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六七二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麻醉方式为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麻醉效果优良率。结果: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048-02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比较常用的麻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身麻醉,另一种是腰硬联合麻醉[1]。其中,腰硬联合麻醉相对而言使用频率更高。我院为明确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这两种麻醉方法各自的效果与优势,特选取了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比对性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有男患者42例,女患者38例;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57±5.3)岁;手术原因:骨性关节炎32例,股骨头坏死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股骨颈骨折12例,创伤性关节炎1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原因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麻醉前的半小时先注射苯巴比妥钠和东莨菪碱,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情况。
1.2.1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药物及其使用量为:咪达唑仑0.03mg/kg,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1mg/kg,维库溴铵0.12mg/kg。以上药物依次静态注入。在麻醉维持方面,给予患者异氟烷1MAC持续吸入,并间断静脉注入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2]。
1.2.2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具体方法为:以L2—3间隙蛛网膜下腔为穿刺点进行穿刺,成功之后,将0.75%布比卡因1~1.2毫升缓慢注入。在硬膜外间隙置入硬膜外导管,术中经导管向硬膜外缓慢注入0.894%罗哌卡因3~5毫升以维持镇痛、肌松;间断静脉注入芬太尼、咪达唑仑以维持镇静[3]。
1.3 效果评价
优:手术过程中没有痛感,没有使用辅助药物,恶心、呕吐等症状也没有出现。良:手术过程中有轻微的痛感和恶心、呕吐,没有使用辅助药物;差:手术过程中有明显的痛感,需要使用辅助药物来镇痛,有较为强烈的恶心呕吐感。
1.4 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根据统计结果,在麻醉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血压和心率比较情况( x-±s)
组别血压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观察组88.3±5.161.2±9.171.6±2.7
对照组96.5±4.870.4±9.383.0±2.5
t值11.335012.130511.4822
P<0.05<0.05<0.05
2.2从麻醉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情况[n(%)]
组别例数优良差优良率
观察组402612238(95.00%)
对照组402015535(87.50%)
x2 6.72
P<0.05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段。随着现代高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因为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对手术及手术麻醉的耐受性较差,所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方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全麻即为全身麻醉,这种麻醉方法虽然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因为气管插管会对患者的喉头造成强烈的机械性刺激,所以患者的麻醉反应比较大。腰硬联合麻醉是指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4]。这种麻醉方式综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有效使患者的肌肉得到完全的放松,麻醉起效非常快;同时,它又能够控制麻醉时间、增加麻醉平面,且还可以暴露手术视野,使手术操作者减少了暴力操作的行为,从而使患者邻近组织及脏器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显示出鲜明的优势:第一,麻醉效果优良率更高。在本次研究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使用全麻的患者,在实施麻醉之后,患者一般都不需要使用辅助药物来镇痛、镇静。第二,麻醉药量更少。腰硬联合麻醉中,麻醉药量要少于全麻,所以患者发生麻醉药毒性反应的可能性比较低。第三,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及心率。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有效地将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从而避免患者因血压骤升而大出血。综上,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均良好,但腰硬联合麻醉更胜一筹,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沈学庆.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11(05):118-119.
[2]古源.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对比分析[J].微创医学,2014,18(02):236-237.
[3]林阿梅.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3):149—150.
[4]丁宇.对比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4,14(33):43-44.
论文作者:夏林智,雷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4
标签:患者论文; 全麻论文; 关节论文; 心率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置换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