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
袁 芳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249)
[摘 要] 新时代立德树人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核心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立德树人理念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构成了立德树人的实践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了历史性、前瞻性和超越性的理论视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落实机制:教育引导是前提基础,实践养成是基本途径,制度保障是必要条件。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新时代 人的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立身之本,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1]新时代立德树人到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立德树人何以可能?怎样才能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系列教育的核心命题,亟待我们给予理论阐释和实践回应。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生成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条件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是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的深刻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把握立德树人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促进立德树人的有效实现。
宝刚爹一出门,香娭毑就给喜姑泡姜盐芝麻豆子茶,妹妹你多呷几盅,这拿(茶)呷了去寒。喜姑也就敞开了肚皮,呷了一盅又一盅,呷得一身上下热热乎乎的。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理论构成
1.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
立德树人可以区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层次,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基础,“树人”是“立德”的根本目标。一方面,“立德”是“树人”的重要基石。立德树人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持续过程,遵循成长—成人—成才的人才成长规律,必须以“立德”为根基和前提。只有具备一定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实现“成人”的目标,进而通过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里的“德”包含三个层次:大德、公德和私德。大德是关于国家发展稳定的德,公德是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德,私德是关于公民个人成长进步的德。其中,私德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其中思想政治品德是一个人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观点的总和,是最高层次的私德,为个人确立志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方向,构成了个人成长成才最持久、最强劲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由此,立德树人所立之 “德”指的是具有中国气派、彰显中国精神的社会主义道德,其核心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树人”是“立德”的目标指向。“立德”能够培育一个好人,但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需而言,教育的任务尚未完成。“树人”是“立德”的递进和升华,教育不仅要“立德”,更要“树人”。新时代到底树什么样的“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3]“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指明了“树人”中“人”的具体规定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即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她告诉我,早些年,老K一直爬得很快,在政府的一个要害机关当了官,到处讲话,剪彩,大酒家、大商家开业,他逢场必到,站在那里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我和我前夫也常出席这种开业典礼。我站在人群里冷眼看着他,心里想,你算个什么东西!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在酒会上,他理都不理我,装作不认识我,谱摆大啦。别人介绍他跟我认识时,他看都不看我,打官腔,说同学太多,小学的,中学的,中专的,一时都记不起来了。一副正派人的德行,还戴上了一副眼镜,喝一口酒,还掏出手绢儿按按嘴,像真事儿似的。
2.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落脚点在于“人”,强调在成人的基础上实现成才。新时代我国教育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需要关注人、引导人和发展人,致力于使人成为“人”,使人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5]由此,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指向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6]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新时代立德树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教育目标的创新发展,标志着我国德育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本位转向满足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为本位,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3.立德树人的内容体系
第三,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程度不同,人的个性具有鲜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正是人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人本身,要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1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7]“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1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阐明了教育与“树人”之间的必然逻辑,即教育能够提高人全面发展的能力,而且明确了智育、劳动教育、体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
教育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必须正视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表现为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更体现在教育内容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当前,我们对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具体实施不协调、不均衡,学校往往对智育高度重视,对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则关注不足。这容易造成人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发展的不协调,阻碍人全面发展能力的提升。同时,智育中对知识、技能、潜质和智慧的重视程度和具体实施同样存在不协调、不均衡的状况,学校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往往忽视学生精神生活发展的需要。“那些规导学校教育生活的目的——独立人格、精神自由、崇高德行、社会理想等——正在越来越被产出(升学率或就业率)的要求所遮蔽。外在地位获得的光环遮蔽了个体内在的精神与心理的病变。”[11]而在创新驱动的新时代,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是一个国家创新活力的源泉所在,人的潜能和潜质得到全面开发,将形成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宝贵的战略资源。尤其是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牢固确立,迫切需要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实施。未来学校教育如何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将成为新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1.实践逻辑: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使得新时代立德树人具有历史性、前瞻性和超越性的深刻理论意蕴。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动力支持,使立德树人具备了可能性。新时代立德树人中的“人”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而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自然人”成长发展起来的“社会人”,是一种彰显人的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特殊性,尽管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未来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的智慧极限,但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人类,这取决于人的特殊性——人的价值观和创造力;人的和谐性体现在人总是身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人要实现主体性,即实现人对世界的能动关系,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自主和自由,更离不开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由此,新时代立德树人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尊重人的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人全面发展的能力,由此构筑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新时代我国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通过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人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外在要求,有其深刻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
2.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如图1为常用的某切口型翅片,它是一种用量较大且成熟的翅片,大量应用于工程机械以及空气压缩机等领域。铝质板翅式换热器的应用中,其优点是换热效率高[3],其缺点是强度偏低。因此,在特殊使用状况下,既要保证效率高,又有重量限制时,就需要使用加强型的切口翅片。
地球膨胀论的首要观点源自对地球模型的简单操作——将隔离的大陆在模型上滑动。让科学家感到烦恼的是:他们发现,如果不在大陆边缘处留下难以解释的巨大间隙和大范围重叠的话,就不能将泛大陆重新组合在一个实际大小的地球上;但是,如果在比地球小60%的球体上模拟组合各块大陆,这些大陆就能没有缝隙地接合在一起。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充分、自由、协调的发展,不仅指人在物质需要的满足,而且强调人精神需要的满足。人的素质和能力由多种要素构成,既有生理要素、遗传要素,又有心理、精神要素,是一个多因素、多序列、多层次的系统,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等。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人应该在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都得到发展,“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社会主义的道德”。[14]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5]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是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要求,也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具体规定性。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还要求构成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各种要素之间形成协调发展的态势,即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全面、充分、自由、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我国教育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领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之中,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构建系统化、多维度的内容体系。“五育”在立德树人中各自发挥作用和功能,缺一不可,尤其是重提劳动教育,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体现了立德树人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坚守。在德育内容体系中,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德育的主导性内容,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在“立德”向“树人”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为人的成长成才提供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确保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主轴,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德育内容体系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7]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蕴含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德”,为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导向。
第一,人自身的社会属性决定着社会关系是衡量人全面发展的标准,人的全面发展总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来实现的。人的需要构成了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恩格斯将社会产品的消费划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所需资料,由此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人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就要参与社会生产劳动;通过社会生产劳动,人不仅能够获取生存和享受的物质资料,而且实现了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关系的协调发展。人的需要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和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明确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3]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社会关系成为衡量人全面发展的标准。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综合判断,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两个方面:既指每一个作为人的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强调人和人联合起来的共同体的发展,当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动力支持时,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目标的确立,决定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对立德树人的实践要求。由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8]精神生活的满足日益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从本质上看,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发展需要,是社会全面进步至关重要的核心动力,文化生活归根到底是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现在正处于“强起来”的重要战略发展期。[9]这里,“强起来”不仅意味着国家和民族物质方面硬实力的增强,更意味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其核心内涵就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0]契合了新时代民众对富强、民主、公平、正义、和谐、友爱等价值理念的追求,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在文化多样化的当前,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主义思潮、“普世价值”思潮在与我国主流文化争夺话语空间的过程中,对我国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使得学校立德树人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为重大。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界定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人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的自由个性阶段”。[12]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必然性,为我们理解立德树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核心观点主要包括:
三、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生成机制
立德树人的实现有赖于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各要素之间全面、系统、协调的运行,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
1.教育引导是立德树人实现的前提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要以“立德”为重点,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19]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导向;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纽带;品德修养作为人类高层次的精神升华,不仅是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推动人的素质完善的内在动力,而且是社会秩序建立和完善的根本动力。这六个“下功夫”强调了新时代“立德”的关键在于教育引导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尤其要注重价值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人的全面发展铸魂。尽管当前价值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但由于人作为一种价值主体,不仅是作为差异性的个体而存在,更不可避免地产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合作关系,对某一价值观念形成一种一致性和统一性的认同成为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只有通过教育引导实现价值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协调利益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尤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以更为真实的方式展示自我的本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对人的道德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育者自觉探索互联网时代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规律,打造多渠道、多样化、人性化的教育引导方式和方法,把网下文化引导和网上文化引导结合起来,厚植“四个自信”的文化土壤。
2.实践养成是立德树人实现的基本途径
人的道德认知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强化、道德行为的形成离不开实践。一般而言,道德认知形成后,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道德习惯,由此促进道德认知内化为人的道德素质。一旦缺乏实践这一中介和桥梁,道德认知将难以内化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的缺失将导致道德行为难以持续形成。诚然,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没有良好的道德认知难以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但是,仅有道德认知还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道德行为,只有实践能够有效地将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也更能够使人们真实感受到良好道德行为所带来的褒奖和不良道德行为所遭受的谴责,因此有助于实现知行统一。由此,实践养成是立德树人实现的基本途径,新时代立德树人要重视发挥实践的中介作用。只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自身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在实践中加深感知和领悟,逐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实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尤其对于当代青年,只有引导他们切实投入基层的实践锻炼,才能使他们深刻地了解国情,不断积累新经验、形成新认识,素质和能力才能在不断磨炼中实现全面提升。
3.制度保障是立德树人实现的必要条件
立德树人需要多方力量协同推进,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格局,这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在顶层设计上建立健全育人制度,确保教育始终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来推进。学校党委作为立德树人的实施主体,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是立德树人有效推进的组织保障。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主导力量,学校要通过完善制度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障教师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新时代立德树人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道德示范引领作用。我国教育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核心任务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尤其要将品德评价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由于人的思想品德具有模糊性、动态性、隐蔽性的特点,如何开展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仍是人才评价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未来我国教育要在立德树人上有所作为、有所成效,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的指挥棒问题。只有彻底扭转不科学的人才评价导向,才能使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真。
目前,人们在数量表征研究上基本能够达成共识,近似表征不依赖言语,与空间注意参与有关,言语仅仅参与抽象数字符号的输出。这就可以解释,当呈现数量超过5时,巴西亚马逊Piraha和Munduruku部落只能用“一些”或“许多”等模糊数量词汇来表述,因为他们没有抽象数字概念〔25〕。空间数字网络模型详细地模拟空间数字线加工的神经机制,强调数字加工的空间特性。但是,目前尚缺乏来自脑损伤或神经科学上的直接证据支持ESpaN两维数量空间假说。
参考文献:
[1][7][19]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3][4][6][9][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69.
[11]周兴国.让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J].基础教育,2011(2).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1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6.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0.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9.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2X(2019)05-0101-05
[基金项目]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项目、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课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青年人才思想研究”(课题批准号:BJSZ2018YB26)。
标签:立德树人论文; 新时代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