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意象,体会“别”有滋味论文_沈霞

紧扣意象,体会“别”有滋味论文_沈霞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226400

所谓古诗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意象,让学生读懂诗意、体会诗情、品悟诗境,会让古诗教学更加有效、更加灵动。笔者将以六年级送别组诗教学为例,谈谈古诗教学中紧扣意象教学的有效之举。

一、诵读古诗,初识“别”有滋味

上课伊始,教者用深情并茂的诵读开启新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诵读熟悉的送别诗,唤醒他们的阅读积累,激活他们的内心情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孩子们不难体会,不同的诗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以《赠汪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先读古诗,再描述诗中画面,然后扣住景、物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这样的引导学习,既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也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学习方法。

教学片断:师:我们再来看看这首大家都熟悉的送别诗——(出示《赠汪伦》)谁来读读?(一生朗读古诗)师:能想象并描述诗中的画面吗?生:我仿佛看到李白站在一叶小舟之上,在和他的朋友汪伦告别,可是汪伦舍不得他的离去,唱着歌来送别,用歌声表达他和李白深厚的情谊。师:那这份情感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呢?生1: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认为桃花潭水深千尺,却还没有他和汪伦的感情深。师:哦,诗人以水作比,来表达他和朋友之间的情谊。(板书:水)生2:我是从第一句读出来的。李白就要离开了,内心一定很失望,但突然听到岸上的歌声,从一丝失望中找到了希望,因为汪伦来送他了。师:不光来送他,还唱着歌儿来送行。(板:歌)师:以歌相送,唱不完送别之意;以水相比,深不过朋友之情。让我们齐声诵读——(生有感情地诵读整首诗。)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一景一物都传递着诗人送别时的情意。不同的诗歌,诗人表达着不一样的情感。真是“别”有滋味在心头啊!

二、品读意象,体会“别”中滋味

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背诵送别诗中,学生初识送别滋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紧接着,教者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组送别诗:《别董大》、《山中送别》、《送元二使安西》,明确本课重点研究诗人是借哪些景、物表达送别时的情感的。

例举《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片断:生1:我们组选择的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赋予了依依不舍的情调。第一句里写了三种景物:客舍、朝雨、柳色。客舍是羁旅的伴侣,也是送别的代表。这雨不大不小,刚好润了尘没有湿了地,好像天从人愿,想让朋友走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柳色极其平常,诗人眼中却风光无限,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又不是黯然销魂。师:我都听呆了,请坐。小雨在诗人笔下是那样多情,柳又是那么有意,营造了送别的场景,又不是那么哀伤,多么美好的画面啊!谁来把这两句话读好?(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生2:我觉得雨和柳是送别时最关键的景物。师:怎么就最关键的呢?生3:这个雨啊,大家都知道雨是多娇的,表达的情怀是又多又浓烈。这个柳啊,(众笑)它和“留”是谐音。古代人特别注重寓意,他们把这种寓意送给朋友,表达他们最真挚的感情。师:原来深意在这里呀!“柳”与“留”谐音,原来是借柳表达的挽留之意啊,奖励你把这两句诗读好!(刚才发言学生读前两句)生4:我来说说后两句中的“酒”。古时候诗人通常在送别朋友时喜欢以酒饯行。诗人想用一杯酒来挽留住友人,可见他对朋友情谊之深,是那样不舍。(生动情诵读)生5:诗中写“更尽一杯酒”。诗人想让友人再喝一杯,西出阳关后就没有人陪他喝酒了。师:酒喝得越多,越不舍。读吧!(生读后两句)生6:这是最后一杯酒了,包含的情谊最浓。(生有感情地朗读)生7:我觉得不只是酒,而是对友人的一份情,只能通过一杯又一杯的劝酒,才能留住他。师:是啊,多一杯酒,就多一份挽留,读吧!(生读诗句)生8:我们知道他们分别时都可能有愁意,王维希望借酒消愁,希望友人走上一条快乐的路。师:借酒消愁,有时会愁更愁。王维也曾奉命出使过边塞,如今朋友也要奉命出使安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这种经历,王维真是感同深受啊!生9: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酒喝干,再盛满,不醉不归还。师:好!生9继续说:你的酒喝干了,我再给你盛上,我们俩就这么一直喝下去,只要能挽留住了你,我还是很高兴的,这里包含了男儿的一种豪迈的气魄。师:好一份豪情,干了这杯酒,读好这句诗——(生读后两句,读出了男儿的豪迈)

以学习提示为引领,让学生自主选择重点研读一首古诗。以小组汇报展示的方式,将课堂充分让给孩子。教师的“让学”才有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自由表达中品读诗歌意象,在自主表达中个性化地解读诗人情感。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就如同一个主持人,及时串场;也如同一个引路人,适时点拨;更如同一个欣赏者,不时称赞。在汇报交流中,学生体会的是“别”中滋味,表达的是自己独特的感悟,领会的是古诗中意象带来的无穷魅力。

三、自读诗文,拓展“别”后滋味

在研读了三首送别诗后,学生体会到风传情、水含笑,一景一物都传递着作者的情感,明白这样的景物,在诗歌中就叫意象。课的尾声,教者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收获时,大家畅所欲言。有的想只选择一种意象如“柳”、“酒”、“雨”,再去研究有关送别诗并积累诵读;有的在想其他的诗是否也有意象值得去研读品味,如爱国诗、边塞诗、儿童诗等;有的领悟到原来学习古诗除了读懂古诗的意思外,还可以扣住诗中意象,更深入地与诗人对话,产生情感共鸣;有的顿悟紧扣诗歌意象品味古诗,会大大提高学习古诗的效率。

论文作者:沈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紧扣意象,体会“别”有滋味论文_沈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