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动态监测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生产效率论文,体系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生产率是农业增长的源泉
(一)生产率是农业增长的源泉
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一般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是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概念和指标。从效率方面分析,生产率就是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总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它反映了资源配置的状况、生产手段的技术水平、劳动力的素质、生产对象的变化、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劳动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制度与各种社会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因而,从本质上讲,生产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或努力的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因此,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家(地区)的强弱和社会发展的速度,生产率和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共同贡献于经济的增长。
农业的长期增长取决于其长期生产能力的增长,而生产能力的增长又可以通过两种路径来实现,即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单位生产要素产出量的提高。事实上,在现实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的增加与要素效率的提高互相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农业的长期增长不可能依赖于要素投入的无限扩张,而主要依赖于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共同趋势。不少西方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实践表明,长期经济增长率中的大部分来自于要素效率的提高,而非由于劳动、资本这些物质要素投入的扩张。物质要素投入的扩张仅仅是农业增长的初期行为,而要素效率的提高则是农业长期增长的源泉。
(二)从国际比较看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投入的增加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从要素投入的扩张到投入与效率的共同提高,是农业经济增长过程的一个必然趋势。美国的经济增长过程可以充分地说明长期增长过程中,生产效率的提高显得至关重要,在1947—1985年间,在农业1.92%的年均增长率中的1.58个百分点为生产率增长所解释,投入增长仅解释0.34个百分点。与此相对照的是,非农经济的经济增长(每年3.35%)中的2.91个百分点为投入增长所解释,只有0.44个百分点为生产率增长所解释。
表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国际比较(年,%)
资料来源:转引自汪海波.对我国工业经济效益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9(4)
二、科技进步促进生产率提高是我国农业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农业大国,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有8—9亿多。因此农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的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解放以来,尽管我国农村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特别是农业生产率水平非常低下。我国学者顾焕章、朱希刚等,他们以不同的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水平,顾焕章对中国农业1965—1988年间农业增长源泉的研究表明,1965—1988年间要素投入增长对农业总产出增长率的贡献为64.63%。朱希刚1997年测算,中国农业物质费用增长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七五”期间为69.36%,“八五”期间为83.09%,得出的一致性结论是:投入的增长是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还处于一种较为低级的投入型的增长水平。当然,我们欣慰地看到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四五”期间为15.3%,“五五”期间为26.68%,“六五”期间为34.84%,“七五”期间为27.66%,“八五”期间为34.28%,“九五”期间为40.7%。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率发展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综合起来可以从三个阶段来反映增长方式的变化。
(一)为温饱而奋斗——投入型增长为主导的1980年代前的农业经济
从农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来分析,1952—1957年间,中国农业年平均递增率达到5.18%,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金的年平均递增率分别为2.04%和1.75%,农业资金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31.2%,而广义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却高达70.96%。在这一阶段,制度的变迁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民在第一次获得了属于自己土地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劳动的效率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由于互助合作的作用,使得农业资本的效率也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以上两者的共同提高,使这一段农业的总要素生产率增长在农业产出增长中占有决大部分的份额。1958—1965年,要素投入增长较快,而产出的增长却无法获得同步增长,这一阶段是我国农业最缺乏效率的发展阶段。1966—1978年,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出的年平均递增率为3.69%,农业劳动力年平均递增率为1.04%,农业资金投入的年平均递增率则为4.38%,投入资金增长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达109.3%,而总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为-4.09%,从物质投入上看,中间消耗增长、化肥增长和农机动力的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3.89%和15.9%和5.55,这表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增长只能依靠资金与物质的投入来加以支撑,农业的增长缺乏科技进步的支撑。
(二)从温饱向小康迈进——投入型向效率型增长的过渡是1980年代后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效率的提高正在促进经济增长
1978年以后中国农业的增长并未带来中国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但生产率却有较大增长,效率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已得到体现。1980年代初期兴起的农村经济改革,大大改变了中国农业生产的状况。林毅夫(1992)使用省际水平的混合数据,分析了1979—1988年期间农村改革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在他所使用的Cobb-Douglass生产函数中,除了含有土地、劳力、资金和化肥这些传统投入变量外,还加入另外6个变量来分别评估制度变化、价格调整、市场改革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一期间的农业产出增长42.23%,其中48.64%来源于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其余源于传统投入的增长,特别是化肥施用量的增长。这一时期可以看出,效率增长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同时也看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正从投入型向效率型过渡。朱希刚测算了我国“八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4.28%,蒋和平等测算了我国“九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0.7%。因而,到1990年代科技进步的贡献已明显,农业增长已由投入型向效率型转化。
(三)从小康向现代化迈进——建立以效率为主导的农业经济增长型,促进科技进步,实现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素效率的提高来自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要素效率的提高使得我们有可能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甚至有所减少的情况下,仍然获得满意的经济增长,因而对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且可利用土地资源稀缺来说,效率的增长尤为关键。生产效率一般是指生产系统的总要素生产率(TFP),技术效率是指在稳定使用过程中技术的生产潜力得以发挥的程度,技术效率的水平则折射出生产领域中技术更新速度的快慢和技术推广的有效程度。TFP的增长则是科技进步和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提高的综合体现。因此,在长期增长分析中,研究总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就显得意义重大。从投入的扩张,到效率提高的初现,要使我国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摆脱农村的贫困,效率的提高则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改进农业技术,进行资源配置重组,调整农业结构,从而在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改革。因而建立一个可以分析农业效率的监测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三、构建我国农业效率的动态监测体系
(一)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已是我国当务之急
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行业技术发展和生产效率监测。美国劳工局设有对整体经济运行效率的动态监测机构,美国农业部下属经济研究服务局,从1960年代就开始进行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动态监测。类似的工作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欧洲农业发达国家,都被列入政策或其指定的研究部门的例行工作范畴。近十几年来,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采用网络服务器、大型数据库等信息化高技术设备,对技术及生产效率进行动态监测,快速地实现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可以做到及时更新、动态分析,为决策机构提供实时的、动态决策建议。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动态监测系统。对农业科技信息和生产过程中的大量数据的使用,大多停留在总量水平、平均数、增长率等简单的统计处理水平上,而对隐于其后的技术效率、生产效率的变化及其所折射出的技术政策方面的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目前国内尚缺能适应我国实际国情的动态监测理论体系和相应的技术实施手段。
建立农业技术及生产效率动态监测系统,能够从应用的角度及时了解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存在于农业科研、技术开发或引进、技术推广及应用,以及技术更新等过程环节上的问题。并透析农业发展方向、技术体系中的结构缺陷及技术政策方面的偏差,为科学地制定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战略、科技政策,确定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某项具体技术的落后,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一个品种或是一个方面,而宏观科技管理水平的落后,将影响农业科技事业的整体发展。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将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宏观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事业有目的、有重点、协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动态监测体系构建的关键点
(1)构建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健全、数据的采集科学,是数据库建立的关键。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从下到上的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体系,为数据的科学、合理、准确提供了保障。因而,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套从空间(地区)—时间—主要农产品—生产要素的数据库体系。(2)完善指标体系。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能反映问题、分析问题、说明问题的指标体系,有基本指标:投入与产出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环境指标。还需有进一步分析指标:能够体现影响和促进生产率发展的指标。(3)成立信息处理中心。计算机和信息及计算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处理中心主要功能有信息传输中心(输入与输出)和信息分析中心,本中心主要功能是把指标和相应的数据通过分析模型得到所需的信息数据。(4)建立监测体系中心。监测体系中心主要功能有政策分析中心、预警和预测分析中心,通过本中心的分析,可以获取存在于影响和促进生产率发展过程环节上的问题。并透析农业发展方向、技术体系中的结构缺陷及技术政策方面的偏差,为科学地制定我国农业技术发展战略、科技政策,确定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
标签:农业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生产率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