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陈明,张红杰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陈明,张红杰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基础部分,其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决定整个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也就是说,只有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承载力,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个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鉴于此,本文就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基础工程;处理措施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点

1.1复杂性

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大,这就导致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地质有着多样性的特征,像冻土、湿陷性黄土、淤泥质土和杂填土等都有着广泛的分布。另外溶岩地质在我国的西南部也有广泛的分布,我国本身所处在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叉地,因此地震对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国这种多样分布的地质类型,对于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和施工都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并且也为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带来了众多的技术性难题。由于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作为一个地下工程,所以对于事故处理的施工操作困难性也就相对较大,一旦地基基础承担了上部荷载,其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上部的结构性能,对于其处理也是较为困难的。

1.2潜在性

地基基础工程作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地基性基础设计和施工质量问题,导致房屋建筑坍塌,从而造成不同程度上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建筑工程工序有着复杂的工序衔接,通常前一道工序,都会不同程度的被后一道工序所覆盖,所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就有着较强的隐蔽性,这为后期的施工质量检验也添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也就存在一定的潜在性,工程监管部门需要不断加强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对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要进行及时、严格的验收,并且在验收过程中,要注重对施工成果进行分阶段验收,对于一些隐蔽性相对较强的工程,还要对验收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将其及时存放到企业档案管理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目的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从以下方面得以显现:(1)对剪切特性进行改善,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对土压力的稳定性起决定性的作用,当施工过程进行中,需要对剪切特性进行必要的改善,利用加强地基土抗剪强度的手段,来实现减轻土压力的目的;(2)改善压缩特性,对其使用必要的措施,来达到地基土压缩模量得到显著提高的目的,从而使地基沉降现象得到显著的改善;(3)完善透水特性,地基施工中碰到地下水的情况经常发生,并且由于地下水不断运动的特性,使得地基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必要手段来实现地基土形成不透水层的效果;(4)对动力特性进行改进,由于地层中含有饱和松散粉细砂,当发生地震时会出现液化的现象,为了降低地基土发生液化的概率,需要强化地基土的动力特性来提高其抗震能力;(5)对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进行改善,不良地基指黄土存在一定的湿陷性和膨胀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性,以此来改善地基的施工条件。

3.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3.1排水固结法地基处理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当地基出现沉降、稳定问题时,宜采用排水固结法。如果一些地区的地质是比较松软的,使用排水固结法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施工效果。通过运用竖向排水方法,全部排出软土内的孔隙水,或者对孔隙水分进行减小,便能够使房屋建筑工程的土壤固结效果进行有效提高,对土地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有效提高,能够对土壤的抗剪强度进行有效提高,加快地基沉降速度,这样在地基沉降完成以后,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才能够顺利进行。在对地基进行排水过程中,宜选用电渗排水方法。随着地基土壤水分的不断减小,地下水水位便会随之下降,进而地基的极限承载能力便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土壤中插入直流电金属电极,能够使软土内的水分由阳极流向阴极,然后水便会从阴极中全部排出去,在电渗作用下,便能够有效排出所有的水分。另外,也可以选用堆载预压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要预先在地基上置放和建筑物相同重量的土石,这样才能够有效压实地基,使地基能够快速提前完成沉降,使地基承载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当然,也可以选用砂井法,在地基上开设一些砂井,然后在砂井上方铺设垫层,通过运用人为方法,对地基含土层强度进行有效提高。

3.2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过程中,通过运用振冲法,能够对地基起到较好的加固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振冲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1)振冲密实法。2)振冲桩法。针对以上两种方法,它们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其中,在处理砂土地基时,如果地基孰粒量小于30%,选用振冲密实法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能够对地基中存在的液化问题进行有效消除,能够对地基孔隙密度进行有效降低,使地基密实度得到有效提高。如果地基孰粒量高于30%,这表明地基土质中的水量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宜选用振冲桩法,如果地基为砂土地基、素填土地基、粉土地基等时,选用振冲桩法是比较好的。在选用振冲桩法时,主要选用碎石作为填充物,然后将密实度较高的骨料加入其中,以使地基重量进行提高。通过对地基进行振动,以提高地基的密实。与此同时,在碎石骨料中,可以形成排水通道,以使附近地基中水分的流动速度变得更快,进而促使地基承载能力的提高。

3.3预压技术

在地基建设中,如果出现问题又没有及时发现解决,其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是无法补救的,所以地基的质量好坏将是决定房屋工程建设的关键。因此,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工作。其中,使用预压技术主要的方式有两种。1)真空预压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应用在地面地基施工中。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地基中水分的含量,会与竖井排水方式结合在一起进行操作。2)堆载预压技术。主要是针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建设的。其目的就是提升地基的强度,保证其稳固性。其优势在于可以将软土地基中过量的水分进行有效的排出,加强地基的强度和承压能力,提升房屋的整体承压性能,避免沉降现象的发生。

4.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决塌方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在房屋建筑施工时充分的考虑地基土壤的性质,不盲目施工;在施工完成以后要对地基采取专门的措施进行保护,地基保护措施得力,便不会使刚完成的地基受到损失。

结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地基施工是重中之重。做好地基施工对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提升房屋的建筑性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的概念、地基施工的特点,正确的使用能够保证在未来的现代化建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朝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3):183.

[2]郑圳强.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福建建材,2017(11):60-61+47.

[3]刘颖.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1):39-40.

[4]滕飞.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46):17-18.

[5]黄文法.试论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5):40-41.

论文作者:陈明,张红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陈明,张红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