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入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赵迎芬 李宏发

PICC置入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赵迎芬 李宏发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 方法 通过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8月行PICC置管106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 106例PICC置管患者在留置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2例,因发现早、处理早,最终导管通畅,顺利留置至治疗结束 结论 针对导管相关性的静脉血栓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是留置PICC导管的关键。

[关键词] 导管 血栓 预防及护理

1 临床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PICC置管共106例,其中男38例,女68例,年龄7天~89岁。发生静脉血栓2例,2例均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改良PICC置管,并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病历:48床、住院号180605627、40岁、诊断升结肠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置管15天后出现穿刺肢体疼痛,肿胀、皮温稍高,测量刺肢体左侧臂围增加2cm,右臂无症状,检验D—二聚体0.69(参考值0~1ug/ml)、AT3 136.7%(参考值80%~132%)、FDP 3.2(参考值0~5ug/ml),血管彩超提示双上肢桡、尺、肱、腋静脉血栓;31床、住院号180602569、68岁、诊断升结肠恶性肿瘤术后,置管18天后发现左锁骨上窝轻度肿胀,测量穿刺肢体左侧臂围无增粗及其它红肿热痛等症状,检验D—二聚体1.84ug/ml、AT3 93.8%、FDP 6.2ug/ml,血管彩超提示置管侧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近心端血栓。

2 方法

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8月通过排除和纳入行静脉置管的106例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患病种类,了解患者的心功能、手术史,糖尿病史、肿瘤等危险因素,记录置管日期、部位、置入长度、臂围。分别按年龄、置管部位及是否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分组,来观察置管后不同时间段病人凝血功能、血小板、D二聚体的变化,并结合心脏和四肢血管超声来判定血栓的发生情况。

2.1 原因分析

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迟缓。

2.1.1 血栓形成与留置PICC导管有关,如穿刺及维护操作不规范可损伤血管内膜,同时留置的导管作为体内异物不利于血液回流,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血栓形成。

2.1.2 肿瘤细胞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因素。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组织释放大量促凝物质及促血小板凝集物,肿瘤细胞也可直接侵犯血管或通过分泌血管穿透性因子而损伤内皮细胞,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

2.1.3 肿瘤患者化疗后均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差、疲乏无力等反应,加之患者自主活动时间减少,卧床休息时间增加,可造成血液流动缓慢;同时患者行PICC 后,置管侧上肢随意自主活动受限制,使其血流缓慢,也可促进血栓形成。

2.2 对策与实施

2.2.1 做好健康教育,预防血栓的发生

2.2.1.1 置管后常规给予穿刺部位热敷,每日一次,喜疗妥或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涂,连续一周。

2.2.1.2 适度抬高置管侧肢体,每日做旋腕、握拳、屈肘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置管手臂提重物、拄拐、剧烈运动、过度伸拉动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3 每天观察置管侧臂围是否增加,查看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脓性分泌物,穿刺部位有无疼痛、红肿、硬结;贴膜是否卷边;查看PICC刻度,有无脱出、移位,PICC管道内有无回血,是否通畅;输液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常规每5~7天进行PICC维护;在睡觉时避免压迫导管侧肢体;不在置管侧肢体测血压及静脉穿刺,不穿袖口过紧的衣服。

2.2.1.4 可以做一般的家务,如煮饭、洗碗、扫地等。

2.2.1.5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可淋浴,但用保鲜膜包裹置管手臂,避免泡浴、游泳。

2.2.1.6 膳食护理:对置管患者的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应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大于1000ML。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忌油腻食物,以避免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经常补充新鲜水果蔬菜,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滞度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用力导致血栓脱落。

2.2.1.7 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大多都有悲观消极的心理,会因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引起的肢体肿胀、疼痛而产生烦躁和紧张的心理变化,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情况,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减轻其紧张、恐惧心理,并讲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过程及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治疗心中有数,保持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2 静脉血栓的治疗

如果疑似血栓形成,应立即进行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检查, 确诊。对于已形成静脉血栓的患者,在去除诱因的基础上给予对症处理,肢体与躯体形成60°,用50%的硫酸镁湿敷、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血栓性静脉炎引起的肿胀消退;早期用抗凝剂尿激酶,主要针对凝血酶,对发病在3~5天内的新鲜血栓效果较好。

2.2.3 抗凝治疗的护理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7~14 天,采取健侧卧位,避免上肢及颈部运动,尽量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不可用力按摩血栓发生的部位或做剧烈运动,以免栓子脱落,抬高患肢20°~30°,嘱患者适当活动手臂,做握拳、松拳动作,以促进血液回流,注意患肢要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防止室温过低致血管痉挛,严禁冷热敷,因热敷可促进局部组织代谢,增加氧耗量,加重组织缺血,冷敷可使血管收缩,不利于解除痉挛和建立侧支循环,同时避免患肢输液和静脉注射。

2.2.4 注意事项

2.2.4.1 做好置管前的患者教育与评估,置管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详细介绍发生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及后果,尤其对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等患者引起高度重视,让患者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全面评估,严格掌握PICC适应证和禁忌证,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有血栓形成病史、有插管部位放疗史以及有对导管材质过敏病史的患者禁行PICC 置管。

3 结果 106例PICC置管患者在留置期间发生2例导管相关性的静脉血栓,因发现早、处理早,最终导管通畅,顺利留置至治疗结束。

4 结论 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是由多种原因参与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大多数无明显血栓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导管相关性的静脉血栓的原因,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是留置PICC导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静,黄建丰,时花,詹晶晶,陈红娟,徐惠萍.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遵循率[J].护理学报,2012,19(11B):27-28.

[2]鲍爱琴,闻曲,成芳,等.全程护理干预预防恶性肿瘤患者PICC所致血栓形成[J].护理学杂志,2011,26(11)综合版:12—13.

论文作者:赵迎芬 李宏发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PICC置入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赵迎芬 李宏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