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大学生士兵——公举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举论文,士兵论文,优秀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4月28日上午,在上海考察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切会见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班长公举东。
江泽民同志满面笑容地握着公举东的手,深情地说:“你的事迹我知道了。你作为一名大学生,国家干部不当,到部队甘当普通一兵,而且干得很出色。你要再接再厉。希望全军涌现更多像你这样的好战士!”
这天下午,江泽民在会见驻沪部队领导干部时,再次称赞了公举东。他说:我今天见到了“好八连”的公举东同志。他的事迹对部队的同志也好,对地方的同志也好,对战士、对干部,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百万学生竞相学习,70万企业班组长纷纷效法。公举东——当代青年的楷模
1996年冬季征兵,华东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学生“参军热”,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省市,报名应征的大中专毕业生多达1万余人。南京军区征兵部门对541名今年步入军营的大学生调查后得出这样的答案:公举东是他们走向绿色方阵的引路人。
从公举东的人生追求中受到激励、得到启迪的,又何止这些踊跃接受祖国挑选的热血青年。
刚刚过去的一年,几乎每一个上海人都记住了两个响亮的名字:徐虎和公举东。前者的行动,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普通岗位的平凡伟大;后者的追求,为当代青年树立了人生的榜样。
今天,在这座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持续了整整一年的学习公举东活动方兴未艾。虽然公举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他的事迹却震撼了申城广大青年。共青团上海市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市团员青年学习公举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海70万企业班组长响应劳模班组代表的倡议,带领500万职工像公举东那样当好排头兵,争当创业先锋,争当文明职工。上海市公安局、邮电局、外经贸委、航空公司等数十家窗口行业的职工以公举东为榜样,争当服务明星。
公举东奉献军营、完善人生的理想和事迹,在大中专院校中产生了强烈共鸣。18所院校聘请他为校外德育辅导员,30所高等学府的邀请他与学生共话人生。他说:4年军旅生涯,丢掉的是羸弱,升华的是灵魂;抹去的是困惑,坚定的是信念;告别的是抑郁,燃烧的是火焰。莘莘学子从公举东身上,再次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把“穿军装的人生讲师”、“当代青年的人生楷模”的称呼,献给这位在艰苦环境中铸造人生辉煌的表率。百万大学、中专、技校、职校和初高中学生,把奋发学习、立志成才,随时接受祖国挑选作为向公举东看齐的行动。华东师范大学几位主动到农村支教的应届毕业生说:同是当代大学生,公举东能够放弃会舒适的工作到部队当普通一兵,我们没有理由对分配去向患得患失。
公举东用他的行动和精神,召唤着一批又一批青年扬起理想的风帆。事实上,公举东的影响早已超出大上海,也超出了青少年。他的家乡山东省像宣传孔繁森、韩素云那样宣传这位齐鲁骄子,在城乡叫响了以公举东为榜样,讲政治,讲理想,讲奉献的口号;共青团中央授予他“新长征突击手”,号召全国团员青年学习这位优秀大学生士兵。
一年成为合格战士,3年带出4个先进班。公举东——新时期的优秀士兵
作为“好八连”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士兵,公举东从1992年底放弃山东临沂教育学院组织人事处干事那舒适的工作岗位,毅然走上参军报国之路那天起,他的第一心愿和追求是当一名无愧于这个光荣集体的合格战士。可是,成为“好八连”合格战士的路程比他预想的要艰难得多。从大学校园走进绿色军营,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乃至连队的每一个老兵都成了他的老师。入伍之初,不习惯,苦和累,他早有思想准备。让他寝食不安的是,自己体质体能差,训练总是步人后尘。第一次投弹,他拼足劲只掷出24米,不及格;3000米长跑,中途就呕吐眩晕退下阵来;单杠训练,一上杠就像只秤砣吊在杠上……
“当兵不练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公举东横下一条心,向身体的极限发起挑战。
每天早、中、晚,他给自己“开小灶”,强化体能训练,强度超出别人3倍以上。长跑从徒手到绑沙袋,再到既绑沙袋又背手榴弹,常常一跑就是十几公里。8个月间,公举东从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锻炼成了小老虎似的士兵。连队组织5公里越野考核,他一个人扛两枝枪还遥遥领先;连队进行单杠第二练习基础动作比赛,他创造了连续卷身上杠263次的警备区纪录。苦练加巧练使公举东所有的训练课目都跻身优秀先行列,军事素质名列连队前茅。当年9月,他被选送到团骨干集训队集训,结业考核时夺得6项第一,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年底就当了新兵班长。公举东在日记本写上:这一年是人生的一次脱胎换骨!
走上班长岗位后,公举东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标准,思想上做表率,行动上做标杆,立志让全班战士都成为“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的优秀士兵。3年中,他带出了4个先进班。他总结的“情真、心细、敏捷、灵活、借力、解惑、示范”的“带兵要诀”和“提醒法、鼓励法、感召法、转移法、代替法、合力法、借力法、升华法”等“带兵八法”,被推广到上海警备区所属部队。刘华清、张震、迟浩田等军委领导在“好八连”考察时,都对公举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是了不起的大学生士兵。
90年代的士兵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公举东当班长后,拿出自己的50多本存书,动员战友们把个人书籍集中起来,又从自己每月的津贴费中拿出一部分钱,在班里办起了藏书158册的小书库。他带领全班广泛涉猎政治、文艺、哲学、现代军事和名人传记,指导大家写了1360多篇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战友们借助知识的力量明晰了立身做人的道理,插上理想的翅膀。
“只有未尽了的情,没有焐不热的心”。公举东像兄长一样,把真情厚爱倾注在战士身上。班里一个训练怕吃苦的战士在一次长跑中不慎扭伤了脚。公举东连续一星期为这个战士端热水烫脚、推拿按摩。有一天连队停水,无法洗脚。这个战士无论如何不让班长为他按摩,说:“脚太臭了。”公举东说:“没关系,只要你脚伤好得快,早日恢复训练,比什么都强。”边说边帮这个战士脱下鞋子,把脚抱在怀里按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位战士被感动得哇地哭出声来:“班长,我的脚早就好了,我太对不起你了……”从此,这个战士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成了训练尖子。
公举东像“一盏灯”引导战士成长,更像“一团火”温暖着战士的心窝。战士住院,他去陪床;战士考学,他给辅导;战士家中受灾,他悄悄寄去自己的津贴费。单是去年,他就从津贴费中挤出260多元帮助战士家中解燃眉之急。
一个深夜,公举东看到新战士洪亮把被子蹬到了地下,便悄悄给他盖好,并把自己治感冒的药片找出放在桌子上。翌日晨,洪亮果真有点鼻塞,公举东把感冒药和一杯水递过去:“快吃下去。”公举东从这件事受到启发,此后每当战友生病有用不完的药,他都收集起来,分类存放,建起了班里的小药箱。根据卫生员的提示,及时给患病和受伤的战友用药,战士们称赞小药箱派上了大用场。
知识、爱心和表率,它们使公举东有一种号召力,周围的战友中性格孤傲的亲近他,见多识广的佩服他,调皮的服从他。他所带的36名战士中,14人立功入党,5人考上了军校,16人担任了正副班长,28人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他带的班连年受到嘉奖,去年底又荣立集体三等功。服役4年间,公举东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思想工作骨干、学雷锋标兵,并荣膺南京军区“十佳优秀士兵标兵”。
192场事迹报告感染30万听众,102次连史讲解打动6万参观者。公举东——“好八连”精神的优秀传人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当年,毛泽东、邓小平分别为“好八连”作诗、题词。公举东入伍的第一年,适逢“好八连”命名30周年,一直关怀着这个光荣连队成长的江泽民同志给予了“好八连”新的勉励:“艰苦奋斗代代传,一尘不染三十年”。
牢记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题词,公举东把“艰苦奋斗不忘本,全心全意为人民”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续写着光荣连队的新篇章。
公举东入伍后,有人对他放着数百元工资不拿,去当每月只有几十元津贴的士兵感到不理解。夜阑更深,公举东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肺腑之言:“只有接受祖国的挑选,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成为“好八连”的一兵后,每当同学、亲友、同事来信告知加薪、提升、分房和晋升职称等喜讯时,他一一道贺,并没有失落感。他始终认准“爱军习武岗位神圣,报效祖国无尚光荣”。一个诗人在《好兵公举东》的诗篇中写道:他用实践告诉世界:当兵的人是大写的人,想发财的不要来,图享乐的不要来,怕吃苦的不要来,,怕吃亏的不要来!
“好八连”的连史室就像一面镜子,公举东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不足。为了当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八连”士兵,他下决心与8年的吸烟史告别。为了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每月发下来的津贴费,他首先存下20元,寄一部分资助失学儿童拿一部分买公用书籍,可供自己支配的每月只有7元至8元日用品开支。当兵4年,部队发什么他就穿什么,有时解放鞋破得不成样子,他补一补当训练鞋穿。
节约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是“好八连”坚持了几十年的好传统。
前年4月新兵下连后,有的战士常常不经意间把饭粒掉在餐桌上。一天午饭时,趁着大家还没有吃完饭,公举东悄悄地到炊事班称了0.5公斤米,让全班9个战士数一数这0.5公斤米有多少粒,答案是25115粒。公举东又要大家算一算:如果每人每顿饭掉一粒米,全国一个月浪费多少公斤粮食。算出来的结果让大家吃了一惊:2146692公斤。公举东趁热打铁说:“这可是10万人一个多月的口粮啊!咱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作为‘好八连’的新一代,咱们可不能丢了连队的好传统,忘了国家的大目标啊!”大家默默地把残落的饭一粒粒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着。从此,班里再未发生过浪费现象。
当兵以后,公举东为上海各界作报告192场,直接听众近30万人。不少是夫妇带着子女举家前来听报告的,有的人还投书电视台和上海警备区求购公举东事迹报告的录像带。人们说,公举东不愧是光荣连队的新一代,他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好八连精神的延伸。
“好八连”常年照顾着南京路的30个孤寡老人。公举东当班长后,主动把照料连队共建点3位孤寡老人的事揽了下来,拆洗被褥、买米换气,时不时还推着老人们逛新区、看街景。1995年4月,东浜居委会的蒋林乃老人得了脑溢血,公举东带着战友孙进连续一个月每天两次到医院伺候老人。老人大小便失禁,一天要换几次屎尿垫子,每一次公举东都用毛巾一点点地擦去老人身上的污物。老人面部偏瘫进食难,公举东俯在身边一勺一勺地轻轻喂,一顿饭下来要折腾一个多小时,老人不能言语,但感动的泪水却时常在眼内打转。接老人出院那天,医务人员说“侬好福气,养了一双孝顺的孙子”。老人颤巍巍地举起右手摇了摇:“哪里是我的孙子,他们是好八连的兵啊!”
公举东常对班里的战友说:“咱们进了八连的门,就是八连的人,走到哪里都要把时时刻刻为人民的好连风带到哪里。”他资助了4年的失学儿童已经顺利升入初中。荣立一等功后,部队和地方奖他的2500元,他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和共建点的孤寡老人。
公举东深知好八连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对青年一代的昭示意义。他撰写了上万字战友们继承连队光荣传统的故事,其中8篇被收入畅销上海的《商街今昔》。在担任连史讲解员的3年时间里,公举东为13所中小学和连队义务培养了41名“好八连传统讲解员”。由他讲解的好八连连史,深深打动了102批慕名前来的6万余名参观者。
“好八连”培养了公举东,公举东为“好八连”的旗帜增添了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