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优生”领航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江 组
扬州市江都区委谋划实施“名校优生”专业领航集聚计划,每年从“双一流”名校选拔高素质专业化优秀人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储备一批生力军。
突破思想桎梏,“发展空间”+“优厚待遇”抢才。人才是否引得来、留得住,关键在于双向选择,既要瞄准“高精尖缺”、紧扣发展急需,也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和供给环境。区委按照“弱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引什么”要求,以园区国企保障“名校优生”降落平台。确定每年定向选聘20名左右、5年80名左右现代金融、资本运作、城建规划等紧缺型人才,到开发园区和区属国企工作。在将“名校优生”比照选调生培养的基础上,按照“选拔标准参照选调生+待遇标准超过公务员”原则,明确其待遇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高于公务员20%,本硕博年收入分别达13万、15万、18万元以上,三年内每月额外享受1000元、2000元、3000元生活补贴,在江都区购房享受5万、10万、15万元一次性补贴,形成“名校优生”招引比较优势。
打破常规模式,“广筛美玉”+“现场赛马”辨才。人才是否有潜力、有能力,关键在于专业素养,不但要具备推动地方发展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具备专业思维和工匠精神。江都区委坚持“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导向和“名校优先、紧缺专业优先、扬州籍优先”原则,组建4个招聘小组,分赴高校进行现场推介,在知名高校网站及本地门户网站发布招聘简章。打破常规招引模式,通过“三看两推一比选”方式,即看专业成绩和获奖情况、看党员身份和任职情况、看形象气质和心理素质,强调辅导员和院系党组织双推荐,组织半结构化综合考评比选,全方位分析比较学生的专业水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岗位匹配度等。2017、2018两年共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组织现场宣传推介80余场次,从1350名报名者中选聘35人。
冲破体制壁垒,“量体裁衣”+“绿色通道”用才。人才成长过程中,岗位是最好的锻炼,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江都区委将“名校优生”纳入全区“80·85·90”年轻干部培养计划,作为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人才源头进行系统培养。出台规范园区、国企编外用人招聘管理办法,严控编外进人渠道,为“名校优生”提供成长资源和发展空间。为“名校优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针对每人特长、意愿,安排到各类岗位,点对点个性引领,全程跟踪管理。打通优秀人才成长“绿色通道”,为他们创造“惊人一跳”的机会,让他们蹄疾步稳。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委组织部)
标签:质量发展论文; 名校论文; 优生论文; 优秀人才论文; 优厚待遇论文; 双向选择论文; 人才发展论文; 扬州市论文; 扬州市江都区委组织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