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意义论文,理论论文,世界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理论,系统地、初步地解决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一条生机勃勃的新路,也为其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二战后,时代主题从革命和战争转变为和平和发展,实现现代化就成为不发达国家人民所追求的宏伟目标。一方面,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一大批亚非拉国家相继宣告独立。独立了的第三世界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问题。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面临着发展,需要不发达国家提供资本和市场。但亚非拉一大批国家原先经济就不发达,无力满足发达国家对其资源、市场的需求,独立之后又增加了发达国家从不发达国家获取资源和市场的难度。所以邓小平对发达国家的朋友说:“你们的资本要找出路,贸易要找出路,市场要找出路,不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的发展总是要受到限制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106页。)很明显,如果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依然停滞不前,那么,势必拖发达国家的后腿。所以,二战后,西方经济学理论开始重视发达与不发达的研究,把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纳入西方学术研究的范围,从而恢复了中断约100年之久的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家习惯总量分析方法,传统地把经济发展归结为总量经济指标的增长过程。他们认为,加快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是摆脱不发达的唯一途径。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按照这种传统方法研究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许多国家大力引进外资,增加投资,然而经济并未发达起来。对此,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反思,思考了一些重大问题。例如,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是否相同?不发达国家储蓄和引进的外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经过探索,他们认识到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不同,一般由两大部门组成,一个是庞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这两个部门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均不同。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模式,认为发展过程的实质是以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为引擎,以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发生根本变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结构的变革过程。应该肯定,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强调不发达国家存在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与庞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的结构差异,这一点是符合不发达国家的实际的,同时,把经济增长过程和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这正是当今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可供不发达国家借鉴、参考。但刘易斯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最主要的是混淆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三个不同的概念,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
5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T·帕森斯从进化论角度阐明社会变迁,认为人类社会的变迁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进化过程。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进化主要是适应能力的增强,一个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就意味着一个社会提高了克服环境的各种困难而达到社会目标的能力。这种“适应能力”能否增强,主要取决于文化的传播。于是,他便从文化决定论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把现代化视为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他强调美国社会处于较高阶段,它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处于较低阶段的国家应仿效的。他由此得出结论:现代化实质就是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向不发达国家传播的过程。这是欧洲中心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翻版。应该肯定,他提醒人们要注意文化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相对于刘易斯的单纯经济增长模式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他主张文化决定论并由此引伸出欧洲中心论,则是完全错误的。无论是刘易斯、罗斯托等人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帕森斯的以文化传播为核心的现代化理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宣传欧洲中心论,强调不发达国家现代化必须仿效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这对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起了误导作用。历史事实证明,这些现代化理论模式都没有给不发达国家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没有实现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半个世纪过去了,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现代化出现严重延误;巴西、巴基斯坦等国由于搬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尝到“有增长无发展”的苦头,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如经济结构失衡、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增加、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等。
60年代后期,人们对传统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模式进行反思,并转换了研究视角,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其一,放弃追踪、搬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开始把视线转向广大不发达国家的实际,研究其现实的处境、条件和模式的选择;其二,扩大了视野,放弃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指标,开始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文化等多学科的角度探讨现代化问题;其三,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中心及其所控制、操纵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不发达国家现代化延误的主要原因。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为代表的新发展观即综合发展观、阿明和弗兰克为代表的依附论以及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等,对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因其理论的缺陷、局限,从总体上来说,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实践方面,都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同样,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二战后,时代主题转变并形成世界新格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新态势,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所作的探索,没有能够正确回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的实际问题,没能发现、纠正苏联模式的弊端,因而没能克服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错误。在新科技革命的冲击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这一模式的弊病明显地暴露出来,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中国,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年总结》等著作中作了极其有益的探索,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的思想,为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材料。但由于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不切实际的估计,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中断了原先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因而没有解决好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而且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一度使我国经济走到崩溃的边缘。
纵观半个世纪以来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这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懈进行探索的时代性难题。二战后,不发达国家几乎都卷入现代化的浪潮之中,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模式及其成果有很大的差异。除东亚一些国家经济有较大发展外,大部分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并不高,非洲大陆各国的现代化则出现严重的延误。可见,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非社会主义,不发达国家究竟如何实现现代化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二
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模式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植根于中国土壤上,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但它并非是中国一国的孤立事件。中国所处的世界历史环境也是中国国情的一个方面。中国国情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产物。如果离开世界历史,就不能深刻、全面地把握中国的国情,因而也不能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的含义。
中国是在世界历史的行列中走向现代化的,必须从世界历史、世界交往的高度来观察、把握中国的现代化。邓小平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同时代主题变换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当然,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自从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发展就不再局限在狭隘的民族范围内,不再是单独一个民族的问题,而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来,“中国式的现代化”不只是一个民族的概念,而是一个世界历史的概念。离开了世界交往和世界历史,中国就难以发展,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分析印度的历史时指出:“孤立状态是它过去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76年版,第70~71页。)。同样的,孤立状态导致中国社会停滞、落后。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他又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总之,“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这说明中国现代化是世界历史性的问题,离开了世界历史、世界交往就不能正确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含义,从而也不能正确选择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方式。历史实践证明,落后的中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是不会成功的。“一切从头开始”只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做过的事情,是少慢差费的行经,是违背现代化客观规律的。邓小平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说:“不要关起门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否则就会信息不灵,睡大觉,而世界技术革命却在蓬勃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0页。)这些都说明“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的概念。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历史从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时,作为世界有机组成部分的民族国家,其历史性的活动及其后果,如果能够反过来影响世界的发展,就不能不带有“世界历史意义”。他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不同各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88~89页。)现代社会发展证明了马克思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所经历的三次飞跃,无不都是“世界历史的事实”,都具有“世界历史的意义”。马克思颂扬巴黎公社“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伟大历史意义,充分肯定它是一个“世界历史性事实”。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现实的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此,毛泽东赞扬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1991年版,第667页。)。十月革命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何进行革命,革命胜利后如何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代性课题。邓小平设计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开辟了不发达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为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宝贵经验,因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三
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一方面立足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又揭示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性问题。它提出的一些理论原则及贯彻于其中的辩证的科学方法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概括地说,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从时代主题来思考发展问题、现代化问题。时代主题已从革命和战争转变为和平和发展,发展成为不发达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时代课题。但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思想停留在战争和革命状态,还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延误了现代化的进程。以前苏联同样没有认识时代主题的转变,一味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忽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有利的机遇,不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不出来,导致人心西向,发生剧变。邓小平从时代高度,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有条件的发展尽量快一点。这真正切中时代的脉膊。明确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首要的认识前提。
2.对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定位。发展要立足于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制定现代化的战略规划,而当今中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制定现代化战略规划的依据。背离这个依据就不能制定符合现阶段的方针政策。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犯过急于求成、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欲速不达,反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遭受挫折。为自己国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作出科学定位,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制定现代化的战略规划,这是任何一个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都要遵守的普遍原则。
3.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弄清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据,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不仅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而且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同“左”的、右的错误思潮划清了界限。这在实践上为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原则: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到中心地位,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并在高度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要防止两极分化,又要克服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和平均主义两种错误的倾向。
4.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其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发展。为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当然,说到底,把经济搞上去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刘易斯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帕森斯把现代化归结为西方文化传播过程,都是片面的。邓小平强调发展既要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要协调其他方面的发展。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方法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5.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战略蓝图。它包括以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总体战略目标,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战略布局,以解决温饱、小康、富裕的分“三步走”为战略步骤。这一总体战略蓝图,体现了远大目标与实事求是精神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增长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体现了发展速度与效益质量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关系是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共同性的问题,都必须正确地加以解决。
6.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行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尤其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要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生产力,扫除种种障碍,才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这只能通过改革来实现。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不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要及时通过改革有效地调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发展是根本目的,改革是强大动力,稳定是前提条件,三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辩证统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和发展时,很重视稳定这一前提条件。如果社会动荡不定,就难以实现现代化。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就不可能有一个经济繁荣的社会。
7.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不发达国家要实行对外开放,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相接轨,与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趋势相融合,使社会生产力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去,从而分享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巨大利益。要正确认识与对待现代资本主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要善于参与世界国际市场的交往和竞争,善于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文明成果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社会主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对比较的优势。为此,必须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首先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从自己国情出发制定发展战略以及选择现代化的模式和途径,并在这基础上学习、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东西。依附论代表人物之一弗兰克60年代提出不发达国家要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决裂,这是片面的。80年代末,他来我国访问,这个观点有所改变,已认识到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吸收、借鉴发达资本主义所取得的成果。可见,邓小平辩证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学习、借鉴外国经验这一矛盾的科学方法论,对于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具有启迪作用。
8.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以市场为纽带,把生产与消费有机联系起来,两者相互促进。这是有效配置资源、发展社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手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对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现代化关键是科技、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借鉴、利用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把它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事业。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而科技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现代化。国际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发展思想。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落后国家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为发展的起点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的发展,对于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具有指导意义。
10.坚持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表明,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在经济基础方面,事物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和不平衡性,因而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的与错误的、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思想往往交错在一起,这就易于纠缠在姓社姓资的争论,因而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邓小平把价值观与检验是非的标准结合起来,提出三个有利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对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深化。邓小平“三个有利”的标准是全面、科学的衡量发展的标准。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发展是任何不发达国家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11.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地前进,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自觉地遵循这一规律,避免直线式行进或者大起大落。为此,必须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发展与调整的关系。发展速度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但发展速度是有条件的,即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的速度。发展速度要因地而异、因势而异,有条件的地方或有利的时机要尽可能发展快一点。调整、整顿是必要的,但目的还是为了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绝对的,调整是相对的。
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科学的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精髓。它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的灵魂。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使用方法。同样,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也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使用方法。各个国家、地区条件不同,不能搬用别国的模式,要走自己的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来发展自己,也就是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这是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所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论。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