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文学的历史和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华裔论文,现状论文,历史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大熔炉”著称的美国接受了来自不同国度的移民,逐渐融合他们带来的文化,形成美国主流文化。然而这并不是说外来文化已经完全被同化,它们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在美国文化中求同存异。特别是二战之后,美国移民政策的放松和歧视性策略的缓和,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美国,各民族移民后裔的数量也迅速增加。随着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他们的民族力量和文化特色也逐渐显示出来,慢慢地在美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现在的美国,形成了以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局面。这种局面从文学中便可见一斑。美国犹太文学队伍壮大,成果喜人。索尔·贝洛就是其中一名健将。他勤劳耕耘,著作颇丰,于1976年获得世界文学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约瑟夫·海勒以《第二十二条军规》而声誉鹊起,成为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美国黑人文学亦不甘示弱,奋起直追。《看不见的人》、《土生子》和《紫色》等作品已经家喻户晓。托妮·莫里森更是一鸣惊人,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而美国华裔文学以其特有的内容,经过艰苦、坎坷的奋斗,终于在美国文学中脱颖而出。
要给美国华裔文学下个确切的定义难度较大。它是否包括美国华人的所有作品,不管其主题如何,或者包含那些以华人为主题的作品。有些人主张那些在美国居住一段时间的华人所创作的作品均可纳入,而有些人则赞同只有那些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的作品才能入围。从“美国华裔文学”这一名称,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至少包含三层意思。首先,这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其次,这些作品应该展示华人在美的奋斗过程及其辛酸苦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裔”的意思是“后化”,也就是说,这些作品必须出自华人的后裔,即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第二代以上的华裔,他们决定在美国定居。因此,“美国华裔文学”指的是由美国华人后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各种作品。另外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学者将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译成华裔美国文学。 正如前面所说的,这个支流是美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有别于美国印第安文学、美国黑人文学等。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一般先说大的,再说小的。所以,“美国华裔文学”比较符合中文的表达法和逻辑思维。
美国华裔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后半叶。 王山(音译)于1875年用中英文发表了《英汉手册》。此手册的目的主要是对付当时的反华法案、种族歧视和美国社会习俗。王山和他的助手将其在美的经验记录下来,内容包括生意策略,如何对付刑事法,如何和白人打交道等。这些经验有利于华人在陌生的国度中生存下去。此后,由于排华、反华政策越来越激进,华人的处境日益艰难。1882年,“排华法案”被通过,严禁华工进入美国,中国商人、官员等入境也受牵连。1892年全年竟无一名华人进入美国。美国的这种排华运动竟然持续到二战期间。由于当时中国和美国的盟国关系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美国国会终于在1943年废除排华法案,这样长达61年的禁止华工进入美国的悲剧才被中止。在这期间,华人几乎在美国销声匿迹,更不用说进行文学创作,因为多说几句话很容易惹祸上身。美国华裔文学的真正成长期是从二战期间开始的。
一、以自传为主题的小说
开始学习创作的华裔先从自传起步,因为自身的经历可以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通过自传形式,他们描写了自己身处双重文化之中的经历和感受,叙述了他们认同于美国主流文化的追着。通过自传文学,美国华裔叩开了美国文学的大门,正如翁尼(James Olney )在评述黑人文学时所说的,“黑人的历史多保存在自传中,而不在正规的史料中。……自传为黑人作家开了一道门,使他们的作品得以进入文学的殿堂。”(注:何文敬、单德兴主编:《再现政治与华裔美国文学》,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6,第58页。)一般来说,刘裔昌(PardeeLowe)的《虎父虎子》(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ant,1943)是美国华裔用英语撰写的第一部自传。
此部作品的一大特点是,全书共三十三章,都以父亲来命名,如“父亲取名”(Father Picks a Name )、 “父亲进城”(Father toTown)等。而全书写的是作者的成长过程。亚裔文学著名评论家金依莲(Elaine H.Kim)曾说:“本书实际上是关于‘虎子’, 为了突出儿子, 书中不惜排斥父亲。 ”(注:Elaine H.Kim, Asian AmericanLiterature: An Intro 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Social Context,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2,P.62.)而对父亲的排斥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父子两代人的冲突,也就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刘裔昌从小在美国长大,接受白人教育,因此对中国文化持否定态度,认为他父亲的所作所为不够美国化,莫名其妙。“对刘裔昌而言,中国的事物都令人厌恶、无法接受,而美国的事物却令人神往、无法抗拒;中国是落后的象征,而美国却是现代化的化身。”(注:Elaine H.Kim,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 TempleUniversity Press,1982,P.63.)然而,这只是他的美国自我。 而他的中国自我则认为,美国是野蛮的。这两个自我互相斗争,互相排挤。一方要进入美国主流文化,被美国化,而另一方却要守住中国的根。这场斗争的结果当然是以刘裔昌的胜利而告终。他和一个美国姑娘私自结婚,因为他担心父亲不承认这门亲事。而在传记的最后,他父亲不但接受这位美国媳妇,而且还为儿子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感到骄傲。父亲的同意说明,反映在他身上的中国文化逐步被儿子所追寻的美国文化所融合,这两种文化终于在作品的结尾从冲突走向融合,从矛盾走向化解。
王玉雪(Jade Snow Wong)于1945年发表的《第五个中国女儿》是一本由华裔创作的广为阅读的自传。此书主要描述作者本人摆脱父亲及家庭的控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追求女性独立,在美国社会中以个人的努力而出人头地的奋斗历程。书中很大部分用于叙述父女之间的冲突。父亲不让她上大学,因为他认为女孩无须接受太多的教育。在有关个人前程的问题上,王玉雪表现出其坚强的一面。她和父亲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她抗议说“即使生为女人,我也不可只为了养儿子而去嫁人。除了养儿子外,或许我有权要求得到其他一些东西。我是一个人,而不只是女人!中国人不也承认女人也有七情六欲吗?”(注:Jade Snow Wong,Fifth Chinese Daughter,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PP.109—110.)她最终靠勤工助学来完成大学的学业。 此书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并不排斥中国文化。王玉雪意识到正是她的中国菜为她赢得白人的欣赏。她替系主任做了丰富可口的中国菜,赢得客人的赞誉,成为来宾关注的热点。她为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四大发明而骄傲,认为华人强于白人。“他们(白人)也许对自己的麻木无知毫无察觉。妈妈说他们还没学会中国人如何剥蒜头。”(注:Jade Snow Wong,Fifth Chinese Daughter,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5 ,PP.70—71.)王玉雪是个成功华裔的典型。她植根于中国文化,吸收美国文化的优点,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书受到美国国务院的重视。 1951年,美国国务院“领导和专家交流项目”组织环球旅行,为期四个月,而王玉雪作为一名成功的美国女华裔的典范而入选。
目前,美国华裔文学中最有成绩的首数汤婷婷( MaxineHongKingston)。她于1976年发表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Me -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 有的译成《女战士》或《巾帼英雄》等)是第一部引起学术界热烈讨论并进入美国大学文学课堂的华裔自传。该书当年面世就荣获国家图书批评界非小说奖,克林顿总统称赞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名著。作者汤婷婷荣获1997年美国“国家人文奖”。汤婷婷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她周围的女性生活融汇在作品中。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虽为自传,大部分却是关于她母亲、姑姑、姨妈的故事。有的评论家认为这本书写的不是关于中国人的故事,而是美籍华人的故事,而有的却认为书中展现的是多重的自我,以表现汤婷婷的多面个性,显示人是不可捉摸的。然而,仔细一读,我们不难发现,母亲、姑姑、姨妈、花木兰同为中国文化的产物,却经历了不同的命运。同样是在重男轻女、“养女不如养鹅”的氛围中,这些女性所展示的性格却大不相同。花木兰代父从军,战功显赫,显示出其巾帼英雄气概。作者的母亲英兰正是花木兰的化身。她追求自己的目标,努力求学。那张医科文凭证明了母亲不甘寂寞、努力向上的精神。接着,她又远渡重洋,千里寻夫到美国,凭借自己的双手在这个异国他乡构筑起自己温暖幸福的家庭。与母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姨妈月兰的软弱。她恪守妇道,当丈夫出洋时,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女。当她到美国寻夫时,发现丈夫已经另娶家室。软弱的月兰不敢抗争,只将满腔怒火和失望压抑在心里,结果以发疯告终。这种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无名氏姑妈虽有反抗精神,但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社会的压力。她反抗旧社会女性要从一而终的思想,在丈夫出洋多年时竟然怀孕产子。不仅村上的人砸了她的卧室,而且她的家人与她断绝关系。可叹的是,她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抱着刚出生的婴儿投井自杀,以死殉情,以死抗议,进行无声的反抗。这三种不同的妇女生活模式告诉我们,社会环境很重要,而关键是自己。只有自己奋发图强,不畏强暴,女性才能找到立足之地。而这正是作者本人的写照。
该书的另一特点是描写鬼的故事。有的批评家只强调这种鬼的故事是中国的封建产物。在这里“鬼”是个双关语。它不仅意指中国鬼的故事,而且也指涉白人,即“白鬼”。如“‘洗衣服,不赊账吗?’来洗衣服的鬼会令人们难堪地问。‘红嘴鹊鬼’,母亲会给那人起个名字,写在他的衣包上做标记。”(注:汤婷婷,《女勇士》,李剑波,陆承毅译,漓江出版社,1998,第96页。)因此,该书的副标题“一个生活在‘鬼’中间的女孩的童年回忆”绝不仅仅暗示事实与虚构、幻想与现实、个人故事与他人故事等等。这个副标题明确指出,一个生长在两种世界中,即华人世界和白人世界的女孩所经历的双重文化背景。这个女孩处在华人家庭的小氛围中,生活在白人社会的大氛围里。如“白虎山学艺”一章中,小女孩身处白虎山,看到的是白雪、白虎等。这个意象暗示她生活在白人社会里。如何处理这两个不同的社会和道德标准成了她急需解决的问题。她幻想能够像花木兰一样,既能杀敌立功,事业有成,又能建立家庭,生儿育女。这就是作者笔下的花木兰,同时也是作者本人追求的目标。
其它的自传还有汤婷婷的《金山勇士》(1980)描述汤家父亲、爷爷和弟弟在美国的创业过程。李金兰(Virginia Lee)的《太明所建之屋》(The House That Tai Ming Built,1963 )描写太明的成功成为其他在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华人的榜样。徐忠雄(Shawn Wong)的《家乡》(Homebase,1979)通过交错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法,使主人公和曾祖父、祖父、父亲轮流叙事,把华人在美国的悲惨经历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以华埠为主题的小说
美国的华埠成为白人旅游观光的地方,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为在他们眼中,华埠生活着一群怪异、不可理喻的人。白人制造种种刻板形象,丑化华人,使人们一谈到华埠便联想到帮派、堂战、赌博、吸毒等。朱路易(Louis Chu)的《吃一碗茶》(Eat a Bowl of Tea,1961)打破了白人设定的有关华埠的刻板形象,是“第一部以不具异国情调的华埠为背景的美国华裔小说”(注:Frank Chin etc.ed.,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Asian·American Writers,Harward UniversityPress,1983,P.31.)。 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展示了美国华埠在结构上的变迁——从光棍社会转变到家庭社会。二战前的华埠住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华工。由于排华法案的实施,中国妇女很难进入美国,而华人又不能与白人妇女结婚,因为跟华人结婚的白人将自动失去其美国公民的身份。王华记和雷公代表传统的华埠文化,他们的妻子都在中国,自己有家不能圆,成为没有太太的男子或结过婚的光棍。实际上,华埠的华人已经被美国社会阉割,没有传宗接代的能力。王宾来和雷美爱是王华记和雷公的儿子和女儿,他们俩结婚,完成父亲的心愿。由于宾来以前的放纵,新婚不久便阳萎了。这一意象体现了整个华埠的畸形社会。美爱寂寞难耐,与阿宋通奸怀孕。这就是宾来以前放荡不羁的代价。小说结尾处,宾来服用中药,如愿以偿。他和美爱离开纽约,前往旧金山,开始了新的家庭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不以白人的刻板形象来描述华埠的小说刚出版时受到白人的攻击,说它结构松散、人物刻划不全面、语言粗俗等。作者于1970 年去世时第一版的书还没售完。 1979年再版时,华裔作家陈耀光(Jeffery Paul)作了介绍,文学界才开始重视,认为作品如实反映华埠社会,笔触间感情真挚,广东四邑方言用得准确生动。
三、以实现美国梦为主题的小说
美国梦作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曾经激励了数代美国人为之奋斗。美国华人、华裔也为之神往。他们用各自不同的经历来谱写这一梦想。美国华裔对归属问题相当焦虑——应当认同于美国主流文化还是守根于中国传统。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定位迫在眉睫。汤婷婷认为Chinese —American中的连字号不好,因为这说明前后两部分同等重要。她认为去掉连字号后,Chinese变成了形容词,修饰后面的名词。 这样American就成为这个词组的中心,强调了美国性。除此之外,在美华人、华裔还有其他属性版本,如中国人,美国化的中国人(Americanized Chinese),
美国的中国人(AmericanChinese )和中国移民(ImmigrantChinese)等。任碧莲于1991 年发表的《典型的美国人》又提出了新的版本。拉尔夫和妹妹特丽萨在二战之后到了美国,他们受到金钱万能的影响,追求金钱。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奋发图强,定能白手起家,腰缠万贯。在他们眼中,典型的美国人象征自私自利、不替他人着想、讲究实惠和追求性自由等。他们不知不觉地向它靠拢。尽管受到格罗弗的欺骗,拉尔夫在扩建经营炸鸡店时惨遭失败,但是他没有气馁,勇敢地站起来,继续走下去。
任碧莲的另一部新作《梦娜在向往之乡》(1996)(Mona in thePromised Land)描述了第二代华裔,也就是典型的美国人, 对自己梦想的追求。“我是谁?”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主人公梦娜。她发现自己和父母,特别是母亲海伦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她觉得“成为美国人意味着你想以什么身份出现都可以”, (注:Gish
Jen,TypicalAmerican,Houghton Mifflin,1991,P.49.)也就是说她想追求什么属性都可以。可母亲却百般阻挠。当她得知梦娜皈依基督教时怒不可遏,因为她觉得女儿是自己的,要按照她设定的模式去生活。母女间的关系已经白热化了——海伦要求梦娜要么在家乖乖听话,要么就离开这个家去当她的美国人。梦娜被迫离家出走。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后,海伦终于作出让步,接受了梦娜的追求,因为女儿长大了,有自己的头脑。这样,梦娜追求属性的梦想实现了,成为名符其实的典型美国人。
由于篇幅的限制,其他小说家和作品无法逐一介绍,如汤婷婷的第三部作品《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His Fake Book,1987);李健孙(Gus Lee)的《中国仔》(China Boy,1981)和《荣誉与义务》(Honor and Duty,1994);雷祖威(David Wong Louie)的《爱的阵痛》(Pangs of Love,1992);谭恩美(Amy Tan )的《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1989 )、 《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Wife,1991)和《百种秘密感觉》(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1995);伍慧明(Fae Myenne Ng)的《骨》(Bone,1993)等等。
四、戏剧和诗歌
戏剧虽然没有小说那么繁荣,但也不可忽视。赵建秀(Frank Chin)的两部戏剧《鸡屋华人》(The Chickencoop Chinaman,1972)和《龙年》(The Year of Dragon,1974)描写华人华埠文化,填补了华裔戏剧的空白。《龙年》是第一部在全美国电视上播出的亚裔戏剧,而《鸡屋华人》由纽约美国剧团演出。《鸡屋华人》的主人公坦佩斯·朗体现了作者对美国华人、华裔的文化、属性和男人气概的思考,反对白人种族主义者给华人、华裔规定的属性,并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第一,华人、华裔文化不能模仿白人或黑人文化;第二,华人、华裔不能被迫接受单纯的“美国人”或“中国人”模式;第三,华人、华裔不能被当做“模范少数族裔”来对待。赵建秀认为,作为华裔作家,“他的任务是使本族裔人民的语言、风格和句法正统化,把他们的经历幽默地整理成符号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因为所有这些都是这种经历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成为美国华人、华裔的历史、属性和男人气概的传声筒。
另一位华裔作家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 )从不同年代的华人为切入点,表现华人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环境中所作的种种努力,以便认同于中国、美国文化。《刚下船的中国移民》(F.O.B,1978 )顾名思义,描写新到美国的华人土里土气,不懂英文,思想和行动都和美国社会格格不入,引起在当地土生土长华裔(ABC)的不满, 并发生冲突。这些华裔以东方主义者自居,排挤、鄙视新移民并造成种族暴力事件。可他们的做法又被白人,即真正的东方主义者,所不齿。这样,华人内部的差异、矛盾问题得到体现,巧妙地谴责东方主义、族裔隔离和种族暴力。《蝴蝶君》(M.Butterfly,1988)构思巧妙。一位法国大使满脑子都是蝴蝶夫人的刻板形象。当他看完戏后,中国男演员去掉化装,露出真形,可他还是不愿接受这一事实,认为他自己看到的是有关蝴蝶夫人的神话,而不是中国男人,这种自我欺骗的行为首先说明白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东方人狡猾,东方男性被女性化,因此演出时白人分辨不出演员的男女性别。同时,这也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即白人认识的盲点。他们依据自己的优势文化,无法接受其他弱势族裔文化。因此,白人的优势文化将失去其优势,最终会被颠覆。《航行记》(The Voyage,1992)并没有直接描写华人,而是叙述地球人和外星人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创造出新文化,以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沉思。作者充满乐观地展望未来,希望白人(地球人)能够和华人(外星人)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明天。
美国华裔在诗歌方面的成就相对逊色于小说和戏剧。最早的诗歌是华工在进入美国国境之前在天使岛拘留所中借诗抒怀,这些诗一般都刻在木头上。1980年,由三位天使岛移民后裔麦礼谦、林小琴和杨碧芳将其编译成《岛:1910 —1940 间天使岛上中国移民的诗歌和历史》 (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Island,1910—1940,1980)。其中的十三首被劳特(Paul Lauter )收入《希斯美国文学选集》(The Heath Anthology of
AmericanLiterature,1990)。1991年王灵智和赵毅衡编选了《美国华裔诗选》(Chinese Aimerican Poetry:An Anthology),将22位年轻华裔的诗歌收入,其中有姚强(John Yau)、梁志英(Russell Leong )和张粲芳(Diana Chang)。作为第三代华裔, 梁志英敏感而又忠实地描写他们那一代人的感受。他的“蛛网丝”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中国文化对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无法挣脱,就像蜘蛛网上的昆虫一样。
美国华裔文学还是个新生儿。尽管以前困难重重,美国华裔尽力表达他们的心声,取得相当的成果。在目前有利的、宽松的氛围中,再加上华人、华裔的人口猛增,这群以前曾经被阉割、消音的族裔将会在21世纪中大展风采。
标签:文学论文; 自传论文; 美国华裔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美国史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