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急诊科,101300
摘要:目的:探析导致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救治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外科进行医治的90例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相关医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死亡66例,死亡率73.33%。结论:急诊外科应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不断改进临床应急救治水平,减少创伤死亡例数。
关键词:急诊外科;创伤;死亡;危险因素;临床救治
急诊外科创伤近年来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其主要受外界暴力因素所致,如严重撞击、殴打事件等。急诊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重度疼痛、大出血、神经刺激等不良状况,使患者的生存受到威胁。为使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临床医治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1],本次研究特选择在我院急诊外科进行医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就导致急诊外科创伤致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救治策略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外科进行医治的90例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5-76岁,平均年龄(37.5±3.1)岁。致伤原因:刀具砍伤11例、重物撞击14例、高空坠落19例、交通事故37例、其他9例。受损位置:脊柱、腹部、肺部、四肢以及颅脑等。
1.2 方法
休克是创伤病人中较为多见的一种临床状态,若无法得到有效的医治,将使病人机体损害度陷入难以逆转的情况,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临床上需对急诊病人给予积极的早期抗休克对症医治,包括疏通气道、输送氧气、建立静脉通道等。对于存在循环衰竭的病人,应采取气管插管,施以机械通气。此外,还需做好感染预防、体温维持等工作。若患者病情允许,应尽可能对病人行全面检查,以避免治疗方案考虑不全。由于重度创伤的病人多出现开放性伤口,并伴有严重出血状况。因此需尽早评估病人出血情况,并采取恰当的止血方式。对于出血过于严重者需立即启动紧急止血方案,若病人创伤累及范围较广,需先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再行加压止血;若病人是因四肢大动脉损伤而致严重出血,应采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处理,并将四肢固定。
1.3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者的死亡原因,详细记录急诊外科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严重程度、昏迷,以及临床救治时间间隔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组90例患者中,死亡66例,死亡率73.33%。其中刀具砍伤8例,占12.12%(8/66);重物撞击11例,占16.67%(11/66);高空坠落13例,占19.70%(13/66);交通事故28例,占42.42%(28/66);其他6例,占9.09%(6/66)。导致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程度、有无昏迷以及救治间隔时间,详见表1。
3.讨论
急诊创伤死亡率高是普遍认同的,并且相关研究也充分证实创伤高死亡率的特点。临床为使死亡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应针对病情不同的患者施以针对性的救治措施。此外,还应不断提升临床救治技术,强化创伤理论知识与技能[2]。
临床采用ISS对创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通过伤情的直接评估可使临床诊治方案的选择更恰当[3]。因此,ISS的应用在临床诊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通过伤情评估结果,对分析相关死亡危险因素具有促进效果。本组患者,病情重度患者明显多于中轻度患者,并且在死亡率方面,重度患者所占比重更大。由此可推断,创伤严重程度使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对出现昏迷的创伤患者,临床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CS)进行评价。GCS可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了解更加充分,并在探析死亡危险因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本组患者中,出现昏迷的病例较多,并昏迷致死情况远超死亡总数的1/2。可见昏迷对死亡的影响极大。在临床急诊实践中,对患者积极施行ISS与GCS进行评价,对改进医治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以及诊治有效率具有积极意义[4]。
本次研究,在急诊科接受救治的90例外伤患者中,死亡比重超过半数。可见外伤致死率较高,对患者造成的严重的生命威胁。通过对相关死亡危险因素的探究,发现男性的病发率不仅比女性高,而且男性患者的死亡率也高于女性,P<0.01性别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在年龄方面,5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高于≤50岁的患者,P<0.05年龄段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在救治间隔时间方面,若患者的救治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临床救治,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几率[5]。救治时间十分重要,关乎临床抢救的最佳时机。本组死亡患者中,大部分因错过抢救时机,而延误病情,进而增加死亡率。因此,一旦发生创伤,应在最短额时间内送往急诊救治,通常在创伤发生的30min内施行抢救,患者所获得的存活几率会更高。
综上所述,急诊外科应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不断改进临床应急救治水平,以减少创伤死亡例数。
参考文献:
[1]杨家朝.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26-27.
[2]唐昌华.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救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7):915-916.
[3]何洪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44.
[4]薛德磊,孙之鹏,周玉凯.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132-133.
[5]肖晨,陈方慧,周悦婷,等.52例急诊外科创伤死亡原因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3,18(2):106-107,116.
论文作者:高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急诊论文; 外科论文; 因素论文; 危险论文; 死亡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