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个重要论文,视点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改革以来启动经济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改变传统经济体制下“先生产后生活、重积累轻消费”的政策取向。20年来,每一个经济增长高潮都与大众消费密切相连。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消费的层级化现象也日趋明显,因此,要刺激经济和消费,必须根据消费分层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
一、消费分层的意义和划分依据
关于社会分层的方法,无论是从结构转型的理论出发还是从个人地位获得的假设出发,目前在盎格鲁—撒克逊社会文化体系中,最广泛应用的就是各种不同的职业量表(Occupational Scales),而职业、 收入和教育水平往往是这些量表的最基本指标(Duncan,1961; Treiman,1970;Treiman and Yip,1989;Goldthorpe and Hope,1972; Eriksonand Goldthorpe,1993;Bond and Saunders,1999)。中国社会运行的特殊情况是两个转变的并进:即在工业化结构转型(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的同时, 也在进行着市场化体制转轨(institutional transition)。这就在职业和收入方面,形成了政府规范和市场规范两种体制。如国有企业的经理和私营企业的经理,国家机关的司机和出租车司机,就分属两种不同的收入体制和消费等级。为准确反映中国社会分层情况而进行的职业声望调查,也往往不得不加入所有制的差异指标(中国城乡居民家庭生活调查课题组,1994)。此外,由于中国的税收和财产申报等制度尚不健全,个人和家庭收入是各种调查中最难以厘清的领域。隐性收入和地下经济的大量存在,使得常规的收入统计和调查很难准确真实地反映实际状况。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城市家庭抽样调查,199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38.9元,人均消费支出为3919.5元,人均积累919.4元,积累率仅为19.0%;但1996 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0850亿元,比上年增长31.5%,人均增加 2050.92元(国家统计局,1998:133—135)。虽说居民储蓄中存在着公款私存和私人资本金混存的现象,但隐性收入的大量存在是造成收入指标失真的主要原因,一般估计,隐性收入平均可占到个人收入的3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作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指标,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据此,我们在本文中选择更容易准确测定的消费指标作为社会分层的依据,在已有的社会分层研究成果中,消费分层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Bourdieu,1979;Rosenbaum,1999)。我们试图通过对消费分层的研究,来了解消费分层与职业分层和收入分层是否具有一致性,并对有效刺激最终消费的呼声做出解释性的回应。
本项研究依据的资料,是北京商情调查公司1999年3 月对重庆市的入户抽样调查数据(注:在此,我们感谢北京商情调查公司允许我们将此资料用于纯学术的、非营利目的的研究。)。此次调查共取得了1251个有效样本,调查采取分段抽样的方法,先在重庆市定额抽取街道,再在街道内定额抽取居委会,然后依各居委会所拥有户数的多少以一定比例随机抽取需要调查的户,最后才在户内以一定规则抽取年龄在16—70岁之间的居民做调查。1997年,重庆市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第19位,职工平均工资排在第21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排在第6 位。对重庆市的调查只是一个城市的调查,消费水平并不具有推论中国总体的意义,但这并不影响其在消费结构分析上的代表性。此外,对重庆市的调查并不是专为消费分层研究而设计,其中缺少消费象征符号偏好的资料,从而无法进行多方面非物质消费的分析,这是令人遗憾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国际上通行的衡量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作为消费分层的划分依据。由于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消费中的许多项目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和货币化,如消费开支中的大项——住房,很大一部分还具有福利的性质,这就会使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的相对比例提高,从而增大家庭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李培林、丁少敏,1990)。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使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额/消费总额)对中国城市家庭进行消费分层时,参照国际流行的估计数值进行了适当调整,划分了7个消费阶层。具体采用的消费分层标准请参见表1。根据在重庆市的调查资料,居民消费分层结构呈橄榄型,即中间大两头小,从各消费阶层占被调查家庭的比例关系看,中间阶层占的比重最高(22.0%),橄榄型中间以下的部分要比中间以上的部分都大一些(详见表1)。
表1以恩格尔系数分类的各消费阶层占调查户数的百分比
恩格尔系数
消费类型 占家庭百分比累积百分比0.29及其以下
最富裕阶层7.2 7.20.30—0.39
富裕阶层 10.6 17.80.40—0.49
中上阶层 17.7 35.50.50—0.59
中间阶层 22.0 57.50.60—0.69
中下阶层 19.7 77.20.70—0.79
贫困阶层 12.9 90.10.80以上
最贫困阶层9.9 100
注:表中所列的恩格尔系数,是以食物消费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的方式求得的。
资料来源:1999年重庆调查。
二、各阶层的消费差异
1.在饮食消费中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讲究“吃”的社会,故有“吃饱、吃好、吃草(野味)、吃药(药膳)”的饮食等级之说。目前饮食消费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饮食质量而非数量的差异。人们将饮食的主要目的是放在“满足基本需求”还是“饮食享受”上,代表着不同消费阶层的选择差异。从表2 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饮食消费方面,阶层差异最大的是“吃饱就行”、“山珍海味”和“满足新奇感”3项选择。 最贫困层家庭对“吃饱就行”的选择最高,占62.8%,随消费等级的递升,人们对“吃饱就行”的选择渐次降低,在最富裕家庭达到31.8%;而对“山珍海味”和“满足新奇感”的选择,变化是相反的,即伴随消费等级的降低,选择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而最贫困阶层的这两项选择都为“0”。
2.在服装消费上的差异
服装历来是标志消费水平的符号。在中国古代社会,封建制度专门规定了不同等级、不同地位人们的穿戴标准,故“黄色”属于皇族之色,而平民百姓则有“布衣”之称。现代社会虽然淡化了衣着穿戴方面的等级差异,但经济收入水平、职业特征和生活观念等,仍然可以在人们的衣着消费选择上得到反映。从表2可以看出, 在“方便舒适”这种基本需求方面,消费分层的差异已经不明显。消费分层差异比较明显的是“体现个性”、“名牌时髦”和“保暖实惠”3个选项。 前两个选项的选择比例随消费阶层的递升而基本上呈增长趋势,后一个选项则随消费阶层的递升而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贫困阶层在“名牌时髦”和“做工讲究”方面几乎没有任何需求,而在“款式新颖”方面则出人意料地存在较大的消费弹性,似乎并不完全受消费水平的限制。
3.在住房状况上的差异
目前,中国城市家庭多数居住在公房或按福利价(成本价)购买的公房,而公房的分配是以行政级别或技术级别为等级标准的,所以,无论是居住公房还是私房,住房状况上都存在着层级化的特点。这种层级化的特点可以量化为不同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的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 自最富裕阶层到最贫困阶层,随富裕程度的降低,人均居住面积也呈规则的下降趋势。在最贫困家庭中,人均居住不足10平米的家庭占到37.3%,而在最富裕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积在50平米以上的占3.2%。 由于公房的福利性质,同等富裕的家庭,居住公房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一般来说会大大超过居住私房的家庭。表中显示,最富裕的家庭中也有58.5%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在20平米以下,从理论上说这些家庭应当是居住私房的,其居住面积少一般来说是由于自己在消费、储蓄和投资之间的选择,而并不是因为经济上没有能力。
4.在电子媒体与通信设施拥有率上的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电视似已成为中国城市家庭的“必需品”, 已经不再具有层级标志的象征意义;中国家庭的电视拥有率,甚至达到了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除了贫困家庭,在中等以上富裕程度的家庭中,电话和传真机也不再具有规则的层级化特征。在家庭电子媒体与通信设备方面,仍具有显著的规则性层级标志的是BP机、手机和因特网,如手机和BP机在最富裕家庭中的拥有率分别高达44.3%和59.1%,在最贫困家庭中则分别是2.5%和16.5%。 这些层级化特征显著的家庭电子通信和媒体消费品,可能是目前城市家庭消费中增长最快的,如因特网的全国上网用户1993年还只有2000户,到现在已增长587.5倍。1998年6月全国上网人数已达到117.5万人,有7.1%的城市家庭打算一年内上网,预计2001年上网人数将达到700万人(许欣欣、李培林,1999:36—38)。
5.在交通工具和上下班交通耗时上的差异
我们原来预期,在上下班交通工具上,会出现“私车族”、“打的族”、“公共汽车族”和“自行车族”等比较明显的层级特征,但调查结果显示,这种层级化特征并不是非常规则的。原因之一恐怕与重庆市的地理特征有关。它是一个山城,中国各大城市最通用的自行车,在这里很少见。对城市家庭的各个消费阶层来说,乘公共汽车和步行上下班仍然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而使用私车、出租车、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即便在富裕家庭中,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在最富裕的家庭中,乘私车的也只占2.3%。在被调查者中, 选择“不适用”选项所占的比重相当高,这一般是“非上班族”,可能是入户调查时,“非上班族”填写的较多。但从中也可以发现,越是消费水平低的家庭中,“非上班族”人员占的比重越高,这说明家庭的消费状况与家庭主要成员的是否在业密切相关。
关于不同消费水平的家庭成员上下班路途耗费的时间,调查结果总体上并没有显示出消费水平越低的家庭成员耗费时间越多的层级化特征,这说明在城市家庭的居住位置上,离上班地点的远近与家庭的消费水平并不直接相关。但在上下班耗时需要100分钟左右的家庭中, 明显呈现消费水平越低的家庭占的比重越高的层级化特征,这说明居住离上班地点远而又没有快捷交通手段的家庭基本上都是消费水平较低的家庭。
6.在闲暇时间消费上的差异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于城市各消费阶层来说,目前“娱乐”仍是最主要的闲暇消费。从各消费阶层之间的比较来看,最富裕阶层把时间用于“娱乐”的家庭比重最低,而用于“学习”、“运动”和“旅游”的家庭比重最高;在“社交”方面,富裕阶层和中上阶层家庭进行这方面的闲暇消费最多。特别令人感到意外和值得深思的是,最贫困阶层中将闲暇时间用于“娱乐”的家庭比重也高达66.4%,仅次于中等消费阶层而排在第二位。
三、消费分层与其他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在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中,消费分层应当与职业分层、收入分层、教育分层等密切相关。但是,中国正处于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某些常规社会分层的指标由于种种特殊的原因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消费分层与职业分层的相关性较低,而与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以及家庭类型的相关性较高。
1.消费分层在职业等级和所有制类型中的分布
表3中的职业分层序列, 是我们参照其他职业社会地位调查的结果而主观确定的一个职业等级体系,它或许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但并不影响我们对消费分层和职业等级关系的判断。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消费分层序列与职业等级序列并没有呈现出规则性的一致性:党政机关干部、工商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以及自雇人员的消费分层结构基本呈正态的橄榄型,但其中党政干部在富裕和最富裕阶层中的人数比重较低(但却高于工人),而自雇人员的情况差异最大,其在最贫困阶层中占的比重也相当高;个体业主和公司职员的消费分层结构是上头大的橄榄型,工人的消费分层结构是下头大的橄榄型,而失业人员的消费分层结构是一个倒金字塔型,处于最贫困阶层的人数高达31.0%;比较出人意料的是下岗人员的情况,其平均消费水平明显好于工人,在富裕阶层中的人数比重甚至高达17.0%,仅次于个体业主,这可能反映了目前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统计和界定上存在着问题,某些下岗人员一边领取着下岗津贴,一边从事着其他职业。这也反映了一般职业分层体系在解释中国实际问题上的某些局限性。
表2
不同消费阶层家庭及其成员(被调查者)的消费偏好(%)
最贫困阶层
贫困阶层中下阶层中间阶层
样本数N= 121154236 260
方便舒适46.3
55.2
61.457.7
体现个性4.16.57.6 8.5
款式新颖2.54.54.2 6.9
服装 名牌时髦 00 2.1 1.2
偏好 面料质地9.16.54.2 7.3
保暖实惠26.4
18.8
10.28.5
价格合适5.85.87.6 7.7
做工讲究 00 0.4 1.2
吃饱就行62.8
57.1
63.643.8
讲究营养28.1
33.1
27.544.2
饮食 方便省事4.15.24.7 6.2
偏好 山珍海味 00 0.4 0.8
饮食文化 00 1.3 0.8
满足新奇 00.60.8 0.4
其他 1.71.90.4 0.8
10平米以下 37.3
35.3
32.131.2
11—20平米 49 49 49.348.9
住房 21—30平米 10.1
11.4
14.215.4
面积 31—40平米 1.92.52.5 2.6
41—50平米 1.71.81.9 1.5
50平米以上 0 0 0
0.4
私人汽车0 0 0
0.4
出租汽车0 0.91.3 1.9
单位班车1.72.63.4 1.5
对交 小公共 0.80 2.1 3.1
通工 摩托车 0 0 0.9 0.4
具的 公共汽车10.0
22.9
24.333.1
选择 步行24.2
22.9
25.122.3
其他4.25.22.6 2.7
不适用 58.3
45.1
40.433.5
上下 30分钟左右 8.49.410.613.6
班路 60分钟左右 8.310.2
17.718.7
途耗 90分钟左右 8.316.8
10.814.3
时 100分钟左右 57.7
55.7
44.830.0
电子
电话 56.2
63.0
69.574.6
媒体
传真机0 0 0
1.5
与通
有线电视 81.8
87.0
91.591.9
信设
卫星电视 24.0
26.6
25.433.8
施 手机2.57.88.5 15.4
BP机 16.5
32.5
35.245.0
因特网
0 0 0.8 1.5
其他9.97.15.5 3.1
闲暇娱乐 66.4
65.4
64.671.6
消费学习 10.1
10.5
11.110.1
运动 3.43.26.4 4.5
旅游 0.81.13.0 3.0
社交 3.43.14.7 3.7
其他 16.0
16.7
10.17.1
中上阶层富裕阶层 最富裕阶层
样本数N=202124 88
方便舒适
49.5
50.8 44.3
体现个性
11.4
16.1 11.4
款式新颖
7.47.3 6.8
服装 名牌时髦
2.02.4 4.5
偏好 面料质地
9.46.5 9.1
保暖实惠
8.48.1 9.1
价格合适
7.96.8 6.8
做工讲究
0.501.1
吃饱就行
43.1
40.3 31.8
讲究营养
41.1
33.9 40.9
饮食 方便省事
5.410.5 4.5
偏好 山珍海味
2.52.4 3.4
饮食文化
1.03.2 1.1
满足新奇
2.01.6 4.5
其他 0.50.8 5.7
10平米以下 27.3
23.9 18.1
11—20平米 49.5
50.7 40.4
住房 21—30平米 17.7
20.2 24.5
面积 31—40平米 3.22.2 10.6
41—51平米 1.72.3 3.2
50平米以上 0.70.7 3.2
私人汽车
1.01.6 2.3
出租汽车
2.03.2 8.0
单位班车
2.52.4 1.1
对交 小公共 1.07.3 2.3
通工 摩托车 2.00.8 1.1
具的 公共汽车
35.6
41.1 33.0
选择 步行
23.3
16.1 22.7
其他
1.50.8 4.5
不适用 31.2
26.6 25.0
上下 30分钟左右 12.2
10.4 11.7
班路 60分钟左右 25.2
25.5 20.0
途耗 90分钟左右 9.021.5 13.8
时 100分钟左右28.8
25.2 26.6
电子
电话 72.8
79.0 76.1
媒体
传真机
1.0 0.8 5.7
与通
有线电视 90.1
87.9 84.1
信设
卫星电视 27.7
24.2 30.7
施 手机
22.3
33.1 44.3
BP机56.4
56.5 59.1
因特网 3.02.4 3.4
其他
4.05.6 4.5
闲暇娱乐60.9
64.2 53.5
消费学习11.8
9.0 18.5
运动5.55.2 7.6
旅游4.15.2 5.4
社交6.46.7 5.4
其他1.49.7 9.8
注:除“电子媒体与通信设施”是多选外,其他各类别都是单选。由于在有些项目中省略了“无所谓”项, 所以其值相加有时不等于100。
资料来源:1999年重庆调查。
从消费分层在不同所有制单位的分布来看,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单位中,处在绝对贫困阶层和贫困阶层的人数比重较高;在“三资企业”、“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单位中,处在绝对贫困阶层和贫困阶层的人数比重较低,而处在富裕阶层和最富裕阶层的人数比重最高;“个体经济”的差异较大,其处在最富裕阶层和最贫困阶层的人数比重都较高,这是因为,目前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资产规模和收入规模的界限,只是根据雇工人数(7 人以下还是8人以上)而定。
表3各消费阶层在职业等级和所有制结构中的分布(%)
最贫困 贫困 中下 中间
阶层
阶层 阶层 阶层
党政机关干部 2.2
15.2 17.4 28.3
工商企业管理人员 6.1
6.1
15.2 36.4
公司职员 5.2
7.8
10.4 27.3
职 专业技术人员 5.0
12.1 15.6 26.2
业 个体经营者6.4
6.4
8.5
23.4
等 工人 10.2 16.2 25.7 20.4
级 商业服务人员 8.7
7.2
24.6 21.7
自雇人员 11.5 11.5 17.3 13.5
下岗人员 9.1
9.1
25.0 23.9
失业人员 31.0 20.7 13.8 13.8
国有经济 10.0 16.2 19.8 23.1
集体经济 10.6 12.1 22.0 22.7
所 股份制经济5.1
10.3 17.9 20.5
有 三资企业 0 0 7.7
30.8
制 私营经济 6.4
10.6 17.0 14.9
结 个体经济 12.1 7.5
13.1 19.6
构 其他 0 0 25.9 11.1
中上 富裕 最富裕 样本数
阶层 阶层阶层
党政机关干部 23.9 8.74.346
工商企业管理人员 15.2 15.2
6.133
公司职员 16.9 16.9
15.6
77
职 专业技术人员 21.3 11.3
8.5141
业 个体经营者17.0 19.1
19.1
47
等 工人 16.2 8.43.0167
级 商业服务人员 15.9 13.0
8.769
自雇人员 26.9 9.69.652
下岗人员 13.6 17.0
2.388
失业人员 10.3 6.93.429
国有经济 17.0 8.15.9631
集体经济 12.8 14.9
5.0141
所 股份制经济17.9 20.5
7.739
有 三资企业 30.8 15.4
15.4
13
制 私营经济 14.9 21.3
14.9
47
结 个体经济 24.3 12.1
11.2
107
构 其他 48.1 7.47.427
资料来源:1999年重庆调查。
2.消费分层与其他分层指标的关系
为了考察其他社会因素与消费分层之间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家庭人均月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家庭类型”、“本人月收入”(注:虽然“本人月收入”、“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是个人变量,而其他变量为家庭变量,但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往往与家庭的消费水平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考虑到被调查者多数为户主,其职业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昭示着家庭的地位;另外,在经验之中,“本人月收入”的高低,并不能够完全改变家庭的消费状况,所以这一指标是有欠缺的。)等,与“消费阶层”进行了偏相关分析(注:“消费阶层”的具体赋值为:恩格尔系数大于0.80=1,处于0.70—0.79之间=2,处于0.60—0.69之间=3,处于0.50—0.59之间=4,处于0.40—0.49之间=5,处于0.30—0.39之间=6,在0.29或0.29以下=7。“受教育程度”的具体赋值为:文盲或很少识字=1,小学毕业=2,初中毕业=3,高中毕业=4,中专或大专=5,大学本科毕业=6,硕士研究生以上=7。“家庭类型”的具体赋值为:1 =三代及以上同堂,2=夫妻加父母或老年独居夫妇,3=夫妻加未婚子女,4 =年轻无子女夫妇,5=单身;非以上各项者均被剔除。), 其中职业地位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城乡居民家庭生活调查组”1993年对全国100 个职业的职业声望调查所形成的职业声望量表(中国城乡居民家庭生活调查课题组,1994:145—148)来确定的。分析结果显示(参见表4), “受教育程度”与“消费阶层”之间具有显著的偏相关关系;“本人月收入”则与“消费阶层”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在观照了“本人月收入”与“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显著性关系之后,我们可以认为,“本人月收入”只有通过影响“家庭人均月收入”才能对其所处的消费阶层产生显著影响。“家庭类型”这一变量显著地影响了“消费阶层”,这预示着越是年轻型的家庭(如夫妻加未婚子女家庭或年轻无子女家庭),就越是具有较低的负担老年系数,其所处的消费阶层就越高;而越是负担老年系数比较高的家庭(如三代同堂家庭和夫妻同父母同居家庭等),其所处的“消费阶层”就越低。当然,年轻型家庭的消费欲望可能要比老年型家庭为高,消费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消费结构,并进而影响着家庭的消费层次。从“职业地位”和“消费阶层”不具有偏相关关系可以推知,其在很多情况下已经与消费分层发生了背离,即职业地位很高的群体,其所处的消费阶层却并不高(如教授),而消费阶层较高的群体,职业地位却并不高(如时装模特)。另外,住房消费已经成为影响消费阶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至少对城市家庭来说已不可忽视。从表4还可以看出, “受教育程度”虽然与“消费阶层”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但却与“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本人月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这表明其对“消费阶层”的影响具有独立性,由此我们可以说,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中间,存在着明显的消费差异。而“职业地位”的高低,仍然与人们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本人月收入”缺少同一性(偏相关系数不显著),这说明,以职业地位来预测消费阶层时,还需要其他变量的支持。
表4
消费阶层与其他各相关项的偏相关系数(控制变量为“家庭总人口数”)
消费阶层 教育程度
职业地位
教育程度
0.1339**
职业地位
0.0095 0.3605**
家庭人均月收入 0.2013**
0.0425 0.0603
家庭类型
0.1966**
0.1431**
0.0735
人均住房面积
0.1651**
0.1541**
0.1614**
本人月收入 0.0490 -0.0506-0.0376
家庭人均收入 家庭类型 人均住房面积
家庭人均月收入
家庭类型0.1012*
人均住房面积0.2563** 0.0577
本人月收入 0.2033** 0.0729 0.1150**
注:“**”P<0.01;“*”P<0.05。
资料来源:1999年重庆调查。
表5 以“消费阶层”为自变理对“我赞成超前消费”的估计
因变量预测方法 R[2] 自由度F值 显著性
我赞成直线 .694 12462829.14.000
超前消费 二次 .779 12452189.96.000
三次 .798 12441640.07.000
因变量 b1 b2b3
我赞成
.4694
超前消费
1.0675 -.1171
1.8293 -.4597.0352
四、对不同消费阶层消费趋向的预测
我们知道,一方面,消费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消费结构的选择还依赖于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就是说,各个消费阶层所持有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消费方式,并进而在总体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所以,对不同消费阶层的消费观念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需求和消费的发展方向。
这里以“消费阶层”为自变量,来预测不同消费阶层对因变量——“我赞成超前消费”的观念趋向。这里的“超前消费”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指“超前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消费”,也可以被理解为“引导社会消费的消费”;其二是指“超过自己现有消费能力的消费”。例如,在普通人以自行车代步时,有人购置了小汽车作为日常个人交通工具,那么对于平均消费水平来说这就是“超前消费”。另外,一些家庭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进行信贷消费,这也是一种“超前消费”。总的来说,超前消费者,都是消费水平较高者或消费预期较高者。
从表5可以看出,在预测模型中, 虽然直线方程和二次曲线方程的解释度R[2]都比较高,但其三次曲线的R[2]为0.798, 是各种预测模型中解释力较强的,所以,我们主要以三次曲线来观照不同阶层的消费态度。
从图1(根据表5三次曲线方程绘制)可以看出,随着消费阶层从“最贫困阶层”向“贫困阶层”的变动,不“赞成超前消费”的程度在逐渐地降低,由“很不同意”转变为“不太同意”,并向“一般同意”过渡。但到了“中下阶层”之后,不“赞成超前消费”的想法忽然变得执拗了,消费态度反而消极起来,以致于从“中下阶层”到“中间阶层”再到“中上阶层”,都处于“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之间。一直到“富裕阶层”和“最富裕阶层”对于“赞成超前消费”的态度才重新变得积极起来——三次曲线重新开始向上倾斜。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在当前消费市场上,低消费阶层(最贫困阶层和贫困阶层)由于收入过低而空有消费的欲望;庞大的中等消费阶层(中下阶层、中间阶层和中上阶层)可能具有消费能力,但却没有消费欲望;而高消费阶层(富裕阶层和最富裕阶层)的消费欲望虽然并不受当前市场冷淡的影响,但他们的实际消费弹性很低。这种消费观念形态,大概可以部分解释当前市场消费疲软的原因。
图1
消费态度随消费阶层的提高而改变的曲线估计(注:图中自变量“我赞成超前消费”的赋值为:“1”=“很不同意”;“2”=“不太同意”;“3”=“一般同意”;“4”=“比较同意”;“5 ”=“非常同意”。消费阶层的赋值为:“1”=最贫困阶层;“2”=贫困阶层;“3”=中下阶层;“4”=中间阶层;“5”=中上阶层;“6”=富裕阶层;“7”=最富裕阶层。)
资料来源:1999年重庆调查。
五、结论性评论和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由于目前职业等级和职业声望在某些情况下与收入分层的背离,以及隐性收入的大量存在使收入情况难以厘清,消费分层作为一个与社会地位密切相连的替代指标,更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分层的实际状况。在食品、衣着、住房、用品、交通、闲暇等各个消费领域,目前消费分层体系都真实地存在着。消费指标的有用性,还在于它能够区别家庭代际之间的社会阶层差异,我们常可以看到的现代城市家庭中父辈省吃俭用、衣着朴素,而子辈、孙辈则穿名牌、高消费就属于这种情况。当然,消费分层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方面我们的分析限于资料的约束,没有对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消费的分析,而这些是家庭消费的大项,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消费分层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边际曲线也是不同的,如低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率可能是95%以上,也就是说多挣100元要有95 元用于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率可能还不到20%。此外,消费观念也对消费分层具有重要影响。
受教育程度对消费分层显著的恒定影响这一点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说明在现代社会,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调整社会秩序和整合社会阶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受教育程度的分层,越来越成为普遍公认的合理社会分层体系的参照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通过普及和提高教育水平来提高职业技能和消费潜力,就更具有直接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高消费阶层和低消费阶层具有较高的消费欲望,而庞大的中等消费阶层的消费态度则比较保守。现在的消费不足,主要由庞大的中等消费阶层(约占各消费阶层家庭的60%,见表1 )的“无消费欲望”所导致。其原因可以简单解释为:第一,目前一些正在出台或正在酝酿出台的改革措施(如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使居民未来支出预期增大,约束了当前消费,强化了储蓄倾向。第二,宏观市场气氛仍处于“不景气”中,居民等待物价的进一步下降,持有“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第三,教育、住房、汽车等家庭消费品相对于收入来说仍存在过高的消费门槛,抑制了需求和消费。
本文对不同消费阶层消费欲望的曲线预测结果,给了我们新的启发,据此可以在刺激家庭消费方面针对不同的消费阶层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一、边际消费弹性较大的是低消费阶层,努力提高低消费阶层的收入水平,从而使其潜在的消费欲望得以实现,对于刺激最终需求具有直接的作用。二、对于中等消费阶层来说,他们的消费抑制主要不是经济收入不足引起的,而是由于社会保障前景不明和通货紧缩形势下产生的“买涨不买跌”的消极消费心理和储蓄心理,要扭转中等消费阶层的这种心理,除了需要提供稳定明确的社会保障预期外,重要的是运用经济杠杆逐步形成“经济景气”(如通涨率控制在3%之内)。三、 高消费阶层的边际消费弹性很小,他们收入的提高对刺激其消费不会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对这一阶层的人来说,重要的是一方面刺激他们把家庭储蓄转化为生产和经营性投资,如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投资,降低投资税费和消除垄断行业的投资壁垒;另一方面限制其把投资转化为家庭储蓄,如严格区分企业法人的账目和投资人的家庭账目(即便企业法人和家庭户主是同一自然人),对前者向后者的任何资金转移在已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再征收个人所得税。
Bond,R.and Saunders,P.(1999)"Routes of Success:Influenceson the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of Yong British Males",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50(2):217—249.
Bourdieu,P.( 1979) La Distinction:Critique sociale duJugement.Paris:Minuit.
Burrows,R.and Marsh,C.(1992,ed.) Consumption and
Class:Division and Change.New York:St.Martin Press.
Duncan,O.D.( 1961) "A Socio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in A.J.Reiss(ed.),Occupations and Social Status.New York:Free Press.
Erikson,R.and Goldthorpe,J.H.(1993) The Constant Flux:AStudy of Class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Oxford:Clarendon Press.
Goldthorpe,J.H.and Hope,K.( 1972) "Occupational Gradingand Occupational Prestige",in K.Hope(ed.) ,The Analysis ofSocial Mobility.Oxford:Clarendon Press.
Nee,V.( 1991)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Socialism: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 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56:267—278.
Pakulski,J.and Waters,M.(1996)The Death of Class.London:Sage.
Rosenbaum,E.F.(1999) "Against Naive Materialism:Culture,Consumption and the Causes of Inequality",Cambridge Journalof Economics,23(3):317—335.
Treiman,D.J.( 1970) "Industrialization and SocialStratification",in E.O.Laumann(ed.) ,Social Stratification:Research and Theory for the 1970s.Indianapolis:Bobbs Merrill.
Treiman,D.J.and Yip,K.- B.( 1989) "Educational andOccupational Attainment in 21 Countries",in M.L.Kohn( ed.),Cross—National Research in Sociology.Newbury Park: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