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创造性思维论文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创造性思维论文

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思维论文,幼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愈来愈受到家长的重视,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多偏重于两种情况:一是教孩子多认字、多识数、会背诗,以传授知识为主;另一种情况是要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如弹钢琴、拉小提琴、学书法、绘画等等。这两种教育都有失偏颇,知识技能固然重要,根本还要发展幼儿智力。智力开发终归要落在提高思维能力上。“心之官则思”,思维是人脑的主要功能,人类任何一项活动无不与思维相关联。思维活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表现了智力品质即人的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幼儿时期,有意识对儿童进行思维训练,可为孩子以后的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不仅对幼儿当前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作用,也可以为将来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创造性思维具有独创性,灵活主动,不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能根据问题的要求,使用一种新的、非同寻常的方法去寻求答案。历代传颂的“曹冲称象”、“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就说明曹冲、司马光能够冲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善于用崭新的思维方法,解决了常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对孩子来说,创造不等于发明,不可能制造出让成人也感到目瞪口呆的新产品,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很少像成人那样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但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能根据故事的开头编出符合逻辑的结尾;在绘画、泥塑等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新构思,如画在月亮上荡秋千等,都表明幼儿已能构思新颖的形象,还能寻找新的办法,解决一些新问题。这无疑说明幼儿具有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需要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可以通过幼儿日常从事的课内、课外各种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随着幼儿独立性的发展,他们能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周围环境,对许多事物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比如:看见水稻他已不再满足成人告诉他“这是什么”,而是进一步问“稻谷怎样制成大米的”,这表明幼儿已经有了活跃的思维。教师和家长必须保护幼儿积极探求知识的愿望,支持他们因好奇而提出的问题。不能因嫌麻烦就责怪孩子罗嗦,万不可因孩子的想法荒唐怪异,不着边际,就小题大作地批评规劝。对幼儿观看和摆弄物体的举动,不要嫌碍事,不要因怕弄坏东西而粗暴地制止,而要尽量提供方便,使其求知欲得到满足。如带孩子到户外散步,引导孩子观察并随时提出些难度适中而具启发性的问题,并进一步鼓励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思维起于问题,不少有伟大成就的人,往往是在幼小时就对事物有了特殊的兴趣爱好和观察习惯。如达尔文逮虫子,瓦特观察壶盖跳动,爱迪生孵鸡蛋,牛顿制作耗子风车等,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正是这些幼小时萌发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达到了入迷的程度,促使他们走上了成功之路。因此,好奇心是求知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想象是创造才能的翅膀。

二、引导幼儿积极从事有创造想象参与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有创造想象的参与,想象中的新形象、新假设使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使思维具有独创性。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科学发明,都离不开创造想象,因为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创造出那些目前还不能为人们直接感知到的东西。

所谓有创造想象参与的思维,就是指人们在回答问题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引用,要有合理的猜想或设想。在幼儿平时的游戏、学习等各种活动中,要鼓励、支持和肯定幼儿一切创造性的活动。如老师讲完故事后,别要求幼儿原封不动的复述,还可以鼓励幼儿创编故事结尾;看图讲述时,不要强求划一,应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体会,充分发挥想象,自由地讲述说明;在角色游戏中,要允许幼儿提出新的主题,分配新的角色,使用新的代替物;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应用材料建构出新的式样,如用半圆形大积木当摇篮等创新行动,也应给予肯定和强化。即使所用的新的代替物,改变的过程,建构出的新式样,在实践中还不如旧材料、旧式样、旧过程合理,成人也不要耻笑。因为解决问题的合理性会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而逐渐成熟。

三、教给幼儿进行创造思维的方法

有些人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大人说什么孩子就得听什么,就要照着做,久而久之,就使幼儿养成了盲从的陋习,不自觉地抑制了幼儿创造的潜力。教师应保护幼儿灵活的思维和自由的想象,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拘泥于简单的模仿和统一的答案。

教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两种: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是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样性解决方案。集中思维是通过逻辑分析,按问题解决的要求筛选出一个最优化解决方案。这两种方法对幼儿来说需要从头教起。可先用示范来引导幼儿模仿,再进一步引导幼儿自己来分析思考,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经过验证,选择出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语言课上续编故事结尾时,先由教师指导每个幼儿想出各种结尾,而后组织全班幼儿共同讨论,选择最合理的结尾。在常识课上教幼儿认识水的沉浮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幼儿分辨大小、形状、颜色一样的两个球,哪个是皮球,哪个是铁球。可启发幼儿思考多种方法:一是用手掂掂,轻的是皮球,重的是铁球;二是用手捏捏,软的是皮球,硬的是铁球;三是把球放在地上拍拍,跳起来的是皮球,跳不起来的是铁球;四是把球放在水里,浮起来的是皮球,沉下去的是铁球。最后根据老师提供的条件,做一个沉浮实验,既使幼儿认识了水的沉浮,又使幼儿明白了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

总之,幼儿园各科教学特别是绘画、讲述故事、手工制作、表演游戏等活动是幼儿发挥创造能力的好机会。如果因势利导对孩子进行创造性教育,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的创造个性,就能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这正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标签:;  ;  ;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_创造性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