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610072)
摘要:让高中语文教学生动与高效,让学生动起来,已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关键词:动起来;检索加工;习惯;精心巧妙设计主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然而现在高中生视语文为副科,认为学与不学差异不大,学习收效远不如数理化生,为此让语文教学生动与高效,让学生动起来,已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授之以渔,一篇文,一模式,一写法,加强仿写的训练;批注式摘抄,批注式阅读,让学生有源头活水;丰富的课前三分钟活动,或介绍一首诗,或介绍一篇文,或介绍一则新闻时评;坚持每周让学生收看周六的新闻周刊,关注时事,关注时评。
让学生学以致用,动起笔来。教学中,如何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方法有很多:难文浅教,浅文深教,长文短教,短文长教;深入解读,举一反三:由初中到高中前后联系,类文比较;读写结合,仿文写神等等。我这里特别要谈谈读写结合,仿文写神。教材上的选文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篇佳文,仔细研读,名堂很多,很多都可以让学生学后品后模仿写作,或仿写局部,或仿写全文。这会让学生更喜欢课文,研究课文,学以致用,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捷径。这甚至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如在教学学术泰斗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引导学生在品味了简练、传神的精彩描写后,学生对文化巨匠梁实秋先生的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有形象的把握。而学生刚进高一,对老师充满着好奇心,文章让学生心有戚戚焉,于是我安排学生仿写一个写人记事的片段,记老师的一次讲课,学生对这种有话可说,有法可用的写作很感兴趣,佳作频出,不少学生还意犹未尽,直接全文仿写,如殷婕同学的《记数学黄老师的一次课》全文仿文写神,用词饱含深情,一个有学问,风趣,有责任心的老教师跃然纸上。这个同学崇敬这个老师,喜欢这个学科也是显而易见的。而高一的写出人物个性的写作目标也就轻松实现。全班同学掀起一股写老师,爱老师的风气,无意之中增强了全班同学的凝聚力。后来这篇文章被学校《北冥》校刊录用,反响颇大。
重视课堂互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独角戏”,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占据课堂全部时间,学生在下面“鸭子听雷”般端坐。课堂气氛沉闷,乏味,令人昏昏欲睡。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总是自己沉醉在孤单的角色里,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我重视课堂互动,一节课老师讲解不过半,将课堂还给学生,开展课堂讨论,积极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当然,语文素养的形成,绝不是读几本教科书或终日在题海里翻滚就可以形成的,它必须要依赖于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学生读书的量越大面越宽,对生活的认识、理解、感受和积累就越丰富。书读得越精越深,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体会就会越全面深刻。比如高一下期引导学生走进《诗经》,走进《古诗十九首》,走进“竹林七贤”,再学陶渊明,尽力构建自己的课程专题。富兰克林就曾说:“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
教学时我坚持课前三分钟学生活动,一轮(全班的每人参与完为一轮)一个主题,自我介绍,美文阅读及推荐理由,介绍一首诗同时要求所有学生摘抄,经典对联介绍,每周一的上周新闻周刊抽问加一篇时评,主题演讲,一个名句及解读,推荐一本书或一部电影等等。一个阶段的课前三分钟主题内容与教学相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学年度我上高一,下期开学一分班,我就安排学生每天推荐一首诗,推荐的诗都由本人直接抄好在笔记本上,投影出,学生积极性很高,书写很用心,准备很到位。
二、吃透高考,培养学生语文习惯,提升语言检索加工的自觉意识,培养检索和加工的能力,培养圈划关键词的能力,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检索,根据题目的指向,从文本中提取答案信息的过程,加工通过推断联想,使答案信息达到题目要求的过程。高考试题无论何种形式,本质特征都必然为“答案信息”和“干扰信息”相交织。这是不以命题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
[试题标本•2005年北京卷•22]
把备选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方括号,使下面这段景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②西边一湾绿水,缓缓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到了德胜桥。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就是盲人也可以用嗅觉感到那荷塘的甜美,有眼的由不得要停住脚瞻览一回。经过检索答案有效信息,加线的词语提取出来,该题就简化成了这样一个非常容易把握的类似小学语文的连线题了:
南风 两岸
绿水 绿荷丛中
荷塘 摇
三、吃透文本,自主解读,精心巧妙设计主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习更高效。现行高考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很高,四大阅读加诗歌鉴赏,学生能不能快速把握关键词,把握文脉,把握中心,直接决定学生应试心理和得分。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
现行高考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很高,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就要随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如解读陆游的《书愤》,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提挈全诗的文眼是什么,通过对题目、背景的把握,学生找到“气如山”,然后老师追问这“气”是什么气,这一联与相邻的第二三联是什么关系,这样蕴含在诗中的豪壮之气和悲愤之气学生就能把握住,而且引导学生从前后诗意和表现手法来解读,对全诗的解读更全面更深入,这样学生对读诗的方法也更明确。
很喜欢这段话:复杂的问题,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高中语文,我希望能引领学生喜欢学,有法学,高效学。
参考文献
[1]王大绩《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全国课标卷的三点认识》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生动论文; 老师论文; 都是论文; 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