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永丰县供电分公司 永丰县 331500)
摘要: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不仅起到实时监控和管理的作用,还能完善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将计算机技术和电力自动化技术有效结合,不仅是我国电力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技术和电力系统的融合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分析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1.电子系统及其自动动化简介
1.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是通过信号系统及数据信息的传递系统进行监控的电力系统技术,它对于提高电力管理的效率、减轻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负担,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这一系统对于设备的要求很高,要具有监控和决策的功能,便于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管,并对出现的情况进行迅速处理。该技术是信 息技术和电力系统结合的产物,在促进电力部门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流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1)对于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而言,其基本流程是在相应的中心地带的一些调控中心装置现代化的计算机,以此来向四周进行网络系统的辐射,围绕这个中心的变电站、发电厂之间对信息服务以及反馈的那些远方监视的控制装置进行设置,并且时时对其进行监控,从而使得一个立体化网络的覆盖面得以实现,形成全面畅通的指令传输和信息转达。(2)中心计算机对总体调控进行负责,而相关的那些监控设备主要负责诸如事故内容的记录和设备操作、编制各种类型报表的相关记录处理、常规操作的相关自动化以及系统异常事故方面的自动恢复的操作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对部件的控制为中心,通过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结合,以及控制计算机和终端硬件装置的结合,运用各种类型的软件实现控制范围的扩大与自动化程度方面的深化。(3)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对分层控制的相关操作方式加以采用,也就是在控制所、调度所和变电站、发电厂的各个组织的分层间,按照所管辖的功能范围对控制功能进行分担和综合的协调,以此来达到系统的合理经济以及可靠运行目的方面的控制系统。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2.1 数据处理能力
2.1.1数据共享能力
伴随着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发展,系统模型通常集中在对相关地理空间属性方面的描述上,但是在实际的相关应用中,电力系统方面的控制对象通常具有比较复杂的电力的处理结构。所以建立电力系统所特有的空间属性的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这种针对语义层次上的一些数据分享,其最基本的要求是需要供求双方对相同的数据具有一样的认识,只有基于这样 的抽象认知才能保证这点,因此在数据共享过程中需要具备一种电力系统方面的基本模型,将其作为不同的部门之间进行数据的共享基础。对于这种基础而言,主要包括2个方面:1)地理实体的几何属性方面的标准定义与表达。其包含了电力系统服务能够覆盖的空间区域方面的几何属性。2)物理属性数据方面的标准定义以及表达。对于相关的电力系统来说,其不仅包含了物理结构,而且还包含各种组成部件、整体方面的物理性能和运行规范方面的信息共享以及动态、多维的应用分析等。
2.1.2数据整合能力
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形成是由市场经济的需 求所产生的驱动结果。比如:在用电高峰,提高变电站的电压,加大输出功率;在用电低谷,降低变电站的功率。这样既可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可极大地减少损耗,降低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无论系统方面的实现是基于专业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相关平台上,还是建立在相关通用技术的平台上,它作为多层次、跨领域的科学决策以及高效运营方面的要求,都需要进行更加规范的相关信息共享和动态、多维的应用分析。所以只有将传统信息的孤岛打破,进行数据方面的整合,对数据方面的整合能力进行加强,才能进行无缝连接,才能把空间计算引入主流的计算之中,同时多角度地展示数据之间那些潜在的关联,这也是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方面的必然趋势。对数据的整合能力进行提高,能够满足现在的电力企业已经存在的和未来复杂多样性的应用。对数据进行整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加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加强对数据方面的可操作性,让用户对拥有图标的相关用户界面进行支持,使得面向对象的那些数据模型可以和电力系统的相关客观对象进行对应,这些做法将会极大提高可操作性和可读性。由于电力系统方面的自动化运行作为一个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过程,通过对系统代码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就是对自己所需要的那些数据类型以及操作方法进行定义,从而增强对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开发性。2)加强电力企业方面的功能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求电力系统的平台对分布的应用服务进行有效供给。每一个地方可以由自己维护和管理所管辖区域里的数据,同时,不同级别的相关数据库之间也可以构成那种分布式类型的数据库,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调用和共享其他一些地方的数据,在所赋予的权限范围内,以分散数据管理和存储为基础,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实时性加以保证。3)更加完善的数据库。通过运用各种数据库,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它的数据备份机制、安全机制等方面都是其他的文件管理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2.2安全稳定能力
2.2.1自动化安全监视能力
由于行业需要,电力系统需要相关人员24h在岗,但是在客观方面,可能会由于值班人员出现疲惫、生病或不可避免的事情,造成无法保证24h专注在岗,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监视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个监视系统有别于其他系统,其他的系统只要记录好客观事实即可,而自动化监视系统需要在纪律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自动对潜在风险进行警报,以给值班人员以警示。例如:在用电低谷时期,发电机组温度较低,而某发电机组发生温度较高的情况时,就需要自动监视系统发出警告,引起相关负责人的注意。
2.2.2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具备灵活的恢复机制,保障各种数据不能有崩溃的相关特征,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调节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状况,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风 险。(2)保证电力系统的及时存储和异常修复。自动化技术对于数据的记录和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日常的电费预算、成本节约、系统更新、各项指标的修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做到有效保障。电力系统自 动化技术具有监控能力,当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时,特别是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危机生命时,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向工作人员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例如:在工作车间内,室内温度超过35℃时,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打开通风设备,降低室内温度;当自动化系统感应到明火存在时,及时启动系统安装的雨淋系统,避免火灾的发生;当发电机长时间工作发生过热现象时,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降低发电机的功率,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与此可以看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还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总结: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把设备的减快和管理放在中心体系,把不同环节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关联,把计算机设备和不同终端进行关联,利用多样化的软件,来对电力系统进行操作,保证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朱亚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6 (23).
[2]胡孝奇.刍议电力行业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 (03)
论文作者:吴光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能力论文; 计算机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