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铭远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建筑混凝土施工中首先应把好混凝土运输大关,确保进场的混凝土质量及状态满足施工要求,然后针对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浇筑,并在浇筑中切实做好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最后根据气温等条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为混凝土强度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与影响因素
1.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即以水泥骨料为主要制作原料,加入水分、添加剂等形成具有一定硬度的混合材料。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经常与钢筋搭配使用,形成稳定的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随着混凝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很多应用优势,如混凝土可塑性较强,能够配合模板、钢筋等建筑材料来同时应用,且混凝土制作陈内根本较低,原材料获取简单,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销售。此外,混凝土的抗震性、稳定性也满足现代房屋建筑的需求,并且可以根据结构变化,调整受力能力。在实际施工时,可以回收施工废料(如粉煤灰),对这些废料进行夹功能处理,将其转变为可以使用的混凝土材料,不仅节约施工成本,还具有环保效益。然而,混凝土也具有自重大、养护耗时较多等缺点,在应用的过程中容易收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裂缝问题。为了提升混凝土的应用效益,强化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就要不断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2影响结构质量的各个因素
能够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由三个方面,分别是:温度、混凝土自缩和材料配合比。在温度方面,如果外界温度骤然下降,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等问题。在温度下降的过程中,混凝土表面温度也会持续降低,造成内外温度差异,进而产生温度影响,导致混凝土裂缝、变形等问题,不仅影响其美观性,还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在混凝土自缩方面,由于混凝土结构普遍以硅灰为主,该材料可以引发结构紧缩,如果控制不当会引发混凝土断裂等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且混凝土湿度也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加大紧程度,进而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在材料的配比方面,制作混凝土所用的粗集料种类繁多,如矿渣、碎砾石等等。在粗集料选取时,要确保其具有清洁、干燥的特点,且没有受到风化影响,也没有混合其它杂质。要合理选择原料供应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经营证书、合格证书等。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还要控制原料颗粒直径、粗细骨料配比等要素。要采取科学的配比方式,避免混凝土中出现杂质,从而提升混凝土强度,增加混凝土结构稳定性。
2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运用了浇筑技术,不但实现了加固的效果,而且起到了强化工程稳定的作用。具有防止施工过程中受外力影响而出现裂缝、坍塌、变形等的情况的发生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的功效。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单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主体进行测量,并且要保证其测量的准确性。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浇筑的位置,以及浇筑的深度。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需要确认工程的排水性能,为混凝土泥浆顺利注入提供重要保障。此外,混凝土浇筑前,还需要保证相关障碍物被及时排出,而后在开展浇筑作业。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应尽量保证一次浇筑成功。如果不能一次性浇筑成功,按照混凝土施工流程,相关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混凝土配置比例,合理调配混凝土浆液,同时要采取分次高压补浆的方式进行填满浇筑。因此,只有强化对混凝土浇筑管理,提高其浇筑质量,才能够确保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流程
2.2.1技术准备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管理,使其掌握混凝土施工相关内容,熟悉整个施工作业流程,了解其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点;其次,做好相关检查工作。例如渗水检查、混凝土平整度检查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施工人员要重点强化对可能出现病害的部位进行检查,例如沉陷、坑槽、裂缝等部位。根据实际的检查结果,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2.2.2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检测
基于混凝土结构施工而言,施工单位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就需要强化对混凝土原材料管理,通过采取抽样方式加强对其材料质控控制,确保拌制的混凝土质量符合国家规范的技术要求。
2.2.3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的技术控制
(1)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及粘接性等;(2)强化现场施工管理,根据混凝土施工标准,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建筑温度,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影响因素,进而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3)重点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厚度问题,则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结构做出适当的调整。
2.3混凝土养护
对于完成浇筑且振捣密实的混凝土,需要在12h之后进行洒水与覆盖,当所用水泥为普硅水泥时,养护时间应达到7d以上;当混凝土中掺加有外加剂时,养护时间应达到14d以上。洒水的次数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为准确定。在夏季,应增加楼板处的洒水次数,并用塑料布进行覆盖,使塑料布中始终存在凝结水,避免裂缝的产生;在冬季,可采用负温养护的方法,在墙柱的立面均匀涂抹一层养护剂。
3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3.1构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中,施工单位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其一,根据施工方案提出的要求,做好各个方面的统筹安排,例如人力、物力、及财力的组织安排,合理优化各个施工环节工作,确保各环节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其次,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通过当前这种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实现施工人员间的相互监督,最大程度化发挥施工技术方案的管控作用。
3.2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
由于混凝土结构施工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施工操作水平,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基于此情况下,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不断强化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混凝土施工教育,不但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施工意识,而且还有助于规范其施工操作行为。与此同时,基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其施工流程、施工技术要点等及时传递给施工人员,并且要深入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每一个作业环节当中,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人员从思想和理念上得到更新,变被动的应对为主动参与,从根本上实现预防为主。针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应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此外,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人员的个体差异,以及施工操作水平,将当前施工人员按照需要划分成若干小组。并且各个小组要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小组在学习中,要及时纠正施工人员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施工动作,保障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应用。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智.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36):106.
[2]李肖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24):46-48.
[3]郑晓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8,44(12):235-236.
[4]刘龙.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9):26-27.
论文作者:许加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