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白军

浅议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白军

元江县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 653300

摘要:本文将首先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来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从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存在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要从各个环节来做好危机管理,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1.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机来源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投资大、参与的人员及所用的机械设备非常多,施工管理中稍有不慎容易出现突发状况,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通过对我国建筑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笔者总结出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危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来自施工材料的危机

建筑施工管理中来自施工材料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不注重施工材料性能检查。施工材料运至施工现场时管理人员不注重材料性能、规格等方面的检查,导致一些存在质量缺陷的施工材料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导致建筑工程存在质量缺陷。同时,施工人员应用施工材料浪费严重,无形中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对市场因素给施工材料价格造成的影响未做充分分析,结果一些关键环节施工所用的材料价格上涨,不得不采用其他材料替代,给施工质量埋下较大安全隐患。

1.2 来自参与人员的危机

建筑施工管理中来自参与人员的危机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管理专业水平往往给施工管理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尤其一些管理人员责任心差、专业水平低,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落实管理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一些事故的发生;其二,具体施工人员。部分施工单位施工队伍整体水平较差,其中农民工占较大比例,这些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低,对施工工艺的了解不深入,尤其一些重点环节的施工,如施工参数控制不到位会给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给建筑工程价值的发挥埋下较大隐患,而且影响施工单位的外在形象。

1.3来自施工方法的危机

建筑工程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需要应用专门的施工工艺,采取一定的施工方法,然而如施工方法采取不当,也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尤其部分施工人员施工中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施工,不按照一些施工方法要求的流程施工,导致施工质量存在诸多瑕疵,不利于建筑工程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发挥。

2.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应提高警惕,谨慎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危机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下将对危机管理意识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2.1建立危机管理制度,转变管理观念

危机管理制度是建筑施工管理应用的第一步,在施工之前,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减少施工人员的投机取巧的心理,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制度建立,首先要进行责任的落实,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划分,责任人落实,调动现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其次,合理的分配施工资源,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交流和协调,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良好的前提下,提升工程的效率,缩减工期。将危机管理意识在施工管理中应用,要转变观念,将危机意识融入其中,保持施工管理的危机敏感性,及时的察觉施工中的危机,并采取措施进行消除。监督管理人员拥有足够危机管理意识条件下,能够应对建筑施工中的危机事故,采取正确的措施将工程的损失降到最低,提升危机管理意识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监督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沟通,使危机意识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注重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

2.2 提升人员素质,强化危机意识

监督管理人员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主体,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危机管理的实施。施工单位要注意对相关人员的危机知识的培养,为施工人员讲解危机发生的原因,风险因素的作用机制,危机处理的措施等,树立危机意识,在危机产生时,能够采取应急机制中的各种措施进行危机应对,促进工程施工的质量。相关人员要先提升自身的基础技能,并将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熟悉并记住,保证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能够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人身施工安全。然后进行危机意识的教学,为施工人员讲解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方法,对以往发生的危机事故,作为案例进行全面的剖析分析,使员工的危机意识得到有效的强化。例如深圳市市政总公司在进行地下施工过程中,因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坍塌事故的原因是,施工之前对现场周围和地下结构没有进行全方面的勘察,保护设施不够完善,造成人员伤亡。在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穿戴好保护用品,然后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就是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2.3 完善危机监督体系,全面监督施工过程

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过程中,完善危机监督体系,建立危机预警系统,能在危机产生阶段及时的报告给施工单位,有效的遏制危机的蔓延,建筑施工过程中,危机是随机发生的,所以很难进行准确防护。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产生后及时的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确定危机的种类和性质,采取对应的有效措施,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要建立在信息收集和提炼的基础上,建筑工程施工的稳定运行需要良好的条件,将社会形式和外部条件及施工单位的内部信息相结合,提炼出具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沟通掌握工程质量数据,为工程的质量提升做出分析,将施工环节中的瑕疵进行改正和修复,工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同行业的施工质量进行对比,得出在行业中的水平定位,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规划,进而提升建筑质量。

2.4 强化先进技术应用

危机意识在管理中应用,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几率为目标,使用先进施工技术能将危机从根本上降低,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进行建筑施工管理,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和反馈,从根本上减少危机发生的。将计算机模拟技术应用到管理中,通过现场数据的收集,对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状态进行模拟,得出工程结果,加以分析,然后将其提供给施工单位,使工作人员能够调整施工的技术。例如在软弱地质进行桩基施工,传统的方法不能使用,通过计算机收集数据进行模拟,选择旋挖钻机钻孔施工技术,能够钻出符合工程要求的孔洞,并且节省时间,施工后能及时的进行质量检查,然后再进行桩基施工,减少传统施工中的坍塌、缩孔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发生,为建筑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动力,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2.5 强化施工危机识别

建筑工程管理中危机的识别是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的依据,因此,管理人员应做好危机识别。一方面,做好项目风险识别。识别项目风险时应注意:注重施工中各种材料的收集与分析,为风险的识别提供依据,收集材料时尤其应注重材料收集的全面性;明确风险形式,建筑施工中危机来自各种各样的风险,只有明确不同的风险形式,掌握不同风险发生的规律与特点,才能更好地对风险加以识别。另一方面,注重未来的危机识别。建筑工程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甚至出现危险,给建筑工程价值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中应注重未来危机的识别,及时发现潜在因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现场工作经验对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期待能够对同行业人员有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董保石.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122.

[2]林结锋.浅谈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7):162-163.

[3]李培旭.基于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0):275-276.

论文作者:白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浅议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