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评价标准研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业论文,评价标准论文,高中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高中地理学业评价的机制单一,带有强烈的筛选功能。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的课程评价理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新课程实施的4年多来,全国各地根据新课标理念,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培训等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目前的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简略,尤其缺乏学生评价的明确指导和依据。因此如何应对新课程下的学生地理学业评价,是一线老师越来越关注的焦点。
一、国外地理学业评价
在各国教育交流日趋频繁的当下,通过比较和借鉴国外的地理教学评价方式,将有利于我国地理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机制的完善。其中,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他们对于地理教学和学生评价方面都有其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对于我国的教学评价,有着值得借鉴的意义。
1.美国。美国的地理课程标准有一个比较完善、成熟的评价机制。AFT(美国教师联合会)自1995年起每年基本都有一个关于“使标准更具有重要性”的报告。在1998年,非政府组织Thomas B.Fordham基金会公布了《州课程标准:对38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课程标准的评价》,其中给出非常详细的评价规定。
在评价方法上,采用了标准参照测试(CRT)(有48个州采用CRT),标准参照测试按照州立水平设计。除此之外,还采用小论文形式、成长记录袋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更关心学生的各种技能培养。因此同关心测量学生的成绩一样,也关心测量他们的能力和兴趣。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2.英国。英国中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在评价方式上,注重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采取学校内部的教师评定和外部的全国统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3.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南澳洲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业评价不仅仅是测验的分数,更是一种注重过程学业评价体系。评价的项目要包括许多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等。而这些具体的评价是围绕着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展开的。
通过比较上述三个国家的地理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式,我国的地理学生学业评价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与美国相比而言,我国的评价更重视学业成绩,没有专门的学能测试。在考查方向上,还是以知识为主,评价的手段也较为狭隘,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创造;而与英国相比,在考题编制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英国强调试题的区分能力,而我国没有专门的试题能力的区分。
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新的地理学业评价应该是能够完整把握评价对象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理性的评价,应该是评价尺度多元化的评价,应该是指向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评价,应该是着眼于学生终身教育的评价,也应该是实现评价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评价。
二、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思路
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研究目的是开发与课程标准相配套的中学地理学业评价标准,为教师进行学生评价提供指导,为地理教材编写和教辅资源开发提供指南。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学地理学业评价标准研制的理论基础;国内外中学地理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对评价目标分解,构建目标体系,并提出评价方法建议(中学地理学科三维目标的细化,包括各年级或关键年级应达到的目标描述;对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各目标所用方法的建议,如纸笔测验、表现评定、档案袋、量表、日常观察等);对学生任务表现的评分和意义解释系统研究;评价样例的设计研究;地理学业评价标准使用的指导手册研究等。
三、新课程学生学业的评价目标设计
地理学业评价目标从认知领域、技能领域、情感领域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分级目标分别是:
在具体的评价维度上,评价目标的设计也可以是以课程目标的维度进行设计。
1.“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评价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知识可从不同的维度,按多种方式分类,例如地理陈述性知识、地理程序性知识与地理策略性知识等);评价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包括:地理图像技能、地理观测技能、地理实验技能、地理调查技能等。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活动观察法、实验报告评价法、地理小论文及作品成果展示等方法。评价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状况,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各种地理技能的功能、用法和要领的了解程度,选择应用地理技能的合理程度,运用地理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应用地理技能所取得的学习和研究成果的正确程度和实际价值。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可通过学生对各种地理技能的功能和方法的了解情况,运用地理技能熟练程度,及应用地理技能在综合社会实践中或地理环保研究性学习中正确程度来评价。
2.“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过程与方法”评价的切入点和判断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达标程度,是“过程与方法”评价的两个难点。具体包括: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应重点了解学生在提出问题、搜集整理地理信息资料、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对掌握地理基本方法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能否根据学习需要,合理地选择常用的地理科学方法以及运用方法的熟练程度、运用过程中步骤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标准建议,应重点了解学生对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研究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其评价标准: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地理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能否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是否具有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评价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态度,主要评价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和报告撰写中是否精确、严谨,是否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评价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是否初步具有了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是否养成了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四、地理课程学业评价标准的设计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不能用静态和停止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质量,更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机械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对号入座”,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动态发展。对评价体系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采取一定的测评工具,通过一些教学测量的方法来制定评价的标准。在评价体系设计中,首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细化,设计“评价标准”;然后,根据细化了的评价标准,设计和选择“评价工具建议”,“评价工具建议”包含了对学生地理知识、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以及地理能力的评价;另外,在“评价样例”中,设计相关评价建议的具体评价方案。在评价标准栏之外,还有设计“情感”领域的评价栏目设计,具体的格式与评价内容表一致,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样例2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2005年1月6日我国大陆人口总数达13亿。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是:2010年全国大陆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到了10%以下。21世纪中期人口达16亿,之后开始下降。
资料二:1970年:人口的出生率3.34%;人口的自然增长率2.58%
2003年:人口的出生率1.24%;人口的自然增长率0.60%
资料三:目前,我国水资源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已降到0.094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数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0.11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l7.2%,居世界第119位。我国35种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0%,其中石油、铁矿、铝土矿分别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44%、10%。到2010年,石油、天然气、铝、铁、铜、黄金、镍、硫、硼、铀、磷、石棉、铬、钾、富锰等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1)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我国人口现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实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_,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
(3)读了上面的资料有何感想?若有人问你:“今天,你节约了吗?”你如何回答?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