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艰苦奋斗论文,价值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奋斗拼搏,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艰苦奋斗的历史价值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历史发展到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继续弘扬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有无必要?或者说,艰苦奋斗是否有其存在的时代价值?这是当前在理论与实践上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解答的时代课题。
众所周知,艰苦奋斗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价值。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华,激励着我们的先人艰苦劳作,开拓进取。从神话传说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现实生活里的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无不折射出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芒。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从建党之日起,我们党就把艰苦奋斗看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革命胜利的法宝。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立后的每个重大历史关头,从爬雪山过草地啃草根到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无不铭刻着艰苦奋斗的丰碑。正是因为有了艰苦奋斗,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才能由小到大,从弱变强,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正是凭着艰苦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战争的废墟上把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可以说,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
然而,人们对艰苦奋斗历史价值的认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对其时代价值的认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要不要继续艰苦奋斗?这在理论与实践上远未达成共识。相当一部分人对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产生了质疑。例如,有的认为“在战争年代条件艰苦,讲艰苦奋斗是必要的。现在条件好了,不必再提艰苦奋斗。”有的认为“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铺张浪费在所难免。”有的甚至把艰苦奋斗看作是陈腐的旧观念,把勤俭节约视为小气吝啬,把奢侈摆阔当作潇洒荣耀,把挥霍浪费奉成慷慨大方。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艰苦奋斗意识淡薄,贪图享乐的不正之风有所抬头,讲排场,搞攀比,吃喝玩乐,有的甚至滑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些人之所以对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产生质疑,从原因上讲是多方面的。第一,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忽视了思想教育,尤其是艰苦奋斗教育。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将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很少”,“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确立,错误的思想观点产生就成为必然。第二,没有全面、科学地把握艰苦奋斗的内涵,对艰苦奋斗作简单化理解,以为艰苦奋斗就是要人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反对合理消费,就是强调吃苦耐劳,排斥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的适时改善。这种简单化的理解,造成一些人误以为讲艰苦奋斗是陈旧的说教,从而导致对艰苦奋斗时代价值的质疑。第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近几年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此情况下,一些人尤其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在这种不良的社会氛围侵蚀下,势必造成部分人对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产生误解。
对艰苦奋斗时代价值的认识,首先必须弄清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它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就一般意义而言,艰苦奋斗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物质层面看,艰苦奋斗要求人们的消费要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它提倡的是勤俭节约,珍惜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从精神层面看,艰苦奋斗是指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为人民的利益乐于奉献的行为品质。这种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上表现为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创新,在生活上表现为克勤克俭、勤俭节约、在学习上表现为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在对待个人得失上表现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毋庸置疑,这样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乃至于将来,都具有无可争辩的时代价值。
艰苦奋斗具有时代价值,首先体现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艰苦奋斗。改革开放是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现阶段我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任务和目标,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上看,目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呈现出不平衡、多层次的状态,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必须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艰苦奋斗的过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很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过程。”其次,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有足够的物质、技术、资金和人才,而这些需要的满足,除了通过对外开放从国际市场上得到一定的补充外,更重要的是应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力更生,勤俭节约,靠本国力量来解决。这是因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象资本主义那样,依靠内外掠夺和剥削,也不能依赖于外国的援助和施舍。再次,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目前,新技术竞争日益加剧。在此情况下,我们要向21世纪中叶的现代化水平挺进,要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缩短和消除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跻身于强国之列,困难之大不言而喻。然而,挑战历来都与机遇并存。我们固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处于劣势,但由于国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后起国也是可以利用“后起效应”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这种情况也不乏先例。因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客观的环境更要求我们振奋起艰苦奋斗精神,励精图治,迎接挑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也体现在它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具有内在统一性。如前所述,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艰苦奋斗并不是相矛盾的对立物,恰恰相反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更应艰苦奋斗。首先,我们发展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它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经济的振兴不能以文化的断裂为代价,物质的追求不能用精神的失落来换取。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理所当然要发扬光大。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普遍性。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功利性、竞争性和等价交换原则时时影响着人们。如何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妥善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如何使竞争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树立起诚实劳动、以质取胜的竞争观,如何正确认识等价交换原则,摒弃雇佣劳动意识,端正劳动态度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包括艰苦奋斗在内的思想教育。再次,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根本目的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一目标,从途径上讲,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尔后由之带动落后地区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先富起来离不开艰苦奋斗,后富起来也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很显然,没有艰苦奋斗,不仅贫富差距无法缩小,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也势必遥遥无期。
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还体现在它是我们党和政府政治本色永不褪变的重要条件。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我们的政府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唯一宗旨。这种性质,决定了我们党和政府各级组织的工作人员必须自觉做到艰苦奋斗。首先,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根除腐败现象滋生的思想土壤。我国目前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新旧体制交替,市场机制发育不全,各种法规还在建立和完善之中,改革的各项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配套。这种情况就给我们的党员干部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执政、改革开放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综合考验。应该说,在这场考验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但也必须看到,一些违法乱纪者借此机会,变换种种手法以权谋私,甚至搞权钱交易,导致腐败现象猖厥一时,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以致于成为敌对势力攻击、颠覆我们的借口。反腐倡廉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要剔除腐败现象,除了抓好制度建设外,关键还在于全体党员干部应切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继续保持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其次,艰苦奋斗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也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率领人民群众奔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靠的不是权力,也不是金钱,除了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模范行动。再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勤政为民,提高工作效率。群众心目中好干部的标准是:戒贪戒惰,即不但要不贪不占、奉公廉洁,而且要精神振作、勤政为民。现在,一些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推诿、效率低下,群众意见强烈。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思想上戒懒戒惰,振奋精神;在业务方面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在工作中为群众所想所急,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自觉地用艰苦奋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艰苦奋斗的时代价值,还反映在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在现阶段要抓好“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离不开艰苦奋斗。表现在:一方面,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内容上讲,包括了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其中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用同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用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用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来教育人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艰苦奋斗本身就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特别要看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要在人才的素质教育上下功夫,这就必然要求把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列为我们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艰苦奋斗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备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靠物质文明建设为其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在我国目前物质文明程度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精神文明建设注定了必须经历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此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身就是一项艰巨浩大的社会工程,在目前并无成功的范例可资借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为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倡导正确的舆论,展现高尚的精神,奉献优秀的作品,必须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创新三大问题。而要继承人类浩如烟海的文明遗产,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成果,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不怕艰难困苦的勇气,没有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品质,没有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气慨,就只能是痴人说梦,缘木求鱼,根本无法实现。
总而言之,艰苦奋斗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更具有不可低估的时代价值。只有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