刍高峰一致,出现在9:00-10:00,13:00-14:00;4组坡鹿的休息高峰一致,出现在8:00-9:00,15:00-16:00;4组坡鹿的运动、站立、警戒行为具有类似的活动节律,没有明显的活动高峰。(3)利用非参数估计Mann-Whitney U test统计检验表明,成年雌性与雄性昼间休息差异极显着(Z=-2.428,P=0.015),警戒行为差异极显着(Z=-2.774,P=0.006),其它行为(Z=-4.990,P=0.000)差异极显着;反刍行为差异显着(Z=-2.119,P=0.034);摄食行为差异不显着(Z=-0.366,P=0.714),运动行为差异不显着(Z=-1.488,P=0.137),站立行为(Z=-1.445,P=0.148)差异不显着。(4)利用非参数估计Kruskal-Wallis H test统计检验表明,不同年龄间的海南坡鹿:成体、亚成体与幼体摄食行为差异极显着(χ2=10.761,P=0.005),休息行为差异极显着(χ2=16.984,P=0.000),其它行为差异显着(χ2=7.213,P=0.027);反刍行为差异不显着(χ2=5.700,P=0.058),运动行为差异不显着(χ2=0.295,P=0.863),站立行为差异不显着(χ2=1.872,P=0.392),警戒行为差异不显着(χ2=3.035,P=0.219)。

蒙以航[9](2008)在《海南坡鹿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活动预算假说的验证》文中研究指明有蹄类动物一般具有性别体二型现象,即成年雄鹿要明显大于成年雌鹿。这种雌雄个体的体形大小不同被认为是导致性别分离现象的内因之一,但其机制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解释。有蹄类动物的性别分离机制研究已成为动物生态学中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虽然早期提出的释性别分离机制解释假说有许多,但近年来普遍被研究者们接受的假说是食物选择假说、捕食危险假说和活动预算假说这三个假说。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物种和同种动物在不同生境条件下性别分离的有无或分离程度的大小有所差别,所适用的性别分离假说也不同。活动预算假说是以上三大假说中提出较晚和争议较多的假说,虽有部分研究证明其适用性,但更多的报道结果否定了这个假说。活动预算假说强调的是“由于成年雌雄个体(或携幼与非携幼成年雌性个体)的身体体型大小的差异导致营养需求的不同,以及雌雄个体之间消化效率存在差异,导致在不同行为的时间分配上产生差别”。本研究测定了海南坡鹿(Cervus eldi)雌雄个体的体二型差异、活动时间分配和性别分离程度,验证了活动预算假说在海南坡鹿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海南坡鹿雄鹿在体重和体形大小上明显大于雌鹿,发情期与非发情期均存在生境、空间和社会性性别分离现象,但发情期比非发情期的性别分离程度(指数)要高。无论在发情期或非发情期,雌雄坡鹿在采食行为和其它行为的时间分配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雌鹿在采食上花费的时间要大于雄鹿,而雄鹿则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其它行为上。海南坡鹿的活动预算测定结果支持活动预算假说的预测。本研究将2007年非发情期的社会性性别分离指数与2003年同时期的分离指数比较,其结果表明密度影响社会性别分离。我们认为,活动预算的差异性不仅与营养的需求或生理特征有关,也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作用,包括食物条件和坡鹿密度等因素。

卢学理,张春兰,张海,符运南,赵仁东,袁喜才[10](2008)在《猴猕岭野放坡鹿种群与栖息地现状》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开始由大田自然保护区向猴猕岭野放海南坡鹿,至2005年止共野放296头。2007年5月,海南林业局组织了海南坡鹿种群全面调查。我们对猴猕岭野放海南坡鹿种群数量与栖息地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现场直观点数调查、样方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为海南坡鹿530头,种群年均增长率约21.4%。事实证明了迁地野放坡鹿是成功的,为促进坡鹿种群的进一步发展及栖息质量不断改善,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二、海南坡鹿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坡鹿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坡鹿的运动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坡鹿
    1.2 运动生态学
        1.2.1 运动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1.2.2 运动生态学的研究内涵
        1.2.3 运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2.4 运动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1.3 坡鹿的生态学研究
        1.3.1 形态特征
        1.3.2 生活习性
        1.3.3 海南坡鹿的生境选择
        1.3.4 种群发展动态和环境容纳量
        1.3.5 就地和迁地保护现状
        1.3.6 坡鹿种群恢复面临的问题
    1.4 研究的必要性
第2章 研究地区和对象
    2.1 研究地区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
    2.2 研究对象
    2.3 数据收集
第3章 圈养和迁地坡鹿释放早期的空间行为比较研究
    引言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释放后坡鹿的生存情况
        3.2.2 坡鹿的运动强度
        3.2.3 活动节律
        3.2.4 坡鹿距离释放点的距离
    3.3 讨论
第4章 坡鹿在旱季和雨季的运动特征研究
    引言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佩戴项圈坡鹿的生存情况
        4.2.2 坡鹿在旱季和雨季的运动速率
        4.2.3 坡鹿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运动能力
    4.3 讨论
第5章 降雨对坡鹿运动的影响
    引言
    5.1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坡鹿在降雨前、降雨和降雨后的运动能力
        5.2.2 坡鹿在相同降雨条件下的运动能力
    5.3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相关理论
    2.1 绿道的理论基础
        2.1.1 绿道的定义
        2.1.2 绿道的特点
        2.1.3 绿道的分类
        2.1.4 绿道的功能
    2.2 绿道的基本组成
        2.2.1 绿廊系统
        2.2.2 慢行系统
        2.2.3 交通衔接系统
        2.2.4 服务设施系统
        2.2.5 标识系统
    2.3 文献回顾
        2.3.1 国外绿道网络规划理论
        2.3.2 国内绿道网络规划理论
第3章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1 国外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1.1 美国绿道网络实践案例研究
        3.1.2 新加坡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1.3 日本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1.4 法国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2 国内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2.1 广东省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2.2 成都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2.3 武汉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2.4 海南其它市县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3.3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实践案例研究小结
第4章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理论研究
    4.1 国内外绿道网络规划理论对东方市的适宜性研究
    4.2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理论
        4.2.1 东方市绿道影响因素与规划建设特点
        4.2.1.1 东方市概况
        4.2.1.2 规划背景
        4.2.1.3 影响因素及规划建设特点
        4.2.2 东方市绿道分类与组成要素
        4.2.3 东方市绿道规划原则
        4.2.4 东方市绿道规划方法
        4.2.4.1 选线方法
        4.2.4.2 东方市资源与连接路径评价
        4.2.4.3 整体布局规划
    4.3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4.3.1 政策支持
        4.3.2 区位优势支持
第5章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
    5.1 城区绿道网络规划
    5.2 乡野绿道网络规划
    5.3 生态区绿道网络规划
    5.4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总图
    5.5 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简述海南坡鹿资源保护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南坡鹿的起源与进化
2 海南坡鹿对栖息地及食物的选择
    2.1 海南坡鹿对栖息地的选择
    2.2 海南坡鹿的食性选择
3 海南坡鹿疾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3.1 坡鹿疾病与年龄的关系
    3.2 海南坡鹿疾病与季节的关系
    3.3 防治措施
4 海南坡鹿的保护与管理方式
    4.1 海南坡鹿就地保护
    4.2 海南坡鹿迁地保护

(4)海南坡鹿Ⅱ类MHC基因cDNA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海南坡鹿研究综述
    1.1 海南坡鹿的形态、习性、分布和数量
        1.1.1 海南坡鹿的形态和习性
        1.1.2 海南坡鹿的分布和数量
    1.2 海南坡鹿的保护现状与研究
        1.2.1 海南坡鹿的保护现状
        1.2.2 海南坡鹿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MHC研究概述
    2.1 MHC的结构
    2.2 MHC多态性的维持
    2.3 鹿科动物的MHC研究
第三章 本研究的立项依据和研究目的
第四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 实验样品和试剂
        4.1.1 实验样品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4.2.1 肝脏总RNA的提取
        4.2.2 普通一链反转录合成cDNA
        4.2.3 通用引物u1扩增cDNA
        4.2.4 收产物的克隆转化
        4.2.5 克隆检测
        4.2.6 阳性克隆的SSCP分型和带型复原
        4.2.7 坡鹿RNA的RACE
        4.2.8 cDNA3’端序列的获得
        4.2.9 cDNA5’端序列的获得
        4.2.10 cDNA全长的获得
        4.2.11 DRA和DQA座位2号外显子的扩增与SSCP带型复原
        4.2.12 肝脏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4.2.13 DRA和DQA座位2号和3号内含子的扩增
        4.2.14 cDNA序列的拼接分析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5.1 肝脏总RNA的提取结果
    5.2 u1引物扩增cDNA的结果
    5.3 u1引物扩增产物的克隆检测结果
    5.4 u1引物扩增产物的克隆SSCP图
    5.5 u1引物扩增产物的SSCP带型复原
    5.6 cDNA3’端序列的检测结果
    5.7 cDNA3’端序列的克隆检测结果
    5.8 cDNA5’端序列的检测结果
    5.9 cDNA5’端序列的克隆检测结果
    5.10 cDNA全长序列的检测结果
    5.11 DRA和DQA座位2号外显子的SSCP图
    5.12 DRA和DQA座位2号外显子的SSCP带型复原
    5.13 序列分析
第六章 海南坡鹿的保护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野放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的行为格局与生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海南坡鹿简介
        1.1.1 海南坡鹿的生物学特征
        1.1.2 海南坡鹿研究动态
    1.2 动物的行为格局
        1.2.1 行为的定义
        1.2.2 行为多样性
        1.2.3 动物的集群
    1.3 野生动物生境选择与生境质量评价
        1.3.1 生境
        1.3.2 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研究进展
        1.3.3 影响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因素
        1.3.4 野生动物生境选择的行为机制
        1.3.5 生境选择的时空尺度
        1.3.6 野生动物的生境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
2 海南省猴猕岭自然保护区环境条件和资源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土壤特征
    2.4 气候
    2.5 水文
    2.6 植被特征
    2.7 动物资源
    2.9 野放海南坡鹿的种群及扩散现状
3 野放海南坡鹿的行为格局
    3.1 野放海南坡鹿的集群与社群分离
        3.1.1 研究方法
        3.1.2 结果
        3.1.3 小结
    3.2 集群大小与类型对海南坡鹿警戒行为的影响
        3.2.1 研究方法
        3.2.2 结果
        3.2.3 小结
4 野放海南坡鹿的生境选择
    4.1 研究方法
        4.1.1 材料与设备
        4.1.2 猴猕岭野放海南坡鹿生境选择分析
        4.1.3 样方设置和生态因子测定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4 小结
5 野放海南坡鹿的生境质量评价
    5.1 材料与研究方法
        5.1.1 材料与设备
        5.1.2 研究方法
        5.1.3 单因素生境质量分析与评价准则
    5.2 野放海南坡鹿单因素质量评价
        5.2.1 物理因子
        5.2.2 生物因子
        5.2.3 干扰因子
        5.2.4 综合分析
    5.3 野放海南坡鹿潜在生境质量评价
        5.3.1 野放海南坡鹿生境质量综合评价
        5.3.2 生境质量评价分析结果与猴猕岭野放海南坡鹿实际分布区对比
    5.4 小结
6 总结
7 猴猕岭野放海南坡鹿的保护现状与保护建议
    6.1 保护现状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6.3 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附录
致谢

(6)海南坡鹿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草食动物与草地之间的关系
    1.2 草食动物对营养的需求
    1.3 国内外对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研究
        1.3.1 国内对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研究
        1.3.2 国外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
    1.4 海南坡鹿相关研究
        1.4.1 活动习性
        1.4.2 生境选择
        1.4.3 种群动态
        1.4.4 环境容纳量
        1.4.5 食性
        1.4.6 迁地保护
        1.4.7 生境改造
    1.5 研究背景
2 研究概况
    2.1 研究地区
    2.2 气候状况
    2.3 土壤和水文状况
    2.4 植物群落类型
        2.4.1 早期植被群落
        2.4.2 退化的植物群落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样地的准备
    3.2 数据收集方法
        3.2.1 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密度
        3.2.2 生物量
    3.3 数据计算
        3.3.1 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数计算方法
        3.3.2 各物种数量比较
        3.3.3 生物量
    3.4 SPASS数据处理
    3.5 本章小结
4 结果
    4.1 处理前后植物种类变化
    4.2 多样性比较
        4.2.1 月间比较
        4.2.2 处理后各组比较
    4.3 物种丰富度比较
        4.3.1 组间丰富度比较
        4.3.2 月间丰富度比较
    4.4 均匀度比较
        4.4.1 各月间物种均匀度比较
        4.4.2 各组间物种均匀度比较
    4.5 生物量比较
        4.5.1 各组处理前后生物量比较
        4.5.2 处理后组间比较
    4.6 植物生长量比较
        4.6.1 坡鹿吃的植物的生长量的比较
        4.6.2 坡鹿不吃的植物的生长量比较
        4.6.3 三种草本高度增长状态比较
    4.7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物种数量变化
        5.1.1 耕耙组与火烧组
        5.1.2 砍伐组与控制组
    5.2 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的变化
    5.3 生物量变化
    5.4 植物密度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可行性建议
    6.1 改造植被的最佳时期
    6.2 对退化生态系统的评估标准
    6.3 迁地保护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海南坡鹿的起源、进化及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的采集
    1.2 实验方法
        1.2.1 DNA提取及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测定
        1.2.2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及其差异
    2.2 系统进化树
3 讨论
    3.1 海南坡鹿的起源与进化
    3.2 海南坡鹿的遗传多样性
    3.3 坡鹿的保护建议

(8)哺乳期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昼间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海南坡鹿生物学特征
    1.2 海南坡鹿的分布和数量的变化
    1.3 鹿科动物行为学研究进展
    1.4 海南坡鹿研究进展
        1.4.1 海南坡鹿的对生境选择
        1.4.2 坡鹿种群容纳量和种群动态
        1.4.3 海南坡鹿的食性研究
        1.4.4 海南坡鹿的繁殖行为
        1.4.5 海南坡鹿的种群遗传学
        1.4.6 海南坡鹿的生理学研究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环境和对象
    3.2 海南坡鹿昼间行为研究方法
        3.2.1 行为观察类型划分
        3.2.2 观察时间
        3.2.3 观察方法
        3.2.4 取样方法
        3.2.5 记录方法
    3.3 数据处理方法
4 结果
    4.1 哺乳期海南坡鹿幼体行为发育研究
        4.1.1 幼体昼间行为发育阶段的划分
        4.1.2 哺乳期海南坡鹿幼体行为发育过程
    4.2 哺乳期海南坡鹿昼间活动节律研究
        4.2.1 幼年坡鹿昼间活动节律
        4.2.2 亚成体坡鹿昼间活动节律
        4.2.3 成年雌性坡鹿昼间活动节律
        4.2.4 成年雄性坡鹿昼间活动节律
        4.2.5 不同组海南坡鹿昼间行为节律对比
    4.3 海南坡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差异性研究
        4.3.1 不同行为发育阶段幼体昼间活动时间分配差异
        4.3.2 性别因素对海南坡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
        4.3.3 年龄因素对海南坡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
5 讨论
    5.1 哺乳期海南坡鹿幼体行为发育
    5.2 哺乳期海南坡鹿昼间活动节律差异性研究
    5.3 海南坡鹿昼间活动时间分配差异性研究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海南坡鹿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活动预算假说的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性别分离
        1.1.1 研究背景和动向
        1.1.2 主要假说的内容
        1.1.3 性别分离测度方法的发展
        1.1.4 动物粪便的性别鉴定技术
        1.1.5 数学模型的使用
        1.1.6 研究动物类群的扩展
        1.1.7 研究方向展望
    1.2 海南坡鹿研究现状
        1.2.1 海南坡鹿简介
        1.2.2 海南坡鹿的研究现状
        1.2.2.1 种群动态
        1.2.2.2 生境选择
        1.2.2.3 食性与环境容纳量
        1.2.2.4 迁地保护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
    2.1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2 草地区概况
第三章 成年坡鹿雌雄个体的体二型比较
    3.1 研究方法
    3.2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体重
        3.3.2 体型指标
        3.3.3 门齿宽和吻围
        3.3.4 身体其它部位的比较
    3.4 讨论和结论
第四章 活动时间分配及活动预算假说验证
    4.1 研究方法
        4.1.1 不同生境斑块的划分
        4.1.2 个体空间位置的确定
        4.1.3 海南坡鹿的行为谱
        4.1.4 结群和行为的观察
        4.1.5 性别分离指数的计算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性别分离指数
        4.3.2 成年雄鹿的活动时间分配
        4.3.3 非携幼成年雌鹿的活动时间分配
        4.3.4 携幼成年雌鹿的活动时间分配
        4.3.5 雌、雄坡鹿及携仔、非携仔坡鹿的活动时间分配比较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决议

四、海南坡鹿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坡鹿的运动生态学研究[D]. 朱宜君.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东方市绿道网络规划研究[D]. 张燕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0(01)
  • [3]简述海南坡鹿资源保护研究现状[J]. 吴军,符家诗. 热带林业, 2012(04)
  • [4]海南坡鹿Ⅱ类MHC基因cDNA的分离[D]. 楼暨康. 浙江大学, 2012(10)
  • [5]野放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的行为格局与生境评价[D]. 王丽冰.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1)
  • [6]海南坡鹿退化栖息地改造方法的初步研究[D]. 董德.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7]海南坡鹿的起源、进化及保护[J]. 张琼,曾治高,孙丽风,宋延龄. 兽类学报, 2009(04)
  • [8]哺乳期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昼间行为节律及时间分配研究[D]. 刘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3)
  • [9]海南坡鹿的活动时间分配及其活动预算假说的验证[D]. 蒙以航. 海南师范大学, 2008(07)
  • [10]猴猕岭野放坡鹿种群与栖息地现状[J]. 卢学理,张春兰,张海,符运南,赵仁东,袁喜才. 热带林业, 2008(01)

标签:;  ;  ;  ;  ;  

海南省长鹿原地和迁地保护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