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获得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市政给排水工程,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给市政给排水工程提供了巨大的优势,并且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因此,文中通过介绍市政给排水设计当中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探讨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运用
引言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城市的模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不断拔地而起,城市道路越修越宽,越修越长,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水资源不足,于是对地下水进行抽取,这种方式带来了很大危害,直接的影响是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和地面建筑物的沉降。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利用的重要性,平时将城市中的水留下来,而不是在最需要水的时候选择外调的方式。借助于大自然的力量建设海绵城市,改变传统市政给排水设计,有利于城市发展。
1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
1.1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综合自然与人工建设的发展理念,也属于一种全新的建设方式。现如今的海绵城市建设大部分是按照所在地的性质展开,此种方法是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依赖,还是城市建设的一种良好延伸,不仅可以让城市不断进步,还能够确保城市稳定发展。在市政给排水系统当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促使地下管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1.2加强城市空间的利用率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拥挤现象是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产生拥挤现象,给城市给排水系统带来较大的压力,直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因而,灵活使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良好有效的优化市政排水系统,得到创新发展。比如使用海绵城市理念,分析城市人口数量以及规模需要,通过确定参数,设计城市空间,加强城市空间的利用率。
1.3改善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能够改善城市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在之前的城市生活当中,大部分给排水系统当中,把水资源供给、应用以及排放设计为线性,就是应用水资源后,直接进行排放,并未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然而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大部分应用过的水资源依然会被使用到其他领域当中,比如把生活用水抽入到工业以及生态领域当中,从而良好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4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人们生活当中水资源十分重要,现如今世界上的水资源非常匮乏,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现如今城市管理人员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长久以来,人们对雨水的利用率都不高,主要是人们不了解怎样有效利用雨水资源,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可以让水资源长时间留在城市中,增大城市的储水力,若再利用一定的方法处理这些水资源,将会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2.1在市政给水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发展当中水是必须进行考虑的一种因素,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与人们生活当中,不能缺乏水资源的应用。因而,一定要做好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灵活使用海绵城市理念,优化城市给水系统,充分将其的功能发挥出来,进而满足现实需要。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中,要坚持节能,设计存在严重水资源浪费的环节,灵活展开创新,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比如灵活使用节水技术与设备,提高水资源在多个环节当中的应用效率,实现最大化资源的利用。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方的地形地貌不一样,造成现如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所以,不同城市设计给水系统当中,要先预测总的用水量,并且通过合理的方法分析实际的预算结果,把水资源分布当做基础,建立起完善的给水系统,发挥出给水系统的功能,充分应用资源。然后,明确城市的地形,做好水资源储备工作,加强对用水量大的地方展开管理,比如尽量将用水量较大的时间段安排在丰水期,确保水量合理供应。加强应用自然水资源,将海绵城市理念与水资源供给结合起来,转变传统供水理念,将水资源供给与人们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2道路横断面
道路是行车的主体部分,长时间经受行车荷载,在路面铺装中可以采用透水性强的材料。传统的路面设计是通过坡度重力的作用,路面的水经过道路两侧的排水边沟进入地下排水管道中。改进路面设计材料,使用透水性强、孔隙大的结构层,部分水可以透过结构层;由于路面道路的特殊性,水在透过结构层的过程中,相当于透过了一层层的筛孔,水中携带的一些杂质和污染物会被过滤,流至地下的水都是较清洁的水。在路面透水铺装中,可以设计为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碎石铺装等。横断面方面通过优化道路横向坡度的设计,在不同道路方面设计成不同的排水方式。为了使路面雨水快速有效流入汇水系统,合理配置路面中的分隔带和绿化带,便于雨水排出。
2.3关于车行道、人行道的设计
国内设计传统型车行道以及人行道的路面铺装过程中,通常采用非透水性或者是透水性较差的材料,因此遇到降水量较大的季节,路面容易出现湿滑现象,影响人们正常出行的同时,还阻碍了水分的下渗,导致城市的温度上升。若是在设计车行道、人行道的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则建设路面时便会选择透水铺装路面。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可使路面上的积水顺畅渗入至地下,对市政路面的湿度与温度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这样一来,在调节市政环境、补充地下水的同时还可从一定程度降低积水对路面造成的破坏。特别是在设计车行道的过程中,用于路面铺设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可促进积水下渗。而为保护地基不受雨水、污水破坏,下层、基础位置所使用的材料是不透水性材料,从而使积水按照之前设计的斜坡流入检查井或者是绿化带中。
2.4绿化衔接设计
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当中绿化带属于较为重要的设施,可以发挥出分引流的作用,可是若不能把绿化带与雨水衔接起来,那么其应用效果会受到影响。以往的绿化带设计过程中,设计形式较为固定,将雨水排放点定在江以及湖等水体中,极少出现绿化带衔接的设计形式,所以如果排水需求较高,水体容纳量不够,那么会造成路面积水。可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先要按照不同绿化带形式,选择衔接模式,在存在较大排水需求量的地方,采用雨水截污净化技术,将其与绿化中心衔接起来,从而利用绿化中心植物的吸收能力,将累积的雨水消耗,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在排水需求量低的地方,可以直接把雨水排入到江、湖当中。
结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理念为城市建设带来了具有战略性作用的发展模式,为了推进城市给排水系统良好发展,市政机构在规划与建设城市当中,一定要重视雨水渗透、蓄积,科学进行规划,合理展开建设,真正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作用发挥出来,增强海绵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率,推进城市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对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8(08):181-182.
[2]曲希胜.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3):94-95.
[3]刘国良.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05):115-116.
[4]姬建华.刍议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7(08):150.
[5]黄萍.“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智能城市,2017,3(11):201.
论文作者:陈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水资源论文; 给排水论文; 理念论文; 路面论文; 市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