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25)
摘要: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是初中政治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层面上来讲,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往往意味着成功教学的一半。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量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了符合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高昂的学习兴趣能够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一般来说,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的力求了解、探索某种事物,愿意经常参与某种活动的倾向。而学生的兴习兴趣,则是指学生对于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从事学习活动,进而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发表以下几点浅见。
1、教师加强自身“修炼”
教师要讲求师德,提高魅力。应具有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学生在信任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信任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而确信,学好政治课,对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的要意义,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累材料,提高“讲功”。从教材的编写来看,政治课程内容明显不如其他有些科目来得有趣,比较枯燥乏味,因此,要想政治课上得有内容、上得生动,并具有时代的特色,所以,老师必须要做有心人,逐步积累生活中、社会中的所见所闻,有选择地搜集有益的材料、信息,这样,教师讲课时就可以言之有物,可以旁征博引,不至于太枯燥。
老师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语言来”授业解惑”的,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的前提下,吃透教材,掌握素材,进而提高政治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师改进教学手段
教师要掌控讲课节奏。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适度地有张弛有度。如果讲得太快,会有部分学生听不懂,这部分学生会因为来不及思考和消化,产生紧张、困惑和疲惫感,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分神,不再听讲。若是讲课节奏太慢,会让学生精神松懈,直至打盹,造成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睡觉的局面,劳而无功。因此,老师要根据课程本身特点,快慢相结合,带动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收到预期效果。
教师还要巧用幽默因素。优秀的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中国的语言丰富多彩,其中的幽默语言,是中国语言中的瑰宝之一。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幽默因素巧妙嵌入教学过程中,必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效率。
其实,政治教材中就有生动幽默的教学插图,这也是最贴近教材、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共鸣的素材,老师一定要有效利用。教师在课堂之外,还要做个有心人,搜集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幽默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结合教材,适时巧妙地运用,使得学习的过程,成为精神的享受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要巧借视听材料。“只听未见”学来的知识,势必不如“视听结合”的教学法学来的知识那么印象深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巧借可视素材,提升教学水平。记得小时候,喝水的时候,在碗中放入汤匙,发现汤匙柄是曲的,当时觉得奇怪,拿出来一看,汤匙柄仍然是直的,长大后,才明白,这里体现的哲学原理就是“意识是物质的反应”这个知识点。当笔者教授到这个知识点时,就把这个自然科学实验转移到政治课上,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感性认识、观察能力,还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这一哲学观点,同时,通过自然科学实验,使学生明白哲学知识处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不是独立而枯燥无味的,提升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另外,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合教材内容,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直观性的电教媒体,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抽象的名词术语,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后教师要善于寓教于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学到一些寓言故事和成语典故,教师如果能恰当地引入,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是来自一个古老典故,同学们都耳熟能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个哲学原理与“塞翁失马”这个典故结合讲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理解水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拔苗助长”,阐明的哲学原理是“客观规律性和主动能动性的关系”,在趣味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3、激发兴趣的基本途径
教师要建设师生互动关系。做过学生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在中学时代,学得好的课程,往往是因为喜欢至少是不讨厌其授课教师,此所谓“爱屋及乌”,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容的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所以,政治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职业特点和优势,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友爱、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互助、共同进步。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信心。坚定的信心,是学生在求学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前提,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很久以前看到,已经不记得名字了,但是,内容却记忆犹新,说是在某个国家,有一个女孩子,脸上有一块难看的胎记,她很自卑,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走进课堂,后来,她遇到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对她说:“你很幸运,姑娘,因为你是上帝的女儿,他怕你走失,在你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胎记!”从此这个小姑娘她不再自卑,坚信自己比别人更幸运,更优秀,成年后,她成为知名作家。所以,老师对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以增强其信心。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政治老师若能下苦功,必能实现有效授课,完成政治课程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桂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J].实效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1).
[2]杨蓉.如何激发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2).
作者简介:杨斌(1996-),男,山东省诸城市人,烟台市芝罘区鲁东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论文作者:杨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政治论文; 老师论文; 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