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必要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性论文,资源配置论文,充分发挥论文,必要性论文,劳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党中央在十四大上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又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在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应起到基础性作用。劳动力作为社会资源的一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离开了劳动力就不会有生产过程,就不会把劳动对象转化为新的产品。只有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是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必要条件。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工资杠杆的作用,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调节劳动力供求。
刑连仲(1994)认为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应起到基础性作用[1]。杨玉川(1998)认为劳动力在市场流动是劳动力配置的基本形式,调节劳动力市场平衡的基本机制是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相互作用。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是通过指导性计划及相应的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2]。苏灿(2000)认为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应向市场配置模式转变,如果劳动力资源不能通过市场配置,则建立的市场是不健全、不完善的[3]。上述文献都是从规范的角度提出市场应当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本文则是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应起到基础性作用。
2 问题的提出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2.1 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完全自主运行
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是用人的主体,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两个主体有完全不同的经济利益,它们在市场价格的指导下,权衡利益和风险,计算成本与效益,使各自利益达到最大化。劳动力市场的两个主体自主决策,即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选择最优配置,谋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这是启动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机制的首要前提,没有劳动力市场的完全自主运行,也就不可能有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2 劳动力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即工资,是参与市场交易的劳动者与企业双方必须接受的货币化交易水平或条件。在一个完善的市场条件下,价格信号是市场上一个重要的信号,供求变化、利益与风险的权衡、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全部反映在价格的变动上或全部以价格的变动为依据。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的最低水平的确定要受供求双方的影响。对于供给方来说,主要包括劳动力的生产或再生产的成本;对于需求方来说,这个价格即边际劳动生产率。如果边际劳动生产率为负数,就会提醒劳动力需求主体减少劳动力要素的投入,缩小生产规模;反之,则增加劳动力要素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此外还有社会保险实现社会化,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与健全,劳动力市场竞争程序的确立。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已具雏形,但仍处于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
2.2.1 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正在确立阶段,但尚未具备充分的市场主体资格
1.供给主体基本形成。我们承认了劳动力归个人所有,劳动者有择业的自由。从理论上已确立了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通过市场就业已成为劳动者就业的主导方式。但由于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意识还不强,高稳定性、高依赖性、弱竞争意识的超稳心理结构还待转变;城乡和区域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刚刚改革,以及存在一定程度的劳动力歧视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等原因,形成完整意义上的供给主体仍需要一个过程。
2.市场需求主体发展不平衡。国有企业、行政部门等政府控制部门的主体地位尚未落到实处,富余人员还不能流入社会由市场安置,企业工资分配的自主权没有完全到位,职工的各种身份界限尚未完全打破,还不能平等地竞争就业岗位。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市场主导部门的市场需求主体地位基本形成,其活力在于有充分的自主权,但行为缺乏规范。
2.2.2 劳动力市场机制开始运行,但仍存在明显的分割和扭曲
当前企业之间和劳动力之间的竞争初步展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劳动力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流动已成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工资受供求关系制约并调节劳动力流向的格局正在形成。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1.劳动力流动率过低。由于受各种所有制职工及城镇劳动者和农民工之间身份差别的影响,以及封闭的福利待遇的利益制约,劳动力的竞争与流动仍局限于较小的范围。
2.市场工资仅限于市场主导部门,政府控制部门的工资既不反映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也不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没有建立起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工资杠杆作为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引导劳动力流向的价格信号误差过大。在市场主导部门中企业实行市场决定原则,又使得劳动力价格标准相对不统一、且差别较大。
3.各级、各地区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发展极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普遍存在,使得市场覆盖半径狭小,各小市场又相互扯皮,严重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发育和运行,极大的降低了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效率。此外劳动力市场的规则还存在难点和空白,职业中介机构和社会保险体系尚未覆盖全社会范围等问题。
因此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仍然存在必要性,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于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对问题的解释
本文将以微观经济学中有关供求的基本原理对此进行分析。为了分析的简便:1.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分为政府控制部门和市场主导部门。这是根据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客观现象来划分的。国有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都属于政府控制部门,其特点是这个部门所吸收的就业者主要来自于城市劳动力,在招收农村劳动力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政府控制部门的就业者一般都享有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就业保障。但政府实行统一控制的较为平均的工资率,并且不考虑或者低估人力资本收益率。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属于市场主导部门,在市场主导部门中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采取歧视的做法,按照市场法则招收和使用劳动力。对就业职工不实行终生雇佣制,企业和职工都可以根据雇佣合同保留解雇和辞职的自由和权利。该部门就业人员的工资完全由市场决定。2.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根据劳动力异质性分为专业技术人员和非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是拥有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非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无需专业训练,或经过简单训练就可以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作人员。在短期内,后者对前者不产生替代效应。在这里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由于劳动力的异质性,劳动力市场仍被“分割”为两个市场:专业技术人员市场和非专业技术人员市场[4]。这对要解释的问题没有影响。
3.1 市场主导部门中劳动力工资率的决定
假定在政府控制部门和市场主导部门之间不存在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可以用图1中的劳动力价格决定模型来说明。横轴为劳动力数量,纵轴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率)。D[,p]为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曲线,同时也表现为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LMP[,p];S[,p]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供给曲线;均衡点E[,p]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率为w[,p],就业量为L[,n]。同样,D[,n]和S[,n]分别为非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它们所决定的工资率和就业量分别为w[,n]和L[,n]。专业技术人员和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率差异为。由此可以计算出人力资本收益率为
图1 市场主导部门劳动力工资率的决定
3.2 政府控制部门劳动力工资率的决定
该部门的工资制度的特点是,第一,在工资制定时基本上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差异,一般实行无差别的工资率;第二,工资率的决定并不取决于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这样,我们可画出一条政府控制部门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或工资线,它应该是一条水平线,即图2中的直线D[,g]。由于这条需求曲线分别与专业技术型劳动力供给曲线S[,p]和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n]相交于P点和N点,由此决定的两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分别为L′[,p]L′[,n]和,而决定的工资率为相同的为w[,g]。这种情况更符合经济改革前传统体制下的工资制度。在该体制下,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率为零。经济改革后,人力资本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其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市场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专业技术型和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价格的决定机制并没有截然分开,仍处于一个统一的“计划”机制管理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画出另一条较为倾斜的直线D′[,g],它与两条供给曲线的交点分别为P′和N′,由此决定的两种劳动力的工资率分别为w[,g1]和w[,g2],就业量为L′[,p]和L′[,n],此时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收益率大于零,为
图2 政府控制部门劳动力工资率的决定
3.3 政府控制部门和市场主导部门共存时工资率的决定
进一步的研究是把政府控制部门和市场主导部门的劳动力工资率放在一起综合考虑,这可以由图 3来表示。为了避免复杂化,假设政府控制部门对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和非专业型技术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工资率。即使放松这一假定,改变的也只是政府控制部门D[,g]的斜度,只要政府控制部门支付的收益率低于市场的收益率就不会改变结论。
图3 政府控制部门和市场主导部门共存时工资率的决定
在图3中政府控制部门的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和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均为w[,g],其需求曲线分别与专业技术型劳动力供给曲线S[,p]、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供给曲线S[,n]相交于点P和点N,而由市场决定的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工资率为w[,p],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为w[,n]。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政府主导部门的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被压低,使得这部分人员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下降,使得整个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下移,这样我们可以画出一条下移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LMP′[,p]。这条曲线与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相交于点P′,该点所决定的工资率为W′[,p]。该工资率是指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在政府控制部门就业时贡献的劳动生产率的市场价格。这时同一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和计划价格的差额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价
在图3中政府控制部门的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和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均为w[,g],其需求曲线分别与专业技术型劳动力供给曲线S[,p]、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供给曲线S[,n]相交于点P和点N,而由市场决定的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工资率为w[,p],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为w[,n]。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政府主导部门的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被压低,使得这部分人员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下降,使得整个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下移,这样我们可以画出一条下移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曲线LMP′[,p]。这条曲线与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供给曲线S相交于点P′,该点所决定的工资率为w′[,p]。该工资率是指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在政府控制部门就业时贡献的劳动生产率的市场价格。这时同一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和计划价格的差额d[,w]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价格差额,
这里有必要对d[,w]的两部分差额进行分别讨论。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的价格差额w′[,p]-w[,g],对于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来说,构成了一种价格上的损失。但对于全社会来说并非是一种损失,因为这个差额被政府部门拿去后,用于支付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被高估的工资,实际上是一个收入再分配过程。然而对劳动边际生产率差额w[,p]-w′[,p]来说却有不同意义,政府部门和专业技术型劳动力都没有得到这部分差额,被白白损失了,本文称之为制度效率损失。对于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来说,在政府控制部门就业的工资率被高估。但由于政府控制部门对劳动力进入实行严格控制,存在着制度上的进入障碍,使得政府控制部门外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对原有劳动力不会产生冲击和替代。同时在政府控制部门就业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几乎不可能失业。这样,政府控制部门中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不会得到提高。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政府控制部门制定的统一工资率与两个劳动力分市场的工资率之间形成两个落差,这会引起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流动,从而进一步引起两部门劳动力供给的变化。这里,劳动力流动的特征是,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受市场主导部门较高的人力资本收益的吸引,纷纷从政府控制部门向市场主导部门转移。相反,政府控制部门中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则不会流向市场主导部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市场主导部门中的工资率低于他们已有的工资率。更可能的情况是,市场主导部门中的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却有着想进入政府控制部门的强烈动机。
2.政府控制部门中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低于其市场工资率的另一个结果是,他们在受到流动制度障碍时会降低自身劳动生产率,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制度效率损失。其流动时受到的限制越大,产生的制度效率损失越大。
3.政府控制部门的工资率会直接造成劳动力配置上的偏差。从图3中可以看出,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工资率低于市场工资率,他们的劳动力供给量会相应地从OL′[,p]降低为OL[,p],这意味着政府控制部门中专业技术型劳动力的就业量低与其在市场规则下的应有水平。相反,对于非专业技术型劳动力来说,他们的工资率高于市场工资率使得他们的供给量从 OL′[,n]上升到OL[,n],这一点表明的就业量超出了政府控制部门再生产规则下的需求量。这两种情况都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不当。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效率低下,没有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让市场对劳动力进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