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力量研究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力量研究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力量研究

郝振荣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长春130012)

摘要: 乡土文化是乡村力量的重要源泉,是乡村力量凝结的粘合剂,是承载乡村力量的火炮架,是我国乡村振兴、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扶贫治贫的巨大文化资本。乡土文化力量的振兴就是要分析乡土文化的现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移风易俗、批判继承,赋予乡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保护乡土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积蓄乡土文化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动力,因而乡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在此背景下,我们的乡土文化也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机遇,新的历史挑战,对于乡土文化的探索与建设,对其价值的再定位、再更新、再塑造、再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提出的新的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与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是乡土文化力量再生长,再次振兴、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土文化力量 乡土文化环境 乡土文化主体 乡土文化客体

自先秦以来我国的乡土文化就一直在不断形成和发展,乡土文化的发展同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休戚相关,井田制下,农户各家的房子都在自己的田里,分散居住,遥遥相望,才有所谓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之说。官府所谓的“村”,指的只是一个治理区域,而没有集中的居住地,因此,乡村也不是现在之所谓的村庄。在秦国商鞅变法后“废井田,开阡陌”才有现代意义上的农村的出现。首先,农户要从井田里搬出来,在不能耕种的山坡或荒滩集中盖房子居住。其次,井田中原来的庄基地和田界以及车道、毛渠道,都要开垦出来合并成耕田一并分配,合起来叫“开阡陌”。“废井田,开阡陌”要农人搬出田野,以村为单元集中居住,农户们在国家的政策和方针的管理下以及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多种多样的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含义及意义

乡土文化是我国农民群体在历经几千年的农业生产的经济活动中,为顺应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民风民俗、道德准则的统称。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乡土文化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不同区域,不同地区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色和韵味,从而又形成中华民族文化总的特征,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是统一的,又是具体的。

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以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村问题,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使国民拥有更大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乡土文化的建设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同时乡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凝聚国民向心力,抵御不良文化入侵、和平演变,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发展的问题及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日俱增,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和改善,随之而来的也有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精神文明建设还很薄弱,乡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更是浮寄孤悬。当前我国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陷入了环境恶化、主体缺失、客体日渐凋零的尴尬局面。

(一)乡土文化环境恶化

第一,传统村落和自然村落的消失。传统村落和自然村落是乡村文化生根发芽的基础所在。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形成了村庄村落的聚居形式,这个聚居的村庄是以血缘关系、地域联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治理管理的群体。在整个集体生活中为了应对大自然优胜劣汰的选择,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管理和村庄管理之间的联系,经过漫长的洗礼和磨炼,衍生出不同村庄自身独特的村规民约、家族家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礼法风俗,就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明珠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然而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社会,不合理的撤村并乡、不科学的城镇化建设、大流化的新农村改造等人为因素,使得传统村落和自然村落不断消失,许多物质的、非物质的乡土文化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大量宗族祠堂、特色民居被毁,独特的传统技艺、习俗遗忘殆尽,乡土文化的根基遭受空前破坏。

第二,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城乡区别相差悬殊,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缓慢,农村村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差别较大,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造成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农村“空心化”问题,使得乡土文化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

乡土文化包括物质性的表现形式和非物质性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民风民俗、手工工艺、节日礼法、行为习惯等多种体现。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乞巧节、中元节、元宵节等在现今生活中还或多或少存留一些传统的节日礼法、生活习惯。但是亦有很多乡土精神文明的载体消失殆尽,现代城市文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乡村文明,例如,婚丧嫁娶、追思祖先、加冠行礼、乡土纪念等一些各乡村独特的文化礼法、行为仪式,这些依靠口口相传的文化元素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的技艺剪纸、唱腔、皮影等民间技艺也面临着生存危机;民间传统的庙会、地方戏、舞狮、评书、唢呐等也都在式微。这些乡土精神文明承载着村庄村落的凝聚力,也是乡村农民心理寄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同时也是我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体现着深刻的文化认同感。现在这种内在的精神文明在经济和财富的冲击下,有的已经演变成变了味儿的乡土表演,带有了经济色彩,缺少了一份人文、一份人情、一份心灵的告慰。

(二)乡土文化主体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塑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土文化力量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动力基础。培育乡土文化力量,要改善乡土文化发展的环境,与此同时做好培养乡村文化的主体和发展乡村文化的客体工作,以此让乡村文化在乡村这片土地上重新焕发生机,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文化动力。

第二,优秀的乡土文化后继无人。其一,因为教育理念、教育体系的缺失不完善,现代教育中所教授的绝大多数都不包含乡土文化的元素。“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让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之又重,学生也一门心思在学校的学习上,这种社会的整体忽视、整体默而不谈,导致优秀乡土文化缺少传承创新的人群及基础,从而走向泯灭。其二,由于城市对于乡村人的吸引以及乡村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得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减少,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开始外出打工,有的村庄甚至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农村空心化严重,直接导致乡土文化无人学、无人问,无人知的局面。

(三)乡土文化客体凋敝

第一阶段(1978年—1987年),准备和起步阶段。三中全会以后,个体工商业伴随商品经济的活跃恢复发展,非公有经济禁区逐渐被打破,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得到明确。

专利文件有相对固定的语体程式和要求,国外一般由律师捉刀代笔。MIT专利方向学生的训练除了一些基本课程外,还有一系列专业的“孵化课程”,包括预备课程和真实项目演练。孵化课程由熟悉专利的专职教师授课,剖析语类语篇运用的特点和交际特点,分析文体特点与核心句型,使学员认识专利文献的特征,提高检索技能。这些都需要通过学习ESP“窄式课程”,让学生掌握今后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训课的基础上做仿真练习,从英译汉做起,练习专利说明书的摘要、说明条文、权项要求等具体操作。之后,经审核合格,再进入汉译英的训练。

三、乡土文化力量培育的途径

第一,民间精通技艺的人群在逐渐减少,精湛的手艺慢慢消失。他们大多靠手艺谋生,却没有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受传统的择业观、价值观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底、收入低,只勉强能够维持生计,使得一些乡土文化的技艺后继无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人才外流,农村的基础条件差,经济发展落后,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都向城镇流动,破坏了原有村子的结构,导致乡土文化黯晦消沉。

(一)改善乡土文化发展的环境

《岳麓书院历史简表》记载:“太平军过长沙,书院毁半。同治七年(1868年),巡抚刘崐大修。”刘崐任湖南巡抚4年半时间,大规模修复扩建了岳麓书院,还使城南书院、湖南贡院等湖湘文化重要传承地焕然一新。天心阁、谷山汉墓陵园、云麓宫、爱晚亭、风雩亭、牌楼口、邓禹墓等人文古迹也在刘崐主持下修葺一新,至今仍为湖南风景胜地。

餐饮企业(户)在非洲猪瘟防控中要坚持做到 “四要三不要”。“四要”:一要严格按照餐饮行业卫生规范,坚持对餐饮场所和餐具用品等进行清洗消毒;二要购买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产品;三要严格按要求对泔水等废弃物进行处理;四要坚持做好泔水等废弃物的去向登记,主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查验。“三不要”:一不要网购、邮寄和使用未经检疫或未熟制的猪肉制品;二不要随意倾倒餐厨垃圾,擅自从事泔水储运处置活动;三不要将泔水提供给养殖场(户)喂猪。

(二)培养乡土文化的主体

第一,确立农民在乡土文化中的主要地位。乡土文化是乡村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精神寄托,是为农民服务的,它的主题创作对象是关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因此,乡土文化力量的培育应该确立农民的主要地位。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孕育出来的农业活动也不尽相同,确立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文化,更能结合乡村的具体实际,为乡村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才能够使乡村文化更具有影响力。

第一,加大对传统村落和自然村落的保护力度。村落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传统建筑,是一个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承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视传统村落和自然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新农村过程中,对乡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持农村特色乡土文化,注重对传统村落和自然村落中传统建筑的保护,不得以“统一建设”之名,随意拆毁传统村落建筑。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展在政策上、制度上支持乡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的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乡土文化的发展也要看农民的主要地位的保障。确立了农民在乡土文化的地位,乡土文化的创新发展也就找到了坚实的基础、肥沃的土壤,才能够充满勃勃生机。

求出关联度后,按照最大关联度原则,对关联度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最符合要求的解。关联度大者为强,关联度小者为弱。用K*=max(K1,K2,…,Km)表示最大关联度,它所对应的事物就是最符合要求的事物。

第二,培育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精英。发展乡土文化需要对乡土文化进行甄别,且培育出优秀的乡土文化继承者,发扬优秀的、正能量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神内容,剔除不符合时代的、愚昧的、不科学的、愚弄群众的糟粕内容,倡导向真向善向美的、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乡土文化,致力创建讲文明、树新风、明礼貌、尚科学、精技艺、苦专研、走实地的农村新风貌。改革教育方式,革新教育理念,与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交流沟通,打破个人垄断壁垒;创办技艺教学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技艺大师教学,注重培育懂传统技艺、知传统技艺、爱传统技艺、精传统技艺的优秀乡土文化精英,为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力量。

第二,乡村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进行、两条腿走路。解决“空心化”问题,最为关键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村民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根据乡村现有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实体经济、农业经济、生态经济等,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劳动力回流,减少乡村劳动力的流失,避免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的断层。

(三)发展乡土文化的客体

发展乡土文化的客体,最重要的是加快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进入新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但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整体文化水平远不能满足当今经济发展的需求。城乡差距不仅仅是在经济水平上,在文化氛围和整体素质上也有较大的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精神文明甚为重要。

当越来越多的外来迁移人口进入到城市空间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时,必然会导致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和产生变化,而城市中的原有居民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从而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的前提就是城市居民感受到的与外来迁移人口之间的社会距离。那么这种心理上的距离和哪些因素有关,城市居民能否接受外来迁移人口?我这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城市居民的特征导致了他们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差异。

(1)多方努力,政民结合。政府举办下乡晚会,开办乡村文化工作专栏,倡导新风尚。并扶持培养乡村企业,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待遇,引进高素质人才驻乡发展。发挥乡村德高望重者、乡贤及村干部等的带头作用,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重传统的活动。民间文化组织积极参与,开展发掘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活动,举办公益活动促进新风尚的形成。

(2)支持群众性艺术活动,促进乡土文化的自动更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展示农民丰收节、民间艺术展览等活动,激发民间热情。

(3)有效保护传统乡土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申请法律援助,完善优秀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向人民群众宣传其重要性,发挥民间监督作用。

(4)对外交流,多方城市进行合作,进行有效的经验借鉴、联动文化活动,扩大人才培养招收范围,将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技艺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设立体验中心馆,让人民群众得以近距离体验优秀传统技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卢渊,李颖,宋攀.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齐皓,樊柯.基于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4(S1).

[3]王华斌.乡土文化传承:价值、约束因素及提升思路[J].理论探索,2013(2).

[4]徐兆寿.乡土文化何以复兴[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1).

[5]刘彦武.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N].学习时报,2018-01-08:4.

[6]王宏飞.以文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2-01:1.

[7]张玉玲,李慧.乡贤 乡土 乡愁:探寻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N].光明日报, 2017-11-30:16.

[8]黄嘉卿.保护传承好乡土文化[N].赣南日报,2017-12-11:1.

中图分类号: D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0-0230-02

作者简介: 郝振荣,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基层党建研究。

责任编辑:孙瑶

标签:;  ;  ;  ;  ;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力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