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论文_全英军

浅析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论文_全英军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11

摘要:现如今,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技术在不断改进,转动构造的摩擦系数在整体下降,牵引能力却在逐步提升,整个施工工艺在我国的斜拉桥以及刚构桥的施工过程中,逐步被推广应用,应用的范围也由山区进一步扩展到了平原地区,尤其是在跨越线桥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更为广泛。论文对转体施工的相关施工工艺以及关键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以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关键技术

引言

转体桥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桥梁施工技术,最初是被应用于一些山谷、大河等环境下的桥梁施工,从而有效的弥补了施工条件的不足。随后因转体桥施工技术有着施工简单方便等优点而渐渐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桥梁工程建设中。目前转体桥施工技术在我国的桥梁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

桥梁的转体施工工艺,通常一般都是将其应用在跨径度非常大的单孔或者多孔的钢筋混凝土桥的施工中,特别是可以用于水较深,并且水流湍急,跨越一些较深的河谷以及风景名胜区、公铁立交和各类自然保护区等施工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的场地。此外,由于桥梁转体施工会通过自身的结构就能实现转体就位,因此,不必再用另外的吊装设备,如此使得支架木材与钢材使用量可以大大减少。用混凝土轴心转体来操作施工,整体的工艺非常简便,而且较容易上手操作,整体重量全部由桥台和桥墩球面的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的力度较大,整个转动过程可以有效保障平衡,做到安全与可靠。与此同时,可以把半孔上部的整体结构进行预制,如此可以使得整体的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稳定性也较好,这样更加使得结构力学性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得到充分发挥。

2转体桥施工的关键技术

(1)球铰。在进行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转体桥施工技术中球铰是最为关键的,如果施工过程的桥梁超过万的吨位,则必须要采用钢制的球铰,这种钢制的球铰具有强度高、摩擦小的优点。而目前市场上由于混凝土球铰比钢制的球铰要便宜,因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把握好球铰面的精准度。(2)转体的稳定性。对桥梁转体施工过程稳定性的控制,主要从转动体的倾覆稳定性与拱肋屈曲稳定性来进行控制的。在转体桥施工技术当中,转体在支架的拆除时起着自平衡与配重平衡的作用,在实际的桥梁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与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有效的确保拱肋的稳定性,从而达到对转体的稳定性控制。

3桥梁转体施工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平转法在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及应用

转动支承系统必须具备平衡、承重及转体等多项功能,按照转动支承过程中的平衡条件来看,转动支承可以分为撑脚支承、磨心支承及磨心与撑脚相结合的共同支承等不同类型;磨心支承主要是由中心撑压面承受所有的转动重量,在磨心中具有定位转轴,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一般会在支承转盘的四周设计相应的支撑脚或支重轮,避免与滑道面的直接接触,方便一旦出现倾覆倾向现象能起到相应的支承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撑脚支承形式下转盘为一环道,为了保证平转的稳定性,上转盘的撑脚必须存在4个或以上,转动过程具有较大范围的支撑及较高的稳定性,但阻力力矩也出现相应的增长,由于环道与撑脚的施工进度要求较高,撑脚形式一般应用柱脚或滚轮等形式,在平转过程中滚轮具有摩擦阻力小的特点,但加工难度较大,经常出现由于加工精度不高导致的变形及滚轮失效的现象,在实施柱脚的平转操作过程中属于滑动摩擦现象,通过使用不锈钢板及四氟板加润滑剂等进行施工,保证加工精度,一般运用在抗倾覆稳定要求高的施工过程中。

3.2竖转法

转体桥施工技术中的竖转法通常情况下被应用于建筑的肋拱桥,当拱肋在比较低的位置浇铸而成之后,通过牵引系统向上拉伸合拢,由于其拉索在保持最小的水平角度时,所产生的竖向分力也是最小的,因此,这种转体桥施工技术中的竖转法在脱架时的拉索所产生的索力是最大的,并且在脱架的时候,拱肋还需要通过自身结构的变形来实现,才能够有效的确保脱架之后的桥梁结构所承受的力度转换成功,符合于所设计的情况。在具体的桥梁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因而选择转体桥施工技术中的竖转法时,有关其设计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科学合理的考虑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因素影响,例如索塔、支架的高度,以及形成的水平角度、所需要的承受压力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外界因素对施工过程中受力的影响,从而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合理安排,值得注意的是,转体桥施工技术中竖转法的核心部分是竖转铰的构造原理、安装工艺以及精度等,特别是要确保施工过程精致的制造工艺与施工工艺,从而有效的确保转体桥施工技术中竖转法的正常运行。

4施工工艺控制

4.1施工准备工作

(1)对上下两个转盘间设置的临时支垫进行清理,清除所有可能会对转体造成影响的障碍物。先将撑脚下部垫板拆除,然后在开工前清除前槽口中的所有杂物,保证滑道平整性。(2)在转体之前,应对支架上可能对转体造成影响的构件进行清理。(3)对于承台周围坡体,为了给千斤顶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需要对可能影响到转体的坡体实施有针对性处理,确保反力支座有不少于3m的有效操作空间。(4)中跨悬臂端的预设钢筋实际伸出量不可超过30cm,对超出的部分应进行弯折处理,如果会对后续埋件造成影响,应将其割除。而对于边跨悬臂端的预设钢筋,其伸出量要以支架的悬出尺寸为依据来确定,同时如果有干扰,要进行弯折处理。(5)上下两个转盘间也应预留钢筋,并做必要的弯折处理,为避免牵引时对钢束造成影响,并为检查和测量工作提供方便,并切实保证施工作业安全需要(6)转体结构的偏心情况状态监测和调整需要通过在墩身中设置应变计来实现。如果不平衡弯矩与理论不相符,则会产生倾斜,到撑脚完全着地为止。

4.2转体施工受力

对施工过程当中的整体受力分析,可以使得结构平衡性能得到保障,有效防止出现倾覆的状况,要让受力在允许值的范围内,如此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破坏发生的可能性。另外,锚固体系的可靠性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整个转体过程所用到的时间较短,最少十几分钟,最长不能超出1d,因此,一定要将具体施工过程中所需承载的荷载量考虑在内。如果处在风力较大的区域,可以将一般的风力状况作为参考数据,但是地震以及台风的荷载影响不会在考虑的范围之内,这两大因素会在选择工期的时候就进行有效避免。除了上述情况以外,整体结构在变形控制合龙构造和体系转换工序当中都是转体施工所要考虑到的非常重要的1个问题。

结语

在桥体施工过程当中,用转体施工法不仅可以使得结构更加合理,受力状况明确清晰,并且还能够在对工程的质量以及交通正常运行不受影响的前提之下节省建材投入,整个工程的作业效率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桥梁建设的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可将其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在以后也能够在桥梁的建设中得到较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还需要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转体施工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江鑫.桥梁平转转体施工中球铰的数值模拟技术[J].科技视界,2017,17(4):15.

[2]杨再奉.浅谈桥梁转体施工方法与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22-23.

[3]许超,王常峰,窦国昆,李颖.桥梁转体施工临时支座的设计与抗倾覆稳定性分析[J].铁道建筑,2018,58(11):50-52.

论文作者:全英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浅析桥梁转体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论文_全英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