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示范课与常态课的“平衡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平衡点论文,常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经十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者发现,当下一些学校以教学改革为名推出的“示范课”(包括评优课、精品课和展示课等),看似精彩纷呈,实际上却让人疑虑重重.在教学研究中,人们往往过多地把视线投向示范课,对常态课却研究甚少.笔者认为,常态课是师生每天经历的课,应是大家最需关注的.
深入课堂就会发现:常态课上师生活跃,特别是学生所受的限制较少,与教师配合默契,情绪放松;而示范课上师生的注意力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转移——效果怎么样?这种功利的想法无疑会流露到课堂之中.常态课是教学实践的主阵地,示范课的主要功能是引领,都不能轻视,但也不需要夸大,应该找寻它们之间的“平衡点”.
下面,笔者就撷取同一教学内容的示范课和常态课中的几个片断,对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反思,与同仁共享之.
一、课堂教学应以“原有认知”为出发点
课堂教学要想取得应有的成效,就必须以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出发点.这里“原有认知”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这里的“出发点”是指这样的知识,即不是学生一看就会的,而是需要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合作探究来获取的,从而使学生的储备性知识得到激发与挖掘.
情境1 示范课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上的是数列复习示范课,他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怎样证明?
由于有上述问题1的铺垫,笔者听课的这个班级大约有的学生能顺利得到正确的解法,而且解法基本相同.
由于这位教师上的是随堂课,他没做任何的铺垫,直接将问题抛出让学生思考.一会儿,教师见学生没有反应,就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教师:学生甲,请你说一说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
学生甲:我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于不等式证明题,我希望能从左边证到右边,但无法进行下去.
教师:有哪位同学可以补充或有新的想法?
学生乙:我把它的左边看作数列求和,但也没有找到入手点.
(这时教室里一片寂静,教师试图鼓励学生不要放弃继续探究)
教师:刚才两位同学的想法都很有道理,但是,他们都把左右两边割裂开来了,我建议你们把左右两边综合起来思考一下.
(学生在下面激烈地交流、讨论,还是没有学生能想到解决的办法,教师见时间浪费很多,就直奔目标“启发”学生思考)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过什么的和是?
学生丙:前n个正奇数的和等于.
教师:那不等式的左边的每一项能不能变成奇数呢?
学生戊:我还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
教师:非常好,数学归纳法你也自学过了,是的,可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待学完数学归纳法时同学们就会用此方法来证明了.
上述情境1中,由于是示范课,教师在课前经过了认真准备.不难看出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既定目标,在问题2之前煞费苦心地安排了问题1,这样虽然大部分学生轻松地解决了问题2,但是从问题2所具备的潜在价值来看,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只能说教师很“流畅”地完成了“示范”任务,学生的角色是为教师的“示范表演”在跑龙套.而在情境2中,教师没做任何铺垫,也就是没有从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出发,创设学生思维的起点,虽然让学生经历了探究、思考的过程,但出发点与学生的认知跨度过大,使学生迷失方向,浪费宝贵的时间,以至于最后只能直奔目标式地告诉学生,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显得课前准备不足,预设不到位.
在上述的情境1和情境2的教学中,教师既不可以像示范课那样为学生解决问题完全做好铺垫,也不能像常态课那样因准备不足而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像上述的示范课和常态课,教师都必须准备到位,认清问题中学生的“原有认知”是什么,当师生对话到类似“情境2”中学生乙的回答:“我把它的左边看作数列求和,但也没有找到入手点”时,教师只要做适当的引领:“我们有没有使用过什么方法或应用某个公式、定理就可以对左边求和呢?”这样,学生就可以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出发点,恰当地引领学生“有目的地回顾”,就是要找寻的示范课与常态课的一个“平衡点”.
二、课堂教学应以“问题引领”为落脚点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应该以“问题引领”为落脚点.这里的“问题”是指根据知识目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作为载体,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这里的“落脚点”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习得对事物的看法,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问题引领为落脚点的课堂中,不仅是以知识为主要目标,更是学生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以及能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境3示范课
在一次概念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上的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片段如下:
学生甲:我只能一项一项地推,一直推出第100项了.
教师:那很麻烦了,你能不能找到什么规律呢?
学生甲:我只能看出后一项减前一项都等于3,看不出其他什么规律.
教师:那请同学们看我把每一项列出来,并做这样的改写是不是可以写出第100项呢?(由于是示范课,教师怕再对话下去会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就直接给出改写过程.)
学生乙:根据等差数列定义,每个式子的值都等于3.
教师:很好!那同学们能否对上述n-1个式子整体考虑,然后推出第100项等于多少呢?
学生丙:我可以用叠加法来解决.
在情境3的示范教学中,教师试图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获得以“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认知过程来组织教学,但实际上,对于初次接触等差数列4,7,10,13,16,…的学生来说,还没有这类数列的通项可以用首项与公差表示的经验,所以不可能想到把它的每一项按教师的要求去改写,到最后只能由教师给出“改写”过程了.问题的设计虽然好,但落脚点不利于学生的思维,不能激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而在情境4的常态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示范”的任务,所以在同样的背景下,教师只是简单地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写出一系列式子的值作为落脚点,这样的设计虽然学生在后继问题解决中没有困难,但太过于直接,学生自己没有形成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运用概念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上述情境3和情境4教学,都是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师在同样的背景下提出问题,由于学生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表达形式不清楚,所以两种情境下,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不能很好的回答.结果是两种情境的教学下,教师要么自己改写数列每一项的表达形式让学生来观察,要么简单地设计一系列式子的值让学生填写结论来观察.这两种授课方式都失去了概念教学应有的意义.其实,在上述的教学中,我们只需要稍做改进,以“问题引领”落脚点,即让学生明白两个方面:一是等差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也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类比函数,它一定有通项公式;二是到目前为止,对于等差数列我们只学习了它的定义,要想探究它的通项公式只能从定义出发去探究,而且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应该这样来思考.这样既贴近学生的思维,又鼓励了学生大胆用定义去猜测、去探究.这种抓住“概念的本质”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作为探究的落脚点,就是我们要找寻的示范课和常态课的另一个“平衡点”.
三、课堂教学应以“拓展变式”为生长点
学生会应用是我们课堂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数学教学强调的是训练应用,而训练应用则要关注的是“拓展变式”.所谓“拓展变式”就是在对某些知识掌握、理解后能举一反三,由此提出新的具有开拓意义的知识内容.课堂教学应将知识的“拓展变式”作为生长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情境5 示范课
教师:请问这个问题哪位同学会解?(学生没什么反应,教师接着提问某位同学)
教师:同学甲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学生甲:这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不能用等差数列求和的办法,但它又比较特殊,应该有一种特殊的解法,我现在还不知道怎样解.
上述数列的特点是分子为常数1,分母均为同一个等差数列的连续两项之积,而且除首末两项,其余各项都在分母中连续出现两次.像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我们叫做“拆项求和法”.
教师:请同学们再解决
情境6 常态课
片段同情境5中的问题1,但是教师在完成了问题1的教学后,抓住了问题1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变式训练.
拓展1是把特殊的等差数列拓展为一般的等差数列,体现了数学中的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拓展2:是否存在常数a,b使等式:
则数列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正确,给予证明,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拓展3是问题的逆向思维,它可以培养学生在原有问题基础上学会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原问题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情境5的示范教学中,由于教师带着许多框框的限制,在教给学生学会问题1的裂项求和法以后,继续设置问题让学生训练“裂项求和”的其他类型.虽然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裂项求和”的各种类型,但在知识拓展上使学生丧失了一次思维与能力生长的机会,教得过于呆板,不够灵活,缺乏创新.而在情境6的常态课中,教师及时地抓住“裂项求和”的基本思路,跳出求和的框框不断拓展,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思维能力、数学素养都得到提升.但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在情境6的常态课中显得内容过多,从课后检测来看部分学生对“裂项求和”掌握不牢,对“拓展变式”也理解得不够深刻.
上述情境5教学中问题比较单一,教师没有将“裂项求和”的资源有效利用,而情境6虽利用了“裂项求和”的资源,但对“拓展变式”一次性拓展有点过,部分学生对“裂项求和”与“拓展变式”都没有得到比较好的掌握.对于这种应用型教学,我们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对形成的知识资源必须是每位学生彻底掌握;二是对于形成的重要资源要能有效“拓展”,把它作为知识的“生长点”.因此,在上述两种情境中,教师只要在情境5的教学中,让“裂项求和”的解题策略在学生掌握的基础上,应用到情境6的教学中的拓展1和拓展2即可.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裂项求和”,又掌握了它的“拓展变式”应用.在教学中,抓住有效资源的“生长点”,是我们要找寻的示范课和常态课又一个“平衡点”.
总之,通过上述对示范课与常态课的对比分析与反思,可以明晰:不管是示范课,还是常态课,都应以“原有认知”为出发点,以“问题引领”为落脚点,以“拓展变式”为生长点,这样才能让示范课走向常态,让常态课走向优质,才能实现示范课与常态课的平衡,这样的课才是课堂教学追寻的理想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