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障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盲校发展的思考论文

国际视障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盲校发展的思考

● 彭霞光

【摘 要】 实施全纳教育,为视障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适合的教育服务,是国际视障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在保障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向学前和职教两头延伸,是国际视障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新时代我国视障教育发展迎来新机遇,要使盲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不仅要在理念上超越“隔离”,而且要在实践上实现“融合”,以实现我国视障教育的新提升、新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视障教育;发展趋势;思考

教育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当然也不应该是残疾人的特权。包括视障儿童在内的广大残疾儿童的教育权利如何保障?实施全纳教育,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基础。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或机构在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公益性、政府责任等方面已基本达成共识:推进普通教育改革,促进全纳教育发展,从隔离式特殊教育逐步走向全纳教育是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归宿。这一共识的重要关键点,在于对所有儿童提供平等、有质量的教育,实现教育的零拒绝、全覆盖。

单一封闭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能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保护,但同时也限制了他们平等融入社会的可能。人权、平等理念推动了残疾儿童从隔离的特教学校回归普通学校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全面推进实施全纳教育,为视障儿童提供了更加优质的适合的教育服务,为视障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和路径方向。

一、国际视障教育发展现状

实施全纳教育,是国际视觉障碍儿童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在不断推进视障儿童全纳教育的基础上,近年来国际(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视觉障碍儿童教育发展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重点领域的问题。

(一)尽最大可能实施融合教育

残疾儿童是全纳教育中最重要、人数最多、最具挑战性的一个群体。残疾儿童的全纳教育多年前就已列入国际组织及多国政府的议事日程,近年来更受到进一步的关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特殊教育的公共服务性质,明确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享有公共教育的权利。但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并未充分意识到残疾儿童的教育平等权利,残疾儿童仍旧被排除在主流教育群体之外。

优先采用普通学校的、最少受限制的教育安置,仍然是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的重要原则;只有在尽了最大可能提供支持,而儿童仍然不能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其他安置形式。全盲的学生,如能提供一定的特殊教育支持,完全可以在普通学校学习。

当然,目前也有研究发现,并非所有视力残疾学生,特别是盲兼有其他残疾的学生,都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因此,在国际视障教育领域,特殊教育班、特殊教育学校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职业教育更受重视

在保障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向学前和职教两头延伸,是国际视觉障碍儿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AEI: 美国难以从美中贸易摩擦中获胜。4月8日,美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发文称,美国或在美中贸易摩擦中迫使中国做出妥协,但难以取得真正胜利。特朗普政府此举真实目的或为将减少美中贸易赤字以实现“政治胜利”,但减少贸易赤字并不能降低中国对美国各行业的威胁。若要真正有所改变,特朗普政府应在当下和今后遏制“中国制造2025”及类似政策,要求中国政府停止对部分行业进行补贴和强制技术转移。

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实施特别支持政策,包括教育训练免费、就业训练免费等。企业录用残疾人也有法律上的支持。在欧美各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地位较高,紧跟在义务教育之后。

(三)课程设计的适宜性得到更多关注

第一,单一残疾学生需要参加高考(特别是普通高考),要求学科教师达到与普通学校学科教师相同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多重残疾学生对各类专业教师需求较大。比如,定向行走、音乐教师、视觉训练教师、体育教师及其他康复专业人士等。其中,康复通常应该由专业人员负责,学校非专业教师一般不应单独负责专业康复训练工作。

视力残疾学生课程的适宜性包含学科领域和学科内容两层含义。针对性、适宜性是其考量的首要因素。在欧美,视力残疾学生基本在普通学校就读,接受与普通儿童一样的教育,参加绝大部分课程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普通学校的毕业证书。至于盲文、定向行走技能等,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普通学校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总之,没有人为地设限或给予低期望,从而间接地阻碍视力残疾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需要提供充足经费和专业技术支持保障。欧美发达国家为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提供与在特教学校就读基本相当的保障条件,如提供盲文翻译、课堂记录员、学习辅导教师等个别化服务,配备语言治疗师、身体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四)保障盲兼其他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

从早期普通儿童到残疾儿童,再到多重残疾儿童,公平教育权利的保障难度越来越大、困难越来越多。然而一个基本的共识是:不应该仅仅为残疾儿童中那些更“好教”、更“容易教”的学生提供教育。盲兼其他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些儿童也能学习,因此为他们提供的课程应该更具实用性。这对视障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目标与“众”不同,以“生活质量”为导向的课程要更独特、教学设计要更精细,教师水平和能力要更高。

假设物体可能的位置在区域内为均匀分布,那么流场内每个点都有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根据Leeway模型,以流场中Xij位置为例,假设物体处于该位置,那么物体可能的速度计算为

对于其他视力残疾学生而言,有限的时间内应该学习更加有用的知识与技能,如那些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所需的技能及为学习这些技能所需要发展或建立的概念、知识等。

此外,欧美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科技的应用。“信息短缺”是视障儿童最严重的障碍,计算机技术或其他科学技术可以减轻或消除障碍,并为盲人的教育和就业提供机会。

(五)更加重视父母的需求和愿望

一方面,充分尊重父母对残疾儿童受教育方式的选择,实施普通教育体制改革,在普通学校教育体系中为所有儿童提供优质教育。“零拒绝”即“不能拒绝”,普通学校必须为所有儿童包括残疾儿童提供教育服务。无论残疾儿童是何种类别的残疾,也无论残疾儿童残疾的程度如何,公立的普通学校都无权拒绝本社区内残疾儿童入学。任何残疾儿童都不应该被公立学校排斥在外。各地区教育机构及地方教育部门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将残疾儿童拒之门外或驱逐出普通学校,从而打消父母的顾虑,为其提供充分、合法的选择教育服务的权利。

另一方面,对残疾人实施全免费教育,减轻父母教育费用支出的负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大多都遵循“弱势群体优先资源配置”的原则,为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加优于普通儿童的服务。大部分国家对残疾人义务教育实行全部免费——不仅免除教育费用,也免除了残疾学生的住宿、伙食、交通、课本、学习辅助用品等费用,所需经费通常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担。全免费教育有力地提升了家长对特殊教育的关注支持度,有效保障了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

随着国际视障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残疾人教育条例》的贯彻落实,我国盲童学校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是否尽最大可能实施了融合?是否及早开始干预?是否考虑了学生的需要并为其设计了合适的课程?是否考虑了父母的意愿,并吸引其积极参与了教育教学过程?是否接纳了多重残疾儿童?是否运用了适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高科技?是否帮助学生为将来就业做好了准备?对于盲童学校而言,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正视并有效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摒弃了从6—7岁开始教育视障儿童的做法。对于视障儿童来讲,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感性经验的积累、体验、认知等对视障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表明:发展迟缓与早期教育有关;许多成年人不能独立与缺乏早期教育有关;视障儿童的许多问题或者习癖也与早期教育存在相关性。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在欧美发达国家,残疾儿童父母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等通常比普通儿童父母大,主要原因是有些残疾儿童认知能力相对低,需要监护人代替其做出选择和决定。

二、近年间我国视觉障碍儿童教育发展现状

(一)特殊教育学校/盲童学校变化情况

2013至2016年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总数逐年增加;综合类学校总数显著增加,由2013年的1027所增加至2016年的1162所,占比也越来越高;盲校数量相对稳定,每年减少1所,由2013年的32所减少至2016年的29所,占比也越来越小:2013年占1.66%,2014年占1.55%,2015年占1.46%,2016年占1.39%。

(二)在校残疾学生/视力残疾学生变化情况

盲校信息化课堂

2013至2016年间,在校残疾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由2013年的36.81万人增加至2016年的49.17万人;视力残疾学生总人数呈减少趋势,由2013年的4.01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3.61万人;在校视力残疾学生占比逐年减少,由2013年的10.9%减少至2016年的7.3%。在普通学校就读残疾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到2016年时,有30.4万学生在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或附设特教班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占比52.52%,而在普通学校就读的视力残疾学生占比高于全国水平,达76%,也是三类残疾学生中占比最高的。

新鲜的鱼肉pH偏弱碱性,pH值急剧降低会影响鱼肉的新鲜度[27]。如表1所示无水保活后pH会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此时机体内无氧代谢升高,导致乳酸含量增加,pH值分别下降0.33、0.42、0.79、0.83。Pottinger[28]等认为肌肉中磷酸肌酸的损耗,乳酸和糖原的积累,也会导致pH值下降。在放入清水中复苏的过程中,鱼体进行有氧呼吸,鱼体内的乳酸被乳酸脱氢酶催化转化,导致其pH升高,与未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活时间一定时,pH 基本能恢复到原始水平,这与杨兴等[29]人对鲟鱼进行低温无水保活的肌肉品质的研究结果相似。

三、我国盲童学校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二是身份角色的不对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注定是不对等的,父母更多会处在一种掌控的角色,而子女更多会处在一种被照顾,被掌控的角色,即使再讲究平等观念的家庭,也无法消除这种客观上的不平等。

(一)视障教育对象更加复杂

盲校面对的教育对象将日益多样化,单一视力残疾学生、盲多重残疾学生并存,低视力残疾学生越来越少,盲多重残疾学生越来越多。同时,转学去普通学校、来自普通学校的视力残疾学生可能越来越多。另外,在学前、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等阶段,可能会出现年龄跨度较大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教师的判断和教育教学的开展。

(二)学校教职工构成力求多样

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特殊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中视力残疾学生课程的适宜性应得到充分尊重和关注。不能让所有残疾学生无论能力如何都参与一样的课程、学习一样的内容。

缓冲孔:孔径90mm、间排距2.5m×2.3m,单耗0.25g/m3,堵塞长度 2.5m,单孔装药量 22kg。

第三,幼儿教师、职业教师等也会有较大需求。

第四,教师助理及其他辅助人员可能也需要增加。

初中和高中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阶段,所以不管是知识的容量,还是知识的难度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在教学目标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上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同,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来开展地理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初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导致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上的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导致学生学习跟不上,学习成绩下滑严重。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到衔接教学的问题,制订正确的教学目标,不断优化地理教学的过程。

第五,“双师型”、具有心理学知识的教师等可能增多。懂普通教育又懂特殊教育的教师及心理学专业人士也需要聘用。

电子商务合同与传统的合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这种差异下,格式条款的安排更有利于实现交易效率和便捷,也没有过分减损交易公平。因此,笔者认为这种约定是不存在效力瑕疵的。

(三)教育教学任务及考评内容趋于多元

基于我国盲校的发展实际和需要,学校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将呈现多元化特征,学校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内容。

第一,要完成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其目的是使学生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如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

第二,研发适合多重残疾学生的课程纲要。目前没有专门面向多重残疾学生的课程纲要、教材等。义务教育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明确的要求,适龄多重残疾学生的教育同样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来也必然要有统一的教育要求和教学指导。

新春
焦裕梓(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指导老师:李蕴华

第三,为参与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或早期家庭咨询等工作的教师研制工作指南和手册。

本研究选取了武汉5所高校(湖北经济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中10个社团近350人,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社团负责人及在校大学生等形式,发现当下社团组织运营机制自身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对于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教师,其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估必然也要从岗位职责出发,立足于教师的实际业绩,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新时代视障教育发展面临新问题,也迎来了新机遇。盲校应妥善应对处理教师能力面临挑战、职业倦怠、流动等问题以及来自残疾人家长和公益组织的各种压力,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教育质量评估检查、教学督导、生源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培养等各项工作,从而实现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视力残疾学生大多能够参与课程的学习,视障多重残疾学生也有符合其需要的课程纲要,盲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不仅在理念上超越“隔离”,而且在实践上实现“融合”,实现我国视障教育的新提升、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61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100088)

标签:;  ;  ;  ;  ;  

国际视障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盲校发展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