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理、科学的防洪规划对城市的防洪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有效分析了城市洪涝灾害所形成的相关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的规划、河道的治理、有关机构的管理监督三个主要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构建有效的防洪体系,做好城市的防洪减灾工作。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由于受气象水文、地貌,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因素的影响,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与稳定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城市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洪涝灾害的发生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洪规划,保证并不断提升城市防洪的安全系数,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城市防洪分析
1、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了提升,城区扩大、人口集聚增加,因此土地的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当地气象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暴雨的频发。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的发展,固化的不透水面积在不断增加,从而造成相同雨量级别的暴雨会增加洪水的量级,再加上原有喝道遭到占用,其过水的有效断面正在不断缩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河道原有的泄洪能力,进而从另一方面加重了河道的泄洪负担。另外,城市的排水管网没有真正做到对雨水与污水的分流控制,从而增加了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由此可见,在加重河道泄洪重任的同时,大大加剧的当前河道的污染。
2、水利工程在建设上存在滞后性。在对河道进行相应堤坝加固,以及对制度的有效运行及调度,从而有效满足防洪减灾的实际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另外的水库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坝体渗漏、设施老化以及防洪标准程度较低的现象,有的甚至还没有相应泄洪设施的问题,因此就难以有效承担城市的防洪减灾的发展需求。另外,主要的泄洪河道没有实现有效的整治,或者是虽然经过一定的整治,但是部分河道还是存在不完整、阻水明显、水草丛生等现象,进而导致河道上段水位的过水断面相对较大,造成河道线段的过水断面变小的现象。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在之前排水渠的实施上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暴雨强度越来越大的需求,并且弯道设计过多,从而影响了排水渠的实际排水能力;另外,抽水泵站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并且部分设备出现老化的现象,影响了自身的排水能力。
3、防洪调度与水情测报体系的建设滞后性。在水情测报站点的设置上、分布上不够合理,这就导致水情信息在传输、采集以及处理方面相对落后。而防汛通讯网在技术设备。通讯的可靠与实时性以及覆盖范围上无法更好地匹配实际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需求,两者间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防洪风险图、防洪预案以及水文测报系统的自动化在实施上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因而没有效实现防洪相关系统之间的联网运行。
二、城市防洪的有效减灾措施
1.做好城市的规划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政治城区的防洪与排涝河道,实现对城市排水管网的改造,健全城市的防洪工程,逐渐形成上游水库群对洪水的有效拦截作用,加速城区部分的洪水的排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城市防洪的安全性。
2.做好河道的治理工作
(1)构建有效的防汛指挥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防汛指挥系统的建立能够实现城市对防洪排涝的应急机制,可以说是当前城市现代化防洪的基础。这主要包括水情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决策支持以及运行管理三个主要的子系统。其中,信息采集需要做好工情、气象、灾情、雨情、水情等有关信息的有效采集和报送工作,从而为城市进行防洪减灾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水情资料信息。而整个防汛指挥系统是建立在信息采集的基础之上的,以通讯作为保障,而计算机网络则是关键的所在,能够有效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2)编制好防洪预案。防洪预案的编制能够实现对城市防洪减灾工程的有序开展和实施,是对可能会发生的洪水灾害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它主要由防洪调度、风险图、实施与保障措施以及建议组成。防洪方案是城市在防洪减灾实施过程中的科学依据,是洪涝灾害的有效评估依据,利于对存在洪水威胁区域土地进行有效的土地利用开发与管理。最后,还有助于防洪减灾的宣传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全体群众自身抗洪减灾的意识。
3.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管理监督作用
(1)制定有效的管理体制。城市的防洪指挥系统需要形成行政首长的责任机制,这样可以实现指挥与调度上的统一性,分部门、分级负责,而各级的行政首长需要对防汛工作负全责,广大群众、区域部队以及武警紧密联系的组织与体系。此外,各级的防汛指挥机构需要对本地区的指挥调度以及防汛组织工作全权负责,保证各个防汛单位与部门各司其职,有效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并不断完善各个级别。部门的防洪减灾方案。
(2)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城市在防洪减灾方面需要成立防汛抗旱的指挥部门,有效负责所管辖范围之内的抢险救灾和洪水调度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设置相应的下设河道管理处、信息处、县市处、城郊处、综合处。这样就可以有效协调各个防汛单位各自的职责,做好防汛的准备部署工作,从而实现对城市水利工程相关设施的统一化调度与调控。
三、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经济与城市规模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因此对城市的防洪减灾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性要求。因此,城市的防洪减灾首先要保证城市基本设施的安全性,从而实现防洪减灾工作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对城市洪灾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和掌握主要由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的自然与人为因素,然后再结合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城市防洪减灾工作的高效运行。切实做好城市的规划、河道的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管理监督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云,王国庆,杨扬.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05)
[2].刘九夫,张建云,关铁生.20世纪我国暴雨和洪水的板值变化[J].2008.(02)
[3].于卫红,崔毅.城市防洪规划的理念转变--从改造到适应[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02)
[4].刘秋锋,赵建,康慕谊.济南市城市扩展与城市暴雨洪灾[J].灾害学.2008.(04)
[5].辛长爽,金锐.我国城市防洪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探讨[J].2007.(增刊)
[6].刘美丽,崔强.城市防洪减灾对策[J].中国水利,2008,(5)
论文作者:朱卫红,陈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城市论文; 城市防洪论文; 河道论文; 水情论文; 洪涝灾害论文; 洪水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