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型和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患者于术前1周内给予东芝CT平扫以及双期(静脉期、动脉期)增强扫描,同时给予多平面重组图像后处理,选择年资较高的腹部放射学医师两名来进行术前CT分型和T分期,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结合多平面重组图像后处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检出率高达100.0%,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大体分型和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4.0%和76.0%,T3期和T4期的胃癌CT分析准确率显著高于T1期和T2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结合多平面重组图像后处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前分型和T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将其当成胃癌患者的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能让胃癌局部侵犯的术前分期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进展期胃癌;术前分型;T分期;应用价值
临床中在对胃癌患者进行检查时,通过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能有效避免胃癌手术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外科剖腹检查,进而为临床医生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1]。在成像质量方面多层螺旋CT的改善非常显著,能真正的实现各向同性,在诊断肿瘤和分期时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2]。本研究通过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技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分型和T分期,并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了多层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型和T分期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同时在术前1周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3岁-70岁,平均年龄(51.6±2.3)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上腹不适、黑便等。术前患者均给予胃镜活检确诊,并给予根治性手术治疗。
1.2CT检查方法
多层螺旋CT检查选择东芝CT扫描机,CT检查前患者应禁食6-8小时,在CT扫描前10分钟给予20mg 654-2注射液肌肉注射,患者在上扫描床前应饮水800-1200ml,患者选择仰卧位,告知患者应一次屏气25-60s来完成上腹部扫描,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CT平扫,之后给予双期增强扫描。扫描的具体参数包括:从患者剑突扫描到脐水平(以全胃部为准),扫描的层厚为1.25mm,150-200mAs,120kV,扫描螺距为0.875:1。对比剂选择碘海醇100ml,选择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团注入,注射流速为每秒3.5ml,分别于开始注射后30s和70s来获取横轴位的动脉期、静脉期图像,并通过CT扫描机自带的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得到2-5mm层厚的多平面重组图像。
1.3图像分析
选择年资较高的腹部放射学医师2名来分析和观察5 mm层厚和薄层原始CT图像,2名医师的最终意见应该要统一。2名医生来分析图像前仅知道患者确诊为胃癌,并不知道术后病理情况,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胃癌分型和T分期。
利用BORRMANN分型法来进行胃癌CT大体分型,各类型胃癌的CT表现具体如下:I型:肿块型,肿块向腔内突出,伴胃壁增厚;Ⅱ型:局限性溃疡型,胃壁增厚,腔内形成溃疡,正常胃壁和癌肿边缘的分解截然,表现为堤状;III型:浸润溃疡型,胃壁增厚,腔内形成溃疡,正常胃壁和癌肿边缘的分界逐渐过渡,表现为坡状;IV型:弥漫浸润型,胃腔狭窄,胃壁表现为广泛增厚[3]。
在增强后动静脉CT图像上通过对胃癌浸润深度进行判断来对胃癌进行T分期;T0:患者胃壁增厚不显著,CT检查没有发现肿瘤;T1:CT检查发现,在单层胃壁时,肿瘤强化显著但是并没有透壁,存在局部增厚,多层胃壁时胃黏膜层局部增厚,强化显著,黏膜下层存在完整低密度带;T2:单层胃壁时,胃壁透壁性强化,局部增厚,多层胃壁时黏膜下层异常强化,低密度带消失,中外层中断。T3:增厚胃壁外边界浆膜面表现为条索状高密度影或者不规则,周围脂肪层表现模糊;T4:邻近器官和增厚胃壁之间的脂肪层消失,累及邻近器官。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癌部位
全部50例胃癌患者均为腺癌,均被多层螺旋CT检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结合多平面重组图像后处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检出率高达100.0%。位于贲门胃底13例,胃窦21例,胃体小弯侧7例,胃体大弯侧4例,全胃5例。
2.2胃癌CT分型和病理分型对比分析
50胃癌患者的病例BORRMANN分型中,I型4例,II型9例,III例30例,IV例7例;术前多层螺旋CT大体分型为,I型4例,II型13例,III例26例,Iv例7例。胃癌CT大体分型将6例病理BORRMANNIII型误诊为II型,将2例II型误诊为III型。胃癌术前多层螺旋CT的大体分型总体准确率为84.0%(42/50)。
2.3胃癌CT分期与病理T分期对比分析
50例胃癌病理T分期中,T1期8例,T2期6例,T3期24例,T4例12例;术前多层螺旋CT分期中,T1期6例,T2期8例,T3期25例,T4例11例。T1期诊断正确4例,T2期诊断正确3例,T3期诊断正确22例,T4期诊断正确9例;胃癌术前多层螺旋CT分期总体准确率为76.0%(38/50);T3期、T4期的胃癌C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1.7%(22/24)和75.0%(9/12),均显著高于T1期(50.0%)和1、2期(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正常胃部在合理充盈扩张的情况下,胃壁的厚度表现比较均匀,正常情况下厚度不会>5mm。胃癌时肿瘤会对胃壁造成浸润,让胃壁增厚,CT检查表现为胃部弥漫性或者局限性增厚,通过增强扫描表现为显著强化,粘膜层的强化尤其显著,而且静脉期的强化比动脉期强化更显著[4]。肿瘤向胃腔内生长时存在软组织肿块形成,同时存在肿瘤组织坏死脱落,之后形成腔内溃疡。当肿瘤突破胃浆膜层后,会导致边界模糊,邻近脂肪密度消失或者增高,从而对邻近器官造成侵犯。临床中在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分型时就是根据胃癌CT表现来进行的。本研究在常规层厚横断面CT图像上,根据双期增强图像和薄层多平面重组图像后,能准确定位和大体分型进展期胃癌患者,本研究中胃癌术前多层螺旋CT大体分型总体准确率为84.0%。另外本研究中胃癌术前多层螺旋CT分期总体准确率为76.0%,本研究结果与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结果一致[5]。
总之,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结合多平面重组图像后处理,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术前分型和T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将其当成胃癌患者的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能让胃癌局部侵犯的术前分期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晓义.湖毅.林立红.多层螺旋CT技术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系统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3):285-287.
[2]李会菊.李晓阳.胡文俭.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5,55(22):76-77
[3]张小宇.杨忠福.多层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T分期的探讨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2):147-149.
[4]杨建波.胃镜结合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前分期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J]河北医药,2015,37(3):380-382
[5]邵世虎.曾小松.夏宏林.赵耀.等.多层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药,2018,(5):921-923
论文作者:朱彪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胃癌论文; 多层论文; 胃壁论文; 螺旋论文; 术前论文; 患者论文; 进展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