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的干预效果论文_张梅红,沈雁艳(通讯作者)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上海 201314)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运用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慢性病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150例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开展健康促进诊疗管理,主要是对患者实施健康干预,疾病诊疗以及随访管理。结果:通过对150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诊疗管理,患者在体质指数、健康知识、血糖达标率以及服药依从率都比之前要好。同时,干预治疗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明显高于干预治疗之前的满意度。结论: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的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对慢性疾病的整体防治效果。同时,可以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满意度,值得在社区医疗诊治中运用。

【关键词】社区管理;卫生服务;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慢性病;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3-0336-02

当前,人们受到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诸多工作压力的影响,导致身体出现亚健康的现象。同时,很多人未能在工作之余进行合理的身体锻炼,这样就会出现诸多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虽然不会直接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生命危险,但是也会影响他们整体的生活质量,需要对这些慢性疾病进行合理的干预和治疗[1]。社区在对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对他们开展慢性疾病的服务工作,通过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让他们得到更高层面的卫生服务,可以对慢性疾病进行合理的诊治,积极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有助于他们对慢性急性病的防治能力。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社区150例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92例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6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35±7.02)岁。患者病程为1年至25年,平均病程为(18.36±7.34)年,所有患者经过三甲医院的检查,确定患有慢性疾病。其中,60例患者患有糖尿病,78例患者患有高血压,12例患者患有冠心病,另外10例患者为脑卒中。

1.2 方法

在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干预的过程中,首先要成立干预服务小组。这需要对社区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选择具有较高医疗服务经验的人成立干预服务小组,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掌握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管理对策。通过成立干预服务小组可以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服务,制定具体工作流程给社区诸多慢性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诊治服务。在成立干预服务小组之后需要对社区居民的慢性疾病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慢性疾病患者的基本身体情况,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服药依从率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各项数据进行评估,能够为干预方案提供保障,可以给这些慢性疾病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干预。

具体干预步骤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进行健康干预。服务小组成员,需要到慢性疾病患者家庭中对他们进行健康干预,主要是对他们进行慢性疾病的健康知识讲解,让他们可以更好掌握到慢性疾病对生活质量所起到的影响,也需要对他们进行如何对慢性疾病进行合理防治的健康宣讲。通过进行健康宣教,引导他们树立生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之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者是用药方式。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服务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宣讲,告诉患者应该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哪些内容,如何通过健康的运动方式减少慢性疾病对身体质量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服务小组成员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平等交流等方式减少患者一些不良的心理认知,这样可以提升干预效果。

第二,开展诊疗干预。服务小组成员需要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疾病宣讲,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质量排查。根据患者的慢性疾病情况,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保障患者能够以科学用药的方式减少慢性疾病对身体带来的危害。

第三,随访管理。通过开展随访管理,可以对社区的慢性疾病患者具体生活和用药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掌握,这样也可以对他们提供更合理的诊疗干预。服务小组需要对社区慢性疾病开展定期的随访管理,最长时间不能超过六个月,最短时间不宜短于三个月[2]。这样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慢性疾病的发展情况进行正确的掌握,根据患者所出现的情况提供针对性的诊疗干预。这样可以减少慢性疾病对患者生活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能逐渐提升慢性疾病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均数比较。计量数据分别采用数(n)率(%)表示,t检验、χ2检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 患者体质指数等数据的比较

通过对150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诊疗管理,患者在体质指数、健康知识、血糖达标率以及服药依从率都比之前要好,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患者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知干预治疗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88.00%),明显高于干预治疗之前的满意度(70.67%),P<0.05。

3.讨论

慢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项主要因素,虽然不会直接导致人们出现死亡现象,但是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情况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需要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干预,给他们提供用药以及心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指导,这样可以让他们对慢性疾病形成正确的认知,也能在诊疗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健康方式,提升他们的用药依从率,可以充分减少慢性疾病对他们所造成的身体危害。社区在当前医疗服务中承担的基础医疗的作用,通过给社区居民提供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能够强化整体医疗服务的质量。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在社区中得到运用可以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通过对他们进行健康干预,可以让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用药习惯,也能杜绝一些不良生活理念对患者身体质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的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对慢性疾病的整体防治效果。同时,可以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满意度,值得在社区医疗诊治中运用。

【参考文献】

[1]冯曾义,高红霞,李莹莹,等.荆门市患者医疗意见领袖在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干预中的介入可行性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7,30(5):5-7.

[2]石玉梅.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的干预效果观察[J].广州医药,2016,47(6):86-88.

[3]李健,许新华.以健康社区为载体的健康促进模式实施效果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7(16):70-70.

论文作者:张梅红,沈雁艳(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0

标签:;  ;  ;  ;  ;  ;  ;  ;  

分析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的干预效果论文_张梅红,沈雁艳(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