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厄瓜多尔的美元化_银行论文

论厄瓜多尔的美元化_银行论文

试论厄瓜多尔的美元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厄瓜多尔论文,试论论文,美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厄瓜多尔自2000年1月宣布实施美元化政策以来,经济基本趋于稳定,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高居拉美之首,与爆发经济危机的阿根廷形成鲜明对照。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厄瓜多尔的美元化问题。本文试图对厄瓜多尔实施美元化的原因、过程、效果和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一 实施美元化的原因

厄瓜多尔经济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在金融监管薄弱、银行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外部冲击容易触发银行危机。厄瓜多尔经济长期处于失衡状态:通货膨胀率长期居高不下、财政失衡和汇率波动较大。1998~1999年银行危机加剧了经济失衡状况,迫使政府宣布实行美元化。下面分析厄瓜多尔实施美元化的原因。

第一,厄瓜多尔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这主要是由其经济结构和地理位置决定的。厄瓜多尔经济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易受到自然灾害、商品价格波动和短期投机资本的影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厄瓜多尔经济多次受到自然灾害和外部冲击的影响。

(1)自然灾害的影响。厄瓜多尔尽管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风调雨顺的年份很少,不时发生农作物病虫害、地震、火山以及旱涝等自然灾害。例如,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暴雨在1975、1983和1998年对厄瓜多尔经济造成严重损失。1987年的地震使石油出口停顿了将近半年。

(2)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厄瓜多尔是可可、香蕉、海产品以及石油等初级产品传统出口国,易于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3)短期跨国资本流动的冲击。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跨国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越来越大,这经常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厄瓜多尔经济也受到类似的冲击。例如,1993~1994年间,厄瓜多尔汇率政策的变化与国内较高的利率吸引了大量外资。但是这些资本在1995年又突然撤走,这对当年厄瓜多尔不景气的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1998~1999年外国银行撤走贸易信贷的举动,也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银行危机。

第二,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自由化进程,银行体系较为脆弱。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厄瓜多尔的金融体系已经从严格管制阶段逐步过渡到全面自由化阶段。特别是1994年政府颁布的《一般金融机构法》进一步放松了金融管制。该法导致了金融机构的数量的迅速增加。银行纷纷扩展业务范围,广泛涉足租赁、信用卡发放和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由于中央银行在当年实施了爬行汇率制度,因此汇率风险相对降低。银行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1994~1997年期间大量举借外债,获取套利收益,并用这些收益在国内市场发放信贷。厄瓜多尔许多银行依然存在固有的弊端,例如存在大量的关联贷款和贷款的集中度过高。不仅如此,它们还滥用高风险的离岸金融交易。由于很大一部分贷款是美元贷款,因此银行容易受到资产质量的下降和本币贬值的影响。政府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并未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监管框架,金融监管水平滞后于金融自由化进程。银行监管部门不仅技术薄弱,而且监管人员在实施监管过程中经常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在银行大量从事高风险业务和金融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厄瓜多尔的银行体系是非常脆弱的,国内经济失衡和外部不利冲击都有可能危及银行体系,下面讨论的1998~1999年爆发的银行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

第三,美元化的直接原因是1998~1999年爆发的银行危机。危机的爆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1997年年底和1998年年初,厄瓜多尔经济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和原油出口价格下跌的冲击。同时,东南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使厄瓜多尔出口市场萎缩;货币贬值国家出口竞争力的增强,也影响了厄瓜多尔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另外,由于国际投资改变了对发展中国家的风险评估,厄瓜多尔的外部融资能力也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厄瓜多尔的石油和税收收入锐减,财政赤字增加。出口收益的减少也使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逆差扩大。

厄瓜多尔商业银行的相当一部分贷款流向石油、农业和其他出口部门。外部冲击严重损害了这些部门的财务状况,后者作为银行的客户,又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银行因此面临流动性危机。1998年年初,厄瓜多尔中央银行为了捍卫汇率制度和控制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信贷和提高利率的政策,这种政策无疑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面临的不利局面。许多外国银行停止提供贸易信贷,这使许多企业面临财务困境。因为一方面它们依赖贸易借贷资金作为其流动资金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由于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它们很难从银行获得信贷来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在这些内外因素交织影响下,厄瓜多尔爆发了银行危机。

随着银行危机的加剧和挤兑存款现象的不断增加,1998年12月政府被迫通过立法对所有的银行存款和贸易信贷作担保;同时成立了存款保险机构,负责重整银行体系。但这些措施并没有遏制银行倒闭的势头。1999年3月中旬,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势头和防止银行危机的进一步加剧,政府宣布银行放假1周,并宣布冻结大部分银行存款,期限为1年(定期存款从原到期日开始冻结1年)。冻结存款的政策有效地扭转了汇率贬值趋势,并减缓了通货膨胀的速度。但是该政策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来银行信贷就已经在收缩,冻结存款的政策使银行信贷活动几乎完全停止。结果1999年的GDP下降了7.5%,失业率也迅速上升。到1999年12月为止,政府已经接管的银行资产约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0%。据统计,1998年12月和1999年期间,政府发行了16亿美元的债券为银行注入资本,以及支付倒闭银行的存款。(注:Paul Beckerman,"Dollarization and Semi-Dollarization in Ecuador",Working Papers Series,The World Bank,2001,p.21.)这些政府债券的很大一部分被这些银行用来向中央银行贴现或者通过回购交易获得资金。这样操作的结果使货币基数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上升。

第四,通货膨胀率长期居高不下,汇率波动较大。长期的财政赤字、汇率贬值、政府经济政策缺乏可信度以及结构刚性的存在是厄瓜多尔通货膨胀率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1990~1999年期间,年均通货膨胀率达39.9%。(注: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Country Profile 2000:Ecuador,2000,p.27.)由于在1994~1996年间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和爬行汇率制度,因此通货膨胀率曾经有所回落。但是自1996年起,最初是由于公用事业服务价格的上升,然后是政治不稳定、财政纪律松散和1998年以后的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率再度攀升。

在实施美元化以前,厄瓜多尔几乎尝试过任何一种汇率制度,但是由于自然灾害和出口商品价格下跌、长期的财政赤字、脆弱的金融体系和政治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汇率波动很大,货币贬值时常发生。1994~1998年期间,厄瓜多尔实行爬行汇率制度,汇率相对稳定,但在1999年货币出现了严重贬值现象。1999年年初,政府用1%的金融交易税取代了所得税,这促使资金大量外流。由于外汇储备大量流失,中央银行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实行汇率浮动后汇率开始下泻,同时也出现高通货膨胀的迹象。

第五,非正式美元化进程推动了美元化正式实施。如果说政府自2000年1月9日起开始实施的美元化是“正式”美元化,那么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实施的非正式美元化则始于90年代初期。整个90年代,人们自愿把本币存款、投资和铸币兑换成美元。1990年,几乎所有的存款(99.9%)和准货币(92.5%)是以本币苏克雷计价的。到1996年,大约1/4(23.8%)的存款和28%的准货币已经美元化。直至2000年1月政府正式宣布实施美元化,厄瓜多尔经济超过60%的部分实际上已经美元化(不包括离岸存款)。(注:Carlos J.Emanuel,"Dollarization in Ecuador:a definite step toward a real economy",February 2002,Documents on Andean Integration,General Secretariat of Andean Community.)因此,厄瓜多尔美元化有其现实基础,政府宣布实施美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非正式美元化的官方承认。

在以上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厄瓜多尔政府在2000年1月正式宣布实行美元化。

二 实施美元化的过程

有关美元化的立法是2000年年初颁布的《基本经济改革法》。该法要求中央银行按1:25000的比价用美元回购流通中的本国货币苏克雷,并发行面值小于1美元的硬币;中央银行继续向商业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因此继续持有银行准备金账户;以美元作为正式货币单位;法定的会计记录也必须采用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公共合同、税收核定和公共账户涉及金额按照一定的比率转换成美元。

该法把中央银行原有的资产负债表重组为4个资产负债表体系。第1张表称为“兑换体系”,包括国际储备支持流通中的苏克雷余额和小额硬币。第2张表称为“金融储备体系”,包括国际储备支持银行储备金存款和中央银行发行的“稳定债券”。第3张表称为“主要业务体系”,包括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余额、回购协议和国债券支持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后者由非金融企业公共部门存款、私人存款和中央银行长期负债构成,其中包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负债。这里的外汇储备余额是可以动用的国际储备总额,因为前两张表中的国际储备不能用来进行外部交易。第4张表称为“其他业务体系”,包括中央银行资产和债务余额,以及累计资本。(注:Paul Beckerman,"Dollarization and Semi-Dollarization in Ecuador",Working Papers Series,The World Bank,2001,第26页。)

该法还允许中央银行与其他银行进行流动性业务,包括与商业银行进行稳定债券的交易和回购业务。中央银行的这些业务受到其持有的外汇储备、对外部借款人和政府的负债的限制。实际上中央银行还从一些流动性富余的银行吸收资金,并把它贷给流动性不足的银行,这一操作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存款一般流向信誉较好的银行。为了增强中央银行管理短期流动性问题的能力,政府还在中央银行之外建立了一个“流动性支持基金”,其资本来自安第斯开发公司的7000万美元的贷款。银行被要求在该基金保持数额为银行存款的1%的存款,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补充准备金要求。

该法在确立美元化基本框架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金融体系的监管。它明确了有关资本充足度的规定,并规定了商业银行弥补其资本金不足的期限。同时出台的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商业银行的会计处理应该逐渐采取国际标准,以便衡量与《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规定相一致的程度。另外,该法还规定了利率上限,以防止银行从事高利率的风险业务。

该法还规定了重组私人所欠金融机构债务的内容。大约80万债务人(每人所欠金融机构债务总额不超过5万美元)被允许重组债务。根据债务的种类(如信用卡和抵押贷款等)规定了重组方式,期限最长为7年。该法和后来出台的规定还允许超过5万美元的债务人重组其债务。此外,该法和2000年9月颁布的相关法律还包括一些结构性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快电信业和电力部门的私有化进程和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厄瓜多尔基本上已经确立了这样的美元化格局:政府用美元完全代替了原货币苏克雷,流通中的货币有100%的美元支持;中央银行将保留有限的最后贷款人的功能;除了获得国际储备的利息收入外,中央银行损失了铸币税。在实施美元化过程中,厄瓜多尔有效地解决了以下两个棘手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定期存款的解冻。早在正式实施美元化以前,为了减轻冻结政策对经济造成的损害,政府就已经开始逐渐实行存款解冻政策,并允许定期存款转换成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重组存款证”(该存款证可以用来偿还银行债息)。(注:1999年12月厄瓜多尔宪法法庭裁定政府的冻结政策违犯宪法,这也对政府加快解除存款冻结政策施加了压力。)在解冻和重组政策下,存款者开始纷纷提款。到1999年年底,几乎所有的支票和储蓄存款都被解冻。1999年4~12月,获得解冻的存款约为4.65亿美元(相当于1999年GDP的3.2%),其中1/3被从银行提走,这加剧了资本外逃和汇率贬值。(注:Paul Beckerman,"Dollarization and Semi-Dollarization in Ecuador",Working Papers Series,The World Bank,2001,第21页。)按规定,冻结的定期存款从2000年3月中旬开始逐渐解冻。2000年3~6月,有22亿美元的到期存款解冻。政府认为应该限制解冻过程,理由是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应付可能出现的提款需求。存款挤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它或者导致大批银行倒闭,造成系统性银行危机;或者促使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这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促使汇率贬值和资本大量外逃。因此,政府在1999年开始拟定方案,使这些存款可以用国库券和延长期限的存款证进行部分支付。

政府在宣布美元化方案时最为担心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应付2000年3月中旬开始解冻定期存款时的提款需求。因此,政府宣布每一存款户届时提取的存款不能超过4000美元,余下的额度用3~7年期的政府债券(由银行购买)支付。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政府最终决定用银行发行的长期存款证替代政府债券支付存款余额。定期存款从2000年3月13日开始解冻,出乎人们意料,解冻过程并没有发生挤提现象,中央银行也没有向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成功解冻定期存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00年3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安第斯开发公司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在2000~2002年期间提供22亿美元的贷款支持,这及时地增强了存款人的信心。另外,银行进行了成功的宣传工作,使许多存款人感到形势将会因美元化好转,双货币体制的结束将使银行更为安全。最后,政府规定的提款限额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存款者的信心,因为这一规定将确保银行具备一定的流动性。

第二个问题是能源价格和工资的调整。随着美元化的推进,价格水平的下降,各种价格和成本也必须调整到适当的水平。这一调整过程涉及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非金融公共部门的财政状况、社会平等三方面的问题。相关的能源价格主要是机动车燃料、家用燃气和电费;工资主要涉及正规部门的工资。在美元化之前,机动车燃料和家用燃气都被冻结,电费调整也严重滞后。严重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造成能源价格的低估,使公共部门的相关收益受到损害,影响了其财政状况。能源价格的调整在政治和社会意义上都是非常敏感的,调整能源价格也意味着必须调整公共部门职员的工资,后者又会影响公共部门的财政状况。由此可见这种价格和工资调整过程的复杂程度。2000年5月25日,政府宣布提高机动车燃料价格,调整幅度为60%~80%。政府并未提高政治上非常敏感的家用燃气价格,而是提高了飞机燃料和工业用油的价格,幅度为300%。与此同时,政府允许公共部门调整工资水平,幅度为48%~70%,并提高了自1998年9月开始发放的贫困家庭母亲的每月津贴,幅度为75%。2000年5月31日,政府提高了电费。这次价格和工资的提高导致了价格持续上升,能源价格和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又开始滞后,因此,政府在2001年1月宣布再次提高价格和工资。这引起了广泛的示威游行。最终政府与示威活动的领导人达成协议,把家用燃气的增幅从100%降低到60%,并保证机动车燃料的价格至少12月维持不变,承诺与示威活动的代表保持对话。(注:Paul Beckerman,"Dollarization and Semi-Dollarization in Ecuador",Working Papers Series,The World Bank,2001,第30页。)2001年第一季度通胀率上升的幅度较大,但是在余下的3个季度中,通胀率上升速度逐步减慢。2001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上涨37.7%,比2000年下降将近60%。(注: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Country Profile 2000:Ecuador,2000,第5页。)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紧张程度开始缓和。

2001年3月,中央银行宣布兑换过程结束,至此已有98%的流通货币兑换成美元。兑换过程进行得相对平稳。人们渐渐接受了这种货币。偏远地区的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而且面值不同的美元颜色相同,因此他们在辨别和使用时遇到一定困难,适应速度相对较慢。另外,厄瓜多尔人已经多年没有使用硬币,在生活中重新使用硬币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三 美元化的效果和前景

首先,厄瓜多尔美元化改变了市场参与者的消极预期。在宣布实行美元化到正式开始实施美元化大约60天的时间内,中央银行没有受到任何市场冲击,相反通过外汇交易积累了1200万美元的外汇储备。(注:Arteta,Gustavo,"Dollarization in Ecuador:Experiences,Challenges ,and Lessons",In Americas'Insights,September 2001.)这反映了人们对美元化体制和兑换比例的信心。

其次,美元化加快了价格调整,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由于在苏克雷转换成美元时汇率已经严重贬值,因此,在服务和商品的价格转换成美元后,这些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上同类服务和商品的价格。价格的调整势在必行。结果,消费物价指数在2000年上涨96.1%,其中9月达到了107.9%的最高点。一旦价格水平的调整完成,通货膨胀率就开始逐渐下降,2001年下降至37.7%。

最后,经济加快增长。2001年厄瓜多尔经济增长5.4%,超过2000年的3.1%,是拉美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另外,建筑业增长了20%,零售业和旅游业增长了7.7%,工业增长了5%。(注:Tony Smith,"Ecuador Thriving on Dollarization",Associated Press,March 13,2002.)

市场参与者预期的改变、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下降为厄瓜多尔经济增长创造了稳定和宽松的经济环境。尽管美元化对经济产生了这些积极影响,但厄瓜多尔美元化体制仍然面临以下问题的潜在威胁。

首先,厄瓜多尔面临如何提高生产率、增强本国经济竞争力的棘手问题。美元化降低了通货膨胀水平,使厄瓜多尔较快地实现了价格稳定,这为厄瓜多尔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美元化本身不能确保经济增长和发展,它只是后者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竞争力意味着要对经济进行市场导向的结构性改革,这一方面会遇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另一方面也会受到一般民众的承受能力的限制。

近期阿根廷爆发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提供了典型例证。阿根廷在实施兑换计划的初期,经济状况曾一度好转,也赢得外界较为一致的好评。但是,随着结构性经济改革日益深入,改革进程逐渐放缓,经济增长也开始下滑,失业率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民众在生计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对经济改革的信心开始动摇,从而希望放弃货币局制度,实行货币贬值。面对重重压力,政府实际上逐步放弃了货币局制度,并最终实行了货币贬值。

实行贬值后的阿根廷经济至今未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但是通过贬值来提高经济竞争力仍然是一部分厄瓜多尔人的想法。随着实施美元化后的初期效益的逐渐减少,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如果不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就会失去竞争力,从而影响出口收益和美元化体制的基础——外汇储备的数量,并最终影响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到时出现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那么阿根廷经济和社会危机也并不是不可能在厄瓜多尔重演。

其次,经济的脆弱性仍然没有消除,外部冲击仍然对厄瓜多尔经济构成严重威胁。许多厄瓜多尔人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厄瓜多尔也会像巴拿马一样获得良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两国的情况是相当不同的。巴拿马从1904年开始实行美元化,其支撑美元化体制的外汇来自巴拿马运河的运营收益、自由贸易区的再出口收益以及国际银行业务的服务收入。这些收入来源一般情况下均相当稳定。近数十年里巴拿马最大的不稳定性来自与美国的冲突。在这期间,巴拿马的国际性银行充当了银行体系的最后贷款人的功能。(注:Juán Luís Villaz,"Lessons from the Monetary Experience of Panamá:A Dollar Economy with Financial Integration",Cato Journal,1999,Vol.18,No.3(winter).)厄瓜多尔的情况则不同,它的外汇收益严重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后者受到自然灾害和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是厄瓜多尔无法控制的。美元化为政府推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厄瓜多尔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对微观经济体制进行彻底改革,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那么缺乏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将与外部冲击一起,对厄瓜多尔经济构成严重威胁。

再次,需要在财政领域推进结构性改革。美元化体制限制了厄瓜多尔国内的信贷扩张,因此,实行严格的财政纪律和加强银行监管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在美元化体制下,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主要有:减少中央银行的政府存款,举借外债,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拖欠债务,等等。政府不可能像以前一样通过发行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因此实施稳健的、可持续性的财政政策是维持美元化体制良好运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厄瓜多尔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依赖于石油的出口收入,财政状况受到石油出口价格波动的严重影响。只有财政改革稳定了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状况才能稳定,财政平衡才具有可持续性。厄瓜多尔需要建立这样一个财政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有关收入、支出和债务管理的政策应该相互一致和协调。

如果厄瓜多尔不能有效地实施财政改革,加强债务管理,而是通过增加债务来突破不能增发货币、弥补财政赤字的约束,那么它就可能面临爆发债务危机和美元化体制崩溃的威胁。

最后,厄瓜多尔中央银行只能行使有限的“最后贷款人”职能,这可能成为爆发银行危机的重大隐患。除了财政平衡外,美元化体制的有效运行的另外一个条件是建立稳健的银行体系。一旦银行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那么就需要重新注入资本。由于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能力受到美元化体制的严格限制,因此,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银行危机必然影响实体经济,并最终影响美元化体制。如何建立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也是厄瓜多尔政府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注:Paul Beckerman,"Dollarization and Semi-Dollarization in Ecuador",Working Papers Series,The World Bank,2001,第34~35页。)

金融领域的改革首先包括出售存款保险机构持有的银行资产,并重组私人部门所欠商业银行的债务,以便有条件的企业重新发挥活力,银行维持充足的现金流量。其次是加强银行监管,确保银行能够健康地运行。这方面的改革包括:制定更为严格的有关收入确认、贷款分类和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标准;采用《巴塞尔协议》制定的银行资本标准;银行监管人员必须仔细监督流动性和资本充足指标,随时准备进行干预或强制实施纠正行动;对存款保险机构进行改革,改善其管理效率;吸引外资进入银行体系,使银行通过资产组合多元化来分散风险。一个稳健的、监管有力的金融体系至少可以减轻外部冲击对厄瓜多尔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标签:;  ;  ;  ;  ;  ;  ;  ;  ;  ;  

论厄瓜多尔的美元化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