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掌握与铅球投掷成绩分析论文

运动员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掌握与铅球投掷成绩分析

巩俊贤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部,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练习者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铅球技术中的衔接技术,因而不能协调的完成滑步和最后用力的衔接,使滑步与最后用力之间出现停顿,整体技术不连贯.通过文献法和实验法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针对衔接技术动作是否正确对完成整个推铅球动作过程中的影响进行分析.使铅球练习者能更深刻的了解衔接技术,提高运动成绩.

关键词 :背向滑步推铅球;练习者;衔接技术;最后用力

铅球是田径运动投掷项目之一,铅球投掷距离成绩跟运动员对铅球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掌握有很大关系[11],这种衔接技术就是把滑步所获得的加速度和良好的超越动作很好地运用到最后用力当中去,这也是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难点.

更换并正确安装机滤后,测量机油压力为265kPa,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试车也显示正常,发动机无明显异常噪音,该车故障被彻底排除。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安徽XX学院体育专业两个教学组40人作为专项研究对象,其中随机选择20人作为实验组,另外20人作为对照组.

(2)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招投标法》仅对违规招标和虚假招投标提出了处罚措施,对邀请招标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行政法规处罚条款而难以查处。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实验法

实验组主要强化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的训练,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训练,训练周期均为10 d时间[2];分别对两组运动员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投掷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1.2.2 文献综述法

答: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是一座神奇的建筑,相传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塔上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大大提高了这座塔的知名度。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萨的教堂广场,1174年破土动工,1350年才全部完工。令人担忧的是,“身高八层”的比萨斜塔在修到第三层时就已经开始倾斜了,当时的建筑师想了很多办法进行补救,塔身却越来越歪,工程数次停滞……1972年10月,可怜的比萨斜塔还经历过一场大地震,但塔体并未受损。就这样,斜而不倒的比萨斜塔又“火”了一把。如今的比萨斜塔塔身已偏离中心约五米,成为建筑家族的一朵“奇葩”。

从图1两组训练后成绩箱线图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采用了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的训练,运动员投掷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5],即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根据动力学原理,制动脚着地后,地面给予反方向作用力给制动脚,作用力迅速沿着制动脚通过踝、膝关节传递到制动侧髋部,使另一侧髋部向前做加速运动,如动力腿工作正确,就使人体的髋以制动侧的髋部为轴另一侧向着投掷方向转动,而从动力脚落地后,紧接着是向投掷方向屈膝和跪蹬,并推动动力侧的髋部向着投掷方向转动.这样的动作既能使人体保持较低的身体重心,又能使转动动作平稳进行,还可以减小滑步速度的损失,从而使滑步速度顺利地转换为身体的移动速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投掷成绩分析

2.1.1 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投掷成绩

为了比较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投掷铅球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对两组投掷成绩的均值进行统计.

表 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投掷成绩对照表

采集训练前运动员成绩并对数据进行t 检验[3],其数据结果如表1,前抛、后抛、原地和滑步投掷统计统计学检验P <0.05,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之前成绩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4].

大丰区为缺磷地区,每年磷肥施用量达4.5万吨。磷肥的施用不但对作物高产、稳产和品质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在土壤速效磷显著提高后,为了探索磷肥施用增产效果及确定适宜的施用量,2016年秋播时开展了小麦磷肥试验,探索在现有土壤养分状况下,磷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2.1.2 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后投掷成绩分析

根据既定的计划,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为期10 d的训练后,分别统计两组投掷成绩.

质检总局对全国大、中、小型企业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结果显示:2015年至2017年,占产业主导的大、中型企业具有较高且稳定的产品合格率,小型企业的产品合格率则在90%徘徊,远低于大型企业96%左右的产品合格率[8],如图2所示。

表 2训练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投掷成绩对照表

由表2可知,不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其投掷成绩都有进步,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后成绩提升的差异性,笔者对成绩进行统计学箱线图描述,如图1所示.

1.2.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检索了知网近5年学者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成果加以提炼,对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2.1.3 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评成绩对比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技评成绩都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学生在掌握铅球动作和衔接技术方面有明显优势.这也体现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优势,能在相等的教学时间内提高运动成绩.[6]

图1 两组训练后成绩箱线图

表 3实验后两个组技评情况对照表

2.2 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的重要性

左腿影响衔接流畅性主要体现在左腿落地时间滞后,破坏用力顺序和用力节奏.解决此类问题一般需要摆腿加蹬伸练习.练习者团身后重心略后移,左腿向后下方摆,同时左腿蹬伸,推动身体向投掷方向移动,但右脚不离地.右腿对衔接技术的影响主要是滑步结束瞬间,右腿蹬转不及时,使得重心前移.运动员需要注意做好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然后右腿作转蹬,左腿用力支撑.[9]

数学思想是内隐的,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数学思想比数学方法更深刻、更抽象地反映了数学对象间的内在联系[3].笔者认为,数学思想形成的前提是让学生经历应用的历练,而教师提供时间与空间是“方法”提升为“思想”的保证.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的思维能力,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领和学生群体的互动.

2.3.1 速度转换方向分析

2.2.2 衔接技术对投掷中速度的影响

投掷铅球的最后用力是决定投掷距离的主要因素,而要想获得最后推力的最佳水平,就要在初速度最大的情况下,很好地掌握衔接技术,使得动作不停顿、动作连贯,初速度很好的转化成推力动能.

2.2.3 掌握衔接技术娴熟程度的评价

评价一个运动员对衔接技术掌握的娴熟程度的主要衡量就是运动员是否将所有动能全部转化出去,即运动员能否将滑步和最后用力娴熟的链接起来.唯有充分衔接起来,才能最大地提高铅球离手的初速度,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投掷距离.另外,就是运动员的滑步速度,如果滑步速度掌握不好的话,运动员滑步中获取的动能只有35%能被利用到投掷中去,而这对投掷距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滑步速度对衔接技术有重要意义.[7]

2.3 衔接技术分析

衔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速度,并在高速运动中使得肌肉群在合理范围内获得最大拉长,从而为最后的投掷提供爆发力;另一方面,娴熟掌握衔接技术能够使运动员在规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发挥身体体能,使投掷距离最大化.

本组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研究分析运动员训练成绩,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检验结果P .

2.3.2 从身体姿势方面分析

评价衔接技术的好坏,不能只看练习者与器械能否获得较高的速度,还要看练习者能否使整个身体姿势处于最优的发力状态.衔接技术持续的时间很短,要求尽量缩短右脚着地至左脚着地的时间,只有加快左脚着地的速度,右脚才能积极蹬伸推动髋部移动.右脚负荷增大,为积极支撑的蓄力和加快身体重心移动的速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8].在右脚落地后,要加快左脚着地速度,建立稳定的左侧支撑.在左脚落地后,髋已被推到前面,减速制动了,这从线性制动原理可知,髋部制动固定,便加快了上体、右臂、球向前的速度,提高了最后用力的速度.在这过程中,要适当控制上体、左臂的抬起,使整个动作有利于形成最后用力前的良好姿势.使球底远离出手点,这样不仅加长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而且能促使更多肌群预先拉长,准备参加最后用力工作,从而达到积聚力量和速度的目的.

2.4 影响衔接技术的几个问题

2.4.1 滑步结束后动作停顿对衔接技术的影响

动作停顿会降低速度的提升,不利于投掷效果,造成滑步后停顿主要原因是左腿落地不及时和右腿力量弱.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一般的做法是采用徒手做左腿滑步的摆动和收拉右腿的练习,可以降低停顿的时间.

2.4.2 左右腿的工作对衔接技术的影响

2.2.1 娴熟掌握衔接技术有利于加长投掷距离

大数据背景下,民航服务在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相应的挑战。比如在服务内容方面。民航服务人员通常将自身服务内容局限在安全、礼貌及微笑等层面上,将服务范围限制在服务过程上。但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中,面对移动智能网络及设备,旅客的需求有了明显的转变,航班信息服务是当代民航服务的核心内容。旅客需要运用大数据移动网络来提前了解航班所有的服务信息,从旅行开始到结束的相关服务内容。这些要求,完全颠覆了民航服务以往的服务认知,需要民航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旅客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

3 结语

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是大部分教练员关注的焦点,要想在竞技赛场获得优异成绩,运动员必须要非常娴熟地掌握好衔接技术,让每一个动能都可以被最大化利用.

(1)本文采用了两组实验的实证研究,基于假设检验验证了衔接技术训练的组别成绩显著优于传统训练的方法.

(2)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一直受到教练员的关注,现今更是教练员们重点强调的动作.虽然衔接技术只是铅球技术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但是在铅球技术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对推铅球练习者的技术改造中就包括对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衔接动作的改造.

(3)滑步结束后动作的停顿、左右腿的工作和两腿相互的配合直接影响着衔接技术的效果.

(4)有关衔接技术的教学手段都是围绕滑步推铅球技术进行制定的,所制定的各项练习方法都是在滑步过程中完成的.[10]

在组建小组前,要物色落实小组长,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较好的、具有特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学生为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一个积极主动的小组长,总是能感染他的组员,使这一组变得活跃向上。

船舶设备在安装中由于组件安装的体积较大,重量较大,因此在安装中通常借助起吊机,手工辅助机械装置,进行相关组件设备的安装。在此过程中分析大型组件设备安装中的减振措施,对于设备安装中的准确性提升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在实际发展中设备安装准确性的保障,对于设备后期的应用质量保障,以及设备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具体分析船舶设备安装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船舶设备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安装水平度的准确性,确保其设备组件后期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合格性。

总之,完善铅球衔接技术的方法各有不同,根据不同的练习者分析制定练习方法更为有利,可使铅球练习者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从而提高练习者投掷铅球的运动成绩.

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4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夹脊穴深刺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患者94例,根据病例号尾数奇偶性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

[参 考 文 献 ]

[1] 张孝民.关于铅球背向滑步技术在教学中适用性的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29-32.

[2] 陈波.铅球技术教学中滑步阶段速度节奏的培养[J].搏击(体育论坛),2013(11):102-105.

[3] 王婷婷.浅析高中女生铅球运动滑步与最后用力阶段技术动作不连贯的原因[J].科技信息,2012(7):78-81.

[4] 王素珍,袁云清,史丽,等.铅球滑步技术教学初期教学手段的实验研究——以山西体育职业学院田径普修课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09(1):11-14.

[5] 郭飙,姜静.浅析背向滑步铅球学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J].内江科技,2009(2):57-60.

[6] 胡思诺,孙桂芹,背向滑步掷铅球辅助教学练习[J].田径,2006(3):61-65.

[7] 胡永南.改进铅球滑步教学的一种方法——踢瓦片[J].怀化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5):31-33.

[8] 邹克宁.背向滑步推铅球几个技术与教法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7(3):29-33.

[9] 崔允龙.女子铅球滑步节奏与成绩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1(4):58-62.

[10] 陈灿辉.大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关键技术分析[J].运动,2017(14):91-94.

Analysis on Mastery of Sliding Step and Final Force Cohesion Techniques of Athletes and Shot Put Achievement

GONG Jun-xian

(Department of Public Basic Teaching,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 :The practitioners of backward sliding shot put technique often fail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cohesion technique in shot put technique, so they can not coordinate the cohesion of sliding step and final force, which makes the pause between sliding step and final force, and the whole technique is incoherent. In this paper,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iming at the impact of the correctness of the cohesive technical action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whole shot put action process. Which makes shot put practitioners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esion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Key words : back sliding shot put; practitioner; cohesion technique; final force

中图分类号 :G82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64(2019)02-0109-04

收稿日期 :2018-08-22

基金项目 :2018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课题(sk2018A0904):“安徽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安徽省2016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课题(2016jyxm0195):“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职业体能训练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巩俊贤(1981—),男,安徽泗县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学,人文社会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新奇 ]

标签:;  ;  ;  ;  ;  

运动员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掌握与铅球投掷成绩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