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建筑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各企业家的共识。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四大控制”(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必须经过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但企业历来以质量为生命,殊不知,在项目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安全却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角色,安全工作虽然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安全事故的结果却严重于任何一个其他要素。本文提出当前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施工现场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概念
所谓安全就是指安稳而无危险的事物,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设施免遭破坏,形成良好劳动环境与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指,在施工现场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机构的设置保证施工生产处于无危险的状态。
二、我国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制度的的不健全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施工安全管理的不规范,导致了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出现。制度,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保证工作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因素。然而,就我国当前建筑行业而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漏洞百出,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由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容易造成工人员管理方面的严重疏漏,使许多环节出现了技术操作的不规范,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会导致许多技能能力和企业资质较低的单位乘虚而入,盲目追求企业利益,使建筑施工问题大大增加。
2.2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的淡薄,是造成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目前我国工程施工建设企业建筑队伍的组成,大多是由素质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组成,他们对安全施工的认识较为局限,而企业也并不会建设团队进行任何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相关培训教育工作,这是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其次,由于企业过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会拿出宝贵的施工时间来进行员工的上岗培训和专业的技术指导,而农民工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得现场施工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2.3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力度的不足,就容易造成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队伍存在普遍的素质能力低下的问题,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加强工程现场监督力度。然而,由于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并不到位,大多数企业的施工监管团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是例行公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工作态度散漫,严重缺乏认真工作的态度,虽然部分企业目前已经开始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大力整改,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因此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
3.1安全工作的落实不到位
指导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的安全工作不到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都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对安全二字并不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工作不到位,无法正确的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企业在安全设备的配备方面,缺乏资金的投入,部分施工现场甚至缺少安全头盔的发放,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风险;安全标语,现场容易出现危险状况的设备没有妥善管理,也是导致施工危险的主要问题。在工程预算中,企业本该设定一部分的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费用,然而多数企业对安全施工抱有侥幸心理,使得这部分费用却常常被恶意削减,导致了相关保护工作的匮乏,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
农民工,是我国施工建筑队伍的主要组成,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能力欠缺的农民工团队显然无法满足科技含量较高的建设工作,这也是导致现场安全事故的一项重要原因。由于我国人口收入问题的差异性,致使了大量农民工前往城市参加工程施工建设,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能力培训,以及安全知识的指导,致使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工程操作失误,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3生产设备问题
生产设备问题,也是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一大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建设生产设备,对于我国工程建设进度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生产设备的大量使用,也是工程施工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大多数工程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较低,因此在设备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操作失误,这就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此外,设备老化也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对施工设备的重视不足,对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安检审核工作都不到位,注重对设备的使用,却不注重对设备的关华丽,导致了设备的老化现象严重,使得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大大提高。
四、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为有效避免和减少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和其他相关单位和部门如何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分别提出解决的对策与方案。
4.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济上受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作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必须在经过地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认可的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者,发给任职资格证,方能上岗任职。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抓好项目经理、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现场管理者的安全教育培训,也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促使他们成为安全生产的带头人。应组织这些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安全规程、预防事故措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违章指挥、冒险蛮干的现象和行为,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
4.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企业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脱离人管人的局面,达到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的目的,充分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有效地发现安全隐患与违章行为,并及时排除与纠正,有效降低安全事故。
4.3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识
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认识,对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a.强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人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b.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招投标及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政绩挂钩。c.加大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领导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五、施工现场进行事故控制的管理
施工现场事故抑制按照时间范围可分为两个部分: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5.1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时,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各方面的管理人员、领导要尽快赶到现场,进行事故的紧急处理。组织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地点,迅速抢救伤员,疏散人员,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人员伤亡无谓增加;保护好施工现场,要求施工现场各物件的位置、颜色、形状等保持事故结束时的状态,以备将来的事故调查取证;及时的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和安全监察等政府部门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必要的支持;向企业负责人及时通报事故的发展动态,借助企业的力量妥善处理事故。
5.2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笔录、现场拍照、现场绘图等手段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然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工作,根据调查所确认的事实,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分析出事故的全部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者,再根据其在事故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人,为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编制事故预防措施,在措施中将改善劳动条件、作业环境和提高技术水平放在首位;对广大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教育,使他们吸取教训,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对于事故中的伤亡人员要妥善救治,并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安置。
5.3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无视生产工人安全、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现场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依法对它们进行处罚,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结束语
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现场的管理的时候一定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发现细小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以免形成安全隐患。同时还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施工管理队伍,保证现场管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尹庆平.建筑现场施工管理2011.2
[2]陈继武.浅析工程现场施工管理2015.9
[3]王悦.试论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2013.7
论文作者:张统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事故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企业论文; 现场论文; 发生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