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价值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论文,在我国论文,导向论文,价值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旅游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系指在全世界范围实现旅游的环境资源保护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结合,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促进旅游的持续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可持续旅游不仅关系我国旅游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也将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对于旅游发展目标、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商品开发模式等的认识必将为新的观念所取代。
一、和谐:从追求单纯经济目标转向追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的旅游发展长期属于外汇导向型旅游,采取的也是先国际市场、后国内市场的非常规发展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赚了大量外汇,96年全国旅游外汇收入已经突破了100亿美元;在许多地方兴建了宾馆、机场等一大批旅游基础设施……。但与此同时,服务质量低劣,掠夺性开发旅游资源,环境污染严重,社会道德受冲击等问题也大量出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我们的良好愿望相比,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并没有使旅游目的地普通居民的生活质量有预期的大幅度改善。旅游收益主要为少数行业垄断,由此引发的新的社会不公总是首先表现为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游客的不满,甚至发生针对游客的治安事件。以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说明,用单一经济指标衡量旅游的发展有许多弊端:它不能反映旅游收入中社会、资源与环境的代价,不能反映旅游发展效益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不能全面反映旅游的服务水平,不能反映旅游收益的分配情况等。显然用单一经济指标衡量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是不全面的,问题的本质还在于传统旅游业追求单纯经济目标,忽视了环境资源保护和社会目标,从长远来说,欲速则不达,是会断送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最本质的转变,是在旅游发展目标上,从追求单纯经济目标转向追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变过去旅游发展中经济目标与环境资源保护、社会目标的对立关系为和谐关系。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将促使我们在发展旅游中自觉地把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其核心是在旅游发展目标上形成三者兼顾、和谐统一的观念,不顾此失彼,最终达到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公平:从掠夺性开发旅游资源转向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我国许多地方旅游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上,而这种做法又得到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支持。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没有人类劳动参与的东西就没有价值,没有参与市场交换的东西也没有价值。因此,旅游资源常常是在无价或低价的,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各地基本上都是无偿提供开发。我们从祖先那里无偿继承的人文旅游资源,也被许多人大肆挥霍。前段时间,在基本保护条件不具备的条件下,有人极力主张发掘秦始皇陵,打的就是振兴旅游的旗号。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一旦不能在市场上出售,也会被弃如废物。这种产品高价、资源无价的经济价值体系,必然导致掠夺性开发旅游资源的粗放型旅游发展模式,其结果必然是“环境、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传统习惯通常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使旅游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旅游资源价值观,要从掠夺性开发旅游资源转向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可持续旅游强调公平使用旅游资源。首先,旅游资源不能再被看作是低价和无价的。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并评定其价值,将使我们更好地保护和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其次,健全的旅游管理应该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旅游认为,在历史的发展中,旅游资源为各代所共同拥有,如果我们这代人毫无节制地耗费旅游资源,不对其进行合理分配,后代发展旅游将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就是要树立旅游资源有价。
三、效益: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高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
正因为我国很多地方旅游发展是以掠夺性开发旅游资源为基础,追求单纯经济目标,到目前为止,我国许多旅游产品的开发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的开发路子。以当前大量人造景观的建造为例,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无偿或低价使用旅游资源,更消耗了土地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许多人造景观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甚至社会污染,比如建造鬼宫宣扬封建迷信等。而这种单纯为赢利建造,缺乏历史背景和人文支持的人造景观,生命周期极短,一旦收回了投资或超越了生命周期就失去了效益,甚至成为一堆文化垃圾。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遵循和谐和公平的原则,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为宗旨,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必然要求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质量,走高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效益型的开发路子。在这里要强调科学技术(包括管理)是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推动力。高投入不仅是资金投入,更是科学技术的投入,依靠科学技术深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依靠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和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耗;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发展旅游要尊重当地的居民和社会道德规范,最终实现高效益、高质量的旅游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的选择,它不仅改变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改变着我们传统非持续旅游的一些价值取向,树立起来的将是可持续旅游和谐、公平、效益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