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定位与宗旨_历史知识论文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定位与宗旨_历史知识论文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定位和宗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大学出版社论文,宗旨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导言

在中国出版业转制改革以及生存发展并逐步融入国际出版业的大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很猛,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朵奇葩和亮点。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大学出版社的事业,人们都在作着各种各样的思考。大学出版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别于非大学出版的特点何在?它的关键定位又是什么?在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和形势下,大学出版未来的走向又应该是怎样的?通过对美国大学出版社的观察和了解,或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美国大学出版社历史

提及西方大学出版社,人们第一想到的必定是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和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这里我们先从词源意义上来分析西方大学出版社的渊源。西方的大学出版社其前身多为满足大学教学科研需要而成立的印刷所,并且这样的印刷所只印刷大学教授的著作或者讲义。牛津大学出版社便是在这样的印刷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英语中,press的意思是:1.印刷机;2.印刷所或厂;3.印刷工艺。这也许可以说明,至少在英国和美国,为什么大学出版社的名称都采用Press一词(我国大学出版社的英文译名也几乎无一例外地用了该词)。美洲作为欧洲的殖民地和新世界,我们可以认为,这块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大学出版社是欧洲特别是英国大学出版社的复制和再生,其定位、出版宗旨以及出版实践在很大意义上是欧洲大学出版的延伸。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诞生是件有意思的事。1636年,哈佛大学的前身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成立。四年后,在该学院院长楼内出现了一家叫做剑桥出版社(Cambridge Press)的出版社。它既为哈佛学院服务也同时为殖民地出版各类图书。也许因为在当时的高等教育背景下学者和学生们对学术图书的需求不大,或者由于整个北美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因素等,该出版社终于未能发展成北美最早的大学出版社,而是在1692年关门大吉。今天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则是到1913年才成立的。

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康乃尔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869年,由当时康乃尔大学校长安德鲁·D·怀特(Andrew D.White)创办。康乃尔大学出版社很短命,由于资金等因素,1884年便关门歇业,直到1930年才又重新开张,并运作至今。

美国的其他大学出版社也是命运多舛。19世纪末,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和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等都纷纷开张,但不久都因为各种原因而纷纷关闭。

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在美国大学出版社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也是美国大学出版社中唯一连续运转时间最长久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者丹尼尔·科伊特·基尔曼(Daniel Coit Gilman)于1876年创办了该大学,两年以后的1878年便创办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该社一直运作至今,其间没有中断过。基尔曼创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的另一重意义在于他的那句名言:“于大学而言,推进知识发展并且将知识不仅在那些可以每天聆听讲座的人中间传播——而且在更大更宽范围的人们中间传播,这是它最高尚的职责之一。”这句话具体而明确地阐述了美国大学以及大学出版社的职责和任务,至今仍被奉为美国现代研究型大学的中心职责及大学出版社的主要目的。它在美国大学出版历史上的意义还体现在,基尔曼所提出的这个观念在当时的美国是个全新的观念。19世纪末美国国内的商业出版业十分活跃,竞争非常激烈,因而要让商业出版社来承担成本很高但市场很小、非常专业的学术图书的出版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既然促进和传播知识是大学的职责,那么学术图书的出版便是大学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此,美国大学出版社开始不断涌现并日趋繁荣,大学出版社被人们视为现代研究型大学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从一开始就以非赢利、出版学术研究成果为其出版方针。此后,美国其他大学纷纷仿效成立出版社,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了美国大学出版社风起云涌的时代。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众多著名美国大学都开始成立其自己的出版社。有意思的是,1896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在纽约设立了办事处,并开始为美国市场出版图书,算得上是一家不是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大学出版社。

美国部分著名大学出版社成立时间一览表

大学出版社名称

 成立时间

康乃尔大学出版社

 1869年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1878年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1891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1893年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893年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05年

福德汉姆大学出版社

1907年

耶鲁大学出版社1908年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

 1909年

哈佛大学出版社1913年

纽约大学出版社1916年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1917年

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

1918年

根据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有关资料整理,2005年2月

自1920年起,美国大学出版社以平均每年成立一家的速度增长。随着大学出版社队伍的不断扩大,美国各大学出版社的经营者们开始了同行间的交流和对彼此关心的跟大学出版社的业务和发展有关的事宜的探讨,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也于1946年应运而生并且一直稳步运行至今日。美国的大学出版社也随着人类科技与文明的发展而走到今天,并遵循促进知识、传播知识的传统继续为美国大学的教育科研以及美国社会发展作出其重要的贡献。

关于美国大学出版社的一些数据

据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统计,截至2004年底,该会有会员125名。但这125名会员中并非都是美国本土的大学出版社。比如,至少有4家加拿大大学出版社也加入了该会,另外还有其他6个国家的个别大学出版社也加入了该会。这样粗略统计下来,美国本土的大学出版社应该在110家左右。这个数字每年是有变化的。比如,自2004年12月1日起,位于波士顿的东北大学出版社宣布并入新英格兰大学出版社。而此前,该社的生存或者关并一直没有定论。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规模,按销售码洋区分,年销售额在25万美元到5000万美元之间;按出书品种区分,年出版品种从2种到2100多种不等,平均出书品种为80种。2002年,美国大学出版社出书总量超过了1万种(当年美国出版的图书为15万种)。该年度美国大学出版社的销售码洋为4亿多美元(当年全美国图书销售码洋为260亿美元)。除此之外,美国大学出版社还出版期刊近600种。从雇员数量上看,美国大学出版社平均职工只有28人。

上述这些数据是一般评价出版社整体实力的基本指标。但是下面的数据则非常特殊,也跟后面要介绍的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位和宗旨十分相关。自1999年以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5名美国作家的作品都曾在美国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10名美国经济学家的作品都曾在大学出版社出版。换句话说,自1999年以来,美国的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所有美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和经济学奖得主的全部或者部分作品,而这些作品毫无疑问绝大部分都是学术著作。美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些作品反过来为学者们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提供了必要的准备。由此,我们可以引出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定位和宗旨。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位和宗旨

介绍这个话题就不能不谈到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义。美国大学出版社首先是个出版者(publisher),也即它们跟其他出版社从事同样的出版工作:策划、组稿、设计、生产、推广和销售图书和期刊。但商业出版社主要关注通过出版大众读者感兴趣的图书来赚钱,而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宗旨则是出版学术、思想或者有创新价值的作品,并且其读者对象局限在少量的专业人士,也就是学术出版(scholarly publishine)。美国大学出版社与其他出版社的差异还体现在其学术背景上。可以说,美国的大学出版社是其所在大学的延伸。它的责任是通过开发和传播知识服务大众。因此,美国政府将美国大学出版社定在非赢利机构(not-for-profit)这一位置上。

基于这样的定位和宗旨,美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众多图书主要是面向学者或者其他对某个研究领域感兴趣的人士的。此外,尽管美国大学出版社的主要宗旨是学术出版,它们同时也出版一些受众兴趣面更广泛的图书品种,如口述历史、诗歌、翻译自其他语言的小说、有关美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的图书等等。这方面的图书正是商业出版社认为不能给它们带来较好的经济回报而不愿意出版的,但同时也给美国的大学出版社留出了生存和发展的一部分空间。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上述这些共性特点特别是学术出版的宗旨无异说明了前文提到的为何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大都由它们出版的原因。还有一点,美国大学出版社的非赢利机构定位也赋予了它们轻装上阵的保证,使得它们能够专注于学术繁荣和知识传播,从而为学术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做出巨大的贡献。

我们不妨再用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对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义来作一下附注:大学出版社出版有关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图书、期刊和电子媒体。通过这些出版活动,它们扩大了人们对历史、科学、文学、社会、艺术和文化等的共同的理解,并服务整个社会。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价值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上述定位和宗旨决定了他们的出版活动以及大学出版社本身的价值。对于这些价值,美国的三位学者道格拉斯·阿玛托(Douslas Armato)、苏珊,肖特(Susan Schott)和斯蒂夫·科恩(Steve Cohn)作了深入的研究并专门撰文予以探讨。他们从“大学出版社与社会”、“大学出版社与学术”以及“大学社区中的大学出版社”三大方面列出了美国大学出版社的价值所在,也即:

1.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大学学术研究的范围和价值;2.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向大众展示了政策制定者、观念领导者和著作者所依据的基础研究和分析;3.促进了全球融合时期文化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强化了出版在传媒业中的地位;4.与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机构合作,促进新思想的发展和文学传统的维护;5.通过立足于本州或本地区的作品的出版,帮助保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6.通过率先出版人种、种族和性别等方面的研究项目,赋予少数民族文化和视点以发言权;7.通过引进和出版翻译作品向英语读者介绍海外学者和作家的作品;8.通过再版重新发现和提供一些对学术和文化非常重要的作品;9.通过出版小说、诗歌、富有创造性的非小说类写实文学和有关现代艺术和摄影的书籍来促进文化表达方式的发展;10.组织专业领域和新兴领域的学术研究著作的出版,避免因缺少读者群而无法吸引商业出版社从而导致研究成果得不到传播;11.通过同行评论来检验学术研究的可行性和深度,从而保证学术出版的高标准;12.通过严格的编辑加工、专业的校对和设计以及全球的传播,增加学术作品的价值;13.依靠大批教育机构,促进学术观点的多元化;14.通过出版年轻学者的处女作鼓励和锻炼他们,帮助年轻学者建立权威,获取写作经验;15.通过授权其他语种的出版商出版作品的翻译版本,使英语学者的作品向全球传播;16.为长期的学术编辑和多卷研究计划承担工作并提供资源,确保在遥远的将来这些作品出版的完整性;17.通过出版大部分高校教师使用的非教材资料和补充材料丰富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内容;18.与学会、学术机构和图书馆学专家合作,探索如何利用新技术促进学术发展;19.扩展了其所在大学的范围和影响,表明了自身对传播知识和思想所承担的义务;20.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其所在大学在人类和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支持,这些领域往往不能得到大量政府和公司资金的支持;21.通过出版引起当地读者兴趣的书籍以及举办当地作者的各种活动,促进大学与周边社区的联系;22.通过新闻报道、图书评论、获得奖项和在学术会议上展品的展示,扩大其所在大学的知名度;23.大学出版社的员工是学校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方面的专家,能向他们提供著作权、学术交流和出版程序方面的指导;24.为有志于从事出版业的学生提供建议和机遇。

结束语

美国大学出版和大学出版社无论从其历史到定位和宗旨均有其独特性,也反映了美国出版业的一个侧面。由于国情不同、教育体制不同、历史发展不同以及整体发展的差异,我国的大学出版业应该有我们独立的充满中国特色的个性,其存在和发展的方向也应由我们自己来选择与确定。不过,我们是否也能从美国大学出版的历史经验和实践中拿来点什么呢?至于涉及美国大学出版社具体运作机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将另文予以介绍,以冀给我国大学出版界的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  

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定位与宗旨_历史知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