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面貌发生了变化,但本质仍然是一样的--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虽然面貌发生了变化,但本质仍然是一样的--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面目虽变,本质依旧——谈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面目论文,正确认识论文,历史进程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三百六十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变化。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现状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最近,他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这个问题又作了精辟的阐述,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指南。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考察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方法。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要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历史、现状及其本质,首先必须了解它究竟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是多样性的统一。资本主义各国的具体情况虽有所不同,而且在不同时代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也各有区别,但其主要变化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发展层面上,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战后的半个世纪里,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百分之四。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三十万亿美元,其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比重约为四分之三,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八万亿美元。而作为发展水平重要指标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快,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如今已超过三万美元,有的国家甚至超过四万美元,同二十世纪初相比提高了约一百倍。

在产业和劳动力结构层面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以金融、信息和其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在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据的比重已上升到三分之二,而作为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两个部门加在一起只占约三分之一。与此相对应,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农业劳动力只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六,在美国则下降到不足百分之三。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工人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在多数发达国家劳动力中的比重已不到百分之三十。相反,第三产业从业者和产值连年增加,在总量中已上升到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脑力化、白领化、多层次化的新趋势,其整体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以知识分子为主的中间阶层不断扩大。

在运作体制层面上,当代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国家从“守夜人式政府”转向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和普遍调节,促进了资本的社会化,在其根本制度容许的范围内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国家利用各种财政和金融手段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甚至利用反复推行国有化和非国有化,来保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在社会关系层面上,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工人持股”和“工人参与管理”等改良主义措施,实施有利于限制贫富差距扩大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为经济在社会稳定条件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资本的国际化层面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和劳务服务,拓展了国际贸易空间,导致了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国际商品贸易总额高达六万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猛增到三万多亿美元,世界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额超过一点五万亿美元,年交易额高达五百万亿美元左右。作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无论数量还是规模均在急剧扩大,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金融、投资和生产经营中占有极大份额。

促使当代资本主义产生变化的特定因素

世界上任何运动过程的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的历史过程,在二战后的发展和变化是由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因素决定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及接踵而来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二战后半个世纪中的世界从电气和原子能时代推进到自动化和电子技术时代,继而又推进到信息时代和生物与基因技术时代。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为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有效手段。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及其优势地位,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创新来实现的。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二战以来经济增长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产生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从一次又一次爆发的经济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切身感受到“不使全部社会关系经常发生变革,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以1825年的工业危机为开端并反复出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所固有的社会矛盾的尖锐性。正是这种尖锐和深刻的矛盾引发了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而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使其经济跌入崩溃的边缘。这次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起点的危机,使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一些国家的失业率高达劳动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工资水平下降到危机前的三分之一,世界经济陷入大萧条,造成了极大的心理恐慌和社会震荡。可以说,恰恰是作为资本主义孪生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本身,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运作方式,建立反危机和预防危机的机制。

再次,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与斗争也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改弦更张”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自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就成为左右现代世界的重要力量。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存与竞争。二战后,社会主义制度在许多国家特别是东方大国——中国的诞生,形成了能够在全球范围与资本主义抗衡的强大力量。当代资本主义为了对抗社会主义和缓解国内的社会阶级矛盾,不得不实行某些改良。事实上,当代资本主义实施“工人参与管理”,对社会收入进行较为公平的再分配,建立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和福利机制,公民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及一系列保障高等教育平民化和普及化措施,国家对产业特别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投资,一定程度上的计划性,等等,无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主张。可以说,这一系列改良措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影响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总之,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说明,“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着当代资本主义去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和矛盾,否则就无法维持其生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尚未发挥穷尽,它的自发调节机制和经济扩张能力尚未衰竭。

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马克思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战后资本主义尽管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它依然是一种对抗形式的社会生产过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更为错综复杂,有时还十分尖锐。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机制只能在其根本制度容许的范围内来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平衡和不适应,推迟经济危机的爆发或减弱其强度。实际上,资本主义在战后半个世纪里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先后经历了1973—1975年的石油危机,1979—1982年的滞胀危机,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结构性危机,特别是1987年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美国股市连续暴跌风潮,以及九十年代以来一系列的金融风暴和危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其表现形式也出现了某种不同于以往的新趋势。

其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生产力无限制发展”和“有限的市场”的矛盾在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中表现得日益尖锐。借助对信息、高科技产业和通讯网络的垄断优势,提高资本的投机性,通过制造“金融泡沫”来拉动经济,乃是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特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日本等,泡沫经济的迹象十分明显。金融泡沫的急剧膨胀,需要从物质生产部门获取更多的物质资源,以避免金融泡沫破裂,其结果是导致物质生产部门的衰败;而物质生产部门的衰败反过来又削弱其维持泡沫经济的能力。这样的趋势循环往复,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崩溃。可以说,当前的“金融泡沫”乃是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的表现形式。

其二,当代资本主义大国凭借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向第三世界转嫁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南北矛盾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趋于尖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廉价资源,而且离不开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市场和廉价商品。这种不平等交换造成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占世界人口约百分之十七的二十四个工业化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七十九,而占世界人口百分之八十三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一。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高达二点五万亿美元。有十三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一美元。八亿人忍受着饥饿,八千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二点六亿的人不能上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凭借其在金融和资本跨国流动中的垄断地位,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和转嫁危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其三,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虽然采取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贫富差距的措施,但贫富两极分化依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在美国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较低的1998年,其最底层的百分之四十的家庭所拥有的财富仅占美国总财富的百分之零点二。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1997年有五千七百万欧洲人,即百分之十七的欧盟人口生活在贫困家庭。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缩减福利开支和有利于资本的税率改革,进一步扩大了这种被称为“富国中的贫困化”现象。

其四,当代资本主义虽然把充分就业作为其调节经济的政策目标,但其劳动人口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据1999年统计,美国的失业率虽然为近年来最低水平,但仍达到百分之四点二,日本为百分之四点九,加拿大为百分之七点八,欧盟十五国的平均失业率则高达百分之十点一。即使仍在就业的工人,其实际收入也在下降。据统计,从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二十多年间,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美国实际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六,但一般工人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百分之十四。

其五,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在文化领域的反映,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蔓延,物欲膨胀。美国的消费过热促使个人消费增长的速度已明显超过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此相对应,无节制的享乐侵蚀着社会进步的主流价值,个人的满足替代了对社会共同利益的服从,极端的自我主义替代了权利与义务相匹配的传统道德观,以致像布热津斯基这样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也惊呼:“以相对主义和享乐至上作为生活的基本指南,构不成任何坚实的社会支柱。一个社会没有共同遵守的绝对确定的原则,相反却助长个人的自我满足,那么,这个社会就有解体的危险。”

马克思说过:“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当资本主义一旦不再能在自己的制度框架内调节矛盾和平息危机,它就将产生深刻的震荡,乃至社会爆炸。即使是当代资本主义“围城”中的人士,对此也不讳言。法国一位当政领导人在1998年9 月的《新观察家》周刊上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在向“全球化演变”的过程中,始终“保留了自己的致命弱点:一种为赚钱而赚钱的本性”。他认为,从八十年代至今的一系列国际金融危机说明“资本主义仍然是不稳定的”。他还援引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的话说:“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孕育着地震。人们不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以怎样的方式爆发,然而却知道总有一天要爆发。”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与长期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十九世纪中叶就预见了资本主义灭亡及其最终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列宁在本世纪初针对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帝国的掠夺和战争,提出了作为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的著名论断。但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着一种简单化和庸俗化的观点,断言通过“战争—革命”转换的模式,资本主义的灭亡已为期不远甚至“指日可待”。这显然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种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矛盾所决定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历史过程演进的长期性的统一,资本主义的腐朽性与它作为社会形态的自身继续发展可能性的统一,以及历史进程的阶段性与历史结局的指向性的统一。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进程。也就是说,历史发展过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只有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进而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才能把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看作“自然历史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一方面强调一旦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因此,一种社会形态的灭亡及其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要经历许多阶段。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一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也不是几十年或几代人所能实现的,而需以若干世纪作为时间单位来衡量。何况,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及其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的过程,不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进程中两种同样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对人类历史上一切私有制的否定,也是公有制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再生的过程,更有其特殊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正如列宁在论述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时指出的:资本主义“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整个道路“决不是平坦的,而是难以想象的复杂”。然而,不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有多长,道路有多曲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标签:;  ;  ;  ;  ;  ;  ;  ;  ;  ;  

虽然面貌发生了变化,但本质仍然是一样的--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