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连续桥梁施工监理现场工作信息化技术应用论文_刘婉倩

基于BIM的连续桥梁施工监理现场工作信息化技术应用论文_刘婉倩

杭州同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建筑桥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探索采用BIM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监理旁站和巡视工作,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和PDCA循环管理,有效提高监理现场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关键词:BIM;信息化;施工;监理;创新;技术;应用

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大跨径连续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以及涉及技术日趋扩大和深化。然而,当前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作用于各个结构施工时存在一系列不成熟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施工技术应用现状缺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技术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大跨径连续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这是满足地区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对交通运输业发展提出安全稳定需求的关键,相关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实现地区经济发展建设目标。

1 BIM技术的优势

BIM技术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这种模型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优势是突出的。借助于BIM技术,工程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能够对工程施工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进行及时的工程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制定解决方案,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这种应用能够保障工程顺利施工。另外,借助于BIM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降低相关施工成本投入,能够使建筑工程企业实现更多的经济利润。借助于BIM技术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各种突发问题,保障施工的质量,同时可能给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稳定的施工环境。不仅如此,借助于BIM技术还可以对建筑工程设备进行优化,对建筑施工管道布置方案进行优化处理,保障工程建设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连续桥梁的施工工艺

在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悬臂施工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悬臂施工法是指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或拼装梁段,直至桥跨结构合拢的施工方法。悬臂施工法主要分为悬臂浇筑法和悬臂拼装法2种施工方法。其中,悬臂浇筑法是指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向跨中对混凝土梁体逐段进行悬臂浇筑,并逐段进行预应力施工;悬臂拼装法在桥墩两侧设置吊架,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拼装水泥混凝土梁体预制件,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3 基于BIM的连续梁桥施工监理信息管理

公路桥梁施工监理工作中实施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管理,需要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其工作基础是对监理人员通过旁站、巡视等手段获取各工程部位、各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但是连续梁工程结构复杂,且土木工程目前尚缺乏对桥梁结构的质量安全数据高效存储和使用方法。建筑工程BIM应用中普遍采用IFC标准进行工程信息描述和交换,IFC标准采用EXPRESS语言描述建筑工程信息,例如建筑工程中的门、窗、柱、梁、墙等工程信息的描述。但是公路桥梁工程中采用IFC标准缺乏明确的规定,同时也与桥梁施工现场监理工作中以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工程信息描述和信息交换的习惯不同。随着当前BIM技术的发展,在公路工程领域逐步形成工程结构数据关联构件的理念,以工程系统分解结构作为存储数据的架构,笔者在本项目中通过建立基于分部分项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对于连续梁施工过程数据实现按分部分项工程为架构进行数据采集并存储。根据连续梁桥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进行BIM模型的构件分解,并根据施工现场监理工作内容对各分项工程构件的工程信息进行信息定义和交换标准。

4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问题对策分析

施工技术人员可按照设计施工要求严格控制主梁进行悬浇施工的误差。为主梁误差的极限参数。事实证明,该工程在严格按照如下误差极值进行主梁悬浇以及悬拼施工后,不仅提高了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稳定性,还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为从根源上解决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问题所带来的影响,相关建设人员还要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通过应力和安全稳定性两方面的控制措施,来提高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效用。在应力控制方面,大跨径桥梁应力施工技术应用问题要从结构断面来进行质量控制,即采用预埋应力应变测试元件来对应力进行测试,以充分了解结构应力的作用状态。对于发现的应力实际作用状态与理论计算值偏差较大情况,施工技术人员应立即找出原因并进行调整,以保证实际与理论值处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此过程,由于结构应力控制较难且不易调整恢复。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在现有技术设备支持下,对施工荷载应力、结构预加应力、温度应力、收缩应力、混凝土徐变应力以及其他应力进行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施工技术人员应将影响结构作用稳定性的施工条件作为重要控制要点,以降低结构受力问题对整个大跨径连续桥梁工程造成的影响。而在安全稳定控制方面,由于大跨径连续桥梁工程的结构形式与施工安全参数不一致,因此,施工技术人员要根据桥梁所处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安全控制重点,进而实现安全控制的高效性。在稳定性方面,施工技术人员应通过控制桥梁结构内力和变形程度,来满足建设使用稳定性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对大跨径连续桥梁各个施工阶段的结构构件进行局部和整体稳定性控制。

5 连续桥梁施工监理工作信息化实施

监理旁站与巡视是现场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以此可以对每一个分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实现监理对整个施工全过程的目标控制。笔者在本项目监理工作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改变传统监理工作中的不足。(1)提高工作及时性。监理人员现场操作采集电子数据,与工程进度同步生成原始数据,在流程上可以高效完成监理资料,监理管理人员可利用统计平台的数据检查监理现场工作的及时性,并及时掌握现场实际情况。(2)提高准确性。采用现场填报,可以杜绝现场数据和内业资料脱节、数据错漏等问题,辅以照片等影像资料,使监理人员能迅速得到现场工程问题的相关信息,以利于高效实现管理闭环工作。(3)提高标准化水平。针对本项目特点确定不同分项工程监理控制工作流程和数据模板,同时辅以针对性的质量、安全等专业数据库,不仅弥补了监理人员普遍存在的综合知识欠缺的不足,同时也减少了一线监理人员内业资料沉重的负担。(4)实现数字化。监理工作的成果是数据而不是文件,并且保存了流程记录,为监理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连续梁的监理工作,探索采用BIM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监理旁站和巡视工作,通过旁站和巡视得到的施工质量安全信息数据指导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提高监理现场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增强现场监理人员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保障监理工作质量,提高监理工作效率。BIM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会对监理的工作制度提出新的要求,后续将结合工程实践根据BIM和信息化技术的特点和要求,探索完善施工监理的现场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1]刘尚蔚,推晓伟,魏群.基于IFC标准的BIM信息互用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52-56.

[2]唐强达.工程监理BIM技术应用方法和实践[J].建设监理,2016,(5):14-16.

[3]吴文平.对在建设工程监理中运用BIM技术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建设监理,2017,(7):55-58.

论文作者:刘婉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基于BIM的连续桥梁施工监理现场工作信息化技术应用论文_刘婉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