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视阈下孝文化传播功能研究
王艳飞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家国情怀”理念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孝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孝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其传播功能。
关键词: 家国情怀;孝文化;传播功能
一、什么是家国情怀
在中国,最早的家国概念起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分割疆土,“家”与“国”的界限模糊不清。在随后的两千多年里,“家”“国”合为一体,都是以血缘关系联络起来的政治组织。这即是“家国一体”思想。
当发动机重新启动时(图10),N485电磁阀断电,启动解锁过程。松开磁铁芯,锁止器在弹簧压力下向活塞移动。锁止球进入锁止器中的锁销中(凹槽中),松开活塞。活塞在弹簧弹力下移动,释放ATF容量。单向节流阀完全打开,以允许ATF从蓄能器汽缸畅通地流至变速器壳体,该过程在300~350ms间完成。一旦启动发动机,ATF泵产生液流和压力,尽快使变速器换挡元件尽快实现无缝啮合。
传统方法:a.求出系统的闭环极点(特征根);b.使用劳斯判据判稳。MATLAB软件仿真可直接用roots()命令求得特征根也可用pzmap()命令绘制零极点分布图,如图4所示。
家国情怀渊源于“家国一体”思想。《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对天下、国、家一体相连的明确表达。古代中国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领域中对于父母的“孝”与“国”领域中对君主的“忠”结合在一起,并在其后的社会中演化为“忠孝”合一的“国家”价值观,忠孝一体是家国情怀的价值凝练。
孝是基础,忠是升华。“家国一体”思想在《礼记·大学》中更加清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辩证地将个人修养的意义上升至平天下的高度,两者相比较联系,将个人、家庭、国家、天下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个人已不再单单是作为个体而独立存在,而是相对的具有整体意义。家庭和国家也应如此,不应局限于一家一国的利益,而应从整体和全局高度思考立家立国之本。
家是最小的社会细胞,家是个体安顿自己的一个基本单元。没有家,人将漂泊无依;没有家,国将不国,因此人们总是盼望“家和万事兴”。因而,儒家把进退有序、长幼有序的“齐家”看成是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个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在家族里要言行规范,要能够管理好家庭。人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一分子。他要参与一个群体,这个群体首先便是家,然后是国,而涵养或责任的实行也是由“齐家”到“治国”。
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恰恰阐明了天下的事,国家的事与个人是分不开的。这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如若国将不国,家何为,人安在?在这个意义上,家国与小我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人必须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才能言出令行。这就是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实质。
“家国情怀”虽古已有之,却一直有实无名,近代鸦片战争后才真正兴起。“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渐渐形成的。学术界对“家国情怀”的概念与内涵、时代特征的认识并没有达成统一,向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研究孝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孝”的概念?《诗经·尔雅·释训》曰:“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意思就是“孝”是由“老”字省去下面的部分,加上“子”两部分组成的。这个说法是根据“孝”的小篆字形来解释的。现今学者对“孝”的字形解释与此基本相同,只是更加具体形象。如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大辞典》说:“金文‘孝’字部上部乡戴发伛偻老人”。后来“孝”字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此,“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孝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并在沟通的过程中形成了普遍的共识与认同,孝文化的传播使得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进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从而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加博大精深,更加纷繁多样。此外,孝文化国际传播可以宣传国家文化形象,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也有益于国家在国际交流中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孝文化的概念
在中国说不完道不尽的,是家国情怀。有多少名言警句信手拈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可以说是“家国情怀”。
4.对于孝文化的国际传播,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孝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宣扬和传播孝文化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提供动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对于孝文化的传播还可以使得西方国家所宣扬的“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两者都把传宗接代放在首位。由此可得出:孝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要把生儿育女作为义不容辞的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歧视和惩罚,这种现象直到现代化的今天,在中国广大地区仍然普遍存在。
认知弹性理论是由斯皮诺等人于1990年提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所谓认知弹性,意指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以便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境领域做出适宜反应。这既是知识表征方式(超越单一概念维度的多维度表征)的功能,又是作用于心理表征的各种加工过程(不仅是对完形的修复,而且是对一整套图式的加工过程)的功能”。(高文,1998),关于认知弹性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因此孝文化就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
三、家国情怀视阈下孝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的关于“家国情怀”的系列讲话,在社会上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家国情怀”理念的氛围。在这种“家国情怀”理念的包围下,传播孝文化具有良好的时代背景,孝文化是传播关于孝道的文化,孝文化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糖蜜酸化液:80 g糖蜜加120 mL蒸馏水搅拌均匀,用硫酸调节pH 4.0~4.3,90~95 ℃水浴并不断搅拌15 min,4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
1.使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敬老爱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各种方式的传播孝文化可以让这种传统美德流传下去。
2.维护家庭和谐和促进社会稳定。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组织。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家庭兴旺。没有和谐融洽的家庭,就没有稳定的社会。家庭生活中最主要的关系便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和谐家庭的关键就是夫妻相爱和亲子融洽。通过传播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关系融洽,有利于营造一种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养老问题。“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源远流长,赡养老人,抚养儿童一直是家庭的职责所在,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但是随着家庭结构与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歧视、虐待、甚至遗弃老人的现象也偶有发生。因此传播孝文化的精华,对鼓励儿女对父母尽孝,让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起着巨大的作用。
孝不仅指从物质上满足父母,使父母衣食无忧,而且还要尊敬、善伺父母,使父母精神上得到安慰。《论语·为政》曰:“子政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疲,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色难”就是对父母尽孝时做到和颜悦色是很难的,子女很难做到从内心深处真正孝顺父母。说明“孝”不但有制度理论上的原则要求,而且是有具体详细的现实操作层面的规范,指的是儿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态度和做法。孝不只在于奉养,更在于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养。真正的孝,是要求子女在奉养父母时做到和颜悦色,做到真心实意,从心底孝敬父母。“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5.在教育层面,传播孝文化可以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孝”、正确认识儒家文化。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强烈的模仿阶段,对于外来事物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因此,传播孝文化可以对青少年文化素质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在变电站运行维护的过程中,需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更好的进行风险控制,保证可以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具体风险维护措施为:
四、家国情怀视阈下孝文化传播的功能
(一)沟通功能
式中,Pm为施加的压力;σ为导入汞的表面张力;θ为导入液体与煤体的接触角;r为煤体孔隙半径。孔径结构划分采用霍多特方案[12],将煤中孔隙划分为大孔(D>1000nm),中孔(1000nm≥D>100nm),过渡孔(100nm≥D>10nm),微孔(D≤10nm)四种类型。
(二)社会化功能
个体在逐步接受其所属的社会文化和规范的过程中,这种文化和规范也在渐渐的成为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标准,从中学习到的社会文化和规范,使冷漠无思想的生物人变成了有温度受制约的社会人。通过一个个个体的社会化,把整个社会的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孝文化的传播能够使得整个社会把孝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孝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的传播影响着人的社会态度、社会角色、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的发挥,它通过传播自身文化发挥社会功能,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监督,使得人们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孝文化的传播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文明进化功能
人类社会从原始游牧狩猎社会发展到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在这些过程中,其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其中文化传播的作用举足轻重。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化。可以说,没有传播,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社会的文明进化。人类通过传播取长补短,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优胜劣汰,把传统孝文化中积极健康向上的东西继承下去,把孝文化中的愚孝等落后的思想剔除加以改造。孕育于农耕文明和宗法等级制度下的“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既有合理性,也有落后的成分。通过传播孝文化,有利于摒弃其中保守、消极甚至反动的因素,同时汲取其合理、进步、有益的成分。
(四)政治功能
孝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传统文化。在古代,文化作为社会意识是为统治者和政治制度服务的。古代中国统治者“以孝选官”,注重为官者孝德品行,成为普通百姓步入仕途为官的重要方式。随着孝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孝道沦为强化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统治者所倡导的是“愚忠愚孝”,使孝道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在当下,国家提倡孝敬老人,弘扬传统美德实质上是一种政治上的服务为民的方式,其本质则与古时大相径庭。提倡孝文化,使得“老有所养”,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国家安定与人民幸福至关重要。
中山八号飓风投资控股集团,成立2年,主平台飓风网销售额便迅速超过了10亿元;成立3年,陆续推出多个综合实体店;成立4年,已初步实现以绿色智能制造和科技研发为核心,带动线上线下渠道、大运营控制中心、印刷标准化服务中心,以及物流、金融、学院、检测、产业等诸多平台和板块共同发展的雏形。在我们看来,飓风集团的步伐有点快,确如其名一样有来势汹汹之态,但在集团董事长罗伟文、副总裁阮玉雅的眼中,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前行。
(五)社会协调功能
协调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使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整个社会协调发展。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老人越来越多,仅仅靠国家养老将来会面临很大的问题。传播孝文化,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压力起到促进作用。
(六)社会遗产继承功能
孝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孝文化的传播能够使得这种遗产传承下去。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孝文化,不断唤起国民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每一个人,而孝文化的传播在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家庭、个人中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但是当下孝文化传播的力度相对薄弱。在信息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我们应该有效利用这些传播工具,加大孝文化的传播力度,呼吁人们关注孝文化,传承孝文化。让孝文化在社会上拥有广泛的基础,将中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勇.孝道、孝行与孝文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6(04).
[2]马锦涛.伊斯兰孝道观对临夏州农村养老的积极意义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05,01.
[3]南长森.试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家国情怀的作用[J].西部学刊,2018(1).
作者简介: 王艳飞(1993.11-),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职务: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学生,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论新闻学。
标签:家国情怀论文; 孝文化论文; 传播功能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