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常见施工技术与创新论文_吴阒

工民建常见施工技术与创新论文_吴阒

黑龙江省七星农场

摘要: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我国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物越建越高,工民建筑的施工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因而工民建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工民建施工中常用技术以及加强工民建施工技术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创新分析

前言

工民建工程是我国建筑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各种相关施工技术都在持续更新,目前,很多民间企业都已经采取高新技术,显著提高了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使得建筑成本大幅降低,提高了工程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工民建工程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新技术在工民建施工方面的应用,展示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于建筑行业的促进作用。建筑行业会因为工民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创新和应用而促进技术革新,进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必要性

要想做好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就必须对工民建施工的范围有了解,认识工业与民用建筑各工种的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施工范围较广,交叉涵盖各专业内容较多,涉及到对材料和设备的技术组合选择,还要综合的考虑施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的施工创新的作用。也就是创新应用于工程,工程实现更加合理的质量。也就是原有基础寻求突破工民建施工,突出表现创新技术在施工运用。创新施工技术结合了现代的施工理念,是沿着传统的施工理念发展,突破传统施工技术,改变原有的技术缺陷,继承传统施工技术的优点。全面分析技术的要点,注重分析和总结,使施工技术更具备科学性,结合先进科技理念,对各工种的基础施工技术数据做准确、客观、合理,提高施工水平,使创新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更适合在工民建中的发展。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有利于对工程造价的评估,使施工技术更具体、明确。能够客观地准确反映工程造价,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降低企业施工成本,对工民建的施工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是依靠先进科技支撑,有利进一步完善整体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创新技术在施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在工民建施工技术的进步。所以,创新工民建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

2、工民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2.1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管理措施有待健全

当前,许多的工民建施工企业往往只看重当前的经济收益,而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考虑。很多的施工企业都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和体系,某些单位即便制定了规章制度,但也大多束之高阁,没有切实得落实到位;有的单位制定的规程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从而执行起来存在脱节等等,种种因素致使施工过程难以进行有效得开展,施工管理措施难以落实,从而严重阻碍和影响了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加之管理制度的不够健全,导致某些新兴技术和方法很难再施工过程中被及时有效得加以应用,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开展。

2.2管理人才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工民建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作,管理较为不易。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逐渐深入,建筑项目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所需要的管理人才也随之增多。然而用人成本方面却很难得到增加,故而就导致许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人才素质水平难以得到提升,有的管理人员尚未经过正式培训立即上岗,对施工管理工作尚未充分了解,从而影响其工作效果。有的管理人才思想认识不足,工作态度不认真,行为散漫,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管理事宜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从而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3.加强工民建施工技术措施

3.1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

(1)墙体节能设计。作为建筑外围主体的墙体,其节能设计的好坏会对建筑的整体能耗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墙体节能分为内外保温两部分,墙内保温可以通过在建筑墙体的内层加装保温材料的方式,避免保温材料受室外雨水的影响。外保温处理要在墙体外保温层上覆盖防水材料,降低太阳辐射对建筑墙体的影响作用。注重对建筑墙体墙角等部位的处理,避免产生热桥,增大能耗。(2)隔热设计。建筑工程的隔热节能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墙体与屋顶。由于屋顶受太阳辐射直接作用,屋顶的隔热设计对建筑物尤其是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的建筑物十分重要。当前可采用空气层隔热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墙体.屋顶以及窗户的隔热处理,空气层隔热应用于墙体上时,在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保温的作用。(3)采暖节能技术。当前建筑采暖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是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通过地表水源对太阳能吸收以及地下水源对地热能吸收的效果能够形成丰富的低温低位热能能用,减少高位电能的输入,从而能够实现建筑热能的转移。(4)太阳能技能技术。太阳能由于其自身来源广,循环利用的优势,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建筑工程设计之中。太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实现了建筑散热.能量收集与遮阳效果的一体化,混合型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提供的光照与热能,能够明显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3.2钢筋施工技术

3.2.1钢筋加工

钢筋长时间的堆放容易使钢筋表面产生少量的铁锈或者其他污垢,工程中对钢筋进行加工之前要对这些污垢进行清理。现场的所有的使用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以及相关报告等,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不达标的次等钢筋材料。另外在对完成加工的钢筋在交接时也要检查钢筋的状态质量,按设计要求来严格审查,这是确保钢筋加工原材料的唯一途径。除了注意钢筋加工的问题之外,加工车间的所有电源线都按照要求布置,严禁乱接电源,整个车间的设备在进行调试检查过关之后才能进行加工作业。

3.2.2钢筋连接

在具体的施建之时,对于钢筋衔接的处理方式直接攸关于工程的质量优劣问题,故一般是要避免借助于接头来进行相应的衔接工作,实际施建中,所依凭的方式主要囊括两类,其一即为焊接衔接模式,其二即为机械接头衔接模式。如此可以规避简易接头的使用,在最大程度上尽可能的确保钢筋的整体强度,发挥应有的效力,保整体建筑的稳定性,避免在施建中所生发的一系列不必要的损失。故而,对于钢筋衔接的处理,势必要慎重处理,一定要确保整体的强度,尽可能的利用多样化衔接模式,推进组合衔接技术,发挥最优化衔接效果。

3.2.3对钢筋进行绑扎

众所周知,对于钢筋的绑扎工作,与整个建筑的规设抗震系数有关,不同的抗震要求,在具体的钢筋绑扎时,需要变换弯曲度,使其达到工程施建的规范。一般而言,施建职员所施建的建筑,对于抗震性能呈现出一般性的要求之时,通常是需要将柱箍筋的端头弯度把持在135°,受力钢筋的半径要小于弯钩的弯曲半径,钢筋的平直端部的长度要不超过10d。当钢筋为封闭箍筋的时候,要使单面焊缝的长度为5d。

结语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工民建的创新施工技术注入新的活力,改进工艺施工方法,构建新型的施工技术,不断研究和完善施工的质量,使企业摆脱传统的工民建的施工技术束缚,走向独特创新施工技术的道路。同时,积极发展专业性人才,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才能使创新施工技术广泛运用,充分的发挥在工民建中作用,提高施工的质量,降低施工的成本。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仁义.工民建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4,03:181+185.

[2]栾兰.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225.

[3]陈跃建.针对工民建施工技术常见问题的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20:64.

[4]冷绪爱.试析工民建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245.

论文作者:吴阒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工民建常见施工技术与创新论文_吴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