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论文_韩俊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论文_韩俊

(资中县双龙镇同川小学 内江 641200)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学要坚持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语文知识的发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

【关键词】:改革、素质教育、学习兴趣、个性、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新课标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突出生命关怀,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仅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而且又是传承文化的渠道和载体。

小学语文老师作为新课改中的一部分,其所面临的新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转变分析,并为之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新课改中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但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还要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师角色。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去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原有的相处方式,以全新的角色来定义并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小学语文教师只有确立顺应教育发展的角色,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才能真正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促进者和实施者,进而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交流者

小学生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对象,他们需要得到教师的关爱,更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尊重,这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活动逐渐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小学语文教师不可以还把自己放到绝对权威的地位,应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确立师生平等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做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交流者。

(三)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

语文课程资源亦是语文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源头,它是包括语文课程和与教学有关的有用的人力物力在内的一切的总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的语文课程资源,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错误,作为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这些误区,做语文课程资源的真正开发者与利用者。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也是新课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好问、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通过巧妙的设计一些问题、开办实践活动等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比较强,教师可以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兴趣提问启发教学,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一步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来增添趣味,例如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讲故事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来直观形象的讲解课本知识。通过这些辅助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者利用讲故事来让学生体验感受自身成就感和喜悦感,这样教师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因此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提倡开放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

小学语文的开放性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已有的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范围和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学校等环境中全面充分开发对学生有益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的开放式学习包括以讲故事为主的学习、通过辩论的方式学习以及学生指导式学习。开放式学习主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表现,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通过探究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提问,多尊重学生的感受,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提出合难易适度的探究问题,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使学生有了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再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学习而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总之,新课改已在全国各地彻底全面实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必须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意识,采取相应的策略深化素质教育.真正转化师生角色,努力创造条件,把学生从过去被动学习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让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论文作者:韩俊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论文_韩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