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内涵、本质及其发展导向思考(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向论文,内涵论文,本质论文,未来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流程驱动:支持多元化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业成功的机会 (一)落点在深度学习 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和学会思维,是全球21世纪技能强调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他素养培养和成才的基础。要完成这些,都要聚焦于“深度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对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育进行了新的界定:“知识在有关学习的任何讨论中都是核心议题,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的方法。”“学习可以理解为获得这种知识的过程。学习是由环境决定的多方面的现实存在。获取何种知识以及为什么,在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教育可以理解为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学习。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机会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制度化。”“学习可能包括发生在工作场所、地方社区和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活动,以自我指导、家庭指导或社会指导为基础。”报告强调学习的核心要素是理解、方法和过程,注重非正规学习和随机学习、社会学习,突破了原来的时空。这就需要未来学校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全课程的学习场景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机会是未来学校的重要标志。 目前各地未来学校建设实践中,注重了兴趣、娱乐和个性化,优化了技术装备,增加了知识传输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了评价反馈的及时性和效率,落点还是聚焦知识记忆,对于传统学习形态有锦上添花意义,但没有实质性突破。如果给学生学习提供的机会、资源和支持没有根本改变,未来学校就丢失了应有的核心价值。 (二)突破在学习方式 要实现“深度学习”,必须变革学习方式。 ①学习方式多元化。随着学习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学习理论创新特别活跃,学习方式层出不穷,如全脑学习、全局学习、自然学习、综合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研究学习、课题学习、探究学习、混合学习、情境学习、场景学习、随机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沉浸式学习、黑客学习等等。应该说,学习及其成效是教育发展、社会进步、思想繁荣的核心力量,也是未来学校是否能够面向未来的前提。现在技术装备已经为学习方式的变革铺设了管道,提供了无限可能。有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就有可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需适切的学习机会、专业资源和个性化支持,进而取得学业的成功。特别是,将来的许多职业与技术密不可分,计算机设计开发编程成为通用技能,一些依托技术的艺术类、人文类、服务类职业层出不穷,都需要学校提早完成相应的“童子功”培养。未来学校就是要为未来而教,学生为未知而学。没有适应未来和创新的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变革,就没有未来型人才的培养。 ②扣住三个学习变革进路。未来学校的凸显价值和专业动力就是技术改变学习,关键是向哪些方面改变,改变到什么程度。未来学校倡导的学习方式应该有三个核心方式:“混合学习”、“共同体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在引进、应用、组合上述各种学习方式时,把项目学习、研究学习、课题学习、探究学习贯穿在各个不同环节,实现深度学习,促发高阶思维,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在原有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升级换代,发展学习、研究和实践共同体,让学习分享更充分、更智慧、更深入,实现智慧集成。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多开展真实情境中真实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这是自然的、综合的、有氧的学习。 (三)解码是流程再造 沿着上面的思路进一步分析,形成了“重在深度学习—个性化学习方式—技术装备支持”逻辑链,好像只要提供相应的技术、装备、环境,个性化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所以许多地方和学校直奔技术装备而来,但结果是技术先进,装备优良,学习依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点在哪里?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最后的联结上。技术装备研发人员不真正了解教师教学、课堂组织、学生学习的流程和机理,只靠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模糊对接,技术不可能自动发挥作用。基于原来的教学流程,教学课程、技术、设备、方法联结不起来,形不成学习共同体,这就是未来学校“未来”不起来的关键原因,也是课程改革深化的“痛点”所在。 未来学校空间怎么设计、设施怎么配备、环境怎么装饰、桌椅怎么改制及摆放、技术怎么支持,都要切合有氧学习,支持共同体学习,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未来学校是不是先进,是不是很超前,是不是未来的味很浓,评价的一个重要要素是看流程的改造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和多层级学习任务。如美国的AltSchool,由前谷歌员工Max Ventilla于2013年5月创建,采取“AltSchool=教育+设计+工程+创业”的模式,把空间分割为教学区域和教研区域,45人的工程师团队和老师一起参与教学过程,一起研究教学需求、确定流程、制作在线产品。再如今天的数学与科学课课堂,学生做PPT演示不同类型的桥梁,而在前一天学生以脚长为计量单位,量出了金门大桥的长度。还有,学生们动手做灌溉系统的同时,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六、结构创新:采取系统变革理路,最大限度融合课程、空间、技术、装备等关键要素 (一)强化系统 现在的教育不是单凭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新的课程、某项技术、某个装备、某个空间、某个方法就能完全奏效,而是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特别是未来学校,移动教学、大数据、人机联结思维和基础不断强化,相关性、选择性、即时性、生成性的学习活动越来越多,多要素、多成分、多资源、多流程参与得越来越深,必须强调系统、强调结构、强调联结、强调融合。没有系统结构,就不会做出有品质的教育。所以,未来学校重在系统设计、系统变革,实现系统功能,突出系统致胜。系统有大小之分。前述概念界定中划分了十个子系统,都应该按照系统的原理搭建,逐渐由小系统、小结构走向大系统、大结构,不断开拓新空间和新思路。钱学森强调,完成大任务、大项目,要靠大系统支撑,要培养大师级人才必须不断拓展所驾驭的系统。目前各地未来学校在系统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一是没系统,二是系统乱,三是要素少,四是难进化。大家都特别突出了硬件配备,一般都是高大上新的气派,但普遍性问题是,与目标、课程、教学、技术、方法不切合、不融合,或者错位、或者分离、或者断裂、或者过度,更是很少有系统概念,没运行就七零八落,形不成整体功能、综合效应和自动化水平。这也是对未来学校内涵、本质认知不到位的表现。如果错乱较多,不及时调整,机器、工具、设备、空间也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倦怠和干扰。因为机器中储存了大量信息,随时准备侵入大脑。 (二)深度融合 未来的学校应该是资源型和专业主导的,其形态和样貌集中体现在结构化的要素融合上。在一定意义上,空间技术装备变革是未来学校建设的主体,而结构化融合是其灵魂。未来学校要求所有硬件和软件、湿件精准对位、联结、融合,以致成为有机共同体。那么怎样实现空间、技术、装备、课程高度融合和精准对位?①建立逻辑链条,按照“目标定位—课程结构—课堂模式—学习方式—技术方案—资源结构—空间环境”,先连接,再融通,再叠加,形成有氧学习场景。②建立学习社区,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按照生活状态布置,形成理解、熟悉、亲近的学习生态圈,实现粘性组合。③回归真实系统,让学校的课程、技术、设备、空间及其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做资源转化,成为师生多元化学习、研究、实践的素材,并加以课程理念和目标的统领,提供学生在真实情境真实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全景和完形。④逐步发挥技术的能动性和先导性,提升技术环境的层级,如创建虚拟环境,增加实验、动手、探究专业资源,特别是提供高危、特殊情境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形成学习依赖。⑤在持续扩大技术手段支持学习的深度、广度和强度的同时,叠加越来越多的元素,形成复合教学机制,支持混合学习、情境学习和项目学习,实现自动学习和学习方式自适应度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动机、学习质量、学习层次、学习方法、学习流程、学习生态有序升级,并形成良性循环。 如英国夏山学校、华德福教育体系,都突出了生活化、整合学习和情意教育。如AltSchool,通过工程师与教师一起研究和教学、建立社区化组织结构、坚持真实项目驱动、进行基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实现了颠覆性的系统变革。 (三)技术驱动 信息技术解锁了许多新的教育模式,比如在线、慕课、云课和翻转课堂等,但这远远不够。还有一些技术元素,如数字化学习、网络平台、平板互动、展示互动、快速反馈、3D辅助、AR和VR、智能管理等,加之流程改造,实现科技手段支持的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落地。如采用社区化空间和组织,形成学习共同体,师生之间有情感上的互动,不同年级的学生相互辅导,学校成为学习型社区。课堂教学和作业植根于项目驱动的理念。学生每周外出考察一次,实地探访博物馆或参加科学研讨会,接触更广阔更真实的世界。如Altschool,工程师建立并持续完善电子平台,创建更多的教学工具支持教师的教学。每周老师都会和每个学生聊天,通过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强弱项在学生个人的平台账户中制定下一周的学习计划,即25个新任务卡(Playlists)。学生用iPad查看任务,完成任务后在线提交文档或照片。根据在线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老师可以一对一进行辅导,并在下次制定任务卡时对学生个人的薄弱项加以强调。通过任务卡工具记录下每个学生的数据,老师除了能了解教学进度,也能直接查看学生个人长时间内发展的整体情况。 (四)五个进路 对于改造和拓展型的学校,在课程、空间、技术、装备、方法、流程设计及组合策略上,有四个进路选择:①功能性转换,对原有空间或设备和技术进行结构化调整,产生新的系统和功能,支持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和教学;②生态性填补,按照“目标定位—课程结构—课堂模式—学习方式—技术方案—资源结构—空间环境”逻辑链,查漏补缺,加入系统构建,优化和拓展功能;③情境化建构,对于新建空间和场景,要按照未来学校的理念、框架和要素设计,适应相应的学习方式,保障学生学习的完整和深度,实现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④融合性叠加,以深度学习为主旨,将各资源、各要素、各技术,由线性组合,或平面式分布,进行融合式、立体化叠加,支持混合学习、STEAM学习和综合学习,着重提升未来核心素养;⑤突破性提升,以培养目标为统领,以课程为平台,以教与学方式为引擎,以流程再造为调和,植入技术、装备和情意,实现各要素的匹配和融合,特别是重视课程、教学、技术、设备和空间的一体化,克服课程与资源,学习方式与技术,认知、情感和伦理等方面的割裂,实现学校未来人才培养完整功能和品质的整体提升。 七、文化创生:培育创新创造的心理环境,促发生长基因裂变,实现教学场景的化学反应 文化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探索未来学校的文化培育,可从历史、范式、学术和人文四个层面考察。 (一)基于历史视野,支持系统变革 在重新审视未来学校建设时,我们不可小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力量。当前中小学教育备受各界密切关注,是因为各种变化使得复杂性、功能错位和深层矛盾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并由此催发新的制度。自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统一学校制度和采用班级授课制度以来,尽管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数次技术变革,但人类的中小学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主要源于文化、制度和组织的兼容性。目前时代,教育已成为最具变革的力量。如果把原始生活中的耳提面命作为教育1.0,私塾教育作为2.0,班级制作为3.0,未来学校可能将开启人类教育的4.0版本。学校的功能定位及文化角色,也将按照“生存导向—工具导向—知识导向—职业导向”继续向真正的“育人导向”进化,学校的思维,也将按照“直线性思维—平面性思维—立体性思维”继续向“融合性思维”进化。所以,未来学校是教育系统变革的集中体现。 (二)基于范式视野,引导四个转向 未来学校核心价值聚焦深度学习。学习具有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和参与本质。未来学校建设的重心,指向了优化学习环境促进知识的建构,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知识的社会协商,提供参与机会进行意义和身份建构。所以,未来学校的发展范式,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转向:①要注重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应用;②注重知识与情境相联结;③注重组织结构的设计;④注重工具、媒体和资源的供给。 (三)基于学术视野,建能生长的学校 未来学校特质中,更多地强调生活、生命和生长,这将是一个新的社区和群落。所以未来学校的组织,应该按照学术属性,以学习共同体为基本形态,突出交往和分享,培育同伴教育、朋辈教育机制,建立学习社区。未来学校的制度,强调尊重、责任和使命,采用契约、合约、协商、对话和达成的理念,发展自主管理、自我引导机制,创新专业管理和文化管理等柔性制度,唤醒、激发和点燃师生潜力,让每个人的小宇宙都能引爆。 (四)基于人文视野,建有灵魂的学校 未来学校将以人文主义为取向。目前的学校多受科技迅猛发展的裹挟,充满着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概念。未来学校建设,更多地接受个性、民主和尊重、自由的意识,期待能有较丰富的人文主义气质。根据目标定位、课程取向和教学方式,未来学校要着力培育四个维度的学习文化:①培育体验、探究和建构的学习文化;②培育知识、实践和情境共振的学习文化;③培育合作、互动和共享的学习文化;④培育技术、工具和课程融合的学习文化。 八、专业引领:组织课程、技术、装备、设计、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协同研究,让未来学校真正赢得未来 各地未来学校的探索正渐强劲。从实践的表征看,可划归为技术驱动、装备驱动、课程驱动、混搭式驱动。但由于大多实践者原有教育经验的先天缺陷,加之理论支撑匮乏,专业引领缺失,导致对于这种基因突变式的学校重构,很多呈现了课改初期的“牛蛙”之作。需要协同研究,统筹规划,专业引领。 (一)协同研究指导 未来学校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空间设计、课程体系、课堂模式、教与学方式、技术创新、装备研发、流程改造、成果表达、评价维度、组织结构、文化理念、制度安排等要素,而且是以系统结构运作,需要强大的理论指导和专业技术支持。所以,有必要在部委层面明确专业指导机构,就未来学校的顶层设计研制一套指导性标准;协调组建教育、科技、建筑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协同研究指导团队,进行原理、框架、体系、系统及相关背景理论的研究;在教育内部引导组建多个分系统的研究指导团队,提供专项理论、操作方法、流程的指导。 (二)分类分层探索 未来学校创建涉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引导性,属于大体量、大规模、大系统的变革,不宜只作为某地区或某学校的特色和创新项目,应该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层探索,先实验再推广。虽然国家课程改革、中高考改革的背景是一致的,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环境不同,对教育的认知不同,利益相关者诉求不同,学校结构、组织、制度、文化、心理、生源、师资、基础、财力不同,所以要分类分层探索。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先行先试,立足于建构,进行实证性探索,积累实践经验。可建立社会化专业评估机制,为未来学校建设提供论证和建议。 (三)协调持续发展 ①落实创新发展的理念。在未来学校建设中要做顶层设计,准确定位,选好落点,系统构建,把握效度。特别强调结构化、系统性和融合度,给每个学生提供学业成功的机会和专业支持,确保实现培养未来人才的功能。②注重开放共享。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未来学校建设已有多年的研究探索,构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和发展范式,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多层次多类别的案例,特别是课程、技术、空间融合及流程改造方面探索比较深入。③坚持协调绿色发展原则。对于条件具备、理念正确、工作扎实的学校,要进一步给以专业支持,做好引领示范,尽量避免不理性、不科学、不专业、不统筹的无序发展。对于匆忙上马、盲目推进、强努硬拼的学校,要给予专业引导,理性选择发展空间。要增强调控力度,对教育上的马太效应和“塔西佗陷阱”现象保持警觉,防止攀比和运动式发展。既劳民伤财,还可能糟蹋了未来学校的概念,使教育再陷曲折和迷茫,葬送中小学深化课程改革和系统变革的良好时机。 未来学校作为新生事物,代表了教育变革的方向。可以预期,当思维空间、心理空间、知识空间、活动空间、课程空间、教学空间、技术空间、物质空间等高度复合、融合和共频时,未来学校教育场的综合化学反应将会形成,并将进一步引发师生将信仰、情感注入学习,未来人才将不断涌现。标签:未来学校论文; 深度学习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融合教育论文; 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