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工作论文_张德镇

简要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工作论文_张德镇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广西南宁 530041)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较为稳定,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能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电力行业在此基础之上也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现阶段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领域当中呈现出来了一些线损管理工作,希望可以及时的找寻到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来将这个问题解决。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常见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能生产效率,缓解了电能需求问题。但与此同时,由于线损管理水平较低,使得电力企业效益得不到提高。因此,重视线损管理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重要性,对于电网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掌握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线损管理整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其进行分析,能够为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基本情况分析

在电力输送供应系统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是关键元素,是将电力从变电站直接输送到电力系统输配电变压器中的基本载体,同时,要在经过输配电变压器后,最终将电能直接传递给用户终端。在这个过程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能负载低压电和高压电,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最基本的参数。另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构成元件中,导线、绝缘子、杆塔以及避雷线等是基本的组成部分,其中,对于导线有特殊要求,必须要保证耐腐蚀、耐磨损以及导电性能较高的材料。而绝缘子则主要是为了有效维持导线和杆塔的结构,确保两者不会出现导电问题,杆塔能将导线以及避雷线有效连接在一起,确保支撑效果符合预期。除此之外,需要借助金具有效加固导线和绝缘子,升级整体系统质量。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线路结构布局不科学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电网开发与建设不断加快,而在当前资金不足以及计划不够的前提下,使得城市电网线路结构在布局上出现了不科学、不合理想象,也加剧了线路的电能损耗。在城市电网线路结构布局中,往往由于线路走廊、土地征用等原因,造成配网线路迂回供电;电源点位置很难接近负荷中心,造成超半径供电;因电力企业为了节约资金,而缺乏对老旧线路的维护改造,导致密集住宅区低压配网水平容量偏低等原因,导致不合理经济供电,线路损耗较大。

2.2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

对电网电能进行检验的重要设备看,就是电能计量装置,例如,互感器、电能表等。对于这些电能计量装置的检验周期及其性能等,如果未能做到很好地管理,这将带来电网负荷配备不合格,从而增加电网线路线损率。在实际当中,有关互感器和电能表之间的倍率匹配及接线问题,是最常发生的,所有这些,作为电网线路管理人员,一定要予以足够重视,并切实提高电网设备管理力度。

2.3维护管理问题

近几年,多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管理项目都采用了新材料以及新技术,这就会维护维修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路遭遇绕击的可能性增大,日常维护管理不及时以及维修技术不符合实际需求等都是导致整体项目实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3提升线损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应当施行的措施

3.1改造并优化线损管理技术与目标

在线损管理过程中,必须改造线损管理技术并优化线损管理目标,才能有效促进降损工作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改造线损管理技术,首先要提升防窃电技术水平,对一些线损率较高的地区进行防窃电改造,安装智能电能计量装置,在发生异常用电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起到防窃的效果;其次,加强配电网及用电设备无功补偿管理,减少线路设备无功损耗,提高线路设备负载能力,减少满载超载运行造成损耗;第三,要充分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开展线损统计分析,精准判断线路高损原因,由技术线损引起的高损要考核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进行线

路设备的技术改造,由管理线损引起的高损考核营销管理部门,由营销管理部门查找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线损管理目标,就是要将线损指标分解落实到位,要按分压、分线、分台区实现多专业、多部门齐抓共管,责任落实到人,全员参与考核,以保障降损工作的效果。

3.2加强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

企业要建立并完善线损管理制度,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使管理机制健全。因为不成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建立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尤为重要。主要方法是成立主要领导组成的管理小组。在对工作的分配中,可以将具体工作分配给每个人,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监督,实行奖惩制度,赏罚分明。另外,要对管理队伍进行素质建设,使他们的线路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主要可以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让每一位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都可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所有任务。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还可以加入计算机技术,比如可以运行网络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计算机运行监测系统和绘制详细的线路图,可以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完善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环节,从而减少管理不当出现的线路损失。

3.3做好供电网络的合理规划

实践表明,供电网络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电网线损率的高低。在实际当中可通过无功补偿的合理控制、配电点的合理制定应急接线方式的正确选择等方式来进一步完善供电网络。具体可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第一,基于变压器与负荷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配电点的合理制定,以此来让配电网的供电点尽可能地与负荷中心相一致,尽量缩小供电范围,促使供电效率大大提高起来。第二,在进行供电网络规划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用户用电的调查,以此来有效掌握用户的用电信息以及电网的负载情况。第三,在规划供电区间时,要在图纸上予以完成,确保负荷密集的地区,且供电半径不大于140米,至于其余地区的供电半径,也不宜大于300米,从而让供电网络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和改善,并促使电网线路线损率不断降低下来。

3.4健全抄核收费管理制度

在输电过程中,因为输电线路的质量问题和本身的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电量受损的情况成为线损,这也是导致线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不断加强电量统计制度的建设定期做维修工作,对线路的检测和检查要加强。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反漏查制度,运行高科技的手段使反窃电和反漏查电的工作效率不断得到加强,从而使偷电、漏电的行为发生几率降低。

3.5优化维修水平

要结合用电用户的实际需求,针对谁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进行集中的标注和技术监督监控,确保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整体检修维保的频率,提升技术结构的实效性,并进一步升级管理效果,借助巡检操作,有效提升奖惩机制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整体维修水平,确保线路运行的完整程度符合标准。

结语

总而言之,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管控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稳定性较高的管控机制,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作为电力系统架构重要环节,在保障电力能源稳定安全供应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安全保障措施上,应从线路材料的质量控制、线路巡检制度的完善、绝缘子防污技术及防雷防风技术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不断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田宝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控制要点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234.

[2]王雪岩,关丽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132.

[3]聂安琪,王成.刍议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148.

论文作者:张德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简要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工作论文_张德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