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充电站运营中,明确用户出行需求,并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布局优选模型,并对车流信息、路网结构、用户路程损耗等因素做出综合性分析,从而促进充电站选址定容的快速优化。本文主要针对电动汽车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中的方案模型、电动汽车充电站整体规划、电动汽车发展中的技术保障、规划评价体系等内容作出科学分析。
关键词:用户出行需求导向;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探究
前言
为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有效规划,充分考虑用户意愿和充电个体需求,尽量减少电动汽车的充电次数。依据电动汽车出行里程和电池状态,对电动汽车充电系数进行科学分析,合理的安排电动汽车的充电次序,从而更好的满足充电负荷要求。将车辆运行数据作为支撑,及时构建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时空分布预测模型,促进充电站的规模和位置优化。
1.电动汽车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1清洁环保
电动汽车基本上是零排放,无污染物直接排出,即使对于间接产生的污染物也可用于电池、发电等环节,比如将电动汽车间接排出的污染物用于风能、电能、核能,由此带来人们清洁的能源,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促进了能源的循环利用。将间接排出的污染物用于新型蓄电池中,给行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1]。
1.2节能效果
电动汽车的节能效果很明显,原油发电厂输出的电能,在经过提炼、热电转换、输配电力等过程后,最后到电池充电,这整个过程可以节约20%的能量,电能作为一种高效的发电形式,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率,发挥出有效的节能效益。
2.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中的方案模型
(1)开展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建设过程中,分析充电站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坚持以用户出行需求为导向,及时明确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案,了解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2]。(2)权衡用户个人利益和充电站整体效益,采用社会成本最小化的规划方案,方案规划的环节,主要涉及充电站数量、充电站建设的投入资金、充电站的运行维护年费用、年充电成本、用户出行里程等因素,分析用户每年在充电路程中的损耗。(3)及时采集充电站变压器的配置、变压器单价、充电机数量、充电机运行年限等数据,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了解充电站运行维护年费用,尤其是对人力投入和设备折旧费用进行重点考虑,通常情况下,首先明确各项费用值,依据初期投资计算出充电站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3]。
3.用户出行需求导向下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整体规划
3.1规划思路
(1)电动汽车充电站不易靠近城市道路,不易选在城市主干道交叉路口与繁华街道,总体规划要对防洪设施、给排水设施、电源进出线等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2)充电站不得靠近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区域,不能设在有腐蚀性气体的旁边,远离污染源;(3)充电站尽量避开高温、有剧烈震动、积水等场所,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4)考虑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积极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增加,输电线路更换等行为对电网的影响,分析充电站规划总费用。(5)减少充电站的谐波污染,充电站和充电桩带来电网谐波污染,多台充电机的同时运行,导致电网谐波污染产生,因此要重点分析充电站的选址和定容。
3.2充电站建设目标
明确充电站规划的主要任务,积极明确电动汽车充电建设目标,了解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产生的社会效益,实际工作中主要受到充电习惯、电网电压、用户需求、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根据充电站布局结构及具体构成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目标。采用电动汽车负荷、充电习惯等专业技术,提高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选择基本的研究指标,将电网评价指标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评价中,更好满足区域经济、环保、市政规划等工作的要求。
3.3出行链随机模拟法的运用
(1)工作人员运用出行链随机模拟法分析用户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及时明确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内容,如下图1所示。分析出行链及特征量,分析电气汽车用户的出行规律与充电需求,便于准确把握用户每日出行特征。(2)了解用户的行驶过程、停车过程、行驶的起始和结束时刻。(3)时间特征量概率分布特点分析中,将用户每日出行目的作为主要参考,分析行驶里程条件概率。因此每次的行驶速度不同,因此可以将用户的行驶速度看做是一个随机变量,依据中心极限定理,掌握用户的行驶时间。(4)比如在单个电动汽车用户的模拟环节,及时抽取了首次出行时刻和出行目的,首次出行的出发点为住宅区。下图1为
3.4电动汽车充电调度框架
(1)以降低用户充电费用、减少电动汽车充电时负荷波动为主,依据电动汽车负荷特点,更多的了解电动汽车的使用情况。(2)制定有效的电动汽车充电计划,明确充电顺序,对电动汽车在一天中各个时段的充电负荷进行合理安排,根据电动汽车自身行驶特征,有效的将充电总负荷均匀的分配至每辆电动汽车上[4]。(3)构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模型,比如某人员输入原始数据,制定充电调度计划,帮助用户减少充电费用,并对充电高峰期负荷进行全面掌握,在用户自愿参与调度计划的基础上,立即接入电网,进行有效充电,依据充电负荷分配标准,合理的分配充电调度指令,根据要求对充电站内所有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标准:(1)尽量减少电动汽车充电次数,有效延长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2)充电站人员日常工作中,积极了解每辆电动汽车历史出行规律,在此环节主要对开始充电的时刻和每日行程进行分析,充电的高峰期在每日下班之后,电动私家车以休闲娱乐为主,夜间通常在工作地点充电。
图1为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内容
4.电动汽车发展中的技术保障
(1)电池: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模块,也是其核心部分,目前在电动汽车运行中主要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这比传统的铅酸电池具有明显的能量密度大、比功率高、安全性能高等优势。锂离子电池运用在电动汽车运行中,采用高性能、高功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有效扩大电动汽车的发展规模,比如在新体系动力电池方面,主要研究多电子反应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自由聚合物电池等,从而促进了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广泛运用。
(2)电机:现阶段电动汽车运行中,有一部分用户使用了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明显的质量轻、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同时后期维护较为方便,因此将永磁同步电机运用于驱动电机系统集中控制中。依据用户出行需求,积极研究安全性更高、功率范围覆盖面更高的电动汽车电机。
5.电动充电站规划评价体系
(1)根据用户出行需求,及时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评价体系,科学的选址,考虑多个充电站对城市电动的共同作用。(2)提高充电站规划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及时改进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评价方法,将充电站对电网影响纳入规划流程管理中,从而快速得到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评价方案。(3)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同时将规划评价与评价指标设置及时纳入规划管理范畴内,提高规划评价方案执行的可行性。(4)将原始数据导入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评价体系中,根据当前电动汽车充电情况,对相应的单项指标进行及时修正,由此顺利得出电动汽车规划评价分数。(5)以提高电动汽车电能质量和电网可靠性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充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6)高度重视规划工作的评价过程,充分利用专家决策及专业经验的优势,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案指标评估核心任务,采用模糊评价法得到最终的评价方案。
六、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案例
某工作人员及时制定有效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案,明确规划布局思路,及时构建电动汽车公共快速充电站,及时更换电机和电池。尤其是对于居民小区、高校、停车场、商业密集区等区域,进行科学选址,将充电站选在靠近城郊、非主干线的位置,便于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构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慢速充电桩、快速换电站,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需求。
七、结束语
依据电动汽车出行里程和电池状态,对电动汽车充电系数进行科学分析,明确电动汽车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清洁环保、节能效果,及时采集充电站变压器的配置、变压器单价、充电机数量、充电机运行年限等数据,构建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评价体系,及时更换电机和电池,科学选址,满足不同用户的充电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小庆,杨夯,陈颉,等.基于LCC和量子遗传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优化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7):176-182.
[2]党杰,汤奕,宁佳,等.基于用户意愿和出行规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策略[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16):8-15.
[3]付凤杰,方雅秀,董红召,等.基于历史行驶路线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12):28-28.
[4]孟旭瑶,张维戈,鲍谚,等.考虑充电功率的电动汽车快充站充电设施优化配置[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7):24-24.
论文作者:关海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充电站论文; 电动汽车论文; 用户论文; 需求论文; 电网论文; 负荷论文; 电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