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紫君[1]2003年在《论现代标志设计的识别特征》文中认为在当今的时代中,标志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商业符号已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标志的识别力表现是标志应用的最终目的,而标志图形创意是使标志获得较强识别力的基础。诚然,标志的内在涵义固然能体现出标志本体的表述属性,但必须以能体现标志的识别特性为前提。回顾以往的设计历程,标志设计从最初的象征形态、手工业时代的装饰风格,到包豪斯的简约化、理性化主义,再发展到现今的多元化风格,其中心目的都是为了起到标志自我形象的诉求传播,尤其是在VI形象设计中,标志的识别特性尤其重要,甚至是已经超过标志本身的内涵传达作用。但是,目前在设计界中存在有过于重视标志的自身内涵因素,当然这也是为了能使标志的所有者获得认同有很大的关系,以至于忽视了标志的识别特征,从而造成了标志图形在识别力方面含糊不清、诉求不力,进而影响了标志所应有的功效,尤其是在商品同质化、经营手段相似的今日,标志的识别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的设计思潮流派纷呈、风格多样,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也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为提升标志设计的识别力表现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基础。本文以标志的识别特征为中心对象,阐述了视觉心理、个性化风格、经营理念等诸多因素对标志识别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标志图形元素与标志内涵元素的对应关系,提出目前设计界在标志设计中存在的认识问题,指出标志设计的应用目的不是以文字说明来解读标志内涵,而是以标志的识别力营造标志的本质形象,进而引导出内涵元素,达到标志诉求传播之根本目的,其中标志图形的合理创意是为使标志获得较强识别力的基础。
孔紫君[2]2006年在《论现代标志设计的识别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视觉心理、个性化风格、经营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标志设计的应用不再以文字说明来标志内涵,而是以形象的识别特征营造标志的本质,传达企业的内涵,达到标志传播的根本目的,其中标志形象的合理创意是标志获得较强识别力的基础。
杨明[3]2007年在《现代设计中的太极图式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于现代设计,备受设计师们青睐。“太极图式”在现代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太极图“对立统一、永恒运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特征可以延伸到中国很多文化形式中。设计师应在表象形式美的基础上,挖掘“太极”文化潜在的智慧和深层的历史积淀,设计出既符合民族传统观念、又融入时代视觉符号的现代“太极图式”设计作品。本文进而论述了在平面设计国际化的普遍趋势下,如何汲取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怎样把本民族“吉祥喜庆”的观念,恰当地融入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去,从而设计出富有民族个性和地域韵味的优秀设计作品。在与国际化接轨、学习的同时,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艺术精神、充分认识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作品,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现代设计作品。这也是当前国内设计师复兴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使设计艺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
冯建永[4]2010年在《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与企业理念》文中指出标志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广泛传播,成为沟通现代企业和大众的桥梁,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同时也能体现出现代的设计理念和企业理念,是设计出既具中国特色同时更具有时代感、生命力标志的关键,也是标志设计更趋国际化的关键。
吴志军[5]2008年在《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的特征分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东巴视觉艺术符号作为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东巴图腾符号、东巴舞谱、东巴图画象形文字、东巴绘画等内容,由于其具有模糊性、有趣的形态和古朴的文化与审美内涵,非常迎合现代人在生活中对返朴归真的追求,在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已成为现代设计发展潮流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系统探索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中的符号规则与审美特征、文本特征、整体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符号学和符号圈理论,探索将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方法;在创造艺术化生活的同时发展东巴文化艺术。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内向观”与“外向观”、图像学、系统论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索并得出了东巴象形文字符号的基本构成法则:整体模仿、特征摄取、动态与情景描述、象征生成;拓展构成法则:符号形体繁减变化、符号形体变换;探索并得出了其审美内涵:客观朴素的自然美,以劳动生活场景为中心的情景美,以动态美、整体美、特征美和秩序美为表现特征的形式美。探索并得出了图腾符号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内涵:以自然崇拜和原始自然和谐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美,以“人—神”共体为特征的神灵美和人格美。东巴舞谱符号的表现形式、特征和审美内涵:祀神娱神与“人—神—自然”融合共生的神灵美,集体自娱和再现世俗生活场景的生活美,以动态美、书画美为主要特征的形式美。东巴绘画符号表现形式的特征和审美内涵:独特的神灵审美、虚幻和现实的情景审美、原始古朴稚拙的形式美与原始的野性自然美。在东巴视觉艺术符号规则和审美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洛特曼文化符号圈理论,构建了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探索了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中文本的多语性和复杂性特征、审美文化的多语性和整体结构特征,构建了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的审美文化体系;分析了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的结构特征:不均质性、不对称性、边界性,构建了审美文化的“中心—边缘”体系;分析了符号圈中符号与审美运动方式:“边缘←→中心”与“穿越边界”;符号运动关系:串联运动,反馈运动,迭加运动和并联运动;审美运动类型:审美延续、审美还原、审美融合和审美共生等。分析了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设计符号学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设计符号系统及其特征,设计符号系统的运动特征与价值体系,符号系统设计方法等;设计应用的符号圈理论基础与优势:主要包括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意向性基础、相似性基础、差异性基础,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的复合性特征和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圈的灵活性特征等设计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东巴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系统设计模式和关联符号向单一设计符号转化、关联符号向系列设计符号转化、单一设计符号向系列设计符号转化等符号系统设计方法,并设计制作了部分案例。应用东巴视觉艺术符号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系统设计方法,以“春、夏、秋、冬”,“父、母、子、女”,“春耕、夏锄、秋播、冬乐”,“伴侣”,“赐福”等典型的东巴象形文字符号为关联符号,设计了一套具有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特色的亲缘美、神灵美和情景美的日用陶瓷产品;以“蛙”东巴图腾符号和“好”、“东巴”、“如意结”等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东巴象形文字符号为关联符号,系统设计了一套体现“东巴文化研究特色”的东巴文化研究院的VIS。
杨伟[6]2015年在《中文字根组合规律在标志形态中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汉字造型优美,内涵丰富。经过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绵延的进步,汉字蕴藏着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全球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中逐渐趋于融合,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企业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更加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加注重品牌形象;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字越来越国际化,汉字元素逐渐受到了许多设计师的青睐。本文从中文字根组合规律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汉字做为一种文字符号与“符号化”的标志有着许多内在的联系。汉字作为现代教育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是通过对中文字根组合规律的研究来使其不断深入与发展,并使其逐渐呈现出科学性。汉字不仅是一门符号学,而且更是一门艺术。通过对中文字根组合规律的研究,发现并探索其为标志设计带来的不竭动力,感受并领悟其作为标志创作的不尽源泉之美。本文从汉字的科学性、象形性、含蓄性、造型规律、造型特点可以为标志设计在创作过程中提供大量的创作源泉和表现方式的角度出发,致力于研究在标志设计和设计元素的全球化以及人们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需求急剧增加的趋势下,中文字根组合规律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标志设计的必要性,致力于探索将中文字根组合规律研究成果融入现代标志创作设计实践对于标志设计发展的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
张文涛[7]2013年在《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之美》文中指出标志设计,在现代社会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的发展潮流中,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以集中、强烈、精炼的视觉艺术形式进行信息的传达,因此也被堪称为视觉传达中的“尖端作品”。在过去,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简化“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下,很长一段时间,所设计出来的标志作品,由于无视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商业色彩浓厚,导致标志越来越同质化。大量由点、线、面构成的几何化标志,由于缺乏它们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内涵,也造成了人们视觉审美的乏味、疲惫和心理的抵触、排斥。不过,当后现代设计思潮兴起,特别是21世纪开始之后的标志设计越来越倾向于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在坚持图形符号功能性和信息传达有效性的同时,赋予作品以情趣和韵味。本文基于这一现象和趋势,以营造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之美为切入点,论述了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对于注入情感因素、营造意境之美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人的审美和情感需求中,愈来愈注重精神愉悦,注重追求事物的内在美和意蕴。现代标志设计将客观物象的视觉表现与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志相融合,所形成的艺术情调和境界,通过人们的想象与联想,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愉悦。以此为起点,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进而分析了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引出意境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联系,并对现代标志设计意境特征和意境表现进行分析研究,以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艺术学等研究方法为指导,结合国内外标志设计的经典案例,找寻现代标志设计营造意境过程中的规律与方法,同时也对我国标志设计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些思考与展望。对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之美这一课题进行深刻地分析与探究具有重要的学科研究意义。因为,只有意境深远的现代标志设计作品才能够形成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达到情感的慰藉与心灵的滋养,从而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符合“为人而设计”、“设计为人服务”的宗旨。本文希望通过对现代标志设计中意境之美的探究,使人们能够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中国意境理论对现代标志设计语言及思维的影响,让人们体会现代标志所蕴涵的艺术情趣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使现代标志真正能够成为人的情感符号。
邵卉芳[8]2011年在《中国传统吉祥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据考古资料,图像是最早的视觉符号。它记录事件、传递信息、表情达意,它是远古人类重要的交流媒介,也是古代文明的编码。早在文字出现之前的人类社会就是所谓的“读图时代”,要想揭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编码信息,图像资料不可忽视。因此,本文选取西安古城墙内店铺的现代标志设计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吉祥图像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调查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搜集资料,尽可能客观准确地考察西安古城墙内现代标志设计的特征与内涵,并对几种常见的中国传统吉祥图像进行溯源。全文结构如下:一、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将西安古城墙内店铺的现代标志设计大致划分为叁类:现代繁华街道上的现代标志设计;传统气息浓厚的街道上的现代标志设计;一般街道上的现代标志设计。通过对各类街道上现代标志设计图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标志图像结构中比较常见的是“对称”和“阴阳”两种类型,由此我们说,中国民众深受传统文化中对称和阴阳思想的影响,生活的和谐、幸福与吉祥是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二、从图形和色彩两个角度阐释现代标志设计的内涵。通过对各类街道上现代标志设计图像的外形、色彩等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圆形、方形、叁角形、S纹、卍纹、盘长、龙纹、鸟纹、花卉纹等使用频率比较高;红色、黄色、黑色、白色、蓝色、绿色等是经常被采用的颜色。从这些图形和色彩的使用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从民众那里得到了发展所需的丰富养料,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叁、不同文化标志图像之间的比较显示:不同时代、族群、民族、地域、行业的现代标志设计都有其独特之处,不可一概而论,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在其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但只有那些深深扎根在民族文化根基里且符合社会需求的现代标志设计才可称得上是成功的现代标志设计。四、通过对西安古城墙内店铺的现代标志设计的特征与内涵的研究,结合实地调查中的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只有那些能调动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参与意识,能在设计者和受众之间产生“对话”的现代标志设计才是优秀的现代标志设计而这种“对话”产生的关键就是对中国传统吉祥图像等中国元素的恰当运用,只有运用得当,我国的现代标志设计才能够真正实现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平衡发展。五、从设计师、政府、广告行业和社会监督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设计师应该立足于内蕴丰厚的传统民俗文化和普通民众的普通生活,联系民众的求吉心理进行设计;政府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约那些人文精神缺失、侵犯人权和社会风尚的现代标志设计的发行;广告行业应该制定相关章程、制度、工作守则、职责公约等,对广告活动进行自我约束、自我限制、自我协调和自我管理;广大民众应充分行使社会监督的权利,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以促进政策法规和设计规范的调整。六、对中国现代标志设计和中国传统吉祥图像的发展提出叁点认识: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在当代的运用应遵循民族化与国际化协调发展的原则;现代标志设计应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借用传媒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时,不可失却了文化的“本真性”。
刘强[9]2013年在《论现代设计的反色彩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设计因控制着信息传达的效率而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色彩作为现代设计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作品的成败。正是由于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掌握好色彩的使用,色彩使用难于简而非杂。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富裕,设计师们为了满足需求,更快速地吸引人的视觉关注,开始在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色彩,这样反而造成相反的后果。于是人们开始倡导节俭、不浪费的生活观念,所以追求色彩简洁明快、形式简约清新且富有时代感的反色彩设计出现了,反色彩设计并不是反对色彩的使用,也不会否定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只是相对现代设计中色彩过度使用的现状提出的一种追求简约、追求简洁的设计形式。它有效地应对了现代设计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必然会成为现代设计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设计风格,丰富现代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设计理念。本文共分六章,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色彩的相关概述以及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了色彩在国内外现代设计发展的现状。第二部分,对反色彩设计结合现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反色彩设计的类型、特征、重要性及其反色彩设计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第叁部分,详细介绍“反色彩设计”表现形式,通过国内外的成败案例分别从广告、标志、包装、书籍、网页等设计形式对反色彩设计进行全方位的介绍。第四部分,介绍了反色彩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分析反色彩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对反色彩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分析,并作出文章总结。本文希望对现代设计中反色彩设计的进行深层次解读,挖掘提炼反色彩设计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尤其是通过反色彩在不同设计载体中体现的研究,分析反色彩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分析反色彩设计特有的简约形式融入到设计作品中,把握色彩使用的黑白灰关系,设计具有反色彩特性、适应市场的创意作品,从而更好的推广反色彩设计,推动现代设计和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崔营[10]2013年在《篆刻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启迪》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及设计风格影响着中国的设计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想及风格特征,如何保护本民族传统的文化,成为设计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篆刻艺术作为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立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及精神气质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缩龙成寸”的艺术形式,字体形态的变化,印面整体的布局及丰富的肌理效果,表现技法的多样等呈现出的形式美特征对当代平面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将方寸之间的艺术巧妙地运用到当代平面设计中,就必须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传统篆刻艺术的精髓及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和挖掘并合理的运用,从而使当代平面设计更赋有文化底蕴。本文先简要介绍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审美价值,以篆刻艺术形式美的基本特征为切入点,分别从篆法、章法、刀法叁方面展开论述,并引出篆刻艺术与当代平面设计的相似之处,为后文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奠定理论基础。进而从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海报设计等平面设计的视角出发,以几个典型案例分析挖掘篆刻艺术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对当代平面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元素,从而总结出篆刻艺术与当代平面设计形式与内容上的相通之处。最后总结了当代平面设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以及篆刻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及意义,提出在平面设计中,要善于寻找民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平面设计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一种集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于一体的视觉艺术体系。
参考文献:
[1]. 论现代标志设计的识别特征[D]. 孔紫君. 河南大学. 2003
[2]. 论现代标志设计的识别特征[J]. 孔紫君. 艺术探索. 2006
[3]. 现代设计中的太极图式探析[D]. 杨明. 西北师范大学. 2007
[4]. 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与企业理念[J]. 冯建永.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5]. 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的特征分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吴志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6]. 中文字根组合规律在标志形态中的思考[D]. 杨伟. 武汉纺织大学. 2015
[7]. 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之美[D]. 张文涛.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8]. 中国传统吉祥图像研究[D]. 邵卉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9]. 论现代设计的反色彩设计[D]. 刘强. 齐鲁工业大学. 2013
[10]. 篆刻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启迪[D]. 崔营.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标签: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论文; 标志设计论文; 艺术论文; 平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