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立强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立强

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8390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均促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等,与科学技术的融入更为紧密。而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及领域中的应用于交叉渗透,使得全新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得以形成。因此,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应用分析

1现代化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运用

1.1自律分配化系统的运用

机电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自律分配化系统是其未来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所谓自律分配化系统,就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该系统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可以兼具柔性以及自律性。也正式由于该系统强大的自律性,才能保证该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子系统始终保持独立运行,且相互之间不受任何影响。如此一来,一旦系统中的某一子系统出现了故障而无法急需运行,其他子系统依旧可以照常工作,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避免了大型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1.2全息技术的运用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机电一体化追求对机电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掌控,从多个角度去呈现处机电一体化后系统的运行情况,这种全方位的展示就叫做全息。全息系统化在机电一体化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作用会越来越明显,而自动化与智能化并存也是其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1.3光学技术的运用

所谓的光机电一体化,就是将光学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相结合,相较于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来说,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充分利用光学技术中的优势,提高机械设备自身的性能,使机电一体化系统更为完善。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光学技术可以在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给予光电一体化系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1.4仿生物系统的运用

传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在信息处理方面始终处于“静态”处理的方式,在结构上往往会存在不稳定的情况。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信息处理系统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便越来越大。仿生物系统化的应用,使系统信息的处理方式从“静态”变为了“动态”,减小了信息处理时所承受的负荷。

2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2.1数控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数控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代表,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实践应用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数控技术结合了电子设备的数据分析,融合了机电技术的优点。现阶段,数控机床技术通过实践工程中的经验总结,不断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含量,提供技术范围的扩展,操作上的简化,控制能力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控制的准确性。总体的发展趋势转向核心技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升级。在数控技术的研发更新中,提高包容性和系统性的技术含量是未来发展的现实困境。技术提升的目标在于提高控制能力,打破系统功能的限制性。但数控技术还不能完整的完成一项任务,多台数控机床合作的协调性还需提高。

2.2电子油门控制装置的应用

现实生活中,对节能环保的理念多寄托在人们的观念上的改变。机电一体化技术从技术手段上改善环境质量,体现在对柴油机的控制装置上。传统的柴油机装置存在优先减少柴油使用量,其次再减少污染物排放。电子油门控制装置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电子技术入手,提升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植入电子调速技术控制油门装置,是柴油机在运行过程中协调油量和排放污染量。

2.3提升技术操作的监控能力

实时监控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之一。传统的监控技术是采用电力化设备的监控技术,不具备实时的效用。机电一体化的实时监控能力体现在机械工程中对整体的控制,同时也保障了控制人员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控功能的好处体现在它的预警系统上,当实施工程的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监控系统就会发出预警,停止工作,保障工程施工安全,提升工程进展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倡导人性化的技术设计。

3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得现代工程行业得以大力发展。由于现代工程项目中融入科技成分的不断加大,也使得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与施工难度等均得以显著提升。针对此种现状,便需要在工程项目中所应用到的机械设备等具有优质的性能和质量。

3.1监控功能的实现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电子监控系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电子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对机械设备的作业部分与其他工作装置等,进行实时的监控,更能对机械群的各类传动与制动系统等,进行运行状态的监督与控制。若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存在某些不稳定运行,或状态异常等情况时,作为实时监管作用的电子监控系统,则能够及时通过报警系统的触发,将存在故障的位置在第一时间确定并对操作人员发出警报,促使操作人员与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等,对机械设备所存在的故障等,进行及时的检修与故障排除,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巩固走效率,更会因问题与故障等的及时检修,从而减少额外的经济损失。

3.2降低无端损耗,提升生产效率

由于电控系统在柴油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促使柴油机能源的利用率得以显著提升,同时,通过机电一体化的电控系统,更能使柴油机的输出功率明显增加,并能促成柴油能源的充分燃烧,继而减少由此产生的废气排量。并且,利用电子控制技术,对柴油机的油门进行自动性调节,使柴油能源的利用率得以增加。

3.3促使施工作业精度得以显著提升

将电子控制系统应用于工程机械设备中,既能够实现自动化称量,又能够提升称量的精确度,进而降低由人工称量所产生的精确率低,且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这也促使由机械设备所制作的产品,其精确度能够显著提升。例如:在进行混凝土作业时,通常会依据工程施工需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而在实际施工作业中,混凝土配合比很难通过人工配比的方式,做到极高的精准度,对此,便可通过电子称量系统,进行原材料的自动化称量、配比作业。此种自动化方式,不仅能够达成混凝土配合比的高精度,更能促使混凝土作业中,施工质量的提升。

3.4促使施工作业的自动化工序达成

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工程机械逐步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这不但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使生产效率得以显著提升,更能促使施工作业中,设备等的安全系数得以提升,进而确保利用工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的安全性。例如:现阶段,由于机械设备中科学技术的融入,促使很多机械设备自带线路或轨迹控制系统,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机械设备为挖掘机。在挖掘机上设立轨迹控制系统,当施工人员将铲斗的运动轨迹在控制板中设定完成后,电控系统便可依据安置在各个位置处的传感器,对制动臂、铲刀、以及斗杆等,进行精确的控制,使挖掘深度得以确定,并将挖掘危险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使用价值逐渐提升,机电自动化发展也逐渐完善,精确化智能化成为未来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的方向。在科技领域,机电技术是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以机械设备为基础,融合电子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结合发展,推动技术水平的提升。机电技术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来源,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互相渗透在技术领域中。

参考文献:

[1]鲁鑫康.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9:108-109.

[2]张良秀.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0:177+179.

[3]韦延举.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3,17:207.

[4]张相宏.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浅析[J].湖南农机,2012,03:120+122.

[5]骆祝茂.现代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应用技术[J].广东水利水电,2011,S1:52-54.

论文作者:王立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  ;  ;  ;  ;  ;  ;  ;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王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